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翻譯技術

翻譯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翻譯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翻譯技術

翻譯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翻譯技術;專業翻譯人才;職業譯者;培養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795(2014)03-0062-0006

新世紀以來,包含傳統翻譯、技術寫作以及新興的本地化服務和軟件外包在內的語言服務行業有了長足發展,社會對優秀語言服務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而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翻譯技術的發展,對語言服務行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傳統的翻譯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事實上,在許多大規模翻譯項目中,只有充分依靠計算機新技術的幫助,才能更好地提高翻譯的質量和效率。由此,掌握翻譯工具及相關技術已成為專業翻譯人才必備的素養。

國際上不少大學在翻譯課程中高度重視翻譯技術和翻譯工具,如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加拿大的渥太華大學、美國的卡內基一梅隆大學等。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區的一些高校也是如此。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這些高校在機器翻譯、術語管理、翻譯技術培訓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以及翻譯測試等方面已經摸索出比較完善的體系和有效的方法。

長期以來,大陸翻譯界對翻譯技術重視不夠。但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譯員開始重視翻譯技術,并使用翻譯工具來提高翻譯效率,Trados、Ddja Vu等翻譯記憶系統逐漸為譯者所熟悉。翻譯研究和教學界也開始重視對翻譯技術的研究(王正、孫東云,2009:16)。例如,吳(2006:55)認為,計算機輔助翻譯對翻譯教學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并著重介紹了Trados等翻譯記憶軟件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徐彬(2006:59)系統介紹了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概念和分類,并論述了如何將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有效應用于翻譯教學。呂立松、穆雷(2007)對國內計算機輔助翻譯研究作了系統回顧,介紹了海外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現狀,并建議國內高校將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納入翻譯教學之中。

鑒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擬集中探討翻譯工具和相關翻譯技術對專業翻譯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相關要求。

1 當代社會對翻譯服務和專業翻譯人才的要求

1.1 對翻譯服務的要求

當代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發展迅速,全球化、一體化趨勢勢不可擋。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如何低成本、高質量地及時多語言信息,成為企業的難題之一。在這種要求下,翻譯服務行業發展成為更大意義上的語言服務行業,專業翻譯人才納入語言服務行業人才框架之中。

當代社會對語言服務行業提出了如下要求:服務產品的交付時間越來越緊,效率要求越來越高;語言服務部門常常需要同時管理多個翻譯項目;翻譯人員需要重復利用已翻譯過的內容來提高翻譯效率;翻譯流程中各種科技的應用要求譯員、審校和項目經理掌握更多的IT技能。

1.2 對專業翻譯人才的要求

經濟的全球化、一體化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當代社會呼喚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就翻譯服務行業而言,理想的專業翻譯人才應該具備如下素質:翻澤理論素養+雙語能力+相關專業知識+翻譯技術+翻譯管理能力。也就是說,理想的翻譯人才應該既懂雙語、文化和相關專業知識,又懂翻譯技術和翻譯管理。對于前一種要求,我國的翻譯人才培養部門(包括高等院校和相關機構)一直比較重視;但對于后一種要求來說,翻譯技術和翻譯管理方面的培養相對滯后,因此,這正是翻譯人才培養單位需要加強的方向。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譯者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事實上,譯者愈來愈依賴于信息技術;假如譯者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就會失去其競爭力(Samuelsson-Brown,1996:280)。當今社會,只有熟練掌握翻譯技術的譯者才稱得上是高素質專業翻譯人才或職業譯者。因此,黃友義(2010:49)指出,目前中國的翻譯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翻譯市場需要大批專業化、職業化和技能化的翻譯人才。

2 翻譯技術的優勢與翻譯技術教學的必要性

2.1 翻譯工具和翻譯技術

翻譯工具可以從廣義和狹義上理解。廣義的翻譯工具指能在翻譯過程中提供便利的所有軟硬件設施,如文字處理軟件和設備(包括計算機)、掃描儀錄音設備、文本格式轉換軟件、電子辭典、在線辭典、在線搜索引擎、在線檢索數據庫、光學字符識別軟件等;狹義的翻譯工具指為提高翻譯效率、優化翻譯流程而設計的專門的計算機輔助翻譯(CAT)軟件(錢多秀,2009:50-51)。目前,西方的CAT主流軟件有SDLTrados、Deja Vu x、Wordfast、WordFisher等;中文區的CAT主流軟件包括雅信CAT軟件、華建機器翻譯軟件系列、傳神輔助翻譯及管理平臺、譯典通(Dr.Eye)、澤經(Transwhiz)等(文軍等,2010:125-144)。

翻譯技術指翻譯行業所使用的信息技術和電子翻譯工具,具體包括機器翻譯(MT)、翻譯記憶系統(TM)、術語管理系統、軟件本地化工具以及在線詞典、術語庫和語料庫等(袁亦寧,2005:51)。翻譯技術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翻譯技術指能夠用來幫助語言翻譯及其他跨語言交流活動的所有形式的信息技術,而狹義的翻譯技術則主要指CAT及其相關工具和技術。學術界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狹義的翻譯技術。

