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調查問卷分析

調查問卷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調查問卷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調查問卷分析

調查問卷分析范文第1篇

【中圖分類號】 G6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0―0088―01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愈發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教育質量直接關乎到每個家庭的幸福,關乎到民族的福祉。 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可見基礎教育是重中之重,在義務教育階段小升初是整個鏈條中重要的一環,如何實現中小學之間的順利銜接,為學生的后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是我校教研的一項主要課題。基于此,筆者對當地三所中小學部分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并將問卷反饋的相關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以期對搞好中小學銜接教學有所幫助。

一、調查問卷情況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輔之以結構訪談,選擇調查蘇家河小學、中心小學和中學。小學主要面向高年級學生,中學面向七年級學生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其中小學180份,中學120份,回收有效試卷285份。同時對15名學生進行結構訪談(每校5名)。在數據分析中,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

二、調查結果分析

1. 近98%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和95%的七年級學生熱愛學校,喜歡上學。其中喜歡上學的最主要原因是獲取知識占90%,其他依次為獲得友誼(包括和老師交朋友)占8%,發展愛好占1%,長身體占1%。

2. 55%的七年級學生認為進入初中以后課程增多,難度增加,作業增多。“三多”已使多數學生不能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在調查中,只有近30%的學生認為自己可以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

3. 在學習方法方面,40%的學生不知道怎樣才能把學習搞好。小升初后,3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成績與小學相比一落千丈。25%的學生感到很困惑,認為自己一直很努力,可是成績總是提不高。

4.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壓力。調查表明,小學高年級30%的學生害怕考試,62%的學生成績不好時總是提心吊膽。24.4%的七年級學生感到學習有壓力。

5. 35.5%的七年級學生認為上課時與部分學科老師不能適應,感覺老師講的有些過快,部分題目聽得似是而非。這主要反映在數學和英語學科中,同時也反映出部分老師對學情關注不夠。

6. 當學習中遇到困難時,80%的小學生會選擇找老師幫忙解決。而只有20%的七年級學生找老師解決,18%的學生會獨立解決,1%的學生遇到困難“繞道走”,61%的學生會找同學協商解決。這說明培養初中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很重要。

7. 在學生生活及情商方面,近20%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和30%的七年級學生屬于留守兒童。由于存在親情的缺失,近15%的學生時常有孤獨感,在周末感到很無助。

三、對策及建議

1. 教師要提高師德修養及教學技能素養。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教師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要有無私奉獻的情懷。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師德修養,熱愛本職工作,關愛每一個學生,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面對快速發展的教育形勢,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育人能力和教學技能,以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精湛的教育教學技能來滿足教情,學情不斷發展的需要。

2. 學校實施統一的入學教育。七年級新生入校后,學校要在摸清學生底子的前提下,制定科學、詳盡、有效的入學教育計劃。從生活、學習、紀律、衛生、安全等各個方面入手,逐步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使學生順利實現小學與初中的過渡和銜接,為學生后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 組織開展學法指導會。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在學法方面普遍比較欠缺,“不會學”導致“學不會”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在掌握教情和學情的基礎上,學校要組織七年級各科任教師針對學科特點,對學生集中進行學法指導。包括預習、課堂、作業、自習、復習、檢測等環節都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并做好細化工作,讓學生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此外,在月考和中考后,還可選取優秀學生進行學習經驗交流。

調查問卷分析范文第2篇

一、調查的目的

我校地處農村,學生閱讀面窄、見識少。大部分學生對習作抱有畏難情緒。但是小學生作文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對此我們教師都在千方百計地想辦法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為培養學生自主寫作能力,尋求教師有效的作文教學策略,并為以后的作文教學提供依據,我校課題組于2015年1月份在部分學生中進行了小學生作文問卷調查。

二、調查的內容

本次調查問卷主要是在三—六年級學生中進行。問卷內容共23小題。分別從學生課外閱讀、勤于積累、習作興趣、樂于觀察等幾個方面著手設計,但又各有側重,較全面地對學生作文學習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

