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英語三只小豬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珠三角地區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實訓教學
主席2014年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他還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人才保障。而在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中,高等職業教育無疑是重中之重,是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各類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的關鍵。
一、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范圍局限在廣東珠三角地區的高職院校,筆者主要面對本地區高職院校發放調查問卷,接受調查的對象主要是外語系的教師或者學生。調查問卷主要涉及的問題有:(1)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設置的基本信息,如學分、學時、開設學期和性質。(2)實訓課開設情況。(3)翻譯教材的選擇。(4)翻譯課程的難點。(5)翻譯課程的教學模式。(6)實訓課的操作流程。因為本文是高職商務英語翻譯實訓教學效用性研究課題的先導調查,所以筆者在調查過程中對于實訓教學會有側重。筆者發出調查問卷15份,收到有效問卷12份,涉及廣州地區院校9所,深圳、珠海,佛山各1所,另外3份或填寫不完整或不符合調查要求。其中有公立也有私立,由于{查面有限,本研究所得數據只能提供一定參考意義。
二、研究發現
1.商務英語翻譯課程設置
在收到的12份有效問卷中,所有的學校都有開設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可見該門課程在外語系的教學計劃中有著必不可少的作用,正如姚濟國(2014)認為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就業面廣泛,在涉外工作中經常需要運用英漢互譯,因此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翻譯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各院校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開設學期、課程性質、學分安排和課時安排上,有2所學校在第一學期就開設該課程,1所學校在第二學期開設,6所在第三學期開設,有2所是第四學期開設,有1所是在第五學期向學生開設。4所學校把該課程設為專業方向課,8所學校設為專業必修課。學分方面,10所學校給該門課安排2個學分,1所學校是3個學分,另外1所是4四個學分。課時分配上,1所學校是64個課時,7所學校是32個課時,1所學校是16個課時,3所是28個課時。這種設置差異也體現翻譯課程設置的隨意性。
2.商務英語實訓課開設情況
實訓課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能否做好實訓教學的建設工作,成為了高職院校是否可以培養出實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證。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訓課的開設是確保學生能夠操練翻譯技巧,鍛煉翻譯能力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大量的筆譯和口譯實訓,在訓練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掌握做好翻譯所必需的方法、技巧,如筆譯中長句的斷句技巧、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的互變、增詞譯法、減詞澤法,口譯中的順譯技巧、焊接技巧、拆句技巧、合句技巧、耽擱翻譯、預判技巧等, 學生置身于現實的工作環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在實踐中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快地提高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能力,從而達到增強其就業競爭力的目的。
3.商務英語翻譯教材的選擇
教材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依據,教材選擇對課程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很多學校都結合自己的學校學生的特點和水平,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去選擇合適的教材,或者有些學校自行組織老師編寫一本適合本校和本地區實際的翻譯教材。在調查商務英語翻譯教材的選擇時,筆者就有目的提出這個問題“您覺得市面上的教材可以滿足您的需求嗎?”6所學校學生認為教材基本滿足上課需要,4所學校認為不滿足,2所學校使用自編教材。由此可見,目前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當然在有能力和條件的情況下,學??梢愿鶕拘W生實際和本地區經濟活動特點為學生量身定制一本教材,這樣能更好地滿足學生需要和貼近社會實際。如果教材中更多的案例是來自本地區的企業和公司的話可以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心理和認識距離,也會能讓學生充滿興趣。
四、結語
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從宏觀上了解了珠三角地區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課程設置、實訓課開設情況、翻譯教材的選擇、翻譯課程的難點、翻譯課程的教學模式和實訓課的操作流程等問題。從中發現:一、大部分學校對于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還是夠高的,但是實訓部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二、課堂教學模式還有待繼續地改革創新,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三、翻譯教學的難點在于文化背景和商務詞匯,因此,教師應該在這兩方面下功夫,排除學生的翻譯障礙,引導學生把握商務英語翻譯的要點。當然,由于本文所涉及的高職院校面不是相當廣,因此本文的調查結果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珠三角地區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和實訓的情況,希望為這門課程的教學和實訓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也為更廣泛的調查研究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靜.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實訓課程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1 (6).
{2}丁應強. 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0 (5).
媽媽在給5歲的女兒講《三只小豬》的童話故事:“小豬嚇得趕緊跑進草屋,把門關上,對著外面大聲喊道:‘可惡的大灰狼,我才不怕你呢!’”
講到這兒,媽媽問女兒:“你知道大灰狼聽了之后會說什么?”
