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介紹自己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Good morning, everyone! It’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all of you. My name is Serena and I’m fifteen years old. I come from Dalian city which is a beautiful and attracting place. Wish you can visit there and I believe that you will be impressed. English and movie are my favorites which can help me learn and relax. I like making friends, especially the ones who share common interests with me. And I think we can have much to share and talk.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with my friends. Thank you.
大家早上好。我很榮幸向大家介紹我自己。我叫Serena,今年十五歲。我來自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希望你們可以去那旅游,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對它留下深刻印象的。英語和電影是我的愛好,它們能夠幫助我的學習,使我放松。我喜歡交朋友,特別是和我有共同興趣的人。我覺得我們有很多可以分享可以聊的東西。我希望和我的朋友共同進步。謝謝。
介紹自己的英語作文(二)
Introducing yourself is very important when you meet new people. You always want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when telling others about yourself.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
當你認識新的人時,介紹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會想要在告訴別人有關自己的事,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讓我來介紹我自己。
關鍵詞 創造性使用教材落實習作訓練
一、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作文訓練
1、結合課文題目,教給學生命題方法
“惹目招眼標題亮”,好的作文題目往往能夠先入為主,一下子就吸引住讀者的目光。可是,在寫作的初始階段,學生作文題目往往顯得生硬、陳舊、空泛,針對這一問題,教師不妨結合日常教學,以課文題目為藍本,對學生進行命題訓練。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教材題目大致分為這樣幾類:以中心事件命題,如《飛奪瀘定橋》等;以故事線索為題,如《一個金幣》、《散落的鈔票》等;以故事主人公為題,如《看橋人》等;以時間為題,如《下雪的早晨》……各具特色、異彩紛呈,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中稍加點撥,學生就會豁然開朗,并逐漸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實踐中去。
2、結合課文結構,練習不同謀篇方式
《橋之思》這篇課文,緊緊圍繞一個“橋”字,以并列三段式展開敘述,一段寫橋的作用、種類;一段寫公園的九曲橋、大都市的立交橋等各種造型優美的橋對生活的點綴;一段寫搭建于心靈與心靈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無形的橋,升華主題,寫出作者對于橋的無限思考,突出一個“思”。此類文章結構學生接觸較少,但不失為一種新型結構方式,不妨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布局謀篇的相關訓練。
教材第二單元主題是“明月”,單元習作練習是寫一寫你喜歡的月亮,雖學習并鑒賞了名家的寫月之作,但具體操作起來仍有相當的難度。反復細考之后,我決定將習作練習分解完成。第一步以資料收集、整合為主,布置學生查閱月亮相關資料,寫出“我認識的月亮”;第二步突出寫實訓練,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寫出“我眼中的月亮”;第三步進行想象訓練,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寫出“我心中的月亮”,在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針對性指導,三部分全部完成以后,再引導學生結合所學,運用《橋之思》的謀篇方式,合三為一,最終以并列三段形式完成關于月亮的習作———《童心追月》。這種訓練,一方面打消了學生的作文顧慮,降低了習作難度,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了一種全新的結構方式,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以此為拓展,引導學生注意《柚子樹下》散文般優美的語言,學習《落花生》中精彩的對話描寫,把握《散落的鈔票》中傳神的動作刻畫,以讀促寫,都是值得稱道的地方。
二、聯系學生實際,細化單元目標
教材第六單元主題是“方寸世界”,《美麗的集郵冊》、《羅斯福集郵》等課文內容均與郵票有關。在單元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學生雖然對集郵、對郵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此前大多數學生郵票知識知之甚少,也沒有多少集郵經歷,這樣一來,單元習作訓練中提出寫一寫“郵票中的……(歷史、自然風光、偉人名人、科學、文學作品等)”、“我和集郵”、“為某張郵票寫說明”這一訓練目標就不易完成。面對學生被激發起的對于方寸世界的濃厚興趣,我將單元目標細化為“小小郵票我設計”,讓學生在作文本上自行設計郵票,然后對自己設計的郵票進行文字介紹:介紹郵票的大小、圖案、顏色、面值、作用以及自己的設計初衷等,由于是介紹自己的設計成果,學生興趣盎然,介紹得也井井有條,作文的難度迎刃而解。