三、調查的方法及對象

1、調查方法:調查采用不記名問卷的方法。對學生下發5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50份,所有數據都進行了分析統計。

2、調查對象:福和小學三—六年級部分學生。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了解到小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80%的學生只是偶爾讀課外書籍,但不能堅持天天閱讀。甚至還有少數學生從不讀課外書籍。

2、學生所讀課外書籍主要體現是作文書,漫畫書。

3、主動積累的學生很少,都是老師布置有積累的作業才去完成。即使部分學生能夠摘錄好詞佳句,但能巧妙運用的較少。

4、大部分學生認為生活中的事從沒有細心地觀察過。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已。

5、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布置的作文,究其原因:老師不應該限制習作的范圍。

6、學生認為老師對他們的習作幫助最大;少數家長能夠指導學生習作。

五、思考與對策

調查結果表明:我校學生在課外閱讀這方面簡直就是一個空白,所謂的閱讀就只是讀讀作文書,漫畫。閱讀面太窄。部分學生在閱讀時不能及時積累,不能將知識靈活地運用于習作中;大部分學生沒有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所以習作中真情實感就無法抒發出來;學生認為老師的指導才是他們習作進步最有效途徑。以上的分析結果,反映了部分學生習作內容枯燥、甚至無話可寫的根本原因。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有效地提高我校小學生的習作水平及教師教學水平,我們思考對策如下:

1、班級成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的課外書籍帶到學校來,相互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2、每周留一兩次讀書作業,讓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并慢慢嘗試寫出感悟。

3、每月進行一次讀書摘抄作業比賽,激起學生積累的興趣。

4、經常在班級里舉行講故事比賽、口頭作文比賽,鼓勵學生把從書本上看到的故事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調查問卷分析范文第3篇

【關鍵詞】就業;工科;定位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2)07-0026-2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大學生就業難,又是家長,學校普遍反映的社會現象。面臨就業,畢業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均承載著很大的壓力。雖然在汽車基礎很好的工科類高職高專院校,同樣面臨著很多的就業困境。本次調查針對2013屆一千余名工科類學生,分析我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并提出相關的對策及建議。

2013屆學生總數為1068人,其中男生997人,女生數量為71人,男女生比例為14∶1。來自于吉林、甘肅、河南、福建等22個省份和地區。學院共設有6個專業:數控技術與維修,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焊接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對我院2013屆學生的就業調查基本結束,呈現出了很多問題,反映出許多現實的狀況,如學生不知道如何更好的作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意向不明確,定位不準確等等。

一、問卷調查逐一分析

(一)在職業生涯方面應做的主要準備

做過系統職業生涯規劃的同學只占總人數的四分之一,說明大多數人對自身的職業定位,未來的計劃安排不夠明確。看過職業生涯方面書籍的同學不到總人數的一半,甚至個別同學根本對職業生涯的概念沒有認識和了解。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就業的盲目性,喪失就業的獨立意識,隨波逐流,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單位及崗位。

(二)第一份工作定位在

從此題的統計中,可以看出,將近一半的學生明確職業教育的目的,成為具有精湛技能的技術型人才。將近四分之一的學生第一份工作定位為管理人員或是班組長,甚至是部門經理或是工段長,一定層面反映了同學們的好高騖遠,成就和頭銜的取得,是靠工作經驗的積累和努力,而非唾手可得。還有部分同學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并非與本專業相關聯,側面說明個別同學的就讀專業并非自己的意愿選擇,從而會導致就業時的偏向。

(三)高職高專畢業生群體類別

在從本題的選擇上看,將近一半的學生選擇了社會精英,認為高職高專的畢業生是具有一定知識型和技能型的人才。五分之一的同學對高職高專畢業生群體的歸屬類別沒有確切的認識,也正說明學生對自身定位的盲目性。

(四)就業目標與所學專業的相關度

此表中74.3%的學生選擇本專業或是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相關率還是很高的。大多數同學就業方向目的明確,17%的學生沒有認真的考慮過就業問題或是順其自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別同學就業心態的麻木,也從側面反映了部分90后群體計劃性和目地性的匱乏,甚至部分同學依賴性太強,事事依賴家長父母的安排和規劃。8%的學生選擇與本專業無關的工作,也說明對專業學習興趣的淡化。

