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考語文現滿分作文

高考語文現滿分作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考語文現滿分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考語文現滿分作文范文第1篇

高考語文目前還沒聽說過有考滿分的,不管滿分是150分還是120分,因為語文比較靈活,答案不固定,所以即使有滿分作文也很難出現滿分試卷。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考語文滿分難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高考語文滿分難嗎從理論上講是可以的,但實際上是幾乎不可能的。作文和閱讀理解這些都是主觀題,每個人的世界觀都不一樣,所以被扣分的可能性極大。所以滿分十分困難。但是每年的滿分作文也是相當多的。

二.語文滿分是多少分江蘇文科語文160分,理科語文120分。其余省市語文150分滿分。

2018年高考大部分地區使用全國卷,個別地區自主命題,但無論怎樣,除江蘇外,其余30個省市高考語文滿分都是150分。

全國卷:語文15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文綜/理綜300分。總分750分。

浙江高考總分

語文、數學和外語三科滿分各為150分,其中英語筆試滿分120分,英語聽力考試滿分30分;綜合(文/理)滿分300分;自選模塊滿分60分;技術滿分100分,由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兩科目成績按各占50%的比例合成。

考生文化成績總分按報考(含兼報)的不同考試類別分別合成。文理科一類為“3+綜合+自選模塊”的總分,滿分為810分;二類為“3+綜合”的總分,滿分為750分;三類為“3+技術”的總分,滿分為550分。

重慶高考各科滿分

本科: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文、理)、外語、綜合(文、理)4科。各科分值設定為:語文、數學(文、理)、外語滿分均為150分(外語含聽力30分,筆試120分),綜合(文、理)科滿分為300分,合計總分滿分為750分。

專科: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文、理)、外語3科。各科分值設定為:語文、數學(文、理)、外語滿分均為150分(外語含聽力30分,筆試120分),合計總分滿分為450分。

三.高考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技巧一:直接遷移法

又稱“聯想推斷法”,即聯系已學課文中有關該詞的用法推斷詞義。

如:“過而能知,可以為明”中的“過”字,如果能聯想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人恒過,然后能改”的“過”的意思,就能理解該句中“過”的意思為“犯錯”。

技巧二:語境推斷法

解釋詞義時,要緊緊抓住上下文,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河北考題中出現課外文言句“使者及門”的“及”,結合上下文語境可知“及”應為“到”的意思。

技巧三:組詞推斷法

將文言文中的詞語進行擴充,組成現代漢語中的詞語,然后再根據具體語境確定文言實詞的詞義。

如:“雜然而前陳者”中“陳”字的字義推斷,大家可以把“陳”組成幾個詞語,從中作選擇:陳列、陳舊……通過篩選不難找到“陳列”這個意思。

技巧四:成語印證法

高考語文現滿分作文范文第2篇

“萬事開頭難”,如果一個學生作文不知如何開頭,他怎么會寫出好的文章來呢?事實證明,只有開好作文的頭,學生才能由此而產生聯想,從而進入構思,寫出內容豐富,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文章最是有情物,作文是真情的吐露,作文飽含真情實感,就會產生強烈的感染力,最終以情感人而獲得高分。所以在寫作時,一定要注意情感的流露。

提起作文教學,大多教師和學生都感到頭疼和困惑。但是在高考語文試卷中作文的分值為70分,被稱為語文教學中的“半壁江山”,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花在作文教學上的時間、精力不少,但每次考試或作文競賽優秀作文不多,而平庸或尚未成文的作文卻不少。

一位名人說過“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通過自己的外因作用促使學生的內因發生變化。訓練學生獲得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所以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扎扎實實的在訓練中下功夫,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縱觀近幾年來的高考滿分作文,我們不難發現:考生無一不是具備了深厚的文學功底,在墨韻書香中展示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文學素養,這種文字駕馭能力不僅靠的是考生的才情,其實它與考生平時的積累也是分不開的。作文是決定語文考試成績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敗往往決定了整個語文考試的成敗。