教材第十單元是關于“金錢”的單元,《一枚金幣》以童話的形式告訴孩子們:“只有付出勞動,才能獲得財富;只有付出艱辛,才會懂得珍惜。”《散落的鈔票》以寫實的手法敘述了眾人撿拾鈔票、歸還失主的感人場面……幾篇文章使孩子對金錢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初步建立了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但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如何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使他們更有效地完成“金錢”單元的習作練習呢?我決定組織一次關于金錢的實踐活動———“我們來掙五塊錢”,以此作為突破口,完成作文訓練。經過最初的嬉笑、既而的惶惑之后,學生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此項活動之中,或在父母的幫助下擺起了小攤,或批發《華商報》成為叫賣小販,或在小區內苦心竭力地撿拾廢品,或幾經周折在小店里工……活動后,有的同學超額完成任務,當然也有的同學一無斬獲,但不管怎樣,這段經歷都豐富了他們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他們的閱歷,增長了他們的見識。
三、設計多彩活動,補充作文資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習作永不枯竭的源泉。針對學生作文習作中常常遇到的“寫什么”、“怎么寫”的問題,我也嘗試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設計多彩的習作活動,豐富學生寫作內容,教給學生寫作方法。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作為擔任班主任工作的語文教師,我發現部分學生由于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不良,對書包不加整理,被背上的大書包壓得不堪重負。于是,我突發奇想,何不以此為內容,設計一次作文活動,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教給他們寫作的方法,一方面敦促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上課之初,我先在黑板上先寫下“減肥”二字,學生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在他們明白給“書包減肥”之后,紛紛推薦起自己身邊的“書包小胖子”,反復看、反復比的基礎上,他們的推薦理由陳述的具體而充分;給“書包小胖子”體檢和診治的過程中,他們對于書包外形和周圍人物的觀察是那么仔細;整個書包減肥過程中,他們的敘述是那么清晰而流暢……熱火朝天的活動結束后,我引導學生進行隨堂片段練習,對學生習作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相關的作文評價。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還解決了怎樣寫的問題,真是快捷而有效。
作文教學的指導與訓練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訓練成效的體現往往具有隱藏性、滯后性,但堅持下來,帶給學生的益處卻是終生的。在日常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只要耐得住寂寞,不斷鉆研、不斷探究,做教學中的有心人,就一定會尋找到最佳的訓練途徑和訓練方法,取得最佳的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胡明揚.語言學概論.語文出版社.
介紹自己的英語作文(一)
Hello,everyone. Now please allow me to do an introduction. My name is Li Lei. I’m 14 year old. My birthday is on October 11th. My favourite book is twilight. I really love to read the books about vampires. My hobby is singing. Some people say I’m a good singer.My favourite singer is Justin Biber.I think he is a great singer. I love to sing his songs. Besides singing, I love shopping very much. If I have time, I will go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I’m really good at English,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you can ask me, I will do my best to help you. We can be the best friends forever. Thank you.
大家好,現在請允許我做自我介紹。我的名字叫李蕾。我今年14歲了。我的生日在10月11日。我最喜歡的小說是暮光之城。我非常喜歡那些關于吸血鬼的書籍。我的愛好是唱歌。有人說我唱得很好聽。我最喜歡的歌手是賈斯汀比伯。我認為他是個很棒的歌手。我很喜歡唱他的歌。除了唱歌,我還喜歡逛街。如果我有時間,我就會和朋友去逛街。我的英語很好,如果你有什么問題,你可以問我。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你。我們可以成為一生的好朋友。
介紹自己的英語作文(二)
Hello, everyone. My English name is Sisi .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大家好。我的英文名字叫茜茜。我是一個中學生。
My favorite animals are dolphins and rabbits. I think dolphins are smart and friendly, and rabbits are cute and a little bit quiet. Do you like koalas? They are one of Australian’s native animals. Well, to tell you the truth, I don't like them very well, because I think they are ugly.
我最喜歡的動物是海豚和兔子。我覺得海豚聰明,友好,而兔子則是可愛又有點點安靜。你喜歡考拉嗎?他們是一個澳大利亞的本土動物。嗯,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他們,因為我覺得他們長得好丑。
I like reading books! What an interesting thing it is! From books, I can read so many good stories, For example,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this story is imaginary and powerful.
