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詩經采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形象;結構;語言;藝術美
《采薇》是《詩經》中最為著名的征役詩,出自“小雅”,風格卻頗似“國風”,后代文人給予極高的評價,成為《詩三百》中的名篇佳作之一。任何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美的創造,是人類美的藝術體現?!?a href="http://www.0312yh.com/haowen/132972.html" target="_blank">采薇》的藝術美主要表現在戍邊征夫的形象美、富于變化的結構美和搖曳多姿的語言美等方面。
一、戍邊征夫的形象美
一切種類的文學作品,都以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吸引讀者、感動讀者。真正的典型人物,“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滿的有生氣的人,而不是某種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钡湫腿宋镄蜗笠宰约乎r明的個性和獨特的方式而生存,既具有認識社會的巨大思想價值,又有給人以情感激動的較高審美價值?!恫赊薄分谐晒λ茉炝耸呎鞣虻牡湫托蜗?,在這個社會底層的普通人物身上,充滿著豐富的思想感情,既有憂時傷世之情感,又有抗敵愛國之情懷,更有思鄉念家之情思。不僅反映了周代的戰爭生活,而且揭示了守邊士卒的精神風貌和內心世界,表現出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
1、憂時傷事?!稘h書·匈奴傳》載:“(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云云?!笔剡吺錇楹芜h離家園,為何無暇安息,為何戰事不斷,詩中反復強調“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豈不日戒,獫狁孔棘”,是因為外族入侵的緣故。詩中主人公在社會大背景下觀照個人的命運,充分體現出戍邊征夫憂心國事,感傷國運的思想情感。因此,與其說本詩是“厭戰詩”之始祖,更確切地說應是“反戰”、“怨戰”詩,因其所痛憤者是獫狁而非周天子,反對的是挑起戰爭者,怨恨的是戰爭侵略者。所以,將士們能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忍受著思歸之苦,堅持抗擊入侵之敵。
2、抗敵愛國。正因為主人公清楚地意識到是異族入侵破壞了安定的生活,為國御侮是應盡的責任,自己投身的是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所以四、五兩章筆鋒陡轉,描寫戍邊將士出征威儀,全篇氣勢令人振奮。其情感基調也由憂傷的思家盼歸之情轉為昂揚的抗敵之情和赤誠的愛國之心。這兩章呈現出激昂豪邁的雄壯美,那競相開放的棠棣,雄俊強壯的戰馬,頻繁激烈的戰斗,從容指揮的將帥,沖鋒陷陣的士卒,整齊行進的戰車,華貴精良的武器,日日警戒的將士,處處洋溢著為保衛家園、浴血奮戰,甚至不惜血灑疆場的豪放曠達情懷。詩中充滿著戰勝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使主人公的愛國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思歸念家。親情、友情和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方玉潤說:“嗟嗟,我征夫也,獨非民哉?胡為遭此離亂,棄其家室,幾至無人不鰥也哉?蓋怨之至也?!薄恫赊薄吩娭斜憩F了主人公抵御外侮和思念家鄉的矛盾心情。雖然主體民族的自豪和抵御外侮的目的使周人勇敢地拿起了戰斗武器,但是從另一個方面看,周人并非好戰的民族,而是熱愛家園的民族。因而,即使是在保家衛國的戰爭中,他們仍然表現出一種思歸念家的情結。詩中“日歸日歸”的哀呼,“靡室靡家”的悲嘆,“憂心烈烈”的煎熬,“憂心孔疚”的自傷,都極為生動形象地刻畫了飽受戰爭之苦的士卒思家心切、心憂神傷的真實情感。尤其是最后一章士兵久戰歸家時百感交集的心境更是令人悲愴。對入侵敵人的痛恨與對自身遭際的哀傷的矛盾心情,如此復雜地交織在一起,折射出作者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深刻思想,也使這首詩具有了極大的藝術感染力量。
二、富于變化的結構美
任何事物的內在美,都必須通過外在的形式來表現。美的主題,美的形象,必須憑借美的組織形式,才能激發讀者的審美感受。在外在形式上,結構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詩歌結構可分為外部結構和內部結構。優秀的詩作必然是外部結構與內在結構完美和諧的統一?!恫赊薄芬匀箶⑹降耐獠拷Y構,中間直線式的內部結構,二者有機構成富于變化的美的結構形式,充分表現出主人公復雜的內心世界。