2.2 翻譯技術的優勢

翻譯技術,尤其是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核心是TM),能夠大量減輕翻譯工作者的腦力和體力勞動,提高工作效率。在現代社會,信息交流、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單靠傳統的翻譯方法來掌握最新的資訊顯然是不夠的。充分利用翻譯記憶系統,能夠幫助譯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完成更多的翻譯任務(呂立松、穆雷,2007:37)。具體而言,翻譯技術的核心即翻譯記憶系統具有如下優勢:①確保譯文的一致性和質量。對于大型項目,使用TM軟件,可以輕松做到術語統一,最大限度保證譯文質量,從而提高客戶滿意度;②加快翻譯進度。隨著項目的進行,術語庫、項目詞典以及翻譯記憶中的匹配資料會越聚越多,翻譯速度隨之不斷提升;③減少翻譯項目的費用。同樣的句子無需翻譯兩次,而且能減少人工審校周期,因而也就降低了翻譯項目的費用;④為未來的項目積累翻譯資產。建立知識資產庫,可以將語言轉化為企業資產,并為將來的翻譯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傊?,使用翻譯記憶系統等翻譯技術能夠達到如下四個目標,即翻譯效率更高、操作更簡單、翻譯數量更大、翻譯質量更高。

以翻譯記憶系統為核心的翻譯技術在翻譯教學中也顯示出巨大優勢:①幫助學習者熟悉翻譯實務,提高實踐能力;②用雙語語料庫輔助翻譯教學;③有助于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王正、孫東云,2009:17-18)。

2.3 翻譯技術教學的必要性

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全球化市場給翻譯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譯者和翻譯公司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提供質優價廉的翻譯服務。而譯者和翻譯公司要達到這樣一種平衡,最佳選擇就是尋求技術支持,即采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翻譯和管理,否則就難于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翻譯任務,也就不可能滿足客戶需求(田艷,2012:69)。

Sehaler(1998:155)認為,翻譯職業參與本地化等興趣盎然、獲利豐厚的翻譯活動,就必須逐步解決傳統職業價值體系與新技術之間的沖突。這就意味著需要徹底改變譯者的職業思想系統,并把翻譯技術課程納入譯者培訓項目。為此,翻譯學習者畢業之前必須了解各種翻譯工具,并且能夠選擇使用其中一些典型的工具。Kingscott(1996:295)也認為,不把技術類問題納入譯者培訓項目,大學里的翻譯教學就會越來越遠離實踐,并被邊緣化,及至最后喪失與翻譯任務的關聯性。因此,技術進步與教育實踐之間的溝壑必須填平。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有必要進一步將技術類培訓納入譯者培訓項目,熟練掌握翻譯技術正在逐漸成為譯者的先決條件。徐彬(2006:59-63)認為,將CAT技術教學納入翻譯課程體系設置的必要性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得到解釋:翻譯市場的需求、翻譯機構對技術的要求以及項目和報酬的網絡化交付。徐彬等(2007:85)進一步指出,必須向翻譯學習者介紹翻譯記憶的基本理念,幫助他們掌握核心的計算機操作技術,為他們走上社會之后的翻譯實踐服務。實踐證明,熟練掌握CAT技術的畢業生在面臨軟件企業和歐盟組織等高技術化翻譯環境時的確表現出更大的優勢。

如何將翻譯技術納入翻譯學習者的課程體系,成為翻譯教學領域的一個新話題。Bowker(2002:15-20)主張,將翻譯技術引入譯者培訓課程體系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展開:分析翻譯技術對翻譯教育的影響、探討人機互動問題、學會翻譯技術評價方法、考察翻譯工具改變常規翻譯實踐的方法、為翻譯實證研究提供數據、夯實基本的翻譯技巧。

3 翻譯技術: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

課程設置往往由課程板塊或教學模塊構成。錢多秀(2009)較早提出CAT技術教學的課程板塊,主要涵蓋如下八個方面:機器翻譯和機輔翻譯史、機器翻譯和機輔翻譯的原理、翻譯工具及其功能、語料庫與CAT、術語與術語庫、對齊與翻譯記憶、主流CAT工具以及CAT與全球化和本地化。

鑒于職業譯員在翻譯實踐中可能會遇到各種信息技術,徐彬(2010)在設計CAT教學模塊時,從廣義的計算機輔助翻譯出發,設計了一個較為完善的教學內容體系,主要包括四大模塊,即:翻譯信息技術(包括高級文字處理技巧、數字文本獲取技術、輸入技術、搜索技術以及語料檢索等)、術語工作、CAT系統應用以及翻譯項目管理。