作為老師,平時要求學生要多讀一些文情并茂的千字文,鼓勵學生多讀一些時文選粹及散文大家的專輯,并力爭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對優美詞句及逸事典故抄下來并牢記住,進而成為自己的寫作素材。另外,老師把刊物上刊載的高考滿分作文和學生寫得好的范文印發給學生讀背,這樣做更有模仿性和實用性。

學生在積累的基礎上,各類文體寫作能力的真正形成與提高還離不開評價模式的建立。很多高三語文老師感覺精批細改力不從心,三言兩語的評語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起不了多大作用。所以,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評價模式,并在作文模式指導下自覺地修正自己的作品,這樣做既能使老師從大量繁瑣的批改中解放出來,又切實有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平時我們要組織學生相互討論、評價修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班級集體的作用,我們的指導不要居高臨下,要把自己變成學生中的一員,平等地與他們交流;我們要放手讓他們在自己寫作的過程中、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互動修改評價的過程中走向成熟,學生的幼稚和不成熟都是可以理解的。通過倡導寫真話、抒真情,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的自我發展,才能寫出更高層次的作文。

用生動的語言進行寫作不僅能使你的文章富有文采,而且還可以提高作文檔次。

古人常說不依規矩不成方圓。這規矩也可理解為鑄造器物的“范”。而具體到高三作文教學,“規矩”及“范”即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要想讓學生作文立于不敗之地,首先就要讓學生吃透評分標準。

高考語文現滿分作文范文第3篇

高考滿分作文900字_西安的無奈

--------------------------------------------------------------------------------

兔子棄長補短,以它的弱項代替擅長的奔跑,不禁令人啞然失笑。可你又何嘗不是呢?我的西安!

巍巍的城墻是你千年不變的滄桑容顏;淙淙的護城河是你歷經千辛,卻依然盈盈的眼波;蔥蔥的驪山是你一如既往的青絲。周朝古拙的銅鼎是你堅硬的骨骼;秦朝耀眼的兵馬是你卓爾不群的身姿;唐朝宏大的石經是你閃爍的思想。

是啊!這些都是你的長項,是你屹立于世界的基石,是你趕超歷史的滾滾車輪。

而你卻忽視了這世人眼中的長處,你拼命地用冰冷的水泥建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用一塊塊玻璃反射著刺人眼睛的白光;用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嘈雜著人們的心。

你想像紐約一樣成為國際化大都市,你想像雅典一樣用*的雕塑營造地中海風情的幻想;你還想像巴黎一樣用柔柔的艷波聚一份浪漫……

你用別人的東西裝點自己,自己卻埋沒在了復制當中……

看看吧!我的西安,眼底盡是無奈。滿眼充斥著盒子一般的水泥大樓,偶爾冒出的兩座古色建筑,似乎更像馬戲團的小丑在舞臺上取悅觀眾。

你是西安,十三朝的古都!秦漢的雄風,盛唐的繁華是你的長項,可你卻邯鄲學步,東施效顰般地喪失了自己的傳統和個性。

還記得當年的你嗎?豐鎬的國風唱得你意氣風發;阿房的宮燈照得你熠熠生輝;未央的歌舞漾得你柔波婉轉;驪宮的清泉洗得你鉛華盡去。

你的長恨歌舞朦朧了世人的雙眼;你的太白詩賦滌蕩著世人的胸膛;你的劍揮出無數邊關意;你的酒釀出不盡離別情。

威武雄壯屬于你,千嬌百媚屬于你。

即使那半輪明月在你這里也別有千年的醇厚風味。

西安,這才是真正的你,如一杯茶幽香沁脾,如一壇酒醇香永久。

西安,多么希望你能脫掉那不屬于你的難看的水泥外衣,換上一件只有你才有的古色古香卻又歷久彌新的寬袍大袖!

這才是真正的你,西安!

