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以學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各單元的教材實際,努力做到精講多練,把學習時間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通過組織小組討論、上臺發言、交流體會、自主學習,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例如:在教學小學人教版數學第五冊《長方形的周長》這一節時,我首先把學生四人分成一組,每個小組發一個小長方形,在小組內討論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然后在小組內找一名學生總結發言,并把計算公式寫在黑板上,然后全班交流用哪種計算方法合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別人共享,而且學生更多的擁有了自由組合、分工協作的機會,擁有了評價和討論他人觀點的機會,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以學生為主,以學定教。
在生本課堂,不是教決定學,而是教引導學,為學服務。課堂少預設性多生成性。所以,在現實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引發學生思考,并鼓勵學生質疑,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執教小學人教版語文第五冊《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課文分別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介紹西沙群島的美景。然而,西沙群島對于我們學生來說是一個極神秘、極模糊、及遙遠的地方,學生連它所在何處都不得而知,針對此點,我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西沙群島的風光圖片,從學生的一聲聲驚聲中我們不難看出多數學生都能感受出西沙群島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我又出示祖國地圖,讓學生去尋找西沙群島的所在位置,這樣,看一看、找一找,不僅填補了學生這一個知識盲點,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在品讀第三自然段時,我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好好讀一讀,這看上去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但盡顯我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長此以往,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習慣就會形成于我的潛移默化之中。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自己找出本段的重點詞語。通過圖片展示和動作表演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珊瑚的確美麗,海參的確懶洋洋,大龍蝦的確威武,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深刻理解課文內容。我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打開思路、開闊視野、增強能力、提高認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的主人。
三、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教學中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時全面理解課堂內容的過程,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這就需要我們創設合作學習的情景、精選合作學習的內容、加強合作學習的指導注重合作學習的評價。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及時予以指導,開展積極有效的學習評價。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第十一冊《圓的認識》這一節時,我首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圓》有哪些特點,每名學生至少說一條,有一名學生做記錄。這時我會每個小組看一遍,發現他們歸納有漏洞時,我會適當加以提醒。然后讓一名學生把自己小組的總結記錄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根據黑板上的總結,把圓的性質和特點進行歸類。通過比一比、評一評、成果展示等方法,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最終實現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目標。
一、運用電子白板,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興趣的活動不僅可以使聾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而且使注意力更加集中穩定。在語文教學中運用電子白板,可把被感知的對象形象直觀地呈現出來。通過豐富的色彩和生動的畫面等刺激聽障孩子的感官,不斷激發興趣。誘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如在教學聾校教材第十二冊《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教師在引領孩子讀到海底魚多這一部分時,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展示出《西沙群島洋底》的動態畫面,把學生置身于海底的情境之中,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盡情地觀賞著眼前五彩繽紛、賞心悅目的魚,學生就會自然地理解西沙的富饒,從心底情不自禁地對西沙發出贊嘆。這個時候,如果教師再讓學生討論回答:“在海底你看到了哪些魚?西沙富饒在哪里?”諸如此類的問題時,學生會輕松而踴躍地說出自己看到的各種顏色和形狀的魚;也會自覺而快速地投入到積極的討論之中,主動結合畫面去感知、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讓孩子仿佛親臨現場,在生動有趣的畫面、良好的視覺效果狀態下理解課文。
二、巧用電子白板,化解疑點,擴展課堂容量
新課標指出:語文學習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聽障學生雖然聽力不足,但他們觀察敏銳,視覺表象完整、清晰。通過電子白板技術的書寫、演示、播放動畫、標注、照相、畫面截取、隱藏、拉動等多種教學功能,可以彌補聾生的學習能力。在課堂上,當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需要學生理解和掌握時,使用電子白板的標注及影像功能,化解學習難度。如在教學《精彩的馬戲》中熊踩木球一節的描寫時,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開始時,我用講解法,聾生不能實實在在地理解。再次教學時,我出示一段視頻動畫演示熊踩木球上蹺蹺板,有怎么滾過“中心點”,“蹺蹺板的那一頭掉下來”等細節被具體表現表現出來,學生從精彩的動畫中感官熊踩木球上蹺蹺板的過程,使聾生消除因缺乏具體感受而不易理解的誤區。這樣,不僅有效地突破了重難點,而且滿足了學生的知識需要。