俞敬松、王華樹(2010:40)概括北京大學計算機輔助翻譯碩士專業課程設置時,論及所應包含的翻譯技術類課程。除了語言類課程(占總課時量的45%)之外,翻譯技術類課程包括如下三個方面:①IT類課程(20%),包括計算機相關入門課程,Java、Peyth等編程基礎,雙語編輯、文字處理、文檔轉換等,桌面出版、網絡與數字出版技術等;②CAT類課程(10%),包括CAT原理與技術應用、翻譯行業與翻譯管理、語言資產管理、本地化與國際化工程技術等;③工作坊和個人實踐(25%),包括CAT、MT、TMS等軟件工作坊,翻譯實踐與同行評議,平行語料庫建設,個人或小組調查研究,內容管理系統(CMS)參與度等。王華樹(2012)把翻譯技術課程體系分為初、中、高三個檔次,即“翻譯技術實踐Ⅰ”、“翻譯技術實踐Ⅱ”和“本地化與國際化工程”。前兩個課程主要針對MTI學生,后一個課程針對CAT專業學生,有余力的MTI學生也可以選擇第三個課程。初級課程包括信息化時代的語言服務、翻譯與搜索、翻譯技術基礎、主流CAT工具實踐、翻譯質量控制和完整翻譯項目案例展示等六個模塊;中級課程包括信息化時代的翻譯技術、語料庫與翻譯、主流CAT工具實戰、本地化翻譯、翻譯與DEP、字幕翻譯、技術寫作以及完整翻譯項目案例展示等八個模塊;高級課程則包括軟件、網站、多媒體本地化、項目流程管理與技術等相關模塊。2013年,王華樹又借鑒國內外相關高校的經驗,結合北京大學MTI和CAT教學實踐,建議將MTI技術課程群分為計算機基礎、現代信息檢索、現代語言技術與實踐、術語管理、機器翻譯原理與應用、技術文檔寫作、國際化與本地化技術、多媒體翻譯、本地化桌面排版、翻譯項目管理等十大模塊。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隨著我國翻譯人才培養單位越來越重視翻譯技術培訓和教學,相關單位所開設的翻譯技術類課程從無到有,各有特色,并不斷完善。比較成熟的翻譯技術課程群體系主要有兩大類:一類將課程群分為三大模塊,即翻譯技術基礎課程(即IT類課程)、翻譯技術核心課程(即CAT類課程)以及翻譯技術鞏固課程(即工作坊和個人實踐等);另一類則將課程群分為初、中、高三個檔次,即根據難易程度分為“翻譯技術實踐Ⅰ”、“翻譯技術實踐Ⅱ”和“本地化與國際化工程”三大模塊。第一類課程主要是針對MTI研究生培養而設計的課程,而第二類則主要是針對CAT專業研究生培養而設計的課程;而對于翻譯專業(或方向)本科生而言,鑒于四年總課程數量上的壓力,宜開設入門類的基礎性翻譯技術課程,即主要開設王華樹(2012)所提出的翻譯技術初級課程――“翻譯技術實踐Ⅰ”。

4 翻譯技術教學:困難與應對策略

目前,翻譯技術進入翻譯課程體系設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受到廣泛認可。但對大部分翻譯人才培養單位而言,翻譯技術教學真正進入翻譯課程體系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徐彬(2006)指出如下三個現實困難:學生對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普遍不足;由于TM軟件一般包括譯前項目管理、譯中流程管理、譯后質量管理等階段,而且無論界面還是軟件功能構架以及操作方式,往往迥異于普通文字處理軟件,因此需要較長時間培訓方能掌握;教學管理層面認識不足,并缺乏相應師資。呂立松、穆雷(2007)也分析了開設CAT類課程會遇到的問題,如缺乏教學所需資金、設備和教學環境;師資力量匱乏;翻譯教師和教學機構對教學中運用術語管理、機助翻譯和翻譯技術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對翻譯市場缺乏深入調查研究,對海外翻譯教學缺乏了解。

若能有針對性地解決上述問題,便會降低翻譯技術教學的難度,從而提高翻譯技術教學的效率與價值。為此,我們提出如下三種基本應對策略:

首先,要解決技術問題。盡管學生都會使用計算機和網絡,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對Word、Excel等常用軟件的熟悉度不夠,從而降低翻譯效率。因此,在CAT教學中須把此類技術應用貫穿始終。最終的技術問題是對Trados等相關軟件的培訓,從使用TagEdi-tor、Translator’s Workbench,到使用WinALign等各種工具,來實現建庫、斷句、對齊、翻譯操作以及整理評價等各個功能。這一環節相對比較容易操作,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高校把CAT教學變成了一種單純的技術性教學的原因。

其次,要解決師資短缺問題。相關師資短缺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既有翻譯實踐和理論基本功同時又熟悉計算機操作的教師較少(徐彬,2010),而通曉相關翻譯軟件的教師少之又少。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是與校外翻譯機構和公司合作,對教師進行培訓:或者把教師派往校外相關翻譯機構、公司實地接受翻譯技術和翻譯管理培訓,或者聘請業內專業人士對教師進行專題培訓。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并在教學與翻譯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翻譯技術的應用。

最后,要解決翻譯環境問題。在實際翻譯教學中,不能只訓練學生的翻譯水平,而是要從接受任務、建庫、初譯、校對、定稿、人庫等各個環節進行訓練,即實現翻譯流程一體化訓練。應該大力倡導校企合作,鼓勵學生和教師到翻譯機構、公司頂崗實習,體驗整個翻譯流程,以增加其實戰經驗與項目管理意識。

