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進口食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菲律賓7D芒果干;
3、菲律賓向日葵餅干;
4、泰國大哥花生;
5、越南AK蔬果干;
6、意大利費列羅巧克力;
7、日本芝士魚肉腸;
8、臺灣能量99棒;
9、意大利萊家粒粒裝威化餅;
10、韓國好麗友奶酪薯片。
1、進口食品市場主要在一線、二線比較發達的城市;
[關鍵詞]進口食品 安全監管
一、我國進口食品安全監管的必要性
我國是一個食品生產和消費大國,食品的進口在我國食品貿易和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對形形的進口食品,消費者往往無法辨識別其存在的安全隱患。而當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損害其人身和財產權利時,又往往不能有效的尋求法律的援助。因此,加強進口食品安全的監管,可以從源頭上杜絕不安全食品進入國內,有效地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我國進口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
1.進口食品安全監管法律體系不健全,衛生標準體系不完善
我國關于進口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很少,其根本大法就是《食品安全法》。但是《食品安全法》僅在其第六章中有寥寥四款對進口食品方面作出原則性和籠統的規定。進口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和不完善,致使對進口食品不能有效的管理,監管工作缺乏有效的法律體系做支撐。
另外,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采用國際先進標準的比例為23%,遠遠低于其他國家標準采標率44.2% 的總體水平。食品安全標準的更新速度也相對較慢。發達國家的食品技術標準修改周期一般是3年~5年,而我國的很多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嚴重落后于技術的發展。例如,截止到2009年4月我國現行的名稱中含有“食品添加劑”字樣的國家標準總共154項,但其中有61項實施滿10年甚至是10年以上。
2.進口食品安全檢驗監管方式存在缺陷
目前我國進口食品檢驗的原則是批批檢驗。該檢驗原則是一種較落后的監管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該檢驗原則沒有根據進口食品的特點、工藝流程進行科學評價和評估來設置有針對性的檢驗標準和項目,因此會導致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和檢驗效率的低下。
三、發達國家的監管模式
1.日本進口食品查驗和監管制度
日本對進口食品的查驗主要有監控檢查和命令檢查兩種形式。監控檢查即常規性抽樣檢查。抽樣比例一般為2%~3%。當某種食品在監控檢查中發現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或得知其被回收或有損健康等相關消息時,則提高抽樣比例,實施強化監控檢查。監控檢查階段不收取檢測費用,也不妨礙貨物通關。
命令檢查即日本對違反食品衛生法概率較高的食品采取的強制性檢查措施,當進口食品違規可能性較高時,比如同一出口國、制造商生產的某種食品被發現兩批農業化學品殘留超標時,則啟動命令檢查。命令檢查的抽樣比例為100%,在檢查結果出來前貨物不允許通關。只有符合一定條件后,才能解除命令檢查。
2.美國加強進口食品的安全管理的主要舉措
(1)進口食品預申報和入境要求。2003年起,進口到美國的食品須向FDA進行預申報。這些預申報信息需在進口食品抵達美國之前5日內提供,FDA將提前審查、評估這些資料,并決定是否抽檢。進口食品入境時食品進口商或商必須向美國海關服務部提交貨物擬入境通知并繳納入境貨物保證金。FDA與海關密切合作,海關會把入境貨物信息通知FDA,由FDA決定是否抽檢。如果預申報信息不完整,將被拒收,并被扣留在港口或安全的倉庫。
(2)FDA強化對進口食品的檢測手段。2010年,FDA正式采用新的電子該系統稱作“規范進口貨物動態風險評估預測系統”。該系統會自動對FDA幾百個數據庫中的現有數據進行風險篩查,為相關進口貨物的“自動放行”或“扣留、抽樣檢測”決策提供參考建議。
四、完善我國進口食品安全監管的建議
1.制定一部統一的《進口食品安全管理法》及其條例
對我國現有關于進口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進行認真清理、補充和完善,將散存在各種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中有關食品安全監管的內容加以整合,制定一部完整、規范的《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法》和《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對進口食品方面所涉及的疫情管理、質量安全評估、衛生注冊、口岸檢驗放行、追溯和召回等一系列制度和程序作出具體和明確的規定。
2.建全我國進口食品安全監管機制
(1)加強對進口食品安全的源頭監管。進口食品安全監控的重點是加強對食品輸出國的食品風險分析和注冊管理,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資格認證,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產品。學習外國一些有效做法,如要求向我國出口食品的國外生產企業建立健全相關管理體系,同時,對已經注冊的企業也要加強監督和管理,保證注冊企業的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
(2)強化進口食品安全責任和監管責任追究。進口食品經營者,必須要嚴格依據《食品安全法》對進口食品管理規定的要求開展進口食品貿易。另外,地方各級檢驗檢疫部門必須加強對進口食品的檢驗檢疫,加大對監管不力人員的懲罰。
2、天津濱海進口食品批發,地址是天津市濱海新區開發區第三大街金融街西區7號。
3、安達進口食品直營批發,地址是天津市濱海新區開發區安達綜合服務城。
4、海天進口食品超市,地址是天津市河北區BOCE全球購1層。
5、吃貨商店,地址是天津市濱海新區和旭商業街2號樓2樓。
6、自由自在超市,地址是天津市河東區新開路71號天津遠洋未來廣場3層。
