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龍駒鳳雛

龍駒鳳雛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龍駒鳳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龍駒鳳雛范文第1篇

1、龍德在田:指恩德廣被,無所不在。

2、龍頭鋸角:比喻大膽冒險。

3、龍盤虎踞:盤:曲折環(huán)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4、龍?zhí)痘⒀ǎ糊垵摼拥纳钏樱匣⒉厣淼某惭ā1扔鳂O險惡的地方。

5、龍多乃旱:比喻人多互相依賴,反而辦不成事。

6、虎變龍蒸:指乘時變化而飛黃騰達。

7、龍驤虎步:龍:高大的馬,古稱八尺以上的馬為龍;驤:馬高揚著頭的樣子。象龍馬昂首,如老虎邁步。形容氣慨威武雄壯。

8、龍肝豹胎: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9、鶴骨龍筋:指瘦挺虬曲的樣子。

10、打鳳牢龍: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11、龍眉豹頸:形容勇士的長相。

12、龜龍鱗鳳:傳統(tǒng)上用來象征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13、雕龍畫鳳:刻繪龍鳳。

14、老邁龍鐘: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

15、龍章鳳姿:章:文采。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比喻風采出眾。

16、飛龍乘云:龍乘云而上天,比喻英雄豪杰乘時而得勢。

17、老態(tài)龍鐘:龍鐘: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18、鳳舞龍蟠:鳳凰飛舞,蛟龍盤曲。形容相配得當。

19、龍肝鳳髓: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20、龍盤鳳逸:比喻懷才不遇。

21、龍言鳳語:比喻輕松悠揚的音樂之聲。

22、鳳狂龍躁:形容心情煩躁,精神失常。

23、來龍去脈:本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現(xiàn)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24、龍幡虎纛:指將帥之旗。

25、伏龍鳳雛:伏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后指隱而未現(xiàn)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26、龍心鳳肝:喻指極珍貴稀有的名菜。

27、龍驤麟振:龍驤,昂舉騰躍的樣子。比喻將軍恩威兼?zhèn)洹?/p>

28、龜龍片甲:比喻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的好東西。

29、麟鳳龜龍: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30、鳳表龍姿:形容英俊的儀表。

31、龍眉鳳目:形容貴人相貌不同尋常。

32、龍化虎變:比喻變化莫測。

33、龍騰虎踞:勢力強盛,雄據(jù)一方。

34、龍蟠鳳逸:如龍盤曲,如鳳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沒有人賞識。

35、龍騰鳳集:比喻王業(yè)興盛,英雄會合。

36、龍江虎浪:形容慣于興風作浪。

37、龍荒蠻甸:指邊遠蠻荒之地。亦指邊遠之地的少數(shù)民族國家。

38、龍翔鳳舞:猶言龍飛鳳舞。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39、龍翰鳳翼:比喻杰出的人才。

40、禪世雕龍:指文章世代相傳。

41、鳳髓龍肝:比喻珍奇美味。

42、龍精虎猛: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揚。

43、鳳樓龍闕:形容華美的宮闕樓臺。

44、龍神馬壯:謂像駿馬一樣的有精神。

45、龍首豕足:猶言牛頭不對馬嘴。指對書義的解釋與原旨相去甚遠,風馬牛不相及。

46、龍虎攫:猶言龍爭虎斗。比喻筆勢遒勁:奔放。

47、龍潛鳳采:比喻英俊之士才能未展現(xiàn)。

48、鳳骨龍姿:形容超凡的體格和儀態(tài)。

49、龍驤豹變:比喻書法氣勢壯盛而善于變化。

50、二龍戲珠:兩條龍相對,戲玩著一顆寶珠。

51、龍盤虎:虬曲蒼勁的樣子。

52、成龍配套:將零部件搭配起來,成為一套完整的整體。

53、龍騰虎嘯:聲勢壯盛的樣子。

54、龍盤鳳舞:比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氣象。

55、龍?zhí)⒎邯q言龍騰虎臥。比喻筆勢。

56、龍爭虎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

57、龍飛鳳翥:形容筆勢雄奇飛動。

58、鳳翥龍驤:形容奮發(fā)有為。

59、龍駒鳳雛:駒:小馬;雛:細鳥。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常作恭維語。

60、龍驤虎視:象龍馬高昂著頭,象老虎注視著獵物。形容人的氣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61、白龍魚服:魚服:穿起魚的外衣。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62、龍?zhí)痘⒖撸禾?深水池;窟:洞穴。龍居住的深水潭,虎棲身的巢穴。比喻極其兇險的地方。

63、龍蹲虎踞:猶言龍盤虎踞。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64、龍?zhí)⑴P:比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

65、龍駒鳳雛:駒:小馬;雛:細鳥。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常作恭維語。

66、龍雕鳳咀:比喻辭藻之美。

67、龍攀鳳附:猶言攀龍附鳳。指巴結(jié)投靠有權(quán)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68、龍頭蛇尾:比喻開頭盛大,結(jié)尾衰減。

69、龍蛇混雜: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70、龍飛鳳翔:①指帝王的興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飛黃騰達。

