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安全閥校驗報告

安全閥校驗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安全閥校驗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安全閥校驗報告

安全閥校驗報告范文第1篇

關鍵詞:壓力容器 安全閥 問題 建議

1、設計選用

1.1安全閥開啟方式選擇不當

一般來說,相對公稱壓力和公稱通徑的全啟式安全閥的排放面積要比微啟式安全閥大。因此,當設計人員選用的是全啟式安全閥,而圖上只標明接口法蘭的公稱壓力和公稱直徑 (不少的壓力容器圖紙上如此標注),如使用單位選用了微啟式安全閥,則排放面積遠遠達不到設計要求。也就是說,盡管安裝了安全閥,卻不能滿足使用的要求。

1.2安全閥安裝位置不當

壓力容器檢驗過程中發現:由于設計人員疏忽,某些應該設置安全閥的壓力容器卻沒有設計安全閥接口,而且又無備用接口,使用單位則由于在壓力容器上開孔工藝比較麻煩,就在進口總管上開個孔,裝上安全閥了事;也有的時候,雖然幾個并聯的壓力容器分別開有安全閥接口,但使用單位為了圖省事,在進口總管上另開一個安全閥接口,裝一個總的安全閥。一般來說,這兩種情況安全閥的排放面積均為進行過計算,所以即使裝了安全閥,也不一定能保證安全。

1.3安全閥選型不當

目前有不少單位在蒸汽系統,選用A27 W一10T的安全閥。眾所周知“W”表示閥座密封面由閥體直接加工而成,“T”則表示閥座密封面材料是銅合金。銅合金密封面的密封性較差,且有粘連等問題,故只適用于小于或等于120℃的場合,和120℃對應的干飽和蒸汽的壓力為0.2MPa(絕對壓力),顯而易見,蒸汽系統選用A27W一10T安全閥是錯誤的。檢驗過程中還發現,有不少單位蒸汽系統安全閥密封面泄漏嚴重,甚至有不少新安裝的安全閥選用了A27W一10T。實際上每一種安全閥適合的適用介質、適用溫度在《彈簧直接載荷式安全閥》(GB/T12243--2005)和《安全閥技術監察規程》中均有明確規定,故務必引起重視。

1.4 安全閥選型時應提出與工作壓力相適應的密封壓力級。

安全閥的開啟壓力是通過調節彈簧的壓縮量來實現的,而每一種彈簧的剛度不同,調節的范圍也較有限。彈簧直接載荷式安全閥》(GB/T12243--2005)標準范圍適用于公稱壓力PN0.1-42Mpa,流道直徑大于等于8㎜的蒸汽鍋爐、壓力容器和管道用安全閥。因此,切不可忽視這一問題。

2、安全閥的安裝:

(1)安全閥應垂直安裝,并應裝設在壓力容器液面上氣相空間部分,或裝設在與壓力容器氣相空間相連的官道上。

(2)壓力容器與安全閥之間的連接管和管件的通孔,期截面積不得小于安全閥的進口截面積,期接管應盡量短而直。

(3)壓力容器一個連接口上裝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安全閥時,則該連接口入口的截面積,應至少等于這些安全閥的進口截面積總和。

(4)《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規定:對易燃、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或中度危害介質的壓力容器,應在安全閥的出口裝設導管,將排放介質引至安全地點,并進行妥善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氣。在檢驗中發現以氨冷系統為例,氨屬毒性程度為中度危害的介質,幾乎沒有一個單位做到這一條,有少數單位將氨氣直接通人地溝,排入下水道,廢水也未作任何處理。

(5)《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規定:對于盛裝易燃、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中度危害的壓力容器,為便于安全閥的更換、清洗,可在壓力容器與安全閥之間裝截止閥,截止閥必須保持全開,并加鉛封。截止閥的結構和通徑應不妨礙安全閥的安全閥泄放。也以氨冷凍系統為例,在檢驗中發現,容器和安全閥間一般均裝有截止閥,但都均未按規定加鉛封。由于截止閥未能很好維護保養。大部分已很難靈活地開關,顯然更換安全閥難度很大。

(6)安全閥裝設位置,應便于檢查和維修。

3、安全閥校驗

3.1新安全閥安裝調試

經常發現使用單位未做任調試就把新安全閥(出廠已有合格證)直接安裝到壓力容器上使用。這顯然是起不到安全閥的安全保護作用。新安全閥在安裝前之前,應根據使用情況進行調試后,才準安裝使用。

另外,安全閥出廠所調整的開啟壓力往往并非正好是用戶所需要的,因此,在安裝前必須按用戶使用條件進行調試后,才可安裝使用。安全閥的開啟壓力PZ不應大于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P,且安全閥的密封試驗壓力PT應大于壓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壓力PW,即PZ≤P,PT>PW,固定式壓力容器上安裝多個安全閥時,其中一個安全閥的開啟壓力不應大于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其余安全閥的開啟壓力可適當提高,但不得超過設計壓力的1.05倍。

