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單位換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hm2的單位換算是公頃,又稱平方百米、平方公引。公頃為面積的公制單位(國際單位),一塊面積一公頃的土地為10000平方米,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稍大。
公頃的單位符號用hm2表示,其中hm表示百米,hm2的含義就是百米的平方(英文為squarehectometer),也就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頃。另外公頃還可以用ha表示,是面積單位公頃(hectare)的英文縮寫。
(來源:文章屋網 )
(1). 1時30分=( )時 40分=( )時
時=( )分 0.7時=( )分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25克=( )千克
2 立方分米=( )升 =( )毫升
10 噸=( )噸( )千克
( )元=50元8角1分
(2).1米∶ 10厘米 =( )∶( )=( )∶( )
100毫升∶1升 =( )∶( )=( )∶ ( )
(3).填上適當的計量單位名稱。
小華身高165( ) 一張課桌寬50( ) 一間教室的占地面積56( )
雙黃連口服液每支容量10( ) 家庭保溫瓶容積2.5( )
1、國際單位IU是藥學單位,1931年國際聯盟衛生組織委員會,首先規定了各種維生素的國際單位;雖然現在許多維生素已改為重量表示,但維生素A和D仍然沿用國際單位;
2、IU是藥學單位,而藥物的單位是效價單位而不是重量單位,與重量單位沒有直接的換算關系。
(來源:文章屋網 )
5.80元=( )元( )角 ( )噸( )千克=4.08噸
5000千克=( )噸 ( )分米=1.5米
510米=( )千米 5米16厘米=( )米
5千克700克=( )千克 0.95米=( )厘米
4700米=( )千米 3650克=( )千克
1.4平方米=( )分米 360平方米=( )公頃
504厘米=( )米 7.05米=( )米( )厘米
5.45千克=( )千克( )克 3千米50米=( )千米
3千克500克=( )千克 2.78噸=( )噸( )千克
4.2米=( )米( )厘米 10米7分米=( )米
0.06平方千米=( )公頃 9千克750克=( )千克
8.04噸=( )噸( )千克 6.24平方米=( )平方分米
60毫米=( )厘米 2噸=( )千克
8米=( )分米 5000克=( )千克
400厘米=( )米 6000千克=( )噸
3噸500千克=( )千克 3600千米=( )千米( )米
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 7008千克=( )噸( )千克
4米7厘米=( )厘米 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 3千克=( )克 1米=( )分米
50000平方米=( )公頃 3小時=( )分
8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0厘米=( )米
50厘米=( )米 5米=( )分米
50000米=( )千米 6元8角=( )元
50厘米=( )米 5厘米=( )米
280克=( )千克 28克=( )千克
7噸900千克=( )噸 7噸90千克=( )噸
28分米=( )米 28厘米=( )米
3角2分=( )元 619克=( )千克
19克=( )千克 7分=( )元
6分米=( )米 64厘米=( )米
208平方分米=( )平方米 4620克=( )千克
7元4角2分=( )元 1千米50米=( )千米
3厘米=( )米 7分=( )元
38米=( )千米 13千克=( )噸
1035千克=( )噸 14分米=( )米
5元7角=( )元 8角5分=( )元
1元3分=( )元 7角=( )元
4厘米=( )分米 4噸50千克=( )噸
4米7厘米=( )米 ( )噸( )千克=1.8噸
1460米=( )千米 3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米
65噸=( )千克 25厘米=( )米
10千米20米=( )千米 4米5分米6厘米=( )米
5分米6厘米=( )米 4米6厘米=( )米
7元2分=( )元 0.15千克=( )克
7千克560克=( )千克 7.02千克=( )千克( )克
10分米=( )米 100厘米=( )米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網絡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迅速普及,會計電算化、網絡化發展趨勢逐漸在我國事業單位中得到廣發的應用和迅速的推廣。在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中逐漸出現了網絡銀行、遠程報賬等一系列的新生事物。這不僅提升了事業單位會計業務處理的速度、可靠性、準確性,同時,也為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特別是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如何加強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已經成為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必須正視的新課題。
二、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市場競爭的不斷激烈,各事業單位的會計電算化發展極為迅速,會計電算化在促進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優化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事業單位內部系統的完善。但是,由于長期以來事業單位在發展中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在內部控制制度等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
1.會計電算化內控制度缺乏完善性。
這主要表現在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的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性,大部分事業單位在建立本單位的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時更為關注的是內部控制的簡單操作與內容的創立,徹底忽視了對會計內部財務管理支出標準的完善與確立、忽略了對事業單位行政體制有效性的構建。另外,這種不完善還主要體現在事業單位內部組織結構上的不完善,缺乏了有效的行為準則與規章制度制約的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形同虛設。
2.事業單位電算化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縱觀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現狀來看,上至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下至事業單位的普通工作人員,根本沒有認識到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例如:事業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認識與理解上存在嚴重的不足、缺乏強有力的理論支持與思想認識支撐。再例如:由于事業單位管理者認識上的差距,管理思想的滯后性,使得管理制度經常出現與實際工作不相符的問題,這嚴重阻礙著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