71、伏虎降龍: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zhàn)勝一切敵人和困難。

72、鳳簫龍管:指笙簫一類管樂的吹奏聲。

73、鳳翥龍蟠:像鳳凰飛舞,蛟龍盤曲。比喻體勢的飛揚勁建,回旋多姿。

74、龍鳳呈祥:指吉慶之事。

75、鳳毛龍甲:鳳的羽毛,龍的鱗甲。比喻珍貴之物。

76、龍驤虎N:雄踞的樣子。

77、龍威虎震:形容氣勢奔放雄壯。常形容書法筆勢的遒勁有力,靈活舒展。

78、車水馬龍:車象流水,馬象游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xù)不斷的熱鬧情景。

79、龍門點額: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場落第。

80、龍血鳳髓:比喻高貴的血統(tǒng)。

81、龍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儀態(tài)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tài)。

82、龍盤虎踞:盤:曲折環(huán)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83、乘龍佳婿:乘龍:女子乘坐于龍上得道成仙。佳婿:稱意的女婿。舊時指才貌雙全的女婿。也用作譽稱別人的女婿。

84、龍翔鳳翥:①比喻瀑布飛瀉奔騰。②比喻神采飛揚。

85、暴腮龍門:象魚仰望龍門而不得上一樣。科舉時代比喻應進士試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處境窘迫。

86、打鳳撈龍:鳳:龍: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難得的人才。

87、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88、貫斗雙龍: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89、龍驤虎嘯:比喻氣概威武。

90、龍?zhí)痘⒖撸禾叮荷钏兀豢撸憾囱ā}埦幼〉纳钏叮淼某惭ā1扔鳂O其兇險的地方。

91、打虎牢龍:猶言打鳳牢龍。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92、龍行虎變:比喻帝王革故鼎新,創(chuàng)制建業(yè)。

93、龍顏鳳姿:指帝王之相。

94、龍驤虎步:龍:高大的馬,古稱八尺以上的馬為龍;驤:馬高揚著頭的樣子。象龍馬昂首,如老虎邁步。形容氣慨威武雄壯。

95、鳳翥龍翔:翥:鳥向上飛;翔:盤旋飛翔。龍飛鳳舞,形容氣勢非凡。

96、龍興云屬:比喻王者興起則必遇賢臣良將。

97、駭龍走蛇:龍蛇被掠走。形容聲勢浩大。

98、龍飛鳳舞: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99、龍肝鳳腦: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100、龍馬精神:龍馬:古代傳說中形狀象龍的駿馬。比喻人精神旺盛。

101、龍驤鳳矯:龍騰鳳飛。喻指行動迅猛。

102、得婿如龍:形容得到稱心如意的佳婿。

103、鳳臆龍G:鳳凰的胸脯,龍的頸毛。比喻駿馬的雄奇健美。

104、龍馳虎驟:指群雄逐鹿。

105、龍馬精神:龍馬:古代傳說中形狀象龍的駿馬。比喻人精神旺盛。

106、龍騰豹變:比喻議論風發(fā),能言善辯。

107、龍盤鳳翥:比喻山勢雄壯蜿蜒。指王者的氣象。亦比喻書法筆勢飛動。

108、龍血玄黃:比喻戰(zhàn)爭激烈,血流成河。

109、扳龍附鳳:指依附龍鳳而升空。

110、龍興鳳舉:比喻王者興起。

111、龍生九子:古代傳說,龍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質(zhì):愛好各不相同。

112、龍蛇飛動: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113、龍樓鳳闕:指帝王宮闕。

114、龍驤蠖屈:比喻隨時屈伸:上下。

115、龍威燕頷:形容威嚴雄武的相貌。

116、龍樓鳳閣:①帝王的宮殿:樓閣。②喻指封建統(tǒng)治者的巢穴。

117、鳳附龍攀:指依附帝王權(quán)貴建功立業(yè)。

118、龍躍鳳鳴:象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比喻才華出眾。

龍駒鳳雛范文第2篇

關(guān)鍵詞: 動物喻人 成語 比較

一、引言

Lakoff和Johnson以雙域映射理論為基礎,提出了概念隱喻的觀點,而動物隱喻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很多動物與人之間存在某方面的相似性或相關(guān)性。根據(jù)雙域映射理論,以動物的外部特征、行為習慣、自然習性、與人類的密切度等因素為參照,將其投射到人類世界,構(gòu)成動物與人的相似喻或相關(guān)性轉(zhuǎn)喻關(guān)系,從而完成人類對自身的認知。這種動物喻人的認知深刻地體現(xiàn)在人類的語言載體中,特別是凝結(jié)人類智慧的成語中。本文依據(jù)漢文版《新華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3)和維文版《維吾爾語成語詳解詞典》(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兩部詞典,選取漢語和維吾爾語動物喻人成語,對其進行分析。

二、動物喻人成語的分類

動物喻人成語既有隱喻類型,也有轉(zhuǎn)喻類型。隱喻類型主要建立在動物的外部形態(tài)、動作方式上,轉(zhuǎn)喻類型主要以動物的習性、性格特點為參照,轉(zhuǎn)喻具有相同或相似習性或性格特征的人。