3.2壓力容器和管道用安全閥的整定壓力偏差。當整定壓力小于等于0.5 Mpa時為±0.015 Mpa,當整定壓力大于0.5 Mpa時為3%整定壓力。

3.3安全閥校驗報告質量有待提高各安全閥校驗單位的校驗報告格式很不統一,有的太簡單,缺項較多;有的太繁瑣,有些則與安全閥校驗關系不大,填寫時不規范,造成了有的校驗報告令人看了不知所云。如有一份校驗報告,在“容器"一欄中,“工作壓力"填0.4MPa,而在“安全閥校驗記錄"一欄中“工作壓力填0.3~0.7MPa,看來自相矛盾。這是專業用語不規范所致,實際上“安全閥校驗記錄"一欄中的“工作壓力"應為“密封壓力級"。

3.4如何理解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化工和制藥行業是連續生產一般停車檢修時間較短,有時設備出了事故,搶修一下,設備開上去后當年不再停車。這種情況下安全閥只有在這較短的時間內進行更換。鑒于制藥行業檢修力量較為薄弱,安全閥一般只能委托專業校驗單位進行,所以不少單位事先按照使用條件校驗好備件,一旦需要即可更換。但若備件較充分,一時用不掉,換上去時,離開校驗日期已超過一年,是否必需重新校驗?筆者認為不需要,理由有二:

其一,《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134條,《在用壓力容器的檢驗規程》第44條規定:新安全閥在安裝之前,應根據使用情況調試后,才準安裝使用。從廣義上來說,作為備件的安全閥也適用此條。

其二,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是對在用壓力容器上已在使用的安全閥而言。因為通過一年的使用,考慮到安全閥組裝質量、彈簧的使用壽命、介質的清潔程度、環境條件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故有必要進行一次清洗校驗。對于備件安全閥而言,不存在影響其密封狀況和開啟壓力發生變化的因素。當然沒有必要重新進行校驗。

3.5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的執行情況

一般來說,容器進行內外部檢驗的這一年,因涉及到特種設備備案發放容器使用證,有專業檢驗單位和特檢機構二級把關,執行的情況一般較好。反之,其它年份的情況不容樂觀。

4、建議

(1)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要求,需設置安全閥的壓力容器,在總圖上希能注明安全閥型號、公稱壓力、公稱直徑、密封壓力級。讓使用單位只要根據設計人員提供的上述資料,便可買到合適的安全閥。而要達到上述要求,僅根據《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附件五“安全閥和爆破片的計算"及《鋼制壓力#黝(GB150一89)附錄B"超壓泄放裝齊"是無法完成的。因為按這兩個資料都只計算到所需的排放面積,至于是選用封閉式、半封閉式、還是敞開式.選全啟式還是微啟式,以及型號如何選擇,都未作介紹。鑒于以前安全閥設計計算一般有關化工工藝和化工管路設計的書籍中略有介紹,而現在既然《鋼制壓力容器))(GBl50--89)列入了附錄B,希望能補充有關資料,以方便使用。

安全閥校驗報告范文第2篇

1 組織機構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1)目前對發電企業的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工作,已經由過去的電力行業轉移到政府的技術監督部門,具體工作主要靠鍋監工程師去管理。但一些單位鍋監師的崗位設置不明確、兼職過多一些電廠未建立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督管理的組織機構,有的電廠金屬監督和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督網合并,未任命鍋監工程師,全廠的鍋監工作分散管理。

按國家電力公司《電力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規定》的要求,發電企業鍋爐壓力容器使用單位應成立安全監督管理領導小組,并設專職的壓力容器管理工程師負責日常的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監督管理網絡。

(2)有的單位沒有編制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督實施細則或未及時更新和修編,很多單位的管理標準只是對規程中相應條款的摘抄,沒有針對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可操作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如對原材料驗收的程序規定的不具體,未規定焊接和檢驗外包工程資質審查、過程監督和技術資料驗收歸檔的程序和要求等。

應制定和完善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督管理制度,根據鍋爐壓力容器改造與維修情況和更新情況,及時修訂運行規程和檢修規程。

2 鍋爐壓力容器未及時注冊登記,未按規定進行定期檢驗

有的發電企業由于基建期間遺留的問題,如資料不全或未進行安裝監督檢驗等原因,不能及時辦理注冊登記,一些發電企業不能按規定的周期進行鍋爐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未按規定進行鍋爐的外部檢驗、壓力容器年度檢查和月度安全檢查。

每臺鍋爐壓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使用單位應按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辦法的要求,逐臺辦理使用登記手續,領取《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做到依法使用特種設備。嚴格按照鍋爐壓力容器檢驗規程的規定進行鍋爐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壓力容器年度檢查和月度安全檢查。

3 金屬監督檢驗抽查比例不夠、檢測方法不當

(1)大部分電廠不能夠按照規程的規定的比例,進行受監金屬部件的抽查檢驗,尤其新機組,投產后幾年內沒有安排大修,電廠未能充分利用小修的機會開展金屬檢驗工作,監督檢驗工作嚴重滯后。同時,一些監督人員對規程的掌握不全面、理解存在偏差,造成監督檢驗項目不全。如鍋爐內部檢驗時,未抽檢鍋爐出口和汽輪機入口臨近的彎頭,未抽查鍋爐主再熱蒸汽管道堵閥和低溫聯箱、閥門等。

應嚴格按鍋爐壓力容器定期檢驗的規程要求和金屬監督規程的要求,根據設備制造、安裝和運行中發現的問題,借鑒其他同類電廠的經驗,結合設備目前的實際情況,制訂檢修金屬檢驗項目計劃,做到不缺項,不漏項。對于檢修中檢查發現的設備缺陷,要舉一返三,及時擴大檢查范圍。