點評:考生能夠選準合適的角度,巧妙與材料掛鉤,使文章顯得磅礴大氣又不失鮮明的觀點;語言華麗流轉,思想也顯得深刻犀利。

高考滿分作文900字:熟悉

--------------------------------------------------------------------------------

智者無為,庸人自縛。心若無異,萬法一如。——《信心銘》(僧璨*師)

我們驚嘆太白清新飄逸的詩句,那是因為他熟悉中華的經典;我們欣賞郎郎悠揚婉轉的琴聲,那是因為他熟悉黑白的鍵盤;我們感嘆哥白尼的發現,那是因為他熟悉浩瀚的宇宙。

真正的智者不是博而不精的涉獵,那樣只會庸人自擾。當心無旁騖地對一個領域深入研究,達到無人能及的熟悉,在熟悉中,萬物法度便清晰簡單。

中國自古就有“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的訓誡。當百遍的“咀嚼”之后,才會熟悉文中意旨;當百遍的“消化”之后,熟悉才會讓其義自現。

西方哲學家也說過“知道的越多,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熟悉會讓人明白很多道理,熟悉才會讓人了解萬物的法度。

當司馬遷熟悉中華歷史,才有了《史記》的不朽;當李時珍熟悉百草千方,才有了《本草綱目》的偉大;當紀曉嵐熟悉經史子集,才有了《四庫全書》的浩瀚。熟悉造就了華夏的輝煌,締造了民族的昌盛,成就了偉人的不朽。

心無旁騖地研究,才有了無人能及的熟悉,才造就了千古流傳的功績。冷僻枯燥的文字沒有阻止住他鉆研的腳步,孤獨凄涼的大漠沒有停止住他探訪的腳步,冷嘲熱諷的眼光沒有動搖他追尋的心靈。當對西域一種即將失傳的文字達到無人能及的熟悉時,人們毫不吝惜地把“國學大師”的稱號贈予了季羨林先生。

如果沒有對文字的熟悉,他不會有巨大的成就;如果沒有對汗牛充棟的經典的熟悉,他不會有深刻的認知,如果沒有對華夏典籍的熟悉,他不會有真知灼見的眼光;如果沒有……

沒有那么多如果,熟悉成就了這位偉大的國學大師。而他熟悉的秘訣,就在于心無旁騖地鉆研。心無異,行才正,思才深。

成功其實很簡單,就是達到無人能及的熟悉。熟悉,一把通向成功的鑰匙,一塊登上成功的階梯。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七天七夜的心無異,才成就了佛祖的大徹大悟。僧璨大師對佛法的熟悉,才有了“智者無為,庸人自縛。心若無異,萬法一如”的勸世良言。

熟悉,萬法一如。

高考滿分作文900字_今年的我要飛翔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鳳凰上擊九千里,絕云霄,負蒼天,翱翔于杳溟之上……記得當時年紀小,在枝葉婆娑的枝條上,我自飲自食,自歌自舞,我自以為是一只鳳雛。

可是世事滄桑,我沒能成為鳳凰,也未能絕云霄,負蒼天,反而在世俗的風風雨雨中被折磨得不成樣子,而我在十幾年的辛勤勞作中卻無法擺脫走進高四的命運。

2004年上天可真是同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讓我真正地懂得了那種鉆心的痛和世事的無常,我希望這一年的壞運氣會隨著它的過去而消失,我不希望2005年的天空中還有陰云,給我一些甘霖,因為我是一個需要滋潤的孩子。

看到別人都走進了自己夢里的殿堂,再回首那段讓我心碎的日子,我的淚真的無法抑制,曾經,我帶著許多希冀,在夢里給我的大學涂影,可是那些幻想變成了空想,于是我的生活便不再明媚,空氣便不再清新,我郁悶到了極點,于是總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不想走進高四,而想成為一名專科生,可是父母的勸說,親朋鄰里的反對,我還是無法逃避走進高四的命運,走進高四就表明我要反擊上天對我的不公,我不甘心受它的控制,給我一年的時間,我同樣能實現我的夢想。

于是我拒絕了瓊瑤的纏綿悱惻,揮去了三毛的浪漫瀟灑,遠離了金庸的“刀光劍影”告別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楊柳岸的曉風殘月已不再是我悲吟的對象,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概已屬于過去,而現在所要的卻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那份執著……

迎著高考輻射出來的沖擊波走向課本走向自己,而今這一年已經隨著充實走到了盡頭,我相信我有收獲,今年的花會開得更艷、更紅!