(一)由隱喻形成的動物喻人成語

漢語和維吾爾語中由隱喻形成的動物喻人成語,主要表現(xiàn)為通過動物的外形、動作等來隱喻人的外貌、狀態(tài)、行為活動。

1.以動物喻人的外貌

動物的外形、聲音等外在形態(tài)特征投射到人身上,可以隱喻人的外貌外形、聲音等特征,其隱喻的喻義分人的正面形象和負面形象兩類。

表1:漢語中以動物喻人的外貌的成語

形象 喻義 成語舉例

正面 相貌美麗英俊、儀表出眾;身材修長、高大、魁梧;聲音好聽、洪亮 沉魚落雁、龍眉鳳目、龍章鳳姿、鶴勢螂形、牛高馬大、虎背熊腰、人高馬大

負面 相貌兇狠、威猛、丑陋、猥瑣;身材枯瘦;禿頂;聲音難聽 獐頭鼠目、鷹鼻鷂眼、燕頷虎頭、鳶肩豺目、鳥面鵠形、牛山濯濯、鬼哭狼嚎

表2:維吾爾語中以動物喻人的外貌的成語

形象 喻義 成語舉例

正面 ―― ――

負面 身形消瘦 ????? ????? ??????(像吃了針的狗,喻骨瘦如柴)

從上表可以看出,漢語以動物喻人外貌的成語比維吾爾語豐富,在隱喻的喻義方面也多一些,并且形象直觀,活潑生動。

2.以動物喻人的狀態(tài)

動物的外在神態(tài)、行為狀態(tài),與人的某些狀態(tài)、心理行為十分相似,因此可以隱喻人的某種狀態(tài)或心理。這些喻人的狀態(tài)有積極傾向的,也有消極傾向的。

表3:漢語中以動物喻人的狀態(tài)的成語

形象 喻義 成語舉例

積極傾向 精神抖擻、充滿活力;威武雄壯、老實、飄逸奔放的樣子;眷戀、疼愛的心理情感等 鶴發(fā)童顏、虎頭虎腦、龍驤虎步、生龍活虎、龍飛鳳舞、華亭鶴唳、舐犢情深

消極傾向 衰老、貪婪可惡、鬼鬼祟祟的樣子;驚恐懼怕、悔恨、悲涼等心理狀態(tài) 鶴發(fā)雞皮、鴟視狼顧、虎視眈眈、賊眉鼠眼、呆若木雞、鳥驚魚駭、亢龍有悔、猿驚鶴怨

表4:維吾爾語中以動物喻人的狀態(tài)的成語

形象 喻義 成語舉例

積極傾向 欣喜、滿意、驚訝、豁達的心態(tài) ???? ?????? ????? ?????????(老牛喜歡刀子)? ???? ???????? ?????????(受到像宰了頭駱駝款待客人一樣的禮遇) ?????? ????? ????????(貓吃皮牙子般感到驚訝)? ??????? ??? ?????? ??? ??????? ??? ??????(烏鴉聒噪,自得其樂)

消極傾向 狼狽窘迫的樣子;擔心、自大、幸災樂禍的心態(tài) ???? ?????? ????????(像掉進水里的貓)? ????????? ????? ?????????(貓撓肚子,心里忐忑)? ??????? ????? ??????(斑鳩仰天飛,得意洋洋)? ??????? ?????? ???????? ?????(幸災樂禍)

漢語和維吾爾語中都含有以動物的狀態(tài)喻人的成語,并且都包含積極傾向和消極傾向兩種精神狀態(tài)。漢語中多以“龍、虎、鶴、鼠”等動物的神態(tài)來隱喻人的精神狀態(tài),維吾爾語中則多以“牛、貓、駱駝、斑鳩”等動物來隱喻人的精神狀態(tài)。

(3)以動物喻人的行為活動

動物的行為方式、活動方式等,投射到人的領(lǐng)域,可以隱喻人的行為活動。有些行為活動是人們所喜愛的具有褒義傾向的行為,有些則是為人們所不喜歡的含貶義傾向的行為。

表5:漢語中以動物喻人的行為活動的成語

感彩 喻義 成語舉例

褒義傾向 信守承若、關(guān)心愛護、施展才華、選賢任能、思念親人、關(guān)系和睦、戰(zhàn)勝困難、勇猛善戰(zhàn)、強大力量、雄心不老…… 范張雞黍、犬馬戀主、犬馬相報、犬馬之養(yǎng)、老牛舐犢、蛟龍得水、騰蛟起鳳、打龍撈鳳、素絲良馬、走馬上任、走馬換將、見鞍思馬、乘鸞跨鳳、鸞鳳和諧、魚水相投、降龍伏虎、駑馬十駕、橫戈躍馬、匹馬當先、兵強馬壯、老驥嘶風、老馬為駒

貶義傾向 偷竊、侵吞、欺壓、逃竄、助紂為虐、阿諛奉承、警告恐嚇、勾結(jié)、不務正業(yè)、爭奪、見識短、受限制、分離、逝世…… 雞鳴狗盜、鼠竊狗偷、鯨吞虎噬、鶴軒虎冠、老馬戀棧、狗仗人勢、抱頭鼠竄、狗急跳墻、割肉飼虎、引狼入室、攀龍附鳳、吹牛拍馬、使羊?qū)⒗恰㈦u儆猴、指雞罵狗、狼狽為奸、狐假虎威、狗彘之行、雞鶩爭食、鼠目寸光、鳥入樊籠、離鸞別鳳、龍馭上賓