效益分析
以一家20平方米的店面為例,初期投入如下:店鋪租金每月5000元(依據不同的城市標準、不同的地段而定),店面裝修1~1.5萬元,首批進貨5萬元,流動資金2萬元,員工兩人每月工資1600元,宣傳費用5000元,水、電、稅費每月500元,前期總投資約10萬元。
在正常經營情況下,每年7~10月,是食品店的淡季,四個月每月的銷售額大概平均2萬元,四成的利潤,毛利約有0.8萬元。旺季每個月的銷售額是6萬元,四成利,就是2.4萬元。靠旺季來養淡季,利潤還不錯。
經營參考
1.由于進口食品價位較高,因此在店址選擇上要非常謹慎。首先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消費水平,一般而言,應將重點放在大中城市和旅游城市中客流量大的區域,如繁華商業區、電影院附近和以年輕人為主要消費群的學校、外籍人士集中居住的區域。只有在這些目標消費群體集中的地方,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目前外國食品的國內公司較少,進口食品專賣店的貨源一般只有大型食品公司才能供貨,而進貨渠道是直接影響到專賣店收益的關鍵環節,因此,進貨渠道的選擇非常重要。對于剛起步的店,還是選擇加盟店的方式劃算,這樣可減去在進貨渠道、品牌經營模式等方面的顧慮,少走很多彎路。同時,由于食品都有一定的保質期限,在進貨時必須注意根據淡旺季調整進貨量。
3.進口食品專賣店雖然前景看好,但是必須注意在產品特色上做好文章,及時捕捉時尚信息,否則,就會因流于普通而失去消費群。
產品要選新奇特。與一般的食品店相比,進口食品專賣店具有非常強的差異化特點,針對的消費群體也非常明確。因此,經營的產品不能是食品行業里的主流產品,不能和別家雷同,一定要做到新、奇、特。而產品的新、奇、特就體現在包裝、口味以及迎合時尚等方面。
突出異國風情。裝修的風格和檔次是專賣店吸引顧客的第一步。大到店名的選取、店招的裝修設計,小到哪怕一個小小的室內儲物架的顏色,都要注意做到富有特色,突出異國風情;員工的服裝也應該與整個裝修的風格一致,這樣才能吸引目標消費人群的眼球。
一、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工作組及職責
縣局物防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現場檢查組、后勤保障組、綜合執法組4個工作組。
(一)綜合協調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領導明確事項的交辦;負責匯總局物防組每周工作推進情況;負責協調各部門開展相關工作。
(二)現場檢查組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對本轄區的“重點主體”“重點產品”開展全面摸排、檢查;負責組織對重要溯源倒查情形的核查;負責檢查結果的及時有效報送。
(三)后勤保障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公務車輛使用、信息專報和編發局物防組工作信息簡報;負責匯總每日信息數據。
(四)綜合執法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指導查處有關違法行為和案件查辦工作;負責組織對大案要案的督辦查辦;負責全縣案件查處情況的匯總統計和分析研判。
三、工作要求
(一)生產經營進口冷鏈食品實行提前報備制度
自文件之日起,凡是從異地購進進口冷鏈食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食品預計到達24小時前,向轄區基層市場監管所報備。備案內容包括生產經營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購進進口冷鏈食品名稱、數量、批號、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報告、消毒證明及承運企業信息等。由后勤保障組通過網站等媒介向社會公開本部門報備電話、傳真、電子郵箱等聯系方式。
(二)設立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總倉
根據疫情發展,結合我縣實際設立“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總倉”(以下簡稱總倉)。總倉設立前,要加大對生產經營進口冷鏈食品單位的監督檢查頻次和力度。現場檢查組負責監督指導市場開辦者、生產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制度,督促指導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重點把握“五個不得”,沒有海關檢驗檢疫證明的,不得上市銷售;沒有核酸檢測合格報告的,不得上市銷售;沒有消毒證明的,不得上市銷售;沒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銷售;沒有落地核酸檢驗的,不得上市銷售。總倉設立后,所有進入縣內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全部進入指定總倉。總倉只能存放進口冷鏈食品,不得與
其他食品混存混放。縣市場監管局負責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查驗《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合格證明》、《進口冷鏈食品消毒證明》和進口冷鏈食品溯源信息(簡稱“三證一碼”)對不能提供上述材料的,一律不得進入總倉。
發現違法違規經營行為,需要采取扣留等強制措施的,應及時報縣局物防小組組長,經組長批示后采取相應措施。
(三)加強農村進口冷鏈食品監管
現場檢查組要加大對農村食品經營單位、大集的日常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冷鏈食品,排查農村大集、食品經營單位冷鏈食品進貨查驗情況,是否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進口冷鏈食品是否具備“四證一碼”(《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合格證明》、《進口冷鏈食品消毒證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結果報告單》和進口冷鏈食品溯源信息)等相關資質。
(四)信息報送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