我喜歡閱讀書籍!閱讀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啊! 從書中,我可以讀到很多好的故事,例如,《獅子、女巫和魔衣櫥》這個故事是虛構的,而且也是很強大的。
關鍵詞:生活;體悟;寫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的是與其生硬地傳授給人既有的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這個觀念可謂深入人心,似乎一旦掌握了這根“漁”的魔術棒,一切都會變得絢麗而美好。于是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于“授漁”可謂樂此不疲,往往一堂作文指導課就變成了一堂“作文技巧介紹課”,也不管學生的“池塘”里是否有“魚”,也不顧學生是否有“捕魚”的欲望,反正就是一古腦兒地把一整套“撒網之技,捕魚之術”硬塞給學生。學生就僵硬而呆滯地重復練習著如何開頭結尾,如何堆砌華麗辭藻,如何“首先,其次,最后,總而言之”。
語文學科是一門植根于現實生活、注重心靈體悟、開啟思維源泉的綜合型學科。所以,當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不妨先想想以下三個問題,以更好地走出作文教學中“授漁”的誤區。
一、學生的“池塘”中有“魚”否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要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即達到對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聯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即通過獲取直接經驗來學習),而不僅僅是聆聽別人(例如教師)關于這種經驗的介紹和講解。
裴斐也曾指出:“文學創作的關鍵并不在于有沒有生活——誰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在于有沒有對生活的特殊感受,要沒有感受,生活再多也是白搭。”
盡管中學生的年紀不大,閱歷不夠豐富,但是,在一個鮮活的生命面前,對于生活的體悟和理解是既不陌生,也不困難的。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去面對他們身邊真實的生活,去感受雀躍的成功喜悅,感受流淚的失敗痛苦,感受躊躇的艱難選擇……從他邦的海嘯災難,到本國的汶川地震;從父母的節約開支,到世界的金融危機;從身邊同學的生病,到全球流感的傳播……生活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學生定能從中收獲良多,讓自己的“魚塘”“鮮魚充盈”。
二、學生有“捕魚”的欲望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難就難在“無米”可“炊”。當學生已經能把自己的視野投向生活,去發現生活、感悟生活的時候;當他們的“魚塘”已經是“錦鱗競躍”,心中充滿了表現生活的激情的時候;當寫作、表達、交流與學生自己的生活較好地融為一體的時候;當學生嘗到了“捕魚”的快樂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喜歡上了“捕魚”,從而學生的作文也就走出了失語和虛情假意的尷尬。
作文技巧的指導就應該在學生作文實踐之后自然生成,源事而發,緣生活而發。相信隨著學生作文實踐的機會增加和生活閱歷的豐富,寫作技巧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之事了。
三、“捕魚的工具”合適否
“捕魚必用大網,才可滿載而歸。”“裝潢必須雕龍畫鳳,才顯得金碧輝煌。”這些“好高騖遠”“好大喜功”的審美傾向似乎在我們現在的作文評定中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在此“評定標準”之下,教師便指導學生要“投其所好”,才能令評卷者“青眼有加”。于是乎,學生的作文開篇必引名人名言為己“站臺”,也不管是否切題;結尾誓用“題注”與之呼應,戴帽穿靴,正好一套。更喜歡濫用修辭,且不管合適不合適,排山倒海,興風作浪一番。
看到這樣的文章真是讓人心里堵得慌:貌似有文化而沒深度,看著文采斐然而無精神,有了內容卻不見思想。“捕魚必用大網”嗎?當我們臨池而坐時,不妨享受垂釣之樂;當我們赤足小溪時,又何妨一嘗手捕之快呢?在什么地方捕魚,就要選好什么工具,動輒就用大網撒之,不僅收獲甚微,反而徒增疲勞,少了情趣。
在作文指導中,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我手寫我心”:敘事就是情節完整,細節動人;說明則清晰明了,言簡意賅;議論就要邏輯清晰,探究因果;抒情“以己感,動他心”;描寫“活靈活現,如臨其境”。讓學生通過寫作,選擇恰當的方式來反映自己的追求,抒發自己的情感,發表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
[1]高文,徐艷斌,吳剛.建構主義教育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02.