高考語文現滿分作文范文第4篇

高考作文一直保持著穩定性和延續性,且穩中求變。2015年,任務驅動型作文嶄露頭角,打破了新材料作文一統天下的格局。2016年,任務驅動型作文已然站到了舞臺中央,這種作文通過設置情景,既有開放性,又有收縮性,還具思辨性。

在2016年高考中,大部分作文具有鮮明的任務驅動型色彩。其中,這包括了顯性任務驅動型作文和隱性任務驅動型作文。

顯性任務驅動作文:命題人直接給出了不同的做法、看法,要求考生對此進行權衡和比較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全國新課標Ⅱ卷,題目明確給出了提升語文素養的三種主要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要求考生闡述看法。江蘇卷則給出兩種對立性答案――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浙江卷給出了對待“網絡虛擬世界”的三種做法,天津卷給出了不同的讀書方式。這類作文,特點典型,難度適中,相對容易操作。

隱性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人沒有指出具體的、不同的做法和看法,而是暗示考生有不同的寫作和思考方向。

如山東卷:行囊已經備好,開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檢行囊會發現,有的東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暫時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準備,有的會一直伴隨我們走向遠方……命題人指明了行囊里的東西可以分為四類(甚至更多),但沒指明哪些是很快會用到的,哪些是暫時用不上的。

對于這道隱性任務驅動型作文,有些考生容易出現審題失誤:僅從“事物用途”這個表層意思去構思,而忽略了深層次中“有用”與“無用”、“實用”與“精神”等方面的關系。這類試題考生有話可說,有可寫性,但難度相對較大。

除此之外,2016年高考作文命題形式還有兩個亮點:一是全國新課標Ⅰ卷改為漫畫作文,二是北京卷為命題作文。這些是考生須注意的高考命題形式。

2.試題選材

選材方面,命題人努力按照新課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激發寫作欲望”的要求,作文試題聚焦社會熱點,貼合考生生活成長經歷。

如全國新課標Ⅰ卷的漫畫從“中國式教育”說開去,該題反映了2015年8月以來的社會熱點:BBC拍攝了反映中國式教育的紀錄片,引發了中西方對中式教育的熱議。全國新課標Ⅲ卷以“小羽創業故事”為材料,弘揚了社會主旋律:萬眾創業,大眾創新。浙江卷從“網絡購物,虛擬世界”切入,北京卷微寫作第2題要求考生對“班級家長群”發表看法,著名作家實于2016年4月底去世,北京卷大作文第1題就結合其作品設題。這些選材都密切關注當下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生活環境,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3. 題目內涵

從題目內在特點來看,2016年高考作文具有“一點四面”的深層意蘊。何謂“一點四面”?2016年2月19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發表了題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文章,明確提出了高考命題“一點四面”的新要求。“一點”即要在高考中體現立德樹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中體現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創新精神這四個方面的內容。

綜觀2016年高考作文,立德樹人作為主線貫穿在各套試卷中,所有作文都體現了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1)核心價值

姜鋼指出,語文要引導考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受、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厚的內涵,并將之內化為行為準則。此外,高考作文更是承載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

如全國新課標Ⅰ卷的漫畫作文就諷刺了當下家長們(教育者)僅僅盯著孩子的分數來親吻或懲戒,而忽視了孩子的品德、能力、價值觀念等,具有鮮明的價值導向作用。

(2)傳統文化

近年來,傳統文化在高考語文試題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作文也不例外。全國新課標Ⅱ卷的作文材料中就明確提到,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系到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提升語文素養的重要內容或主要途徑就是傳承、發揚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天津卷在作文材料中也提到,“享受在墨海書香中與古今圣賢對話的樂趣”。北京卷作文題目中的“白鹿原上的老腔”,這本身就是傳統文化的象征。