(2)在金屬檢驗的檢測方法的選擇上,不能嚴格執行有關標準和規程的規定,有的電廠表面檢測全部采用滲透檢測,內部缺陷的檢測則大量采用超聲波檢測,未按規定進行射線檢測抽查。

超聲波檢測對面積型缺陷的撿出率較高,而體積型缺陷的撿出率較低,不能像射線檢測那樣可以復查底片,檢驗質量主要取決于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責任心。《火力發電廠焊接技術規程》規定,管道壁厚小于等于20mm,應進行不少于20%的射線檢測,受熱面焊口至少要進行25%的射線檢測;《承壓設備無損檢測》規定, 鐵磁性材料表面檢測時,宜采用磁粉檢測,這是因為磁粉檢測適用于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檢測,滲透檢測適用于材料表面開口缺陷的檢測,磁粉檢測缺陷的檢出率要高于滲透檢測,有些近表面滲透檢測不能發現的裂紋,通過磁粉檢測能夠發現。

4 原材料的庫存管理不規范

焊材庫無除濕裝置,不符合焊接材料儲存條件,溫度、濕度不能控制,容易造成焊材的銹蝕、藥皮失效等。鋼材庫的管材標識不清,不銹鋼管用鐵線捆扎,與碳鋼或低合金管混放,與碳鋼貨架直接接觸。不銹鋼管與碳鋼接觸,容易造成不銹鋼管的表面損傷和鐵離子污染,發生腐蝕,縮短承壓部件的使用壽命。

焊接材料應單獨庫存,配備除濕裝置,具備控溫、控濕條件;按照《電力基本建設火電設備維護保管規程》的要求,鋼材應按規格和鋼種掛牌分類存放,刷涂色環,將不銹鋼管單獨存放,與碳鋼可靠隔離。

5 鍋爐壓力容器安全附件安裝和校驗管理不規范

(1)不能按規程規定的周期和方法完成安全閥的定期校驗和PCV閥電磁回路試驗工作。有的電廠校驗周期過長,校驗方法不正確,如鍋爐安全閥采用冷態校驗的方法,壓力容器安全閥采用水壓泵校驗,安全閥修理和校驗人員未能持證上崗等。

應按鍋爐壓力容器監察規程和電站鍋爐安全閥應用導則的規定進行安全附件的定期校驗和試驗。自己校驗安全閥的單位,應培訓人員、購買設備,制定校驗管理制度,規范安全閥校驗管理工作。

(2)很多發電企業壓力容器安全閥排汽管道的疏水管安裝截止閥,氫氣儲罐和氨儲罐安全閥前管道安裝截止閥,未采取防止誤關的措施。

按照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監察規程的規定,安全閥排汽管疏水管上不得裝設截止閥,安全閥前管路如安裝截止閥,應采取防止誤關的措施。

6 監督臺賬和檔案不完善、監督信息不暢通

(1)很多電廠的技術監督檔案,只是將原始資料和檢驗報告放在一個檔案盒里,未建立監督臺賬。有的電廠的監督檔案中只記錄了金屬檢驗的內容,未及時登錄制造和安裝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處理情況,遺留缺陷情況,定期檢驗情況,運行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和檢修更換情況,缺少相應的技術分析評價等內容。

技術檔案是從設備或部件從設計到報廢為止,反映各個階段真實情況和技術條件、狀況。包括設計制造原始技術資料,安裝調試技術資料,注冊登記和使用情況記錄,檢驗改造與維修資料和安全裝置、儀器儀表調校維修資料,事故處理記錄,報廢、注銷手續文件等。使用單位應實行鍋爐壓力容器設備檔案動態管理制度,使運行和管理人員掌握設備的結構特性、介質參數和缺陷的產生及發展趨勢,防止由于情況不明盲目使用而發生事故。

安全閥校驗報告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全自動煤氣鍋爐;安全保護裝置;管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TK22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全自動燃氣鍋爐概述

1.1全自動燃氣鍋爐的特點

全自動燃氣鍋爐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鍋爐采用優化設計方式。鍋爐采用濕背式結構,燃燒室低位布置及受熱面對稱布置,確保鍋爐運行的安全可靠性。采用強化傳熱元件,使煙氣在紊流狀態下強化傳熱,減少鍋爐的體積和耗材量。合理的煙氣流速,配合最佳的計算機程序控制,使鍋爐的壽命及運行費用達到最佳。(2)優化的輔助系統配置。配置一流燃燒設備,燃料燃燒充分,低污染排放,低噪音,排煙林格曼黑度低于1級,環保性能好。具有高技術的鍋爐控制器,對鍋爐實行全過程自動控制,操作簡單,只需設定供水溫度,整個系統自動運行,無需人為調整;(3)安全性好。具有高水溫超溫保護及點火失敗鎖定等多級安全連鎖保護。鍋爐運行安全可靠。鍋爐具備超壓保護功能,確保鍋爐安全運行;(4)檢修方便。鍋爐的爐膛、爐門、保溫及包裝、控制等部分遵循整體分裝、模塊組合。無盲點維護的設計思想,使維護簡單易行。