表6:維吾爾語中以動物喻人的行為活動的成語

感彩 喻義 成語舉例

褒義傾向 落葉歸根、互相忍讓、一箭雙雕、安分守己、賞罰分明、努力勤奮、分工明確、知恩圖報、果敢堅持…… ??? ???????? ???????? ?????(馬走千里,終回槽頭)? ?????? ????????? ??? ???????(相互忍讓)? ????? ?????? ????? ??? ?????? ?????(和氣生財)? ??? ??????? ????? ?????? ??????(一箭雙雕,一石二鳥)? ???????? ???? ???????? ??? ????????(不招誰惹誰)? ???? ????? ??????? ??????? ?????? ?????? ????????(胡達明明白白:給毛驢沒賞賜雙角,給青蛙沒賞賜尾巴)? ????? ?????? ?????? ??????(笨鴨子,笨鳥先飛)? ????? ??? ???? ???? ????? ???(毛拉念著吃,烏鴉啄著吃)? ??? ??? ???????? ????????(狗不咬主人)

貶義傾向 懶惰、爭名奪利、忘恩負義、強人所難、糊涂、侵占、陷入危險、袖手旁觀、消失、挑撥離間…… ??? ??????? ???????? ????? ????????? ????????(狗支貓,貓支尾巴,大懶支小懶)?? ??? ??????? ??????? ????????(狗坐轎子――不識抬舉;狗頭上不了金盤子)? ??? ????? ???? ?????????? ????? ????? ???(與狗爭涼席,與貓爭上席)? ????? ????????? ???????????(卸磨殺驢,過河拆橋)? ???????? ???????? ????????????(牛犢再跑,離不開麥草房,不過爾爾)? ????? ??? ????? ??? ????? ?????(毛拉多了羊暴死,龍多不治水)? ?????? ????? ????????(暈頭轉(zhuǎn)向,昏頭昏腦)? ????? ?????? ??????? ??????(把羊托付給狼)? ?????? ????? ?????????? ????????(才脫狼穴,又入虎口)? ?????? ???????? ??????(強人所難,趕鴨子上架)? ??????? ???? ????? ??????(挑撥離間)

通過以上歸納,我們可以看出,漢語和維吾爾語中,以動物喻人的成語非常豐富,其隱喻的喻體(即源域)和本體(即目標域)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喻指意義也很生動形象。

(二)由轉(zhuǎn)喻形成的動物喻人成語

漢語和維吾爾語中通過轉(zhuǎn)喻形成的動物喻人成語,主要以動物的內(nèi)在習性、性格特征等為源域,來轉(zhuǎn)喻具有某種特征的人、人的性格品質(zhì)等內(nèi)容。

1.以動物喻人的類型

漢語和維吾爾語中都有以動物的習性、性格特征轉(zhuǎn)喻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人的成語。

表7:漢語中以動物喻人的類型的成語

人的類型 成語舉例

優(yōu)秀、杰出、高貴之人 龍駒鳳雛、人中騏驥、鳳雛麟子、祥麟威鳳、泛駕之馬、熊虎之士、白龍魚服、龍種鳳臺、龍子龍孫、真龍?zhí)熳印ⅩQ鳴之士、南鷂北鷹、吞舟之魚、朝陽鳴鳳、云中白鶴

平庸、卑微、一般之人 不舞之鶴、寒蟬仗馬、籠中之鳥、牛蹄之魚、枯魚病鶴、飯牛屠狗、孤雛腐鼠、牛童馬走、迷途羔羊、脫韁之馬、首鼠之士、河魚天雁、漏網(wǎng)之魚、無名鼠輩、甕里醯雞、甕中之鱉

各型各色的壞人 豺狼虎豹、餓虎饑鷹、駑馬鉛刀、害群之馬、城狐社鼠、牛鬼蛇神、牛頭馬面、牛首阿房、過街老鼠、稷蜂社鼠、喪家之狗、一丘之貉

表8:維吾爾語中以動物喻人的類型的成語

人的類型 成語舉例

泛指人 ???? ???????? ?????? ?????????(花牛生花犢)? ????? ??????? ????? ????(七個老爺八個兵)

未婚女子 ???????? ?????? ????? ????????(黃花閨女,貞童玉女)

首領(lǐng)、帶頭之人 ?????? ???? ????(雞為畜禽之首)

壞人 ??? ????????? ????????(一丘之貉)

在漢語和維吾爾語以動物喻人的類型的成語中,不論是成語數(shù)量方面,還是喻體、喻義方面,漢語成語要明顯比維吾爾語成語更豐富。

2.以動物喻人的品性

動物的內(nèi)在習性、性格特征不僅可以轉(zhuǎn)喻某類人,還可以喻指人的性格品質(zhì)。

表9:漢語中以動物喻人的品性的成語

人的品性 成語舉例

超凡脫俗、正直廉潔、勤勞勤懇 鶴骨松姿、鶴立雞群、素絲羔羊、雞鳴而起、雞鳴@耕

小氣、徒有其表、志短、不恥、貪婪、歹毒 鼠肚雞腸、馬牛襟裾、馬瘦毛長、豺狼成性、狗彘不如、佛口蛇心、鳥聲獸心、蛇蝎心腸、狼心狗肺

表10:維吾爾語中以動物喻人的品性的成語

人的品性 成語舉例

品行純潔、性格機靈 ???????? ?????? ????? ????????(女子品性純潔)? ??????????? ???(機靈,警覺)? ???????? ?????????? ?????????(非常機警的)