(3)依法治國

自從2015年依法治國的主題登上全國新課標Ⅰ卷作文(女兒舉報父親高速開車接打電話)的舞臺后,2016年高考作文中又再次出現。

如全國新課標Ⅲ卷小羽的創業材料中,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小羽和地方政府規范了市場,并以此為契機制定了行業標準,這就反映了市場經濟時代要依法經商。浙江卷中,虛擬的網絡世界里我們同樣要遵守法律法規,不能肆意妄為。上海卷要求考生就“人們對‘評價他人的生活’這種現象看法不盡相同”提出見解,說明了網絡時代里我們對他人的言行進行點評更加容易,但也要堅持“不能侮辱他人人格,要尊重他人隱私”等法則。

(4)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這個主題屢屢在高考作文中出現,2016年也不例外。

如全國新課標Ⅲ卷小羽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研制新型花茶就體現了科技創新的精神。天津卷中的電子閱讀體現了閱讀方式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浙江卷中的線上娛樂、虛擬現實也是隨著科技發展而出現的新生事物。江蘇卷中“別人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更是直接點明了創新這一主題。

4.寫作要求

大多數作文題仍規定“三自一明”(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明確文體),并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少設審題立意障礙,為考生寫作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和探究方向。這有利于引導考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糾正為文造情的不良寫作傾向。

1.命題趨勢展望

總結了2016年高考作文的亮點和特色后,筆者結合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的內容、特點、規律,對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進行展望。

2.實用帖:如何將作文備考落到實處?

(1)關注社會熱點,常讀重大新聞

考生要密切關注國家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重點關注涉及核心價值觀、創新、傳統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新聞,而不要把關注點放在家長里短、花邊娛樂等方面的新聞。

近年來,高考作文改革中,命題更加指向現實,且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因此,關注社會熱點,既有助于準確審題立意,又能積累新穎素材。

“進步就高興,退步就打罵”的做法讓人聯想到幾年前創造了“一門三北大”神話的香港“狼爸”,然而在我看來這不是奇跡而是悲劇。讓孩子進了北大,卻讓孩子丟了童心,失了朋友,沒了個性,滅了對父親的敬重,這無疑是家庭教育的悲劇。――2016河南高考55分佳作《唯分數論――家庭教育之“悲”》

該考生在作文中不僅列舉了中國當代“狼爸”的教育故事,還列舉了扎克?伯格等當代名人事例。

(2)誦讀經典,活學活用

大量背誦經典美文、詩詞佳句仍然是提升考生作文素養的必修課。只要考生在考場上把它們恰當、有機地融合到作文中,必然就是佳作。如2016江蘇卷滿分作文《于無聲處聽驚雷》引用的中外經典就有十多處。

《紅樓夢》里晴雯被攆出賈府,王夫人回賈母似有若無的疑問時說:“有本事的人難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創新和個性,總是如影隨形。那么,何必總繃著個臉呢?――《于無聲處聽驚雷》

這種做法不單單是增添了文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作文的品位,讓作文顯得高雅、大氣、厚重。

(3)比較權衡,三思下筆

在寫任務驅動型作文時,必須體現你的權衡和比較,觀點要有辯證性。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端,不可開篇就抓住一個關鍵詞寫到底,寫作中一定要比較利弊、正誤。

高考語文現滿分作文范文第5篇

一.作文教學的意義、目的:高考的敲門磚

我們常對學生說,作文是高考語文的重頭戲,必須重視:這就是我們對作文教學意義的認識。由此,我們告誡學生必須摸準高考作文的要求,平時加強訓練,爭取在高考中得高分甚或滿分:這就是我們對作文教學目的的認識。

批評:寫作是現代社會人人必備的一種能力,作文教學的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的這種日常必備的能力;這也是其意義所在。葉圣陶先生曾指出,凡只為應付考試而進行的學習,就是八股的學習。由此觀之,我們的作文教學觀念還存在嚴重的八股病。

二.作文練習:為練習而練習

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高考軌道,我們早早地要求學生寫所謂的“話題作文”,并且要按“高考標準”寫。學生不愿寫,我們就出題目下命令,規定必須在幾天內寫完,或者在課堂上當堂完成。