3.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缺乏應有的素養。
會計電算化的完善與發展使得會計職能、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對會計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不僅要具備過硬的、扎實的會計理論知識,還必須熟知計算機軟件、硬件知識,但是,縱觀目前事業單位的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會計工作人員的現狀來看,很多財務人員對會計軟硬件加以熟練運用、特別是不能正確掌握會計軟件中的關鍵管理功能的運用情況。這樣的現狀很難達到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要求。另外,由于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會計電算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于事業單位電算化會計軟件中的各類總賬、報表、往來核算、員工的工資系統、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等不同模塊形成的一體化的信息和數據的傳遞、共享等環節不能及時實現。
三、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的必要性分析
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作為確保事業單位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提升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確保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在事業單位的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在事業單位內部建立并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確保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提升的需要。
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將本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的原始數據通過計算機錄入到相應的軟件系統中,計算機會根據設置好的程序對各項數據進行自動化處理,最終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總賬、明細賬、財務報表等。但是,通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電算化系統并不能識別會計信息的真偽,而只是完成簡單的程序上的操作,而一旦一些別有用心的財務人員想要利用職權之便進行違法操作、或財務人員在數據輸入環節中輸入的是錯誤的原始數據,必定會導致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嚴重失真。因此,必須針對會計環境的變化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以此來保證會計原始信息的真實性,實現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
2.有效的維護會計信息的安全性的需求。
網絡時代的到來、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得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普及,會計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必定會受到來自黑客、網絡病毒的侵害與攻擊,這對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會計信息的保存與傳遞過程中,很多會計信息面臨著遺失、被惡意篡改、被破壞的巨大風險,這些風險嚴重威脅著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必須加強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與完善,通過加密、安裝殺毒軟件、專門操作人員授權等方式來確保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安全性、科學性、完整性。
3.深入規范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要求。
傳統的會計工作環境中,事業單位的每一項經紀業務的處理都是由會計人員進行把關、操作、控制的,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會計人員崗位制約機制。但是,隨著會計電算化的不斷完善與實施,事業單位的很多會計業務基本都是由計算機軟件系統來完成的,這就造成單位的會計人員權力集中的弊病,很容易由于會計人員的微小失誤而導致嚴重后果的發生。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加強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內控體系的建設與完善,細分會計崗位、進一步明確會計職責,更深入的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
四、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措施
1.不斷完善事業單位電算化環境下的內控體系。
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必須不斷完善單位內部相關的內部控制體系,例如:事業單位的收支標準的完善、事業單位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合理化安排、高校的事業單位組織分工制度。通過這些有效的、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使得整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得到進一步優化,全面提升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從而對計算機操作中存在的虛假交易、舞弊等現象進行實時監控,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穩定發展。
2.加強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內控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