嘴饞、貪小便宜、吝嗇、膽小、歹毒 ??? ??????? ????????(饞貓似的)? ???? ?????? ??????(貪小便宜,小氣)? ???? ?????(膽小如鼠)? ????? ???????? ??????(一毛不拔)? ???????? ???? ????? ???? ?????(蛇的外表光滑,內(nèi)里歹毒)

在動物喻人的品性方面,漢語動物喻人成語和維吾爾語動物喻人成語都不是很多,而兩者在喻體選擇上呈現(xiàn)出較大差異。漢語成語中多用“鶴、羊”的習性特征來轉(zhuǎn)喻人良好的品性,用“馬、狗、蛇、狼”等動物的習性特征來轉(zhuǎn)喻人不好的品性。維吾爾語中除了用“雞、蛇”來轉(zhuǎn)喻人的劣性外,還會用“蒼蠅、蛇”的某一習性來轉(zhuǎn)喻人性格中較好的一面。

三、動物喻人成語比較分析

(一)動物喻人成語的共性

(1)漢語和維吾爾語動物喻人的成語,都可以通過隱喻或轉(zhuǎn)喻的方式喻指“人”的意義。或由動物的外形、行為方式隱喻人的外貌、行為、心理,或由動物的內(nèi)在習性、性格特征轉(zhuǎn)喻具有某種特征的人、人的品性等。這是因為動物亦是生命的載體,人與動物關(guān)系密切,人們通過觀察動物,發(fā)現(xiàn)動物與人具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或相關(guān)性,隨著人類認知能力的提高,人們逐漸會用動物的外形、動作方式、習性特征等來喻指人類本身。這種認知是人類所具有的普遍性認知規(guī)律。

(2)在漢語和維吾爾語動物喻人成語中,許多動物詞語都可以成為兩種語言形式的共同喻體。這些喻體有些喻指正面意義,有些喻指負面意義,有些喻體則蘊含褒貶雙重喻指意義。在人與動物相處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熟知動物的各種習性、行為及外在特征,并且由于動物與人的利益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人們會對其進行主觀評價,從而引起人們或喜或惡的情感體驗。因此,在動物喻人的成語中蘊含著具有一定傾向的感彩。

(3)在漢語和維吾爾語動物喻人成語中,以動物的行為方式來喻指人的行為活動的成語非常豐富。這是因為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運動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整個世界都是運動著的,所以不論是人還是動物,運動貫穿其生命的始終。運動的顯性體現(xiàn)形式就是動作行為,不同的動作行為蘊含著不同的意義,反映在人類語言中則展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行為意義。

(二)動物喻人成語的差異性

1.從數(shù)量上看,漢語動物喻人成語要比維吾爾語動物喻人成語豐富。不論是動物喻人成語的總體數(shù)量,還是動物喻體的類型數(shù)量,或者是動物喻指人的范圍,漢語成語都要比維吾爾語成語豐富。這與兩種語言的語言體系、歷史源流有密切關(guān)系。

2.從隱喻轉(zhuǎn)喻的內(nèi)容來看,因兩民族的生活環(huán)境、生產(chǎn)方式、歷史背景等不同,動物喻人成語存在著文化上的差異。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動物喻人成語在喻體選擇上存在不對應的現(xiàn)象。在漢語動物喻人成語中,喻人膽小怕事的性格,會用“鼠”作喻體,如成語“膽小如鼠”;而維吾爾語則會選擇“雞”作喻體,如成語“???? ?????”(膽小如鼠)。這是因為不同的民族受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對不同動物有不同的關(guān)注度。

第二,在動物喻人成語中某類喻體出現(xiàn)空缺現(xiàn)象,即漢語中有的喻體,維吾爾語中沒有;或維吾爾語中有的喻體在漢語中沒有,這主要是由文化空缺引起的。如“龍、鳳”這兩種動物,是由漢民族創(chuàng)造出來的漢族獨有的動物,在漢文化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地位。因此,在漢語動物喻人成語中“龍、鳳”經(jīng)常被賦予褒義色彩,象征著權(quán)威、尊貴、吉祥、幸福。如成語“飛龍在天、真龍?zhí)熳印堮x鳳雛、龍章鳳姿”等,都喻指人美好的一面,但在維吾爾語中則沒有類似的成語。

第三,動物喻人成語用相同的喻體喻人時,體現(xiàn)出的感彩在褒貶程度上存在差異。在漢語成語中,“狼、狗”喻人時,被賦予貶義的情感色彩,常常喻指人陰暗的一面。而在維吾爾語中,其既含貶義色彩,也有褒義色彩,如成語“???? ????? ??? ??????? ???? ????? ????? ??????(狼有肉共享,烏鴉有肉獨吞)”,以狼的行為喻指人能同甘共苦;“??? ??? ???????? ????????(狗不咬主人)”,以狗的行為喻指知恩圖報。

四、結(jié)語

因人類認知事物有共同的規(guī)律,所以動物喻人成語在認知上存在著共性,都可以通過隱喻或轉(zhuǎn)喻的方式喻指“人”。同時,由于不同民族在生產(chǎn)生活、地理環(huán)境、歷史背景及文化因素等方面存在不同,兩者在認知上又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本文得到新疆師范大學研究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41001]。)

參考文獻:

[1]潘明霞.漢英“身物互喻”詞匯對比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2]趙倩.人?動物?隱喻[D].西安: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房培.漢語動物成語問題探究[D].天津: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4]卡依沙爾?艾合買提.動物詞匯文化內(nèi)涵研究[J].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2012.