(五)想進入哪類性質的企業工作

我們學院的專業基本上與汽車制造相關,依托汽車行業大背景下,對絕大部分同學工作性質的選擇起了主導作用。在對選擇其他選項的同學調查中得知,個別同學有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繼續深造的意愿。

(六)找工作的首要條件

個人發展空間、福利待遇、工作穩定與否還是影響畢業生就業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作崗位上個人發展空間富足,是學生就業時首要的考慮問題,也說明學生對自身發展的重視。是否能接受倒班制度也成為束縛個別學生就業的因素。

(七)就業時優先考慮的地域

由于我院學生絕大部分為東北考生,工作地域選擇在東北地區的比重較大,就讀大學所在地為長春,更加重長春地區的就業壓力。大部分南方的同學傾向于回家就業,女同學選擇家鄉就業的比重高于男同學,南方(除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的省份)的學生比北方(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更傾向于回鄉工作。

(八)第一份工作薪金期望值

(九)就業渠道主要是

學校的就業推薦影響著絕大部分學生的就業選擇。尤其是女生群體,用人單位的限制嚴重影響著女同學的就業,因此大部分女生在沒有其他就業渠道的指引下,只能單方面依靠學校的就業推薦。因此,工科專業女生的就業引導尤為重要。

二、學生就業時常見的心理誤區

急功近利。從學生就業單位選擇上看,待遇高、薪資豐厚、品牌影響力大的單位,經濟發達、生活條件優越的地區嚴重影響著學生群體的就業心理傾向。正因為這種傾向,合資企業、獨資公司、國企單位的選擇比重大。但是這些地區及工作崗位的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群體的普遍要求。薪酬匯報高的單位未必是最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環境。

消極依賴。從第一題的選項中不難看出,很多同學對自身沒有明確的職業定位,更談不上合理的妥善的職業規劃。就業渠道的選擇上,就業競爭時,絕大部分同學過于依賴學校、家長的推薦。缺乏擇業求職的經驗,不能親身感受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導致學生的依賴性增強。

期望過高。從薪資水平上看,很多同學把第一份的工資水平定位在3000元左右,甚至更高。對于初入社會,毫無工作經驗的大學生來說,盲目的定位,過高的期望,與殘酷的現實發生矛盾,很容易導致學生就業時的心理失衡,嚴重者會產生心理上的退縮、焦慮、自卑,甚至是自信心的喪失。

三、建議與對策

學生在就業時難免會遇到挫折、困難、沖突等等,但這些并不都是消極的,還有積極的一面。只有經歷過挫折,才能使就業心態趨向成熟,理性的評價自身。同時也要求學校和社會加強教育和引導,使學生群體保持穩定的,合理的,積極的就業心態。

全面提高大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在就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培養大學生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交際能力,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我校大力推行“5S”管理模式,會讓學生提前感受工作現場的管理模式,便于學生更快捷的適應工作環境。

加強就業指導。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要進行思想教育,就業形勢教育,就業技巧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客觀的進行自我評價,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調整學生的就業心態。大學生在首次就業時,期望值不要過高,放平心態,即使遇到挫折,及時調整心態,注重能力培養,加強專業知識的培養,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仝輝.大學生就業指導文獻綜述[D].

調查問卷分析范文第4篇

[關鍵詞]抽樣調查信度檢驗效度檢驗因子分析方差

[中圖分類號]O21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06-0155-04

一、前言

檢驗抽樣調查效果的好壞,可以用問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來衡量,可靠性和有效性分別用信度檢驗和效度檢驗進行測量。

可靠性是指調查問卷的可信程度,反映調查結果的一貫性、一致性、再現性和穩定性。可靠性在統計分析中也稱信度,可用信度系數去衡量,調查的信度系數越高越理想(取值范圍在0-1之間)。按通常的社會科學統計對最小信度系數的要求是不低于0.7,但其實在理論界還沒有真正達成一致,在被調查對象是跨文化跨地域差異比較明顯時,信度系數不低于0.5,其統計分析結果還是可信的。