“我知道!我知道!”女兒興奮地大叫道:“大灰狼肯定嚇了一跳,害怕地說:‘天哪!這里有一只會說話的小豬!’”
阿姨真棒
兒子4歲時,同事張小娟住院生孩子。剛好那時家中的貓咪生小貓,一胎6只。次日,我帶兒子去醫院。望著育兒室里10多個寶寶,兒子情不自禁地大叫:“張阿姨真棒!一下子生了這么多弟弟妹妹!”
螞蟻沒說
天陰沉沉的,在一雙語幼兒園內,小班的小朋友朋朋興沖沖地對老師說:“老師,墻根有好多螞蟻在搬家!”年輕的老師心想:要抓住這個好機會,讓孩子鞏固一下學過的英語單詞。于是老師就問他:“螞蟻怎么說啊?”朋朋愣了一下,臉漲得通紅,半天才帶著哭音回答:“它、它,它什么都沒說!”
提示
星期天在家里教6歲的兒子識字,我抽出一張字卡,上面一個“足”字,叫兒子讀。兒子想了半天忘了怎樣讀,要我提示一下。我伸出腳提示他,他就大聲說:“鞋!”我氣得直搖頭,見他還不領會,于是把鞋脫了再提示,兒子又讀:“襪!”我又搖頭。為了使兒子能正確地理解,脆又脫了襪子再次提示,這回兒子好像明白了,大聲讀:“臭腳丫子!”氣得我直想揍他。
不許哭
爸媽二人吵架,媽媽氣得淚流滿面。4歲的女兒乖巧地拿來兩張紙巾為媽媽擦眼淚,用完后又去拿了兩張,第三次去拿紙巾回頭時突然雙手叉腰、滿面怒容地對媽媽喊道:“不許哭了,沒有紙巾了,明天買來后再哭!”媽媽破涕為笑。
虛 構
上小學的女兒第一次寫作文,題目叫《我第一次做家務》,寫的是幫媽媽拖地、做飯、洗衣服。按照老師的要求,作文寫完后要家長簽字。當編劇的爸爸看完后,提筆在下面寫了一句話:情節生動,純屬虛構。不舒服
“爸爸,”小兒子說,“我今天可不可以留在家里?我覺得不舒服。”
“你覺得什么地方不舒服?”爸爸問道。
“學校。”小兒子回答。
乙: 各位來賓!
丙: 老師和小朋友們!
齊: 大家好!
丙: 彈去五月的風塵,迎接六月的陽光。
乙: 六月,是童年的搖籃;六月,是童年的夢鄉 ;六月,是童年的太陽;
甲: 在歡樂的六·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迎來了x幼的又一大盛事——XX幼兒園素質教育成果展示文藝演出在這里隆重舉行。
乙: xx幼兒園創辦于1984 年六月。
丙: 二十多年來,X幼人堅持以"面向未來、追求卓越、服務社會"為辦園宗旨、以"健康、聰明、活潑、自信"為培養目標、在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思想引航下,積極為孩子們創造自我發展的空間,為孩子們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取得了累累碩果。
在他們中間,有得到全國青少年書畫美術大賽特等獎、金獎、銀獎的孩子們,有獲得市級各類比賽一、二等獎的孩子們。x幼的孩子在這塊熱情的園地里,感受到的是成功和喜悅,還有來自所有關心他們成長的社會各界人士的愛心接力。
乙: 今天讓我們共同來感受x幼孩子的成長快樂,一起來領略x幼教師們多采多姿的風采。
甲: 我宣布《金色搖籃 金色暢想》xx幼兒園素質教育成果展示文藝演出現在開始。首先請允許我隆重介紹參加我們今天活動的各位領導。他們是(略)
甲: 開心的鑼兒響起來,歡樂的鼓兒敲起來。瞧,由我園的保育員阿姨和孩子們共同組成的腰鼓隊正滿懷熱情向我們走來,讓我們一起跟隨她們的鼓聲歡騰吧!
丙: x幼的成長離不開各界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尤其是得到了紅梅街道領導的大力支持,每年都撥出數十萬元用于幼兒園建設和教師培訓.下面我們熱烈歡迎紅梅街道領導為我們講話.
乙: 近年來,我園在創設自主開放的活動環境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積極為幼兒提供發展的舞臺.我們每年舉辦的幼兒音樂節\體育節\畫展\故事會等,不僅促進了幼兒的能力發展,也積淀了豐厚的幼兒園文化.下面為大家表演的是大合唱.由大班幼兒演出.