龍駒鳳雛范文第3篇

——人生,雖然不能像麻將牌一樣出錯了重來,可是,真的有很多十字路口,只是,無論怎樣的決定,都要自己來做.

1,2,3……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完,一天白晝過去了,又到了黑夜,他呆呆睡在床上讀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現(xiàn)在的他也需要光明。

他叫賈民,是一個初二的學生,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使他慢慢步入了黑色的深淵,使他慢慢的墮落。

在上小學時,他一直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甲市最好的“第一實驗學校”,他被分在了12班,他們班有一名學生名叫陳虎大,大家都叫他虎子,因為成績很差也很能搗蛋,能進入這么好的學校完全是因為他爸爸是甲市的市長,但他和賈民的關(guān)系很好,雖然老師和家長勸過很賈民多次可也無濟于事,他喜歡和他在一起,他覺得以前的他很弱懦,和虎子在才真正像一個男人,就這樣他和虎子經(jīng)常進出網(wǎng)吧等不正規(guī)的娛樂場所,成績也一落千丈。

這還不算什么,終于有一天惡運降落到了他的頭上,這次噩夢來的是多么不是時候,不受迎,不重要,還讓人措手不及。

他和虎子漫無目的的走在路上,他們想去上網(wǎng),可他們沒有錢,他們的錢在酒吧被偷了,他們得像個辦法弄到些錢,沒錢上網(wǎng)的日子真的很難熬,于是他們倆個動起了歪腦經(jīng),就是因為這個歪腦經(jīng)把賈民送進了萬丈深淵。

他們來到一個小巷子里,他們知道有些學生為了抄近道會走到小巷子里來,他們準備守株待兔,不久便了一名學生,低著頭玩著手中的手機,虎子對賈民說到:“這小子有錢都有手機了,好好敲他一回,下次就沒有這么好的機會了”賈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畢竟他知道馬上他們要做的事情是犯法的,可是為了有錢去上網(wǎng)他必須去做犯法的事情,因為他很難受,上不了網(wǎng)的日子就和犯了毒癮一樣。前面的學生就要走到他們面前了,賈民最后一次不放心的問虎子:“真的沒事嗎,我好害怕而且也很緊張”他賈民渾身發(fā)著抖,他心里正在做著劇烈的思想斗爭,虎子見他這樣心虛安慰道:“放心吧,沒事的,我已經(jīng)做過很多回了。”聽了這話賈民放心多了。那名學生走到了他們面前,虎子一把摟住學生的肩膀,那名學生見狀很很害怕身體一抖一抖的,虎子說的:“小朋友,有人很你一起回家嗎?”那位學生聲音顫抖的說道:“沒、、沒,沒有”“別害怕,你只要給我們一點錢就行了。”“沒錢”小學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干脆利落的回答了虎子的問題,虎子顯然很生氣大罵道:“他娘的,老子等了這么久就為了要點錢,說沒有”隨之“啪”起來一個耳光,小學生被打的叫了起來,賈民在一旁想的木頭一樣呆呆的望著虎子。小學生捂著被打紅了的臉大叫到:“你憑什么打我”虎子一聽更加生氣了,拎起這位學生就往巷子深處走,賈民默默跟在他后面,一句話也沒有。虎子邊走邊罵:“算老幾,敢和老子頂嘴,老子今天非好好教訓教訓你。”就這樣一個幼小生命就被殘忍的殺害了,看著地上的尸體和血紅血紅的鮮血賈民驚呆了,他不知所措,到底應該怎么辦,他傻愣愣站在那里,虎子見狀拉起賈民的手就跑,還怪罪到:“你是呆瓜啊,殺了人還不跑。”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落,不就他們別被警方巡捕到了,在訓審過程中法官因賈民不是元兇,雖然參與到了殺人過程但由于認罪態(tài)度較好,并且賈民還是未成年人,于是被判少改三年。

三年時間很快過去了,他出了少改所,父母把他接回了家,經(jīng)過這三年時間,賈民意識到了許多,他準備好好學習了。第一天放學他準備準時回家,又是那條熟悉的路,他低著頭慢慢的走著,不久便來到了一條岔路口,他抬起頭望了望,一條是回家的路還有一條是通往網(wǎng)吧的路,他看了一通往網(wǎng)吧的路,只見哪條路幽深狹長,昏暗昏暗的,網(wǎng)吧老板站在不遠處幽幽的望著他,嘴巴不停的動著:“孩子,來吧,過來玩玩吧,玩一次不要緊的,今天網(wǎng)吧免費哦!”他又看了看會家的路,一路鳥語花香,柳暗花明,天晴朗晴朗的,賈民閉起了眼睛,過了好久,他走向了回家的路。