1.2全自動燃氣鍋爐的功能

全自動燃氣鍋爐作為當前使用較為廣泛的熱源之一,有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產品特點,概括為:(1)熱效率較高。全自動燃氣鍋通過精確的熱力計算并采用強化傳熱裝置,降低了排煙溫度減小了熱損失,提高了熱效率;(2)檢修較為方便和容易。采用輕型、高效保溫材料作為煙門耐火保溫,使煙門開啟方便,容易檢查維修;(3)結構簡單、完美。全自動燃氣鍋的結構簡單、合理,容易安裝移動。取消傳統小煙室結構,消除了原有結構引起管板開裂的情況,同時增大了水容積,能適應大的負荷波動,使鍋爐的壽命及運行費用達到最佳;(4)安全性較高,適用范圍更廣。全自動燃氣鍋采用計算機程序控制,具有超溫、超壓多重安全聯鎖保護,確保鍋爐使用安全。適用于工廠、住宅、大型樓宇,賓館、綜合醫院及公共場所。

2全自動燃氣鍋爐安全保護裝置管理探析

2.1 全自動燃氣鍋爐安全保護裝置管理分析

全自動燃氣鍋爐安全保護裝置的科學、高效管理是保證全自動燃氣鍋爐安全運行的基本條件之一。管理人員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管理工作:(1)安全閥管理。管理人員需要對在安全閥每年校驗一次,校驗項目為整定壓力、回座壓力及密封性等。校驗報告存入技術檔案,對于新購買安裝的安全閥也必須進行檢驗。全自動燃氣熱水鍋爐的安全閥每月進行一次手動泄放試驗,蒸汽鍋爐的安全閥每周進行一次手動泄放試驗,檢查安全閥閥芯是否粘死,觀察安全閥的啟座、回座是否靈敏可靠,其動作值是否準確,并留有試驗人、試驗時間、試驗情況等詳細記錄;(2)全自動燃氣鍋爐的壓力表管理。全自動燃氣鍋爐的壓力表裝用前應進行校驗,并在刻度盤上劃紅線指示最高工作壓力。(3)全自動燃氣蒸汽鍋爐的水位表管理。蒸發量大于0.5t/h的鍋爐至少裝設兩個彼此獨立的玻璃水位表。一個為有源雙色水位表,一個為有安全電壓電源照明的平板式水位表。水位表應有放水閥門并有接到安全地點的放水管,水位表每班由司爐工至少沖洗一次。全自動燃氣蒸汽鍋爐每班至少定期排污一次,燃氣熱水鍋爐每周至少排污一次,定期排污要嚴格監視水位。(4)全自動燃氣鍋爐保護裝置管理。全自動燃氣鍋爐必須裝設可靠的自動點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護裝置。對于熱功率大于1.2MW的燃氣鍋爐,燃氣閥組需配置閥門泄漏檢測裝置。(5)做好人員的培訓和學習工作。燃氣鍋爐使用單位要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參照廠家的設備使用說明書,制定和明確每臺設備、每個部件、每個部位的檢修周期,更換周期,檢修質量標準,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并嚴格遵守執行。全自動燃氣鍋爐管理人員需要做好以下記錄:設備主機及附屬設備的運行記錄;設備檢修保養記錄;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交接班記錄;要害場所登記記錄;干部上崗查崗記錄;事故記錄、來訪登記等。鍋爐運行維護人員、當班司爐工必須按規定時間、規定路線、規定方法認真巡回檢查,并做好記錄。

2.2全自動燃氣鍋爐需做好安全制度的制定

全自動燃氣鍋爐房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保證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全自動燃氣鍋爐房大門必須懸掛“禁止煙火”、“鍋爐重地、閑人免進”警示牌。燃氣鍋爐房的鍋爐間、調壓計量間禁止存放其它易燃物品,鍋爐房周圍12m范圍內禁止堆積易燃物和有明火。(2)燃氣鍋爐房對設備、設施進行檢修工作時,如需在鍋爐間、燃氣計量間進行電氧焊作業,必須有安全管理部門及燃氣公司審批的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方可進行;(3)外來人員進入鍋爐房必須亮證登記并經單位安全管理部門同意后方可進入,操作人員、維護人員及外來人員進入鍋爐間、燃氣計量間要關閉手機、并將手機及打火機存入專用盒中,放在規定的安全地點。

2.3 全自動燃氣鍋爐需做好燃氣的檢測和控制工作

燃氣鍋爐控制系統要安裝在線自動監測儀表、控制系統具備屏幕數據顯示和監控功能,能夠檢測燃氣濃度、流量、壓力等參數,多臺鍋爐可以實現集中控制。鍋爐燃燒燃氣濃度不得低于30%,且在鍋爐房的供氣主管上安裝阻爆燃型管道阻火器。全自動燃氣鍋爐房的鍋爐間、燃氣調壓計量間內電氣設備、照明和其他電氣儀表都應符合《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中規定的防爆等級要求。燃氣鍋爐房還必須有防雷電裝置。鍋爐間、燃氣調壓計量間應安裝甲烷泄漏報警儀,甲烷泄漏報警儀每10天進行一次校對。確保甲烷警報儀的精度。在鍋爐房燃氣主管的末端、每臺鍋爐的穩壓器或燃氣閥組前應裝設放散管,用以向外放散有毒、易燃介質,放散管必須接到鍋爐房外,放散管管口應高出房頂3m以上,并采取防雨、防堵塞措施,嚴禁向廠房內放散燃氣,放散管不能共用,設置放散接頭的位置與數量應以保證燃氣管道無殘留燃氣為準。燃氣管道、蒸汽管道上應有就地或遙測壓力表,壓力表最大應為正常指標的1.5―2.0倍。應避免任意擴大量程影響正常運行壓力的監視。