在解決困難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構建各具特色的翻譯技術教學模式,完善翻譯技術課程群建設,構筑特色教學,是各個翻譯培養單位需要思考的問題。

5 翻譯技術教學:個案分析

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在2008年建成CAT實驗室,引進Trados(大網絡版)翻譯軟件,并與英國某專利翻譯公司(北京分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在此基礎上在翻譯技術教學方面不斷摸索,結合國內外高校在翻譯技術教學上的經驗,逐步形成了一套翻譯技術教學模式。

5.1 師資培訓

與其他高校一樣,師資短缺是個普遍問題。在CAT實驗室建成之后,學院聘請SDL Trados中國區總公司軟件工程師及有關專家對教師們進行了初步的技術培訓;然后,派相關教師輪流到翻譯公司實習,強化對軟件應用及整個翻譯流程的了解和掌握。此外,還經常邀請翻譯公司專家來校對教師們進行翻譯技術和翻譯技巧等方面的培訓。通過這三種途徑強化師資培訓,使師資短缺的問題逐漸得到解決。

5.2 翻譯技術教學

在課程安排上,用一個學期(18周),每周2學時,共36學時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技術培訓。培訓中,充分利用網絡和翻譯軟件,在熟悉軟件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初步的專題翻譯,包括科技翻譯、財經翻譯、法律翻譯等。其中,技術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翻譯軟件。目前在全球翻譯記憶市場上,SDLTrados處于領先地位,它有強大的網絡共享、術語管理、翻譯項目管理以及格式轉換處理等功能,為專業翻譯領域提供了一整套解決方案。

該軟件主要包含以下五個模塊:①Translator’sWorkbench利用后臺強大的神經網絡數據庫,為用戶儲存并管理原文和譯文,實現對譯文的部分自動翻譯,動態提示相關譯文語句,自動保留原文格式。②WinAlign幫助用戶回收已有的翻譯資料,通過對原文和譯文的比較和匹配,建立起翻譯記憶庫,直接供Workbench使用,實現對知識的管理和再利用。③TagEditor,即網頁翻譯解決方案。④MultiTerm,即術語管理詞典。⑤S-Tagger用于把Adobe FrameMaker和Interleaf格式的文件轉換成Word環境中可以使用的文檔。與此同時,還會對其他翻譯軟件進行基本介紹,使學生了解其他常用的翻譯軟件。

(2)高級文字處理技巧。在培訓初期,學生不接受“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不夠熟練”這一說法,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會逐漸改變態度,并承認這一事實。徐彬(2010)提到:80%的用戶只了解Word中20%的功能。而恰恰是另外80%的功能,能提升辦公自動化以及翻譯工作的效率。此類技巧包括高級查找與替換、樣式功能、自動生成目錄和索引、宏、標記文檔修訂、自動排序等。這些技能可以通過課堂演練、課后作業、文本翻譯等操作不斷得到強化。

(3)網絡檢索。在翻譯實踐中,網絡檢索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翻譯能力。CAT實驗室為網絡搜索提供了技術支持。課堂上教師給出檢索內容,讓學生檢索,分享檢索方式,學會使用各種搜索工具以及電子詞典、在線詞典和百科全書等。課后給學生布置作業,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檢索意識。雖然網絡檢索相對簡單,但它在翻譯流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視。除了技術與途徑不同以外,教師們更注重培養學生檢索的認真態度,這在日后翻譯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4)語料庫建設。建立語料庫對于翻譯研究者來說意義重大。羅選民等(2005:53)指出:“翻譯的語料庫研究證明語料庫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已經廣泛地應用在西方翻譯領域,對探討翻譯文本的性質、譯者的個人風格、源語對目的語句型的影響、源語對文本類型的影響都具有積極的意義?!痹诜g實踐中,語料庫建設會大大提高相似文本、相似主題材料的翻譯效率。Bowker(轉引自鄧靜、穆雷,2005:320)認為,在翻譯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建立翻譯語料庫的方法,能促進翻譯課堂教學從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習者為中心,促使學生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和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

因此,教師們在教學環節中,注重強化語料庫建設,讓學生分別利用Trados分專題建庫,并利用所建的庫進行簡單的翻譯練習,使學生了解到語料庫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訓練,學生基本上可以掌握相關翻譯技術。

5.3 課堂翻譯強化練習

在基本翻譯技術培訓的基礎上,再用另一個學期(18周),強化翻譯技術在實際翻譯中的應用。該階段分為課堂和實習兩部分。課堂教學部分的工作流程如下:

在這個工作流程中,教師最初派發任務,以保證每周的工作量。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具體任務包括:譯前稿件處理、相關信息搜索、術語庫創建、譯員任務分配、翻譯進度控制等,均由學生選出各自的項目經理進行調控和管理;初譯完成后,前期由教師預審,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明確預審時應注意什么問題、注重哪些方面,后期讓各小組交換進行預審;英譯漢部分請翻譯公司的專家進行審校,漢譯英部分請外籍教師參與審校,以確保譯文的準確性與權威性;最終定稿由學生和教師討論確定。在此過程中,分析初譯與審校的不同之處,討論決定最好的譯本,這可以訓練學生的翻譯技巧,提高翻譯水平;定稿后由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軟件等進行語料庫整理,為以后的翻譯提供資源。