有效性是指調查問卷能夠準確測出所需調查的問題的程度。有效性通常可用效度系數來表達,調查結果與要調查的問題的內容越吻合,則效度系數越高;反之,則效度系數越低。在具體操作中,可用因子分析來檢驗,因子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從量表全部變量(題項)中提取一些公因子,各公因子分別與某一群特定變量高度關聯,這些公因子即代表了量表的基本結構。通過因子分析可以考察問卷是否能夠測量出研究者設計問卷時假設的某種結構。在因子分析的結果中,用于評價結構效度的主要指標有累積方差貢獻率、共同度和因子負荷。累積方差貢獻率反映公因子對量表或問卷的累積有效程度,共同度反映由公因子解釋原變量的有效程度,因子負荷反映原變量與某個公因子的相關程度。因子分析結果中的公因子的累積方差貢獻率越高,說明問卷的題項越能反映所要調查的問題,即問卷的效度越高。

目前,這兩種檢驗大多數用于問卷調查的事后檢驗,以說明某次調查問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吳瓊(2011)等人利用因子分析來修改效度系數不是很理想的調查問卷,其采用的方法是通過主成分分析抽取公因子,逐步刪除因子負荷小于0.4的題項。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初試時要設計大量題項,逐步刪除導致的效率降低,而且初試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采集回來的數據還不一定有效,引起資源浪費。李靖(2010)等人利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找出每個題項得分均值間無顯著差異的題項進行剔除,然后再進行信度檢驗,其實他們也遇到吳瓊等人的缺陷問題,況且還不一定能提高問卷的信度系數。更重要的是信度系數提高了,卻不一定能提高問卷的效度系數。因為效度高信度肯定高,但信度高效度未必也高。在題項數目不變的情況下,題項得分的方差越大則信度系數越低,而題項得分的方差越大往往對因子分析中的公因子方差貢獻率也越高。本文試圖通過因子分析和信度檢驗來定量地查找引起問卷信效度偏低的題項,并且根據所要調查的問題明確該題項要修改的方向,以提高問卷的信效度系數。

二、實證研究

(一)數據采集

本次研究使用的調查問卷是一份社會公眾安全感測評的問卷,包括四大類25個題項:第一類為被測評人情況共5個題項,以整數(1、2、3、4、5)作為分類數值;第二類為被測評人公眾安全感測評共9個題項,按滿意程度從不安全、不太安全、基本安全、比較安全、安全分別以0、0.25、0.5、0.75、1記分,分數越高表明測評人對公眾安全感的認同越高;第三類是被測評人對公安部門工作滿意的測評,共9個題項,記分方法同上,分數越高表明測評人對公安部門工作的支持度越高;第四類為影響社會公眾安全感的因素測試題共2個題項,該類題項是被測評人選擇了“不太安全”或“不安全”選項時才需要回答的題項,共14個因素(可多選)。研究中以被測評人的情況(性別、年齡、文化結構、職業結構和居住結構)為控制變量。現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0133份,并利用這些數據進行問卷的信效度檢驗和分析。

對第二類為被測評人公眾安全感測題和第三類是被測評人對公安部門工作滿意的測評題進行KMO檢驗和球形Bartlett檢驗,結果見表1。

表1KMOandBartlett’sTest

其中KMO值=0.838,說明題項變量數據有較高的信息重復性,即題項變量存在顯著性相關。球形Bartlett檢驗的P值=0.000

(二)效度檢驗時的變量分析

對第二類被測評人公眾安全感測評題的2-9題共8個題項進行因子分析(題項1是安全感的直接測評,用于作因變量)。其公因子方差中,題項7的共性方差最小(見表4-1),說明題項7對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最小,該題項需要修改糾正。