3.結語

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人們對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全自動燃氣鍋爐能夠高效、科學的為人們提供熱源。管理人員對全自動燃氣鍋爐安全保護裝置的科學管理,能夠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保障人們的生活安全。

【參考文獻】

[1]遼寧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處.司爐讀本[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M].中國計量 出版社,2011

安全閥校驗報告范文第4篇

關鍵字:樁基質量檢測 承載力檢測 千斤頂的使用千斤頂的校驗

中圖分類號:TU473文獻標識碼: A

1.簡介

現如今,樁基礎已成為高低層建筑、大小型橋梁、碼頭甚至新建廠房等采用的主要基礎型式,應建設工程的需要,隨著樁的施工技術、樁型的開發應用和設計理論等方面的不斷研究探索,使樁基技術得到迅猛發展,而樁基質量檢測就成了關系人們生產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內容。基樁的承載力和完整性檢測是的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所規定的強制檢測項目。而基樁的承載力指標是最能直接反映樁基質量的指標,即使是完整性檢測,它最終的判定類別標準也是以承載力能否完全發揮為依據的。千斤頂作為基樁的承載力檢測的主要儀器,它的使用直接關系到檢測結果的真實性、有效性。

2承載力檢測

依據《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承載力檢測主要包含單樁豎向抗壓(抗拔或水平)靜載試驗方法(以下簡稱靜載試驗)和高應變法,靜載試驗作為承載力檢測最直觀最準確的試驗方法在樁基質量檢測中廣泛運用,即便高應變法有時也需要靜載試驗加以輔助驗證。我公司的單樁承載力檢測主要采用單樁豎向抗壓(抗拔或水平)靜載試驗方法進行。目的主要還是確定或驗證工程初步設計估算的承載力指標,包含承載力極限值和特征值。由于地質條件和環境條件的復雜性,施工工藝、施工水平及人員素質的差異性,工程初步設計估算的設計參數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靜載試驗的結果對改善設計及工程質量驗收有積極影響。

3千斤頂的使用

3.1千斤頂的型號

我司使用千斤頂的型號分為QW型(手動油壓千斤頂)和QF型(分離式油壓千斤頂)兩種,QW型手動油壓千斤頂是較輕型的起重油壓千斤頂,結構比較緊湊,拆卸維護也方便,適用于承載力相對較小的靜載試驗;QF型分離式油壓千斤頂需與油泵配套使用,結構比較分離,適用于承載力相對較大的靜載試驗。

3.2千斤頂的配套設施

對于靜載試驗,最重要的是得到承載力參數,但千斤頂本身只是一個起重設備,需配備荷載傳感器直接測定力值,或通過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顯示壓力值,最終通過檢定資料進行壓力換算得出力值的數據。由于荷載傳感器使用要求高,設備昂貴,我公司主要采用更經濟更方便使用的壓力表和壓力傳感器。但他們的測量誤差和精度在《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中都有詳細規定:壓力傳感器的測量誤差不應大于1%,壓力表精度應優于或等于0.4級。測量范圍也至少在80Mpa以上,因為千斤頂的額定油壓一般固定不會超過80Mpa。當然配套設施還包括油管,接頭,油泵等,當油路工作壓力較高時,有時出現油管漏油、接頭漏油、油泵加壓不足造成千斤頂出力受限等情況會影響靜載試驗結果,因此應選用耐高壓、工作壓力大和量程大的油管、接頭、油泵。但靜載試驗所用的壓力表、油泵、油管也不能滿額定工作壓力使用,需保證在靜載試驗最大加載時的壓力不超過規定工作壓力的80%,以保證設備能有效安全運作而不影響試驗結果。對于QW型千斤頂,只有一個油嘴,進油和回油(加載或卸載)都是通過這個油路,壓力表連接在該油路上;QF型雙油路千斤頂,有上下兩個油嘴,進油路接在千斤頂的下油路,壓力表也連接在該油路上,油泵通過該油路對樁進行加載,回油路接在千斤頂的上油路。不論采用哪一類千斤頂,油路的“單向閥”(又稱止油閥)應安裝在壓力表和油泵之間,不能安裝在千斤頂和壓力表之間,否則壓力表無法監控千斤頂的實際油壓值。