5.4 翻譯實習

經過在校強化訓練后,可以安排學生到合作翻譯公司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實習單位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分配不同任務,盡量讓學生參與到所有的翻譯任務中。通過實習,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翻譯的整個流程,提高翻譯服務理念,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同時,翻譯公司也可在此過程中發現人才,形成互利合作的良性循環。

本翻譯技術教學模式是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翻譯的認知過程以及對職業實踐的參與意識。在該模式的帶動下,學生能夠學會運用各種技能和知識,并為職業翻譯的整個過程積累經驗,從而增強擇業和從業的信心。

翻譯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 翻譯技術 多元需求

一、我國市場對于翻譯專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在我國,翻譯市場在近年以來發展欣欣向榮。而一般來說語言類的服務依據流程可以分成較多的階段,從剛開始的啟動階段,到進一步的計劃階段,再到方案的具體實施以及收尾。在啟動階段主要是去獲得客戶的相關信息以及項目的一些文檔以及信息;進而在計劃階段可以與客戶進一步的進行協商報價以及文件分析;在實施的階段進行包括預處理、校對、實時翻譯以及質檢等較多方面;最后是項目文檔的具體備份以及總結反思工作。

而翻譯工作的這些步驟隨著翻譯市場的不斷擴大,更加的嚴謹細致,而語言服務類的企業在進行招收人才的同時需要重視應聘者的理解以及表達能力,并且側重對于各種計算機輔助軟件的使用情況。對于翻譯人員來說,這也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有著更高的行業水平。當前翻譯人員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翻譯人員和機器的競爭,更是翻譯人員運用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之間的博弈。理想的一位翻譯人員應當有著扎實的翻譯基礎素質、優質的雙語能力以及相關的專業知識和靈活運用工具輔助這些素質,簡而言之,一位理想譯者應當懂得雙語、文化及專業知識,在翻譯技術上也可以靈活運用。

二、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的種類及其影響

計算機輔助翻譯是和純粹的電腦翻譯不同的,計算機輔助翻譯是通過翻譯記憶以及機器翻譯和人工校對相結合的過程,這是一整套人機相互配合的過程,對于非文學類型的文本翻譯十分有幫助。

1.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的分類。一般來說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可以分成兩類,首先就是通用的一些軟件以及硬件,這就包括較為常用的文字處理軟件、電子圖書軟件以及一些搜索引擎等,一些硬件就比如可擦寫的光驅、數碼的相機以及一些掃描儀器等,在這其中OCR在翻譯前的語言文件處理過程之間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較多的范羽原文件都是格式較多的,對于一些圖片格式的文件尤為如此,但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的軟件當前并不能夠精確的識別以及編輯圖片之間的文字,而在這點上只能借助于OCR的軟件技術進行實施,而這也是翻譯人員處理翻譯前源文件的重要工具之一。

另外一種就是較為專業的翻譯軟件,這些軟件當前主要包括雅信CAT、雪人CAT以及朗瑞CAT等等。這些軟件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可以將一些簡單機械但是重復的工作勞動移交給計算機,而更好的輔助翻譯技術人員進行翻譯,同時還可以幫助工作項目進行一定的處理以及分析,能夠很有效的幫助翻譯人員建立起翻譯分工明確并且有效的整合機制,實現更為流暢化的翻譯工作進程。

2.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對于譯者的影響。一般來說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關注的是如何巧妙地運用計算機軟件來提升人工翻譯的效率,從而保證人工翻譯的效率,保證進一步人工翻譯的質量,這種技術的核心也就在于翻譯的記憶。翻譯的記憶可以在一定基礎上記錄以及存儲相關內容,可以較為顯著的提升后續的翻譯任務的效率,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翻譯工作者減緩工作的壓力,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有用的信息,以便其進行更多的翻譯任務。而建立起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系統的結構也有著一定得又是,例如可以較好的提升翻譯的相關效率,對于翻譯人員來說可以有效削減不必要的重復性工作;同時也可以確保翻譯文本與源文本的意義一致性,在整體翻譯中,一個源文件通過多人進行合作,可以十分有效的規避翻譯語言不一致的情況。這時應用術語的庫就可以確保翻譯文本與源文本的一致性,從而保證著翻譯的質量;另外一方面這種系統結構的運用可以幫助翻譯人員將翻譯效率大大的提升,從而保證整體翻譯的質量,而通過降低翻譯的成本、記憶庫的數據也可以進一步加快翻譯的過程,使得效率得以提升。

三、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中的學習資源

在當前所流行的主流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中,都會提供相關的使用手冊和視頻演示,這些開放式的學習資源十分有助于翻譯人員去了解和學習。如國內的譯群網就為初學人員提供了很多的學習經驗,并且開放平臺讓大家互相交流,這些學習機會可以十分有效的幫助翻譯人員去了解信息時代的語言服務類工作具體進程及其研究方向。