表4-1Communalities

表4-2總方差分解

本次調查中,對被測評人公眾安全感測評共8個題項進行因子分析,發現提取的三個公因子可以解釋總信息的56.5%,其余6個因子占43.5%,結果見表4-2。其中,第一公因子反映因素是:交通、打架斗毆和搶包等治安問題(題項9、8和6),第二公因子反映因素是:財產安全的問題(題項4、5),第三公因子反映因素是:外出心態的問題(題項2、3),結果見表4-3。

說明8項公眾安全感測評題的有效性良好,用于測評,其數據是有效的。但題項7對測評效果貢獻最低。

表4-3因子載荷陣

題項7是“年內本人及家庭成員有無受到盜搶騙和人身傷害等不法侵犯”的選擇題,由表4-3可以看出題項7與各公因子之間的相關程度最低,與第一公因子稍高,而第一公因子反映的是治安問題,可依據治安問題的調查目標予以修改。

(三)信度檢驗時的變量分析

表4-4是信度檢驗的結果,信度系數α=0.556,說明題項2-9的調查數據是可信的。

表4-4Reliability Statistics

表4-5Item Statistics

表4-5是項目統計表,顯示題項7的標準差最小,根據信度系數的定義,標準差越小,信度系數就越高,說明題項7是提高問卷信度系數最重要的題項變量。但由表4-6顯示的各題項間的相關系數,可以看出題項7與題項2、3、4、5這4個題項的相關系數是最低的,與題項6、8、9的相關系數稍高但不顯著。按目前文獻的做法應該刪除該題項,但刪除它勢必造成信度系數的降低。因此,刪除題項的方法不是最佳選擇,修改該題才能保證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達到理想的分值。

表4-6Inter-Item Correlation Matrix

綜合2.2和2.3的討論,發現:題項7與題項6、8、9重復度較高且相關性稍強,應該朝著體現第一公因子的含義進行修改,如修改為詢問除交通、打架斗毆和搶包之外的其他治安問題,或者修改為公因子中未能較好體現我們所要調查研究的問題,如政府部門相關政策與社會安全感的關系等問題,以提高問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用上述方法可對其他題項進行同樣的分析,以便修改。

三、結論

在設計和編制調查問卷時,通過統計分析方法刪除某些題項,以達到提高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系數,是目前的通用做法。但這種做法往往需要設計更多的題項,以供選擇。在初試時,會因為題項過多導致調查數據的不準確性,況且進行初試也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會造成資源浪費,這不是修訂問卷的最佳方法。通過因子分析和信度檢驗可以定量地描述:哪些題項的信效度系數偏低?偏低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如何修訂可以體現問卷所要回答的問題?然后進行修訂,能提高調查問卷的修訂質量,提高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參考文獻]

[1]吳瓊,張秀紅.學術期刊編輯心理健康問卷的編制和信效度檢驗[J].大連大學學報,2011,32(3).

調查問卷分析范文第5篇

關鍵詞:調查問卷 英語教學 研究 對策

引言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①那現今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確實達到這樣的目的了嗎?在等級考試指揮棒下,學生、教師確實以用為主還是仍然把應試放在第一位呢?筆者將以調查問卷為標本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以期能夠作出相對正確有效的對策。

1. 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實地調查以及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間對南京郵電大學吳江職業技術學院2005級以及2006級包括A、B班的學生隨機地開展了此次調查。根據英語教師、教室配備等實際情況,我們學院歷年來對英語教育都采用了AB班形式,在學生進入學院初,就通過分班考試并結合學生高考英語成績對學生進行編排。此次調查涵蓋了AB班的學生,對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等基礎情況作了一定的調查與分析,具有一定的普適性。

2006年12月上旬,兩位教師搜集了一些調查問卷的基本范圍;2006年12月14日,課程建設小組全體成員開會討論決定了此次調查的問卷內容。本次調查共設計了7道客觀題及1道主觀題,旨在全面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情況。參加人數合計223人,共發放問卷223份,收回有效答卷223份,回收率為100%。采用無記名答卷方式,結果比較客觀可信。

2. 結果與分析

2.1學學英語的目的以及對這門學科的態度、付出以及學習英語的途徑。

對于目的、態度、付出以及學習英語的途徑,課程建設小組總共設計了四道客觀題,數據如下:

2.1.1數據

2.1.2存在的問題以及成因分析

表一中的數據顯示了超過半數被調查的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態度是一般。進入我院學習的學生都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畢業生,他們接觸英語這門學科都已經至少超過了6年。那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是否能達到英美等以英語為第一語言國家6歲兒童的水平呢?應該來說水平差距還是相當大的。因為作為一門語言,6歲的兒童應該已經大致掌握了這門語言,而值得注意的是英語在我國現行教育中是作為一門學科存在的,而考核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掌握情況的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考試。而且秦小孟曾指出:“由于他們的本族語(漢語)與英語屬于完全不同的語系,中國學生學習英語中所遇到的困難性質不同,并且要多得多。”②因此大部分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表現出一般的態度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尤其是大學英語還是充滿了希望的,這除了表現在有40.359%的被調查學生選擇對英語這門學科非常喜歡之外,在表二中也有所體現。

表二中問到的是學生學學英語的目的。

眾所周知,中學英語的教學都是在一根高考指揮棒下進行的,學生更注重的是如何學習語法,如何考更高的分數,而對于英語的實際應用則很少關心,但是進入大學之后,學生開始自己考慮,對英語的學習也有了一定的自我思考。在該題的設計中,作為一門技能是針對我們學院學生來說的。高職高專英語教育強調“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③,所以我們學院使用的這套教材④的目標是“實用夠用”。強調了實用性,比方說該套教材中對于shopping、self-introduction等“說”的訓練,resume、e-mail等“寫”的訓練,都是學生能用到的一些很有實用價值的東西,有著非常實際的一種目的;而繼續深造則指的是學生能夠通過專升本等考試進入更高學府,或者能夠出國留學,而A選項的應試則側重于通過等級考試獲得畢業證書等基本目的。

表三的題目設計也與態度有關。本題問到的是每周課后花在英語上的時間。我們設計該題目的時候考慮到的是大部分學生估計每天課后能在英語學習上花半小時,數據證明確實大部分學生選了每周課后花1―3小時,這是在我們預期范圍內的。但這個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知道“英語課外活動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和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緊密相連,是使學生掌握外語所不可缺少的輔助形式。”⑤所以筆者認為教師應該起到督促作用,并且多辦一些第二課堂,如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等之類的活動。

表四中問到的是學習英語的途徑。眾所周知,我們現在面臨的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我們的學習也不再只有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有了更開放、更全面的資料可供學生進行主動或者被動學習,尤其是英語――英語是一門學科,但英語更是一門語言,所以我們應該多聽多練,這就希望學生能夠利用網絡等資源進行學習。在此次調查中,作為傳統教學的資源――課本,仍然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但是可喜的是也出現了,很多同學開始通過其他途徑進行學習的現象,還有一些同學選擇了多個選項――雖然給統計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但這種多種方式結合起來的學習才能使學生在聽說讀寫譯全方位進行英語學習。

2.2學生對于我校高職高專英語課本及實際英語教學的看法

有關此項調查,本課程建設小組此次一共設置了兩道客觀題,其中包含了三個小題。

數據如下:(以下三張表中所顯示的百分比均指的是占有效數據的百分比)

2.2.1數據

表五、表六 對目前使用的《高職高專英語》教材的看法

2.2.2存在的問題以及成因分析

針對高職高專學生,孔慶炎先生所編纂的這套《高職高專英語》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就是實用夠用,他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在中國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涉外交際的能力”⑥。該套教材的第一、第二冊書強調的是聽說交際方面的能力,第三、第四冊書強調的是寫譯等較高層次的英語應用能力。該套書的實用性確實超過了一般大學英語教材,超過半數的學生也肯定了這一點,但是由于教材篇幅有限,而知識的涵蓋面又廣,所以學生在學習該套教材的時候普遍覺得很多知識深入不夠,只是泛泛而談,所以近半數的學生認為不實用;而且大多數學生認為該套教材不夠用。當然這只是抽查的小部分學生的觀點,并不能以偏概全,只是作為一種參考。