1、倒敘式。全詩選擇了一個最佳敘事角度——“歸途中”。一位飽嘗思家之苦的解甲退役的征夫,蹣跚而行在回家之路上,回憶起往昔的征戰生活。全詩共六章,以倒敘的方式巧妙地安排外部整體結構。以采薇起興,前五章著重寫強烈的思鄉情緒和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以及久戍未歸的原因,末章以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悲苦之情結束全詩。前五章側重于敘事,最后一章側重于借景抒情。富于變化的表達方式,恰當地表現出主人公矛盾的心緒。
2、直線式。從內部結構上看,《采薇》采用的是直線式,即按照時間推移或空間轉換進行敘述。本詩前三章為一層,追憶戍邊戰士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活,抒發思歸之情,點明難歸的原因。尤其是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疊句的形式,隨著時間的推移,逐層深入地表達守邊兵士思家盼歸的焦慮情結。第四、五章追敘奮勇抗敵的戰斗生活。以空間轉換的形式追述與敵作戰的激烈的戰斗場面,展現了威武的軍容,高昂的士氣,精良的裝備,頻繁的戰斗,再次說明久戍難歸的原因。
三、搖曳多姿的語言美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生動傳神的詩歌藝術語言能夠激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引發心靈的共鳴。《采薇》語言技巧的綜合運用,搖曳多姿,窮形盡意,奇妙獨特,也是感染讀者的重要因素。
1、形象鮮明的比興。比興手法是我國古代詩歌獨有的民族文化傳統?!恫赊薄分斜扰d藝術表現手法的運用,具有形象鮮明、興與比融合的特征。詩中前三章以采薇起興,由薇菜的破土發芽、幼苗柔嫩、莖葉老硬,喻示時間的流逝,出征時間之長,以此彰顯征夫久戍不歸之憂愁,襯托企盼早歸之心情,渲染對家鄉親人之思戀。以戍卒正在采摘用來充饑的薇菜起興,借眼前景,抒心中情,異常生動妥貼。第四章以盛開的常棣之花起興,比喻軍容之壯、軍威之嚴,新穎奇特,增強了詩歌的生動性、鮮明性和感染力。
1、在大自然中,很多植物蛋白含有豐富的谷氨酸,比如面筋、蘑菇、大豆、海帶等等,它們是構成這類食物鮮味的主要成分。將這些谷氨酸提煉出來,制成“蔬菜類味精”。因為有些蔬菜是綠色的,因此用這些蔬菜蛋白提取的味精也是綠色的;
2、味精是調味料的一種,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在中國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湯和調味汁。味精是指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提純的谷氨酸鈉結晶。我國自1965年以來已全部采用糖質或淀粉原料生產谷氨酸,然后經等電點結晶沉淀、離子交換或鋅鹽法精制等方法提取谷氨
(來源:文章屋網 )
華帝從事公益事業已經有多年的歷史,可以說公益活動伴隨著華帝的成長,已經成為華帝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從早期的“1+2紅領巾助學工程”,幫助2000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到幫助貧困兒童夢圓北京奧運,捐建希望小學、愛心食堂、希望圖書室,到捐資百萬為四川雅安援建抗震教室,再到這一次“關愛特殊學生”全國公益行,華帝的公益腳步從未停止過,今天仍然在繼續向前。
這次華帝走近盲聾啞兒童,是華帝第一次將關愛的目光轉向這個特殊群體。華帝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引發更多人關注這個特殊群體,從而參與到關愛的行動中來。
華帝公司對公益事業的熱衷也深深影響著華帝經銷商,在企業身體力行的感召下,經銷商們積極參與活動,不僅從中實現了個人價值的提升,更增強了對華帝的那份認同感和歸屬感。
歷時10個月,橫跨中國五大區的“華帝商道”營銷文化活動終于告一段落。作為本次活動的合作方,《銷售與市場》與華帝一起共同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完成了一次成長的蛻變。
如果說,最開始我們對華帝這次活動更多的理解為一次大型的公關傳播的話,隨著活動的深入,我們一次次的被華帝人認真的態度、全情的投入所感動。我們理解了一個有使命感的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所追隨的理想和核心價值觀。在華帝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必須具備的成功基因,她在中國企業史和營銷史上留下的將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可傳承的精神財富。
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一書中寫道:優秀的企業都是高瞻遠矚的,都有一個比利潤更高遠的使命,在追求這樣更為高遠和理想主義的目標時,利潤自然就成了副產品。歷史也一再證明:利益集團行而不遠,唯有理想集團才能基業長青!