四、小結

翻譯市場在我國近年以來發展欣欣向榮,一般來說語言類的服務依據流程可以分成較多的階段,從剛開始的啟動階段,到進一步的計劃階段,再到方案的具體實施以及收尾。語言類的服務依據流程可以分成較多的階段,從剛開始的啟動階段,到進一步的計劃階段,再到方案的具體實施以及收尾。這些步驟隨著翻譯市場的不斷擴大,更加的嚴謹細致,而語言服務類的企業在進行招收人才的同時需要重視應聘者的理解以及表達能力,并且側重對于各種計算機輔助軟件的使用情況。對于翻譯人員來說,這也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有著更高的行業水平。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可以巧妙地運用計算機軟件來提升人工翻譯的效率,從而保證人工翻譯的效率,保證進一步人工翻譯的質量,對于譯者的工作效率來說是一個很多大的提升。

翻譯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信息技術; 翻譯;人才培養;翻譯教學

當今翻譯的工作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每個提供翻譯服務的公司都有自己的體系和工作流程。翻譯過程包括譯前準備、譯中及譯后三個步驟。無論是整個翻譯項目還是細化到個人的翻譯任務,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在工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不可缺少的。信息化時代,翻譯活動除了科學和藝術的屬性之外,還具有技術的屬性, 可以說翻譯還是技術。 [1 ] 翻譯市場需要求職者除了具有良好的語言能力外,還要能夠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了解翻譯的流程。這些要求對高校如何進行翻譯人才的培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信息技術正逐漸成為了翻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 信息技術在翻譯過程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通常是指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其應用包括計算機、網絡和通訊技術,應用軟件開發工具等。[2 ] 在計算機和網絡廣泛普及的今天,人們原來越多地使用計算機來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本文重點討論在實際翻譯過程中,信息技術的三個主要應用方向,即翻譯輔助工具的使用、互聯網的應用以及搜索引擎的使用。

1. 翻譯輔助工具的使用

我們在翻譯工作中之所以要利用翻譯工具,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提高工作效率。2.提高譯文的質量。3.資源的重復利用和累積。4.增加企業的經營效益。翻譯行業所使用的信息技術和電子翻譯工具, 通常包括機器翻譯、翻譯記憶、術語管理、軟件本地化工具,以及在線詞典、術語庫和語料庫等。[3 ] 近年來,各種品牌的翻譯輔助工具不斷問世,在翻譯界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如德國大眾、西門子、微軟、惠普等知名企業使用“塔多思專業輔助翻譯軟件(Trados Translator’s Workbench)”來進行大量科技文本的翻譯。該軟件是面向企業及個人的互動式翻譯系統,與微軟的Word集成,此外還有強大的網絡共享、術語管理、翻譯項目管理功能,為專業翻譯領域提供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 [4 ]中國國內主要產品有雅信CAT和華建智能輔助翻譯系統HJ-IAT,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還有雪人CAT軟件。這些翻譯輔助工具使用方法不同,但是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以翻譯記憶(TM)為核心技術。在使用翻譯工具時,計算機不僅給翻譯人員提供一些詞匯、專業術語的翻譯,而且還能從記憶庫中搜尋與待翻譯文本相同或相似文本的翻譯結果,為翻譯工作提供參考,提高工作效率并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利用翻譯輔助工具進行工作,由其適用于科技類文本、產品說明書、用戶手冊等這種篇幅較長、重復內容較多的文本??梢哉f,如果不熟練掌握一些主流翻譯軟件的使用方法,是無法勝任新時代的翻譯工作的。

2. 網絡在翻譯過程中的應用

除了各種翻譯輔助工具外,網絡也能在翻譯過程中為我們提供很大的幫助。首先,網絡上有很多在線翻譯詞典,例如有道、靈格斯、海詞、金山詞霸、CNKI翻譯助手等,收入詞條多,更新快,方便我們快速查詢。此外,我們也可以利用網絡進行一些初步的翻譯工作。很多翻譯網站都提供了即時翻譯功能,例如“谷歌翻譯”,雖然結果不能達到精確,但是對了解文本大意有一定幫助。如果需要得到更精確的翻譯,就需要我們規范詞匯,調整語句結構,進行下一步的加工潤色。谷歌等網站還提供了網頁即時翻譯以及文本上傳翻譯服務。以谷歌翻譯為例的網絡翻譯工具,一方面可以提供基本的術語和詞匯查詢,某種程度上起到了百科全書和詞典的作用;同時谷歌翻譯可以為我們提供文本以及網站的即時翻譯,便于我們快速對信息內容大致了解。但是,查詢的結果只能作為參考來源之一,還需要我們的判斷、取舍以及再加工。

3.搜索引擎在翻譯過程中的應用

呂叔湘先生說過,翻譯是一門雜學。翻譯過程中,需要翻譯的文本內容可以涉及到各行各業,翻譯人員除了需要具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還要有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 everything of something”的本領。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那么在遇到疑難問題時,搜索引擎強大的功能就可以給我們提供快速便捷的幫助。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百度、谷歌等一些常用搜索引擎來對一些新詞、專業詞匯以及專有名詞的翻譯進行查詢和核對。搜索某高校或某機構名稱的翻譯,可以直接進入其官方網站尋找英文翻譯。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方法直接在搜索引擎上嘗試,如要查“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的翻譯,在搜索框里輸入“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China land”, 根據搜索結果我們可以得到其英文翻譯“China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