甲: 聽說過嗎?有一種情感叫敬業,這種情感維系著x幼的每一顆心靈,它來源于x幼人廣博的胸懷和無私的愛,它詮釋著人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愛生情感.XXX園長所帶領的x幼班子,是幼教改革的一群領頭雁,她們開拓的視野\創新的實踐,營造了x幼特有的園本文化.請欣賞散文詩
乙: 孩子們在幼兒園里愉快的成長,在集體活動中認識著世界。奇妙的海底生物,神奇的自然現象,有趣的風土人情都是孩子們津津樂道的。瞧!他們還給大家帶來了富有西域風情的印度舞蹈《快樂銀玲》。
甲: 在我園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就是家長學校.這也是我園開門辦學的雙贏成果.家長朋友是我們教育教學的合作伙伴,他們的支持和配合給了我們成功的勇氣和信心.接下來的表演,是我們教師和家長共同為孩子制作的道具,是什么呢?看后就明白了.
乙: 大家說,我們的寶貝,可愛嗎?寶貝們的衣服漂亮嗎?這么多漂亮的衣服引來了森林里好奇的小動物。看!他們來了。舞蹈組合《動物流行色》
丙: 小老鼠,小兔子,小貓咪,他們跳得多開心??!可是有三只小豬,他們遇到大麻煩了,到底怎么回事呢?請欣賞英語童話劇《三只小豬》
反思我們的語篇教學,課堂中出現這樣的冷場現象究其原因大致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類:1.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的思維沒有到位,答不出來;2.學生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卻苦于沒有足夠的語言支持,表達不出來。這時學習支架的搭建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通過搭建學習支架,可以將復雜的任務分解成幾個相對簡單且難度上呈梯度漸進的小任務,有效地降低了活動任務的難度,使更多的小朋友能夠參與進來,體驗成功,收獲自信。鑒于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例來談談支架理論在語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理論依據
支架式教學的思想來源于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他指出教學決不能消極地適應兒童智力發展的現有水平,而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為學生提供適宜難度的問題,將其智力從一個水平引向另一個高度。建構主義學者在此基礎上作了進一步研究,將建筑行業的“腳手架”借用到教學中,稱之為教學支架。這種教學支架的使用為學生的語言表達提供了充分的語言支持,為學生高質量的語言輸出奠定了基礎。語篇教學中常用的學習支架有情境支架、信息支架、范例支架等。
二、支架理念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1.巧搭情境支架,激發學生的語篇閱讀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貼近學生真實生活且富有童趣的兒歌、故事、游戲等教學形式融入課堂教學,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興趣與積極性,為整堂課的有序、高效開展奠定基礎。
(1)兒歌情境支架的創設。例如,在教授《Three Little Pigs》課外繪本故事時,課的一開始教師播放有關三只小豬的歌曲視頻,鼓勵學生跟著音樂一起哼唱。歌詞中有關三只小豬性格的描寫也能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為接下來文本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2)故事情境支架的創設。例如,在進入《Three Little Pigs》課文內容的閱讀之前,教師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有關“豬媽媽對三兄弟說你們長大了要學會獨立,應該建造自己的房子”的視頻,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問題Why do the three little pigs leave(離開)their mother? What do they need to do next?,進而引入make their houses這一話題。故事情境的創設有效調動了學生文本閱讀的興趣,使本文的故事情節更具完整性與真實性,也使小朋友們對文本的理解更加到位。
(3)游戲情境支架的創設。例如,在教授《6A Unit 3 Holiday fun》一課時,課前教師先讓學生拿出單詞卡片在小組內一起讀新單詞,遇到不會讀的單詞,發揮小組的力量同伴間相互學習。讀完單詞卡片后,學生在小組內玩單詞游戲。一個小朋友手拿單詞卡片(the National Day),其他三個學生根據提示(a long holiday)猜單詞,第一個猜出來的學生可以得1分。當所有的單詞卡片都派發完后,組內統計每個人所得的分值,評出小組的單詞大王。除了小組內的游戲,教師也可以組織全班性的游戲,如Magiceye,學生看到屏幕上閃動的新單詞后,快速讀出來,起到檢測學生單詞學習的作用。有了詞匯的知識儲備,學生文本閱讀的障礙少了,課上教師就可以花更多的精力著眼于學生更高層次能力的培養。
2.巧設圖文并茂的信息支架,優化課堂生成。課堂中的精彩生成往往源自教師備課時的充分預設,源自教師對教學資源的有效運用,也源自教師對學生學情的正確認識。當教學任務的難度高于學生的實際水平時,學習支架的創設顯得至關重要。