電影《杜拉拉升職記》講述了普通職員杜拉拉晉升為職場精英的故事。杜拉拉的升職軌跡如下:27歲,行政秘書,月薪3000元;28歲,行政秘書,月薪3500元;29歲,銷售總監秘書,月薪6000元;30歲,HR主管,月薪12000元;33歲,HR經理,月薪25000元。其中,杜拉拉的順利升職,有一條很重要,那就是經常報告,隨時讓老板知道你在干什么。
現實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向老板寫報告,諸如日報、周報、月報,而且辦公室的人基本上生活在outlook的世界里。其實,報告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就看你怎么使用。杜拉拉就是憑借一份精美的報告而被上司發現的。
秘訣盡快熟練專業技能
俗話說,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再高的文憑也只是一張紙的事,要想老板對自己信任,就得盡快上手,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并出色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務。
初入職場的“菜鳥”,更多的是滿腦袋的理論知識,但是工作需要的是實踐經驗。所以,你必須針對工作需要,盡快熟練與工作相關的專業技能。
秘訣工作時間不八卦
在工作時間八卦,是很多小白領常做的事,這不僅耽誤了上班時間,影響做事的進程,也間接影響到其他同事的工作,甚至還會妨礙到工作場合的安寧。對上司而言,這是對他的不尊重,也容易招來責備。
要想順利晉升,除了努力工作,還得在工作時間不八卦,認真做事,給領導和同事留一個好印象。
秘訣修煉情商職
職場中,情商(EQ)比智商(IQ)更重要。IQ顯示一個人做事的本領,EQ反映一個人做人的表現。當今社會,不僅要會做事,更要會做人。情商高的人,說話得體,辦事得當,才思敏捷,人見人愛。
在業內,廣泛流傳這樣一句話:“靠智商得到錄用,靠情商得到提拔?!币坏┻M入某個企業,能不能順利晉升、事業有成,情商是一個關鍵因素。所以,職場人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時,還應不斷修煉自己的情商。否則,身懷絕技也難免碰壁,而每一次的職場斗爭,都是EQ的成長。
秘訣善用團隊的力量
“孤膽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要想獲得成功,善用團隊可以事半功倍。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個人的智慧有限,團體的智慧無限。在大企業中,“跑單幫”難成氣候,“抱成團”才能打出一片天地。
職場中,團隊合作顯得越發重要。想晉升的各位職場達人,要學會團隊合作,善用團隊的力量。
秘訣著裝禮儀與職業相協調
穿著是很多職場人士容易忽略的問題,但職場平時的著裝禮儀都被領導看在眼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下崗失業。著裝禮儀就是要塑造個人形象,而著裝本身就是一種暗示,暗示當事人,自己是一個言行舉止都職業化的人;暗示領導,自己是個干練的員工。
職場的穿著原則是,穿什么像什么,即穿著應與一個人的職業相協調。如一位老師,別人看他的穿著,覺得他像老師,那么這個人的職業形象就對了。再比如辦公室人員,形象應該是發不過耳,頭發長的話,要盤起來,穿職業裝。
秘訣做公司中有用的人才
作為職場人,不要老覺得缺了自己不行,其實沒有人是不能被替代的。公司是部大機器,員工只是機器中的零件,再重要的零件也有被換下來的一天。所以,定位好自己的位置,是職場達人必修課。
活有難度才能證明干活的人有價值,相反,可有可無的人,隨時可被替代,也必定走得不長遠。既然不能成為不可替代的人,那就成為公司中最有價值的員工。如此一來,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也獲得了領導的認可,離升職又邁進了一步。
秘訣不斷學習“充電”
想要晉升,就必須保持旺盛持久的戰斗力和競爭力,而持久的競爭力,來源于職場中不斷的“充電”學習。當前,競爭越來越激烈,你不前進,就相當于后退。要想避免在職場中成為“積壓物資”,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多學幾手,一專多能。這樣,才更有可能獲得升遷機會的垂青。
秘訣少說多做
工作中,要想混得好,最好是少說多做。千萬別為自己未完成的事找任何借口,尤其是面對領導,即使你說的都是事實,但那也不該成為理由,因為領導要的是結果。比如電腦壞了,導致工作未完成,千萬別對領導解釋說,我的電腦壞了云云,你最好說“我保證按某某時間完成任務?!?/p>
如果想要升職,那就記住,只要領導交代的任務,便決不多嘴,堅決執行;只要是上司不關心的小事,就自己處理好,不去煩他;向領導匯報問題,最好是提前準備好答案,讓領導選擇,而不是解決。
秘訣處理好人際關系
職場的人際關系對于職場生存來說非常重要。職場人,不僅要懂得與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處理,還要能夠游刃有余地行走在上司跟老板之間。這樣的人才是升職的最強競爭者,才是公司的一個強人。
剛進公司,單位的所有人都會對你很友好,這是同事之間互相幫助、體現團結的職場明規則。所以,你可以和某些你不喜歡的人保持距離,但是表面上,還是要和公司不同層級的人保持良好關系,哪怕對方只是一位清潔工。
TIPS
職場精英的5種特質
01 良好的思維。
02 勇于創新。
03 隱藏個人情緒。
這里的素材我們可以理解為輔助歷史教學的所用文字材料、圖片和音像資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課堂里充分合理的利用好這些素材呢?在選擇素材時應該注意四個問題:第一,趣味性強,所選的素材應該是內容經典、語言精妙,生動有趣。第二,針對性強,必須圍繞教學目的展開,要與相關教材內容有一定的聯系,便于引用,引發興趣。第三,教育意義大,以勵志、激勵、磨練教育為主,起到引導人們積極上進,奮發進取的作用。對學生的品德和心智培養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第四,思考空間大,文字優美,短小精悍,論述精辟,有一定的思維空間,能激發學生進行思考。