搜索引擎的另外一個主要用途是能在翻譯的過程中為我們提供背景材料及相關信息。在翻譯技術類文檔時,如果遇到不確定的詞匯,也可以在搜索引擎中輸入,然后搜索其圖片來輔助分析這些詞匯的意思。搜索引擎還可以幫助我們驗證翻譯的準確度,對于不確定的翻譯結果也可以查,輸入翻譯后的詞匯或短語,如果可查出很多相關信息,由其是很多權威網站上有這些詞匯或短語的信息,說明該翻譯結果準確,比較地道。如果搜尋到的相關信息很少,且多在一些不知名的網站,那么該翻譯結果還需要再做修改。

二、 信息技術與翻譯人才的培養

目前國內的翻譯教學中,很多高校對翻譯技術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還是延續以往傳統翻譯教學的模式,這對翻譯人才的培養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有關研究資料表明, 國外的翻譯教學中,翻譯技術是非常受到重視。[5 ] 在訪問歐美十幾個翻譯碩士專業的官方網站后,我們發現這些學校開設的翻譯技術課程有: 計算機與翻譯、信息檢索與管理、機助翻譯、受控語言、文本處理、軟件本地化、翻譯項目管理等。國外的翻譯技術研究及教學開始較早,也比較成熟,在培養人才方面更重視綜合能力的培養。而國內大學中翻譯碩士關于信息技術輔助翻譯方面的課程涉及較少,更多的是針對專業譯員的繼續教育或短期培訓。作為大陸地區第一個開設計算機輔助翻譯專業的北京大學,在課程設置方面勇于嘗試、不斷地完善,課程中基本涵蓋了翻譯過程中應用到每一種技術和領域的知識,但是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的平衡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在國內高校翻譯課程中普及信息技術的教學,當前是有一定的困難。首先,高校缺乏掌握技術的教師,任職翻譯教學的教師多為語言專業出身,對技術的應用了解不多。雖然有部分高校采取聘任校外的專職翻譯以及專業技術人才來授課,但是兼職教師對學生培養的投入時間和精力畢竟還是有限。其次,資金投入問題。學校除了聘任具有專業素質懂技術的教師,還需要提供一些專業的軟件和語言實驗室,以供學生具體學習和操練技術。在這一點上,北京大學的計算機輔助翻譯專業采取的是“實習中操練”的做法,學生經過了系統的學習后,會進入不同的翻譯企業進行實習,在實習中,不斷提高能力,并確定下一步提高的目標,并且能在畢業后順利適應工作節奏。最后,是課程設置問題。以多數高校翻譯碩士(MTI)課程設置為例,雖然實踐性課程增大,但是在翻譯技術方面的課程比例較小,且多數學校將其設定為選修課程。國內課程設置未能體現高校自身和所在地區以及行業特色,隨意性較大,沒有給翻譯教學準確的定位。在翻譯教學中,講授應該在當代信息技術的平臺上,注重實踐能力的平培養,注重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

三、結論

現代化信息技術在翻譯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我們應該順應翻譯市場發展,建立了多層次、多元化的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翻譯教學也應當滿足行業的人才需求,將信息技術內容融入教學當中,以培養具備優秀的文字翻譯能力,熟練掌握翻譯技術,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濤,鹿鵬. 翻譯技術的理念與分類[J].中國科技翻譯, 2008,(1).

[2]駱耀祖,葉麗珠.信息技術概率論[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3]袁亦寧. 翻譯技術與我國技術翻譯人才的培養[J].中國科技翻譯,2005,(1).

翻譯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AP1000核電技術;AP1000核電英語;翻譯技巧

作者簡介:萬小燕(1985-),女,湖北黃岡人,中國核工業集團三門核電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浙江 臺州 317112)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10-0234-03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能源短缺日見突出,核電成為中國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全面應用模塊化建造技術、簡化的系統設計和非能動技術,與傳統的核電技術相比,大大提高了電站的建造效率和安全性能。三門核電工程是我國首個三代AP1000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項目的目標是通過三代核電的技術轉讓及依托項目的建造實施過程使中方形成自主建造后續三代核電機組的能力,并在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基礎上再創新,實現AP1000技術的國產化。

利用AP1000技術的基本前提是實現記錄AP1000核電技術的文件資料的成功漢化。AP1000核電技術專業英語(以下簡稱AP1000核電英語)的文件資料用詞準確、語言簡練、表達客觀、上下文邏輯嚴密、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實用性。這些特點使其翻譯不同于一般的文學翻譯和科技翻譯,給翻譯工作者提出了挑戰。本文分析了AP1000核電英語的特點,探討了翻譯技巧,以期對翻譯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科技翻譯的標準