關于英語課究竟應該怎么上這一點,并不只是我們課程建設小組中的幾位成員關心的問題,也是廣大教授英語課程的中國教師面臨的重大問題。雖然花費很多人力物力,但在英語教學中,還是會出現很多失敗的例子。當然“學外語的人通常是在正式場合(如課堂)靠有限的接觸語言來學習的”⑦。這也是學習外語的人為什么不能像學母語一樣順利的一個原因。另外,在本題中提到的啟發式、討論式以及互動式都是很好的教學方式,都是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式;而仍有5.392%的學生選擇照本宣科式讓筆者感到一種無奈――自學生接觸英語以來,大部分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翻譯法教授英語,英語教師的教學用具也只是書本、黑板和錄音機,而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目的也僅僅只是應試。因此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在照本宣科式下,他們能夠被動地強迫記憶一些單詞、語法,這或許更“實用”一些。

2.3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強項、弱項等

對于該項調查,本課程建設小組設置了一道客觀題,其中可以分為三個小題。

數據如下:

2.3.1數據

03

2.3.2存在的問題以及成因分析

“輸入是第二語言習得的重要條件之一”。⑧在聽說讀寫譯中,讀和聽是兩項基本的“輸入”。由于學習英語的目的以及教學方法等原因,大多數學生認為相對來說自己的強項是讀,而自己的弱項是聽說,這是符合現狀的。目前我們學院在英語課程設置上也比較重視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中專門的聽力課程占了全部英語課程的25%。另外,英語第二課堂的開設等也在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聽說能力。但是目前來說,由于實際中缺少聽說英語的氛圍,另外,很多教師學生把眼光往應試上看齊等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學生總體來說聽說能力仍然相對較弱,同時,這兩項也是很多學生迫切希望能有所提高的。另外,由于我們學院培養的是有專業素養的學生,我們希望學生學習英語能夠運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由于全球一體化,英語的普及,現在很多工作中都需要職員能夠讀懂一般英語書信,并且能夠用英語翻譯或者書寫一些與別的國家或地區公司之間的書信文件往來等,這就需要學生能有一定的譯寫能力。這也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對學生在英語實際應用方面的能力的培養。

2.4對目前的教學方法的建議

這是一道主觀題,在收到的有效的223份調查問卷中有142位學生也就是63.7%的學生給出了建議。有些建議相對比較集中,很多學生都希望老師能夠增加課外知識的補充,希望能夠從更多途徑學習英語,而不僅僅局限于學習課本上的詞匯、語法;也有些學生指出課堂氣氛不夠好,希望教師能夠多啟發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也有一部分學生希望教師能夠壓縮課本內容而能夠多讓學生做些模擬能力測試、CET或者專升本考試等的訓練;當然也有極少部分學生認為中學里的填鴨式教學比較適合自己,希望教師能夠多給壓力,多進行一些強迫訓練――比如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默寫單詞、背誦課文之類等等。142份有效建議中有些學生洋洋灑灑寫了很多字,確實提出了一些比較實際有用的建議,值得我們教師細細斟酌,在教學方式上加以改進。

3. 對策

3.1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也有學生對教師提出了建議。確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英語教師是英語教學法的使用者和創造者”⑨。也就是說教師既是編劇又是演員,好的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能夠“傳道授業解惑”⑩,而且要在課堂上善于表現,要能夠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世界。Richards認為,“教師和學生所扮演的角色決定了課堂交際。”{11}一言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教師口若懸河非但不能給學生直觀的知識,還使學生缺少了練習的機會――畢竟英語首先是一門語言。但是不可否認,目前還是存在很多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學生懶怠思考,被動接受知識。而且從根本上來說,由于一些教師本身就是在“一言堂”教學中成長出來的考試型人才,因此,很遺憾,要在課堂上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或者互動式教學方式的話,對于一部分課堂來說還是不太現實的。因此這就迫切要求教師一定要首先努力提高自身修養,以期能夠教育出更高水平的學生。另外,除了調動學生主動性,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外,如果教師能夠“詮釋出表達思想的不同種聲音,將會增加課堂的深度和內涵”。{12}