3.3千斤頂在靜載試驗中的放置

靜載試驗中,千斤頂幾乎是與試驗體(如樁體)緊密接觸的。以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為例,千斤頂放置在樁頂部,有時對于樁頂部不太平整的情況,需在千斤頂與樁頂部間放置平整鐵板和細砂找平以保證千斤頂的作用力能垂直的作用于樁上。當采用兩臺及兩臺以上千斤頂加載時應并聯同步工作,同時要保證采用的千斤頂型號、規格應相同,千斤頂的合力中心應與樁軸線重合。千斤頂的上部就是加載反力裝置,在靜載試驗中,應盡量使反力裝置的重心與千斤頂中心或千斤頂的合力中心以及樁軸線重合,同時由于千斤頂的起重高度有限(一般16cm-20cm),應使靜載試驗開始前反力裝置與千斤頂間的空隙足夠小于千斤頂的最大起重高度并控制余量。這樣主要還是考慮到樁的沉降和反力裝置的彎度變形,對于承載力較大的靜載試驗無法在它們之間增加傳力裝置時顯得尤為重要。另外,現場檢測環境有可能受到溫濕度、電壓波動、電磁干擾和振動沖擊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不能滿足儀器的使用要求,此時應采取有效防護措施,以確保儀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3.4千斤頂的保養

由于靜載試驗大部分在室外施工作業,千斤頂的使用環境相對比較復雜。也為了保證千斤頂各項參數的準確性,千斤頂應根據情況定期檢查和保養。檢查和保養項目包含:將千斤頂空載往復2-3次,排除腔內的空氣,也防止因為長期閑置千斤頂內密封件發生變形和硬化從而影響使用壽命;在千斤頂加載的過程中,仔細檢查各連接部位及千斤頂有無漏油現象,如若發現及時調換該部位的0形密封圈或其它密封圈,再分析其它原因;檢查安全閥,千斤頂上安全閥在出廠前均已調定,當千斤頂遇到賭管等情況會造成腔內的壓力超過安全閥的調定壓力,安全閥會開啟噴油,泄壓以避免腔內壓力過大損壞千斤頂;檢查液壓油,防止液壓油內含水或其它混合物等造成淤塞,影響千斤頂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壽命,必要時應及時更換。

4千斤頂的校驗

所有在靜載試驗中使用的千斤頂,都必須進行校驗以得到率定資料。校驗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靜載試驗最終結果。校驗的周期為六個月,校驗的依據為《專用工作測力機校準規范》(JJF1134-2005)。簡單的講,就是將需校驗的千斤頂與更高一級準確度的測力系統串聯,分別記錄更高一級準確度的測力系統加載至整數試驗力(如100kN,200kN)時,其配套的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的指示數據。如此反復校驗取平均值,最終得到校驗報告中各整數試驗力對應的指示數據。上文已知,我公司采用的是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因此得到的就是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顯示的油壓值。靜載試驗前根據校驗報告中的率定資料,計算所需加載力下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的示值,靜載試驗時當千斤頂加載至計算的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的示值時,千斤頂即停止工作。現階段,校驗單位校驗的千斤頂測力系統包含一個千斤頂和一個配套的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但靜載試驗中,特別是承載力大的靜載試驗,經常使用兩臺及兩臺以上千斤頂并聯同步工作,而使用的只能是同一個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因此,在校驗時就要確保并聯使用的多臺千斤頂都配同一個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然后通過計算得出靜載試驗時所需加載力下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的示值。這時多個千斤頂,只能共用一個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進行承載力大的靜載試驗,不能分開同時進行幾個承載力較小的靜載試驗,除非對千斤頂重新校驗,讓其配套其他的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如果能在一次千斤頂校驗中,讓其配備串聯安裝兩個或多個壓力表,當加載至整數試驗力時,同時記錄這些壓力表的示值。這樣就能使一個千斤頂能配套多個壓力表,在實際工作中就能靈活運用,但《專用工作測力機校準規范》(JJF1134-2005)中并沒有這樣的操作依據,也沒有充分的試驗依據證明安裝多個壓力表時對各個壓力表的示值有無影響,還需論證,現還純屬猜想,希望在新規范版本中找到依據。

5結束語

千斤頂作為承載力檢測的重要儀器,其各方面的工作參數都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最終的試驗結果的準確性、精確性。因此,我們在工作中要實時關注和確認千斤頂的各方面參數都在可控范圍之內以保證試驗檢測的順利進行。這既提高了樁基檢測工作的質量,也能加強個人檢測技術能力,對進一步保障樁基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有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

安全閥校驗報告范文第5篇

摘要:

為了確定有機熱載體爐的管理與檢驗重點,統計分析了天津市特檢院2011年至2015年所出具的1000多份有機熱載體爐定期檢驗報告。結果表明,有機熱載體管理工作亟待加強,燃燒效率有待提高,安全附件及自控裝置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

有機熱載體爐;檢驗報告;缺陷;統計分析

0前言

有機熱載體爐因其介質具有高溫低壓的傳熱性能、運行成本低、節能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當中[1,2]。因為介質使用溫度高,遇火易燃,它的運行狀況嚴重影響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的安全。因此,國家法律、相關標準與規范要求對其進行定期檢驗[3,4]。目前,大家主要關注有機熱載體爐的設計、制造、安裝、修理、改造等環節[2,5],而對其管理與檢驗方面的研究甚少。有機熱載體爐因其結構、服役時間、燃燒方式、用途等方面存在差異,監管與檢驗任務繁重。定期檢驗報告中包含大量鍋爐管理與鍋爐系統的缺陷信息,若能從中總結出其管理與檢驗的重點,不僅能明顯地提高監管部門與檢驗機構的工作效率,還能保障鍋爐安全運行。除此之外,上述工作的順利開展對相關政策、標準、規范的制定與更新也能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鑒于此,本人以天津市特檢院2011年至2015年所出具的有機熱載體爐的定期檢驗報告為基礎,以統計的方法分析有機熱載體爐運行管理情況與設備缺陷的分布規律。本次統計的檢驗報告共有1217份,其中有機熱載體爐外部檢驗報告812份,內部檢驗報告405份;覆蓋鍋爐283臺,最大額定出力為8.3t/h,最小額定出力為0.03t/h,最大額定壓力為1.8MPa,最小額定壓力為0.03MPa。外部檢驗報告涉及9大類、56個子項目,內部檢驗報告包含26類(每個部件為一類)、56個子項目。