[2]王榮生.語文教學內容重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08.
[3]李海林.語文教學科研十講.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2.
一、聽說教學
語文的工具性不僅體現在文字的可以記載和流傳,更體現在日常的口語交際中。但傳統教學中“聽”和“說”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新課程標準對于聽有“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①等要求;對于說話,有“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不離話題”②、“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③等6條要求。網絡資源的廣泛和豐富讓語文的聽說教學更加具有實效性。
1、教學時空:從有限到無限
聽說教學有必要傳授有關知識方法、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模仿和鍛煉實踐的機會。模仿,教師要起到好示范作用。實踐,我利用課前5分鐘進行演講,初一時重視講故事,如自我介紹,介紹家庭、親戚、朋友、愛好、興趣或講述童話、幻想故事等;初二介紹一些說明事理性的文章,如向他人推薦一本好書,介紹科普知識等;適當開展辯論會,圍繞一些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辯論,如“排名次好不好”、“做班干部好不好”等培養學生聽的能力。
過去由于條件有限,可供學生模仿、借鑒的聽說材料不多,但現在網絡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介紹聽說的有關知識時,鼓勵學生參考“說網”(shuo365.com)的相關資料,掌握演講的技巧和講話稿的寫法等。指導學生朗誦,網絡給我們提供廣闊的天地,突破過去錄音帶的單調局面。“聲音”(5d5y.com)“文音畫”(humanism.cn/index.html)“中華朗誦網”(yinhuashisong.com/dvbbs/index.asp)等網站提供了大量關于朗誦的知識,有朗誦材料、有圖文并茂的動畫朗誦,優美的意境和深情的朗誦結合,學生自然受到感染,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順德,大部分學生還是講方言較多,課堂上,挑選比較精美的詩歌、散文朗誦讓學生欣賞,課后鼓勵學生自己欣賞和練習。
2、 教學方式:從單調到生動
學校課室已經有了多媒體平臺和網絡,這給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聽說的訓練和考查都可以多樣化,利用網絡和多媒體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看圖說話,情景說話,觀察對話,操作介紹等。
二.閱讀教學
1.情景交融,多感官感知
網絡提供了大量與語文相關的文字、音樂、圖片、影像等資料,恰當運用可緩解過去閱讀教學的單調性。如“中學語文資源站”(ht88.com/)、“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ruiwen.com/),還有常用的“k12”、“三槐居”等都用很多圖文、影像并茂的資料。
音樂、圖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引發想象和聯想,給學生展現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空間,給語文課注入活力。例如,在教《紫藤羅瀑布》時,播放樂曲《清晨》做背景音樂,導入新課,我們仿佛聽到了鳥鳴的聲音、花開的聲音、微風舞動的聲音,感受到了溫馨、優美、和諧。這就是音樂的魅力,聲音的精華。這種恬靜、美好的氛圍,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再次播放樂曲,師生配合了進行配樂朗誦,再現語文文字的本色,使學生受到感染,從而達到對作品個性化理解、感悟和再創造。
再如教《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時,配合著王菲略帶憂傷、凄美的聲音,屏幕上出現一輪金黃的滿月,月色如水清冷的照著人間,作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超然物外的才情與達觀的個性,展現無遺。法國作家雨果認為:“開啟人類智慧的有三把鑰匙,一是文字,一把是數字,一把是音符。”④音樂是抽象性藝術,學生欣賞時能產生一系列的記憶、觀察、分析、和判斷等心智活動。所以音樂配合圖片,從視覺、聽覺等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這樣一個被胡仔贊為“中獲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發”的意境,也就讓學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2.圖文并茂,大信息解讀