3.巧用范例支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很多學生怕寫作文,一提到寫作文,就感到無從下手。這種現象究其原因還在于學生對英語作文的結構認識不夠。寫作都有一個由模仿到創造的過程。范例展示給了學生最直觀的寫作認識,避免了含糊不清的解釋,能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學生在寫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輕松地進入寫作的殿堂。范例賞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對范文進行討論、交流與評析,吸收范文中好的地方,再開動腦筋、發揮想象力,自己動手寫一寫自己的文章。當學生有了充足的語言素材時,寫作將不再是一件令人畏懼的事情,靈感的火花⒋穎始獠歡險婪擰
一、小學英語課堂提問中存在的誤區
1.提問偏離教學目標,急于引導
一節好課應當是緊緊圍繞既定教學目標展開的,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有些課堂提問偏離了教學目標。
例如,為使學生練習和鞏固新授句型“what does he/she do”(他/她是干什么工作的),某位老師設計了“邀請父母聚會”的活動,使同學們身臨其境。想法是好的,但是在課堂提問過程中,只要學生有一絲遲疑,教師立刻上前引導,而且用的句式是已經學過的“what is his/her job”。在老師的指引下,使學生誤以為這是他們學的新句型,因此學生輸出的都是舊句型“what is his/her job”,而新句型“what does he/she do”卻沒有得到充分的提及。
作為一個優質的提問者,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而不是急于引導,這樣會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提供更完整、更正確的答案,而不會有壓迫感。
2.提問缺乏對學生情感的關注、師生之間的交流
提問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過程,不是老師或者是學生唱獨角戲。在課堂問答過程中,部分老師有意或無意地干涉學生對某一事物的情感表達,挫傷了學生對問題回答的積極性。例如,在一節三年級英語課上,教師講授動物名稱。在用卡片呈現米老鼠后,教師說:“我很喜歡米老鼠,假如你們不喜歡它,可以說“I don't like Mickey Mouse”。但是我想你們是喜歡它的。”老師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非常自信。接著學習“豬”這個單詞的時候,教師先問學生是否聽過“三只小豬”的故事,然后對個別學生提問:“Do you like pigs?”還沒有來得及回答的時侯,教師又熱心地引導學生說:“No,I don`t.”作為老師,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去代替學生的想法,更不能把自己對事物的好惡強加于學生,尤其對小學生,畢竟他們心智還沒有成熟。
二、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
課堂遵循小學生認知規律的提問是一門藝術,優質的課堂提問不僅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課堂提問原則,更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課堂提問策略。
1.提問要設置相應的情境
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布魯姆認為,成功的英語課堂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運用已經學到的語言材料。杜威則強調,學習者要有一種“經驗性的真實情境”,而且在真實情境里,要有使學生去思考的真實問題。教師在提問時要設置一定的情境,不能很突然地就提問學生。在一堂低年級英語課上,教師進行的是“幫壁虎找媽媽”的故事教學。在教學開始階段,教師出示了一些不同形狀、大小各異的動物尾巴,問:“whose tail is it?”學生們紛紛猜測這是誰的尾巴。猜測完之后,教師呈現了斷了的尾巴、傷心不已的壁虎,又以壁虎的身份提問:“where is my tail?”拿著各種動物的尾巴相繼問學生:“Is this my tail?”整節課在師生、生生之間相互問答之中愉快地度過了。這位老師為課堂提問設置了很好的情境,使同學們的對話自然流露。
2.適時而問,把握提問時機
提問時要注意時效性,也要把握提問的時機。提問時要多給同學們一點思考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進行思考。而提問的最佳時機是學生處于很想弄懂但又無法弄懂、很想說出來但又無法說清的心理狀態。這時提問,既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又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如在學習英語3A Unit 11時,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Who is the girl? Where is the girl from?”這位老師并沒有立刻讓學生們回答,而是拿出一幅Nancy的人物圖像,請學生來說一說:假如你是她,你怎么自我介紹?一位同學走上來自我介紹說:“My name is Nancy.I’m from London.I’m a girl.”這樣學生在思考、傾聽的同時又多了一次思考問題的機會。
3.提問要與恰當的鼓勵性評語相結合
很多老師遇到過這種情況:許多害羞的小學生不愿意主動起來回答問題,害怕出錯后受到同學尤其是老師的嘲笑。因此為給同學們增強積極回答問題的自信心,教師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給予恰當的鼓勵性評語。合理的贊揚會給學生以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動機,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提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