1外部檢驗報告統計分析

有機熱載體爐的外部檢驗采用資料審查、宏觀檢(抽)查、見證功能試驗等方法,檢查使用單位的運行管理狀況和鍋爐的安全附件、儀表和安全保護裝置運行情況。我們通過對有機熱載體外部檢驗報告的統計,分析天津市有機熱載體爐的運行管理水平。圖1和圖2為有機熱載體外檢各大類統計項目缺陷率(缺陷報告數/總報告數)和單項缺陷率(缺陷報告數/適用報告數)在10%以上項目的統計圖。從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管理力度亟待加強

由圖1可知,鍋爐管理是目前影響天津市有機熱載體爐安全運行的主要原因。從圖3可以看出,“鍋爐房各項記錄”,“鍋爐房各項制度建立情況”,“鍋爐房制度執行情況”,“上次報告提出問題整改情況”,“司爐持證情況”5個統計子項目的缺陷率都超過了10%,并且“鍋爐房各項記錄”與“鍋爐房各項制度建立情況”分別達到了81.1%與34.6%。鍋爐房記錄涉及巡回檢查、運行、改造、修理及日常維修保養、自行檢查和交接班等十個方面。外部檢驗過程中記錄方面的缺陷主要體現在記錄種類不齊全和記錄填寫不規范。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來自于管理人員重視程度不夠;另一個原因是鍋爐房各項記錄沒有隨標準更新而及時補充(如日常能耗記錄)。鍋爐房管理制度包括崗位責任制、巡回檢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節能管理制度等八項,存在問題主要為缺少制度、制度沒有上墻、制度不齊全、制度沒有及時更新。管理與操作人員常常誤認為有機熱載體爐壓力小、危險系數小,而麻痹大意,疏于管理,以致引發安全事故,應引起足夠重視。完善的記錄與規范的管理制度不僅可以預防鍋爐出現異常,還能發現故障,及時采取措施。因此,完善鍋爐房記錄與規范管理制度是保障鍋爐安全與經濟運行的必不可少的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統計結果還顯示,因司爐工在崗人數不符合要求的缺陷率為9.4%,共涉及76份報告。由此可見,大部分鍋爐使用單位在鍋爐運行時司爐工都在崗,但仍有相當數量的使用單位存在司爐工脫崗的現象。司爐工是否在崗對鍋爐安全運行影響較大,當鍋爐出現非正常運行或發生報警時,如果司爐工在崗,就能采取緊急措施,可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因此,建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加大管理力度,鍋爐使用單位也應予以足夠重視。

(2)介質管理工作有待加強

由圖1可知,介質類的缺陷率在九大類項目中排第二位,達到66.7%。由圖4來看,介質類的缺陷中“油質化驗數據”最大。該方面缺陷的主要原因為未對在用有機熱載體進行定期檢驗。有機熱載體指標中殘碳、閃點、水分、運動粘度嚴重影響鍋爐的安全與經濟運行[6]。鍋爐使用單位通過有機熱載體的定期檢驗不僅可以掌握鍋爐運行狀態,還能夠預防事故發生。有機熱載體品質惡化的危害主要分為損壞本體和導致系統壓力超壓。本體損壞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因粘度增加與存在殘碳而降低傳熱效率,導致鍋爐本體材料超溫失效;另一方面指酸值超標而腐蝕本體。導致超壓的原因主要是水分蒸發與低沸物揮發。除此之外,殘碳超標會直接降低鍋爐受熱面的傳熱效率,從而降低出力,增加運行成本,這明顯與當今時代節能減排的要求背道而馳。因此,加強有機熱載體爐介質管理工作不僅僅是為了保障鍋爐運行安全、延長鍋爐使用壽命,更是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

(3)安全附件管理應受重視

由圖1可知,壓力表、溫度表、液面計和安全閥四項安全附件中缺陷率最高的為壓力表,達到40.9%,溫度表37.9%、液面計4.8%、安全閥4.6%。從統計子項上看,差壓報警及聯鎖裝置、溫度表校驗、安全閥校驗、超溫報警及聯鎖裝置、壓力表校驗、超壓報警及聯鎖裝置的缺陷率都超過了30%,其中差壓報警及聯鎖裝置的缺陷率最高達到了46.7%。安全附件是確保鍋爐安全運行的重要裝置,也是鍋爐正常運行的“指示燈”。壓力表與超壓報警及聯鎖裝置主要反映鍋爐系統中壓力變化情況,防止系統超壓而引發鍋爐結構失穩。溫度表與超溫報警及聯鎖裝置主要反映有機熱載體的實際使用溫度,避免其溫度過高而使介質品質惡化和引發安全事故。差壓報警及聯鎖裝置是表征有機熱載體系統中介質的流動速率。液面計與安全閥分別起著觀察系統有機熱載體液面位置與泄壓的作用。關于安全附件的規定來源于前輩的管理、檢驗經驗和事故教訓,規范使用安全附件可以保護使用單位與操作者的財產與生命。