信息時代人們的閱讀必須迎接三個挑戰,即:無限的書籍對有限的閱讀空間;成幾何級膨脹的信息對讀者原有接受能力;大量新知識對讀者的理解能力。計算機給閱讀帶來最大變革是高效率檢索式閱讀方式的出現。譬如我們想研究魯迅,利用多媒體和因特網技術,只需要鍵入“魯迅”或者“魯迅評論”等關鍵詞,瞬間就可以找到我們需要的資料。語文的教學也不例外,課文只是一類文本或者文體的提示,如果學習只局限于教材的解讀,勢必導致視野狹窄,知識貧乏,像缺乏活水之池,毫不生機。網絡為閱讀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幾乎每種文體或者話題有無數相關的文章和觀點,多方面借鑒、比較才學有所獲,才能學會思考。如教《敬業和樂業》時,學生利用網絡合作找了很多關于敬業和樂業的名言諺語、成語和古今中外的故事,學生從中自然體會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必要性,老師不需再羅嗦教學中的觀點,學生都能夠頭頭是道而且有根有據的講述。《多一些寬容》、《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等文章利用網絡資源大可如此。再如在《鳥的專題》的教學中,網絡給我們提供許多關于鳥的各類問題的文章,關于鳥的知識,還有圖片、聲音、記錄片等。豐富的材料給我們學習帶來便利,只要適當、適量的使用,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的。轉貼于
三、寫作教學
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教學給我們幾點啟示:1.教會學生利用網絡搜集信息,查找有用的資料,2.寫作要有新鮮的血液,學會利用網絡中貼近社會和現實的內容。3.重視交流,讓學生明白寫作文的最終意圖,作文是一種與別人交流的媒介,是一種溝通思想的手段,要真實的表白自己的感情,與別人去進行思想的交鋒,辯明道理。
平時的寫作教學,除了常規的基本問題知識的介紹和訓練,我更多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具體指導學生多參考,多交流,多發表,因此介紹幾個適合他們的網站,如:“易動網絡寫作平臺-寫吧”(writebar.com)、“作文島”(zuowendao.com)袁志勇作文網校(cycnet.com.cn/y_school/)等,這些網站有范文,有評改,有理論,也有交流對話新觀點和話題,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和視野。
除了專業性強和針對性強的網站可以學習外,給學生介紹幾個綜合網站,每個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去參與建設,不要貪多,經常去幾個就可以了,比如“三槐居”(3hj.cn/)“秋雁南回”(qiuy.com/gdwenxue/)等。
作文的評改方式可以借助網絡,可以讓學生直接把寫好的文章通過郵箱發給老師,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寫好就交。老師修改后馬上返回,老師可以集中較好的文章,展現給全體學生,以供交流。同時鼓勵學會把自己的文章發表到網絡上,讓其他同學、老師,甚至一些文學愛好者加以評論,很有裨益。陳鐘樑認為“網絡能有效的搞好作文,因為它讓學生覺得作文不再有受逼迫的感覺”。⑤網絡有助于作文平等交流。我利用學校的網絡建立一個可供交流的板塊,老師和學生一起建設,一起進步。
四、網絡教學
網絡的介入,使學習的主體變成學生,為了避免學生上網的盲目性,需要引導學生利用好網絡,要結社實際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適于網絡交際的語言能力,因此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利用網絡資源,有必要引導學生利用網絡。
1.鼓勵學生寫作中運用“電腦”語言。
傳統的寫作是以文字表述為主,而在以多媒體為手段形成了電子文本中,除文字之外,符號、聲音及二維動畫,都成了構成電子文本的"表情語言"。尤其在電子郵件和"聊大室"中,人們適時采用創造出的“臉譜”語言,表情達意,眉目傳情。這種“臉譜”簡潔、含蓄、形象、幽默,給電子文本增添了無限情趣,并與文字語言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網上交際任務。我在學校的網頁中有學生自編的刊物“二樓風景”就很好體現了這個特點。
2.善于提煉“關鍵詞”
傳統文章用紙張書寫和印刷的文本只能列出章節的標題,而在計算機屏幕上寫作和調閱的文意,則需要把每個句子或段落作為一個獨立的信息塊,并使之相互之間建立起多種網絡化聯系妥點,從而以各種不同的順序提供給讀者。尤其重要的是,對每篇文章乃至章節都應選擇最適當的“關鍵詞”來概括其內容,以便給讀者提供迅速解決的檢索方式,這實際上是將文章納入信息社會中巨大的“文意數據庫”。人適應電子文本的這一要求,語文教學必須加強提示性詞語的錘煉,著力于言語信息篩選、鑒別的教學。如“用三個形容詞準確描述你自己,并連詞成段”可提供一個練習范例。
3.善于掌握學習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