龍駒鳳雛范文第4篇

[關(guān)鍵詞]賈寶玉 另類 雙性人格

一、非凡的降生

賈寶玉是非同尋常的,從他的前世、投胎、落地到成長都如此。在沒有成為賈寶玉之前,就是“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所棄之石,這塊石頭被“幻形入世”,成為了“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寶玉就是銜著這塊“五彩晶瑩的玉”降生的。且看寶玉前生所在之地。

寶玉前生是被女媧歷練后又被丟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的頑石。這大荒山,據(jù)《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載:“大荒之中,有山日大荒山,日月所入也”大荒山是神秘的,這里也情源、情發(fā)之地。這里的環(huán)境更是原生態(tài)、沒被污染的。寶玉就帶著原生態(tài)的情和欲來到現(xiàn)實中。而無稽崖,重在顯示情與欲的無極無忌、無依無邊,無高無底。那青埂峰,其一它是情更瘋的諧音。其二,它為“情根”,這是佛教“愛根”的發(fā)展。佛教認為,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寶玉由“情感”引發(fā)投八人世,即頑石倚情根,與情有不解之緣,他就成為憂愁之人。

賈寶玉“銜玉而生”,寶玉就掛在了賈寶玉的脖子上出世了,這塊“通靈寶玉”仿佛是賈寶玉的隨行記者,把寶玉的所見所聞、所觸所感,包括他的“隱私”。隨時記錄下來。玉也是他的命根子,小說也通過示玉、摔玉、丟玉、尋玉、送玉、得玉、以玉治愈等,證實玉與寶玉的愛情、健康、家道關(guān)系密切。作者結(jié)合這玉在中國文化中顯示的意義,來表示人物的獨特意義。那么古人對玉賦予了哪些文化意義?

漢民族是尚玉的,遠古時期,玉就進入了先民生活中,玉就有了“文化內(nèi)涵”和“社會功能”,也就形成了尚玉文化,而玉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說:“對玉的愛好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來,它的質(zhì)地、形狀和顏色一直啟發(fā)這雕刻家、畫家和詩人的靈感。”古人尚玉,重在其德《詩?大雅》說“磨練使之有玉之德也。”玉之德主要包括:其一,玉為天地之精華《管子》曰“玉者,陰之陰也,其化如神。”《荀其二,美的象征,許慎《說文》釋玉“石之美”,在文獻里,指一切溫潤而有光澤的美石,直觀美、至美的象征。其三,玉為德行品格的象征《禮記?聘義》記“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圭璋特達,德也。”故在古代,玉就為君子的象征《禮記?玉藻》,“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小說以玉含有的文化意義為基礎,讓寶玉“銜玉而生”,還突出了:第一,玉之為石:象征寶玉執(zhí)拗難馴,獨特不凡。第二,玉之為欲,象征寶玉的情感和人生欲望追求。第三,玉之為潔(玉潔冰清),表示寶玉情操之純粹、純潔。這個形象就因他生來銜玉,與別人不同,使他亦石亦玉肢他比其他文學典型,更帶一種大自然、原生的、超經(jīng)驗的憂樂情思。

二、古今不肖無雙

寶玉在人生歷程上的第一次表現(xiàn),就是古今不肖無雙的表現(xiàn)。這就是讓他父親大為憤怒的“抓周”。這雖然都是在一周歲進行的,但所用物品,男女是有別的。一般男孩子抓周用的是劍、金冠、書籍、烏紗帽以及農(nóng)工器具等。而曹雪芹安排寶玉抓周,偏偏有脂粉釵環(huán)之類的東西。抓周雖不能判定忽然預測一個人的性格命運,起碼暗合了寶玉天生的不尋常,他先天敏于艷色磬香的感官功能露出端倪,天生就是“情癡情種”,稟賦是先天的。故賈政說,他不可能被“委身于仕途經(jīng)濟”。他的確不關(guān)心家族集體的興衰桔榮,家族中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他往往淡然對之。如第16回,寧榮兩府都在給賈政的生辰慶賀,在賀宴上,宮中的太監(jiān)夏老爺特來降旨,宣賈政入朝。后來從宮中傳出大好消息,寶玉的姐姐被“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寧榮兩處上下內(nèi)外人等,莫不歡天喜地,獨有寶玉置若罔聞”。

寶玉不但對家里的大事不放在心上,對于事業(yè)國事更是不上心。真如“后人有‘西江月’二詞批的極確,詞曰: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又曰: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時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在別人眼中,賈寶玉無疑是男兒們的另類分子,確切的說,作者將寶玉賦予了女性氣質(zhì)。

比如賈寶玉從穿戴打扮到長相,都顯女性特征。出場時先穿的是五彩斑斕的“金冠繡服”,見了母親后,換了冠帶,發(fā)式也變了,將短點的頭發(fā),結(jié)成小辮,在頭頂中央用紅絲扎上,有將長發(fā)編成一大辮子,從根到梢,綴上四顆大珠,辮稍再用金八寶的飾物扎上。“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綠撒花綾褲,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靴”。還是女孩子的穿戴。書中,寶玉的服裝,從官服到便服,從夏裝到冬裝,款式之多,色彩之絢麗,居全書之首,前八十回,對寶玉的服飾描寫多達十四處。