歷史教學中可以選用的素材通常有以下五個大類:
一、故事類:神話、傳說、典故、成語、笑話
選用這一類的素材,教師必須認真備課,精心挑選有確實可用、生動有趣的材料,最好放在開始上課前講,作為教材的導入語,它能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例如《第二次》,我先給學生講一個題為《圓明園是誰燒的?》笑話:一個教育局的領導到一所學校進行教學工作的檢查,他問兩名初中學生:“圓明園是誰燒毀的?”其中一名學生答:“不知道,不是我燒的?!绷硪粋€學生也回答:“也不是我燒的。”學生的班主任對校長說:“這兩個學生是我班上最好的學生,他們說不是他們燒的那肯定就不是他們燒的?!贝藭r,其中一名學生家長來了,一聽此事,立即對校長說:“不就是圓明園嗎?燒了就燒了,多少錢?我賠!”大凡聽到這,學生總會開懷大笑,之后,我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學生各抒已見,然后以一個設問“圓明園究竟是誰燒的”導入課堂。講完課本內容之后再提出一個問題:這個笑話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讓學生思考、發表見解,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形態,形成師生之間的互動。
二、警示類:名人名言、警句、俗語、諺語
有警示作用的名言警句,對于培養學生的積極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良好健全的品格意志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在教學中有的放矢的穿插一些名言警句、俗語、諺語等,不僅能讓教師的語言流溢文采,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充分展示歷史課的內涵和深度,經過教師的巧妙設計,引發學生正確思考,提高歷史思辨能力。如中國古代史第《貞觀之治》,可以引用唐太宗的名句“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引導學生探索、思考,貞觀之治的出現與唐太宗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中國歷史上的盛世局面的出現都有些什么原因?學生通過積極思考,討論,歸納,再經教師適時的總結點評,讓學生學會懂得中國歷史上的盛世局面的出現與當時最高領導者在為政之道的政治素質及個人品行素養高低有密切聯系。從而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在教學中有目地培養學生有條、有序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嚴謹規范、認真縝密的思維品質。
三、傳記類:名人傳記、秩事
古今中外眾多歷史名人猶如燦爛群星在歷史的天空中與日月同輝,他們對推進人類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對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了解他們的成長或創業過程中所經歷的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和啟迪。特別是針對學生崇拜名人、英雄的特點,教學中可以結合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現的高敞的氣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小故事,充分利用優秀人物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幫助其養成矢志不渝的頑強意志,樹立遠大的理想,使學生明白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利益相結合,才能充分體現個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又如介紹布魯諾、諾貝爾、伽里略等人的事跡培養學生追求科學、真理的奉獻精神。
四、文學類:詩、詞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詩與詞可謂是兩朵奇葩。它們的語言優美、結構完善、寓意深刻、意境悠遠。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一些詩、詞,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文學修養,還能拓展學生視野,從不同的角度展示歷史的精髓和魅力。例如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有兩首哲理詩《觀書偶感》和《勸學》對學習的方法方式和態度做出精辟的詮釋,前者以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一個道理:一個人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才能保持新穎的頭腦和清晰的思路,認識社會的新事物、適應社會的發展。后者則提醒青年少朋友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再如岳飛的《滿江紅》抒發了忠貞愛國的高尚情操,喚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
五、音像類:音樂、影像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