2內部檢驗報告統計分析

有機熱載體爐的內部檢驗采用宏觀檢(抽)查、壁厚測量、幾何尺寸測量、無損檢測、理化檢驗和強度校核等方法,檢查鍋爐受壓元件所存在的缺陷與產生原因,從而提高鍋爐的安全性能。因此,它比外部檢驗報告更能反映有機熱載體爐的安全狀況。表1和圖5為鍋爐內部檢驗中部件和缺陷類型的分布情況,從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2.1內部檢驗總體缺陷情況

由表1可知,缺陷率較高的結構部件分別為膨脹管、鍋爐房壓力管道、爆破片、膨脹器和儲存罐,且缺陷率都超過了7%。上述部件出現問題較多的原因是設計、安裝、改造和修理不符合標準要求,且容易產生跑冒滴漏現象。因此,應在日常管理和檢驗過程中應重點關注膨脹管、鍋爐房壓力管道、爆破片、膨脹器和儲存罐等部件。

2.2鍋爐部件缺陷情況

由圖5和圖6可以看出,鍋爐部件的缺陷率較低,其中最高的為輻射受熱面,只有3.0%,而其余的部件幾乎不存在缺陷。輻射受熱面的缺陷主要分為材料失效和表層積灰。材料失效是由受熱面受煙氣沖刷,溫度較高,再加上有機熱載體指標不合格使受壓元件超溫所致[7];表層積灰的主要成分為炭黑,是由燃料燃燒不充分所致。輻射受熱面積灰若不及時清理與調整燃燒器,將嚴重降低運行過程中的燃燒效率與受熱面的傳熱效率,嚴重降低鍋爐運行的經濟性。因此,檢驗過程中應重點檢查輻射受熱面。

2.3燃燒效率有待提高

由圖5可以看出,鍋爐本體中的缺陷率最高的為積灰,是指有機熱載體爐爐膛內部受熱面火側存在燃燒不充分或者長時間未清除而聚集的黑色焦狀物質。為減少鍋爐受熱面積灰,需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

2.4裂紋、泄漏、變形等缺陷率較小

統計結果顯示鍋爐部件裂紋、泄漏、變形等缺陷出現幾率較小,其主要原因是該方面缺陷檢驗時較難發現或運行中發現后已及時處理。因為上述缺陷危險性極大,不僅影響有機熱載體爐正常運行,還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再加上較難檢出,所以在日常管理與檢驗過程中應重點關注。

3結論與建議

綜合有機熱載體爐外部檢驗與內部檢驗報告的統計分析結果可得如下結論:

(1)有機熱載體爐與有機熱載體管理工作亟待加強,管理力度需要加大;

(2)安全附件及自控裝置的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

(3)有機熱載體爐燃料的燃燒效率有待提高;

(4)日常管理和內部檢驗時應重點關注膨脹管、鍋爐房壓力管道、爆破片、膨脹器和儲存罐等部件。

本次數據分析結果反映了現階段有機熱載體爐運行與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鑒于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鍋爐使用單位應正確理解并嚴格執行《鍋爐使用管理規則》。除此之外,有機熱載體爐因其介質特性,膨脹器、儲存罐、差壓報警及聯鎖等設施的管理應該受到足夠重視。

(2)考慮到有機熱載體爐介質遇明火易燃,系統中的油泵、管道等在連接時應盡量采用密封面為凹凸型、墊片回彈性好的法蘭結構。

(3)針對有機熱載體爐輻射受熱面積灰問題,燃油、燃氣鍋爐在設計與安裝調試時應選取合適的燃燒器,并且保證安裝質量,避免火焰吹偏;燃煤鍋爐,應該提高燃燒質量和加強清灰處理。

參考文獻:

[1]趙欽新.有機熱載體爐技術及其進展[J].工業鍋爐,2004(1):24-30.

[2]陸倩.有機熱載體鍋爐節能探討[J].工業鍋爐,2015(2):32-35.

[3]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S].中國質檢出版社,2014.

[4]TSGG0001—2012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S].

[5]譚蓬,周英,戴恩賢,等.有機熱載體爐節能改造及效益[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13(3):65-67.

[6]朱永滿,李洋.有機熱載體性能在鍋爐安全運行中的重要性[J].廣州化工,2014(14):248-2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田区| 金乡县| 河北区| 茂名市| 宿迁市| 禹城市| 赣榆县| 武定县| 汾阳市| 屯昌县| 布尔津县| 无棣县| 枝江市| 河池市| 房产| 桃园县| 贺兰县| 尉氏县| 修水县| 富宁县| 咸丰县| 哈尔滨市| 鹤岗市| 罗田县| 溆浦县| 乐安县| 宁强县| 钟山县| 吴川市| 瓦房店市| 普宁市| 公安县| 原平市| 紫阳县| 贺州市| 辽宁省| 新竹县| 田阳县| 孝义市| 和平县|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