批評:作文本應是學生的主動自發行為。學生在學習生活當中,總有些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把這些寫下來就是練習作文。葉圣陶在《論寫作教學》一文中指出,必須養成學生“有所積蓄,須盡量用文字發表”的習慣,因為“在現代做人,寫作已經同衣食一樣,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項目”。因為作文是寫學生自己的“積蓄”,“定期命題作文就是不得已的方法”。即使命題,也應該鉆到學生的心里出題,使“學生所寫的必須是他們積蓄的”;并且“標準不宜太高”,否則“依樣葫蘆,臨時剽竊得來的,雖屬勝義精言,也要不得”。葉老的話值得我們三思。

三.作文的內容:套話、空話、假話、糊話

因為命題不從學生實際出發,學生“無話可說”;因為作文要按“高考標準”寫,學生更無話可說。這里的“無話”,指沒有自己的話,或認為自己的話不夠“檔次”。因為沒有自己的話,于是套話、空話盛行,鸚鵡學舌,盲目搬用,“大言不慚”,凌空虛蹈;假話也不惜現編(許多考生謊稱自己是孤兒、單親,真讓人替他們的父母寒心);糊話也不時現于筆下,上下脫節、前后矛盾,甚至滿篇糊言的情形并不少見。可嘆的是,除糊話外,“假大空”的話還常常得到我們的好評,以為“典型”“新穎”“境界高”等等。

批評:古人云,文如其人。寫作文不僅是寫作文,還是學做人的一種重要方式(魏書生老師把寫日記比作道德長跑,頗有道理)。葉圣陶多次強調作文應“求誠”,要讓學生寫心里話,寫想清楚了的心里話。只有如此,才能練出能應付實際生活的對自己對社會有用的真正的寫作能力。

四.作文的形式:為形式而形式

因為要達到“高考標準”,學生不但認為自己的話不夠檔次,還認為自己的文章形式也不夠檔次(當然,這是我們“教導”的結果),于是找來所謂的“高考滿分作文”,專挑“古怪”的文體文式來學,以求博得一個“新穎”之類的評價,掙一個高分。于是,不必對偶的也對偶,不必排比的也排比;不必題記的也題記,不必片斷的也片斷;不必病歷的也病歷,不必報告的也報告……不在思想感情等內容上下功夫,專在“修辭”文體等形式上演雜技,寫作成了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義寫作。

批評:文章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是怎樣的?我們都明白:內容決定形式,有什么樣的內容就用什么樣的形式來表現,形式足以表現內容即可。高考標準里有“新穎”一條,其本義應是要求學生寫出屬于自己的有個性的內容,并不是要求學生只在作文的形式上務新務巧。不在內容上下功夫,專在形式上耍花招,不僅是作文的缺點,也是做人的缺陷。

五.作文批改:用“標準”打殺學生

我們批改學生的作文,常從“高考標準”出發,“合”標準就好,不合就不好。但標準是怎樣一個標準,為什么要合這個標準,怎樣使學生達到合乎標準,這些方面我們考慮太少。我們忘了從學生實際出發,總從標準出發,做“大而無當”的評改,久而久之,“標準”就成了學生的緊箍咒,一念就讓學生頭疼,學生畏懼厭惡作文的情緒也由此產生。

批評:葉圣陶先生多次強調,批改作文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引導學生改正力所能改的毛病,每批改一次讓學生有一次實在的收獲,就達到了批改的目的。如果不從學生實際出發,只從標準出發(尤其是學生作文的水平距“標準”尚遠的時候),這樣的批改就難有實效,只會讓學生茫然、泄氣,由畏懼作文進而厭惡作文,作文教學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清河县| 太康县| 深州市| 贵阳市| 兴山县| 马边| 泸州市| 神农架林区| 无极县| 沁源县| 桑日县| 鸡东县| 巍山| 武宁县| 彭州市| 皋兰县| 广灵县| 天长市| 涟源市| 香港| 金坛市| 深水埗区| 双辽市| 明溪县| 应城市| 从化市| 广汉市| 长汀县| 玉树县| 英吉沙县| 东乌珠穆沁旗| 常德市| 平武县| 镇原县| 通城县| 西华县| 翼城县| 山阴县| 犍为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