三、運用電子白板,合作探究,實現師生互動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實際就是師生間的互動,及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在我們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盡可能通過小組合作,師生交流、競賽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借助實物、錄像、圖片引導學生觀察交流思考學習。實際上只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交流。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集體共同參與學習。傳統PPT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師忙于板書和操作,沒有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反應。使用白板進行教學,可以把板書和操作課件巧妙結合,這樣教師就可以自如地參與學生的對話交流,及時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性的信息。如在教學《撈鐵牛》這一課,我事前準備了一下物品:螺絲帽、小木盒子、細繩子、沙子。講課文前,將準備好的東西按課文所講的擺好,根據課文內容逐步出示課件演示,并且請幾位同學進行同步操作,看看物品都有什么變化。由于同學們人人成了事件的參與者,所以都很認真。有的學生看視頻演示變化,有的指揮怎么操作,個個分工明確。實驗過程中,有的學生指示說“繩子繃緊了”。試驗完成,大家都高興得跳了起來:“鐵牛了”!我趁熱打鐵,問道:“這是什么道理?”水到渠成,學生很自然地回答:是靠水的浮力。這樣,在白板和操作中,學生懂得了撈鐵牛的道理,再理解課文內容就容易多了。
四、運用電子白板,及時反思,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片段】
師:圍繞一句話從幾個方面、幾個角度來寫就能把這句話寫清楚、具體。我們也來試著圍繞一句話來具體地說說、寫寫。
(學生顯得情緒較高漲)
師:老師這里有一句話,大家試著把它說具體。(聲情并茂地)公園里百花盛開,美麗極了。這句話是寫公園里的什么?
生1:是寫花的。
師:那你打算寫什么花呢?
生1:我打算寫月季花。
生2:我想寫玫瑰花,還有。
生3:我想寫迎春花、紫丁香、石榴花等。
師:你為什么寫這么多種花?
生3:因為你說公園里“百花盛開”。
師:你聽得真仔細。
(學生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師:那你打算從哪幾個方面寫呢?
生3:我想寫花的顏色,有紅的、黃的、白的、紫的,五顏六色。
生4:我想寫花的姿態,有的還是花骨朵,含苞欲放;有的則完全盛開,露出美麗的笑臉。
師:真美,你們說得都很好。要想把公園里百花爭艷的景象寫出來,我們可以從花的種類、顏色、姿態、味道等方面入手,展開想象,這樣就能圍繞這句話把公園里的美景寫具體、生動了。
(同學們七嘴八舌,說話的積極性非常高,說的內容也非常精彩,學生主動地匯報交流自己的觀察)
然后學生動筆開始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學生的表情非常愉悅,完全處于美好的回憶中,學生寫完后,我又組織學生進行了交流,學生的小練筆內容十分精彩,似乎習作水平一下子進步了許多。
【反思】
三年級學生正處于初學寫作的階段,大部分學生不會圍繞一個問題展開詳細寫,在課堂上,我以教材為依據,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讀、說、寫相結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似乎并沒有意識到他們在寫作,而是在回憶自己看到的景象或經歷的事情。
中國的漢字有好幾萬,如果都要學的話恐怕一輩子都學不完,由漢字組成的詞匯就更多了,如果真要一個一個學下去顯然是不現實的。在小學的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一些常用的詞語,但是總有涉及不到的詞語,那么就需要教會學生學習詞語的方法,讓學生以后可以獨立學習詞語,下面就介紹幾種詞語的學習方法。
1、模糊意會法學生對詞語的理解過程具有遞時性,要經歷“模糊一清晰—模糊”三個步驟,并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詞語,學生只要意會,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運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們理解得很確切。隨著對文章的深入閱讀和閱讀量的增大,學生經歷一個自我模糊、不斷理解的過程,并由模糊趨向清晰。教師教學時采用意會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激發他們自我探求的興趣。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不約而同”一詞,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時站直了身體的意思”(這是模糊理解);經過查字典知道是“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這是規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經過深入閱讀課文,又漸漸領悟到:這就是人民群眾送別時同樣的悲痛心情,以及對無比愛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現。通過這種對詞的分步體會,學生就可領會課文的中心。教學實踐證明:把這種詞語的理解方法教給學生,有利于促使學生在認真閱讀中領悟詞義,提高品詞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提高閱讀的速度。
2、近義詞比較法就是讓學生在比較近義詞的異同時,仔細分辨它們之間的細小差別,從而明確作者用詞的準確性,體味詞語背后作者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比如說在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二段中詞語“五光十色”的教學設計:
(1)如果讓你把描寫海水這段話縮成一個詞,你選哪個詞?(五光十色)
(2)像這樣表示顏色的詞你還知道哪些?(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
(3)那把“五光十色”換成“五顏六色”行不行?為什么?(可以換,因為兩個詞的意思一樣。不能換,書上為什么不用。五顏六色”?)通過近義詞的比較設計教學,不但可以讓學生準確理解詞語的含義,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情景,對于辨析理解詞語的含義非常適用。
二、教會學生在日常的交流和寫作過程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