3.2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目前我院的英語學習氛圍不是太好。晨讀學生寥寥無幾,更幾乎沒有學生主動收聽外語節目。學生在問卷中提的建議五花八門,但他們都忽視了一點,就是自學。現在我們學院的學生還有很大一部分仍把如今的教學與高中教學等同起來,沒有學會自學,更不懂得主動去獲取一些有利信息;在英語第二課堂等課外英語學習活動中,主持的教師們認為學生參與不夠,而且即使到了現場也羞于開口。因此這就需要引起注意,應該在廣大學生中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使廣大學生投入到主動學習英語中去,而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接受教師給予的有限的知識。

3.3加大我學院英語教學改革的力度

我們課程建設小組從2006年4月開始的討論調查分析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改革我學院的英語教學,我們從課程要求、教材、學生、教師等各方面入手,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吸取兄弟院校的寶貴經驗,能夠去粗取精充分利用我們手頭的教材,希望能夠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以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要學習、全方位學習。

4. 結論

由于課程建設小組成員第一次做此種調查,經驗不足,因此在調查問卷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此次調查也突出了我們學院目前英語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大改革力度。我們都知道,傳統的翻譯法教學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模式。筆者在前文已經提到過,英語這門課程有其特殊性,因為英語首先是作為一門語言存在的。當前學生不重視學校中的英語課堂上的學習而寧愿花錢去參加英語培訓班是因為培訓班的目的明確――要么是為了應試;要么是為了鍛煉學生聽說能力。而相反地,我們學校中的英語課堂則陷入了兩難之中,在有限的課時之內既想提高學生實際交際能力又想學生能夠在某些考試中有較高通過率――這樣的矛盾一出現,就使得我們的課堂英語教育變得倉促而又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我們必須把我們的英語教學改革放到重要和首要的位置上去。

當然,改革的道路不是平坦的,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一起努力,投入到這場改革中去,以促進我們的改革,但是前途也是光明的,既然如今的英語教學難題已經被我們學院重視,教師學生也感覺到目前的不足,那么相信可喜的效果是肯定會出現的。

注釋: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②秦小孟:《針對中國學生的特點進行英語教學》胡文仲編:《基礎英語教學論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5年版,第7頁.

③孔慶炎 劉鴻章著:《高職高專使用英語教學改革的認識與實踐》,《中國大學教育》2004年第4期.

④孔慶炎編:《英語》高職高專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

⑤李庭薌主編:《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295頁.

⑥孔慶炎編:《英語》高職高專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第1頁.

⑦桂詩春編:《應用語言學與中國英語教學》,山東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頁.

⑧嚴明主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黑龍江大學大學英語教學體系探索》,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第23頁.

⑨李庭薌主編:《英語教學法》,第8頁.

⑩韓愈:《韓昌黎文集?師說》,北京:中國書店,第185頁.

{11}Richards,J.C. 1994.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23.

{12}C.Cazden,V. P. John,and D. Hymes (Eds.) 1972. Functions of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參考文獻:

[1]C.Cazden,V. P. John,and D. Hymes (Eds.)Functions of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72.

[2]Richards,J.C.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23.

[3]桂詩春.應用語言學與中國英語教學.山東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頁.

[4]韓愈.韓昌黎文集?師說.北京:中國書店,1991年版,第185頁.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6]孔慶炎編.《英語》高職高專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

[7]李庭薌主編.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8頁,第295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闽侯县| 武隆县| 安溪县| 阿克陶县| 明溪县| 宣城市| 徐闻县| 壶关县| 乐至县| 郓城县| 梨树县| 麟游县| 乌拉特中旗| 麻阳| 巢湖市| 堆龙德庆县| 白朗县| 孙吴县| 玛纳斯县| 惠安县| 江油市| 汕尾市| 永吉县| 巩义市| 罗定市| 唐山市| 军事| 武城县| 湖南省| 曲阳县| 靖安县| 镇原县| 石屏县| 马龙县| 确山县| 锡林郭勒盟| 阿鲁科尔沁旗| 卓资县| 即墨市|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