寶玉的長相還是女孩型的長相,第一次寫寶玉的面容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睛若秋波,雖怒時而似笑,即嗔視而有情”,在換了裝束后,第二次寫他的長相:“越顯得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轉(zhuǎn)盼多情,語言若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在眼角。”寶玉有著玉容之美,在賈母眼里,寶玉是“生的得人意”;在元春眼里,寶玉和黛玉一樣“亦發(fā)比別的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軟玉一般”;在秦鐘眼里,寶玉是“形容出眾,舉止不凡”;在北靜王水溶眼里,寶玉是“面若春花,目如點漆”,“真乃龍駒鳳雛”,“果然如‘寶’似‘玉’”;在金榮等的眼里,寶玉是“生的花朵兒一般的模樣”;在興兒眼里。寶玉也是“好清俊模樣兒”;在一般女仆眼里,寶玉是“那樣干凈清秀”。作者用描寫女性形象的香艷之語來極贊寶玉的玉容之美。“如‘寶’似‘玉”的儀態(tài)身姿,使得寶玉在賈府中出眾不凡,無人能及。美得有風采,美得有氣質(zhì),美得脫俗。

寶玉特別的嗜好――愛紅,也是女性的專屬。可賈寶玉就愛調(diào)脂弄粉,愛吃盒里的或姐妹們嘴上的胭脂,愛聞姐妹們身上的“冷香”,“幽香”,“香油氣”,愛穿著或佩帶做工考究的女紅。在性情,賈寶玉愛流淚,多愁善感他為友人的生離死別、為凋零凄苦的情景、為一句感傷的詩、為姐妹們不理他而落淚,好象寶玉為別人落的淚比黛玉的自憐之淚還多,多愁善感似乎也不亞于黛玉。

更為特別的就是寶玉的自我定位,基于他對男女的認識、體認:賈寶玉“懶與士大夫 諸男人接談”,因為這些人要么是賈雨村似的“釣名沽譽”的“祿蠹”;要么是庸臣昏君,痛恨“只顧邀名”“只顧圖汗馬之名”的“須眉濁物”。三十六回,他宣言“人誰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個須眉濁物只知道文死諫、武死戰(zhàn)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節(jié),便只管胡鬧起來。哪里知道有昏君方有死諫之臣只顧他邀名,猛拼一死,將來棄君父于何地?必定有刀兵,方有死戰(zhàn)他只顧圖汗馬之攻,猛拼一死,將來棄國于何地?所以這皆非正死。”還說:“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釣譽,并不知君臣大義。”而女兒“原來天生人為萬物之靈,凡山川日月之精華,只鐘于女兒,貞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

穿戴長相、愛好習慣、行為舉止等整個生存狀態(tài)都不是男兒的情況。作者是有意給寶玉帶上女性氣質(zhì),使他具有雙性人格,這應該是對傳統(tǒng)的兩性社會性角色區(qū)分定位的解構(gòu),也是陰陽互補的顯現(xiàn)。或許還是作者探索到了人格的深層結(jié)構(gòu)的所獲,那么,人們有著怎樣的性別意識呢?

現(xiàn)代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每個人都天生具有異性的某些性質(zhì)”,他提出了“男性的女性氣質(zhì)”和“女性的男性氣質(zhì)”理論。當代西方宗教女性主義者,如卡羅琳?G?海布倫也指出“我相信未來的救贖完全超脫性別的兩極化和禁錮,而邁向一個允許自由選擇個人角色和行為模式的世界,我持的這個理想稱為‘雙性人格’。”

雙性人格有著充分的依據(jù),本來,在人身上就存在著兩種性別的特質(zhì),天生具有或多或少的異性特征,是社會期待心理,對社會性別角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人為地將男女塑造成它所需要的形象。壓抑男性身上的女性因素,否定女性身上的男性因素:因此,男與女與其說是構(gòu)成的,不如說是文化環(huán)境形成的。每個人都有兩種力量支配著,即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在男人的腦子里,男性勝過女性。在女性的腦子里,女性勝過男性。要實現(xiàn)人的全面自由的發(fā)展,最好的發(fā)展就是將這兩個力量結(jié)合在一起,和諧自然,這時腦子能變的最活躍,最能充分運用各種官能。

雙性人格的存在的又有著實際的意義:首先作為雙性氣質(zhì),它更趨于自然狀態(tài),更符合人性的理想人格發(fā)展模式。兩性結(jié)合,互補了心智不足,互補互利,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消除對立,兩性的精神進一步達到互通、毫無障礙。達到共鳴,實現(xiàn)兩性的共存共享,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力量。著名的女性主義批評家弗吉尼亞?伍爾夫說:“任何無愧于藝術(shù)家稱號的藝術(shù)家是或多或少的雙性人。”

相關(guān)期刊更多

南洋資料譯叢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廈門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游戏| 石嘴山市| 马山县| 西华县| 临夏市| 浮山县| 泰安市| 永德县| 池州市| 丰宁| 环江| 内丘县| 兴城市| 启东市| 卢氏县| 雅安市| 东城区| 英超| 基隆市| 临城县|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故城县| 富锦市| 东港市| 镇赉县| 大洼县| 德昌县| 花垣县| 于都县| 辽宁省| 且末县| 大埔县| 福建省| 台安县| 岑溪市| 江西省| 五台县| 灵台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