(1)日常交流過程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溝通過程是一個詞語積累和運用的好途徑,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合理開發和利用這個資源,拓寬小學生積累詞語的渠道。小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所以他們與同學和老師的交流是最多的。這時教師就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盡量讓自己的語言優美,規范,讓學生在聽覺環境中積累語言。在課外,教師還可以多組織一些造句比賽、猜字謎游戲、成語接龍游戲等等,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另外,教師還可以教會學生正確利用電視、廣播語言傳播載體,通過觀看或者收聽來聲情并茂地學到詞語。
一用榜樣熏陶學生
“教師的職務就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榜樣示范是有效發揮德育功能的方法,班主任教師是授業、解惑者,更是傳道者,率先垂范,深刻領會身教重于言教的哲學意義。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圣人,得體的語言、文明的舉止、高尚的情操、默默的奉獻精神、積極的人生態度。都會給學生以榜樣的示范。“榜樣的示范是無窮的”,對小學生的說服力是極大的,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有著重大的作用、影響,一個好的榜樣勝過千言萬語,如果我們能以身作則,那么許多時候便可三緘其口,教師要用自己的行為規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每個孩子身上都潛伏著某種才能的素質,這種素質猶如火藥,為使他燃燒起來,必須有引火星,而教師的榜樣就是引火星。”
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不要以為只有你們與兒童談話,教育命令他們的時候,才是進行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你們怎樣穿戴,怎樣同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怎樣歡樂和發愁,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怎樣讀報,這一切對兒童有著重要意義。”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不僅是班的教育者,對一個班的全面工作全面負責,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校教育中,學生往往以教師為人生的標準和社會的化身,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默默的感染著學生。無形的教育效果遠遠大于有形的教育,正如春雨的滋潤比暴雨的沖刷更有益于萬物的生長一樣,教師要把自己的日常行為作為學生的樣板和標準,使學生不知不覺的受到良好的思想品質的影響和感染。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爭,雖令不從。”班主任要以嚴肅的生活態度,嚴謹的治學精神嚴格要求自己,以此來影響和感染學生,教師要注重形象,要求學生不遲到,預備鈴響后,教師就要站到教室門口;黑板沒來及擦,教師自己動手擦一擦;地上有紙,教師隨手撿起;地沒有掃,教師帶頭拿起笤帚……用良好的師德感染學生,用默默的奉獻精神去鼓舞學生,是班主任人格魅力的體現。我曾經為班上學生衛生習慣不好傷腦筋,而當我拿起工具動手做起來時,此時無聲勝有聲,學生立刻跟著干起來,真是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自己做做看。
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有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育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經常、最基本的途徑。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起著重要作用。班主任要教書育人,要挖掘本學科內在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教案之中和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并把其作為各科教師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的任務來完成。
把德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關德育素材,對學生進行感情熏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是進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方式。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切忌空洞說教,空談理論,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與德育教育與自然滲透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如:低年級課文《小馬過河》、《自己去吧》滲透了自立自強的精神,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引到學生敢于創造;中年級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富饒的西沙群島》描寫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滲透了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課文《爭吵》滲透了學會寬容,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由此可見,課堂主渠道的滲透是德育的靈魂,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陶冶著學生的道德情操,激勵著學生向良好的道德行為方面發展。
三用開放的教育去激勵學生
班主任要采取民主的方法,滿足學生心理上的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班主任無論是授課還是組織班級活動,都應該保護和激勵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學生大膽設想,敢于提問,培養學生的參與和快樂感。班主任是學校進行教導工作最直接的參與者,應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及遵紀守法教育,要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培養他們的自覺性與堅韌性,如組織學生參觀、進行演講比賽、主題班會等,此外,班主任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要適時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積極進取,堅定不移地把克服困難的方法和決定付諸行動,克服所面臨的困難。總之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通過民主管理,組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主人翁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