現代翻譯理論認為,翻譯就是把原作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用譯文語言、以譯文語言的習慣表達方式,確切而完善地重新表達出來的一種語言活動。[1]近百年,我國翻譯界普遍采用嚴復的“信”、“達”、“雅”作為翻譯的基本準則?!靶拧?,即譯文內容要忠于原文,準確表達原文意思;“達”是指譯文的語句、結構通順,符合譯語表達習慣;而“雅”則是在“忠實、通順”的解釋中集中體現為“保持原作的風格”——則可謂是筆譯的最高境界了。[2]

AP1000核電英語要求用詞專業、語言簡練、表達客觀?!靶拧笔欠g的首要原則,對原文不準確的翻譯可能誤導信息使用者,影響生產活動的質量。翻譯求“達”,小到文中一個詞的理解,大到對整個文章結構的把握,只有做到了“達”,才能使讀者更好地掌握文章傳達的信息,用于指導生產。“雅”是指翻譯中的邏輯美和簡潔美,AP1000核電英語的翻譯不同于文學翻譯對雅的追求。在翻譯中,準確規范、通順易懂處于更重要的地位,但這并不是說AP1000核電英語的翻譯不追求美感。AP1000核電英語最具特色的美是邏輯美,因為其表達的是科技事實、概念、原理,在翻譯時要把握住結構嚴謹、邏輯縝密、無懈可擊的原則,使譯文不但呈現出極強的說服力,而且還體現出文章的邏輯美。

二、AP1000核電英語的特點

1.詞匯層面

英語中的科技文體并無一套獨特的語法體系,與其他文體相比,“相同之處遠遠超過差別。在各類英語之中,有著共同的核心語言,任何一類英語中最大量、最常見的語言現象都屬于核心英語”。[3]AP1000核電英語與核心英語的最大差別在于前者有大量的專業詞匯,即使某些詞匯也同屬于核心英語,但在AP1000核電英語文體中也有其特定的含義。AP1000核電技術資料中的詞匯大部分從通用科技詞匯中引申而來,但在核電技術背景下,有其特定的含義和說法。如containment根據container (容器)引申而來,由于核電站“安全第一”的特點而有了“安全殼”的叫法。大量普通詞匯結合核電行業的特點及核電廠的構造、原理功能等因素,引申出了核電領域內的特定含義,而且同一詞匯用于不同的系統或設備有著不同的譯法,如cooling shroud被譯為“冷卻風罩”,Core shroud被譯為“堆芯圍筒”。

2.句法層面

AP1000核電英語中多使用名詞化結構、被動語態及長句,體現技術資料的客觀、簡潔、邏輯嚴密。

《當代英語語法》在論述科技英語時指出,大量使用名詞化結構是科技英語的特點之一,因為科技文體要求行文簡潔、表達客觀、內容確切、信息量大、強調存在的事實。[4]AP1000核電英語較多使用名詞化結構,體現文章的客觀、簡潔、結構嚴謹,如:In case of loss of both normal and preferred power sources due to operation of protective relays and devices for the UATs and MSU concurrent with a turbine generator trip, an automatic transfer will be initiated to switch over loads from the UATs to the RATs.

根據英國利茲大學John Swales的統計,科技英語中的謂語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被動態。這是因為科技文章側重于敘事推理,強調客觀準確,第一、二人稱使用過多,會造成主觀臆斷的印象。[5]在介紹系統功能、運行原理時,AP1000核電英語使用了大量的被動語態,如:The normal ac power supply to the ECS is provided from the station main generator.

為了明確陳述事物的內在特性和相互聯系,體現上下文嚴密的邏輯關系,AP1000核電英語中常采用包含多個子句的復合句,或包含許多附加成分的簡單句,即大量使用長句,如:Isolation valves allow either train of booster/main feedwater pumps and associated suction strainers to be isolated for maintenance during power operation if necessary.

三、AP1000核電英語翻譯常用技巧

AP1000核電英語的特點使其翻譯不同于一般英語的翻譯,譯者在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必須采用恰當的翻譯技巧,才能達到“信”、“達”、“雅”的目的。

1.詞義引申

詞義的引申是指將一個詞的意義在其原始意義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背景和邏輯關系加以引申,選擇適當確切的目標語來表達,使譯文通順流暢。在翻譯工作中,有些詞如果生搬硬套字典上的意思,會使譯文晦澀難懂,表達拗口,因此需要對其意思進行適當的轉化。

“Internals”在核電設備名稱中使用頻繁,是根據“Internal(內部的)”演變而來的,在指反應堆內的設備時被譯為“內部構件”,而在“Pump Internals(泵芯)”中被叫為“芯”。“decay heat”被譯為“衰變熱”,decay的“衰變”意思是在其原始意義“衰退”的基礎上,根據AP1000核反應堆的反應特點引申而來的。

詞義的引申不限于專業詞匯的處理,而是AP1000技術資料翻譯中常用的技巧。如:The 6.9 kV 60 Hz (10.5 kV China project only) (11 kV) (50 Hz) system is designed to supply the maximum demand of the loads served without exceeding the continuous ratings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6.9kV 60Hz(中國項目為10.5kV)(11kV)(50Hz)(中壓供電)系統的設計能夠滿足相關負荷的最大用電需求,不會超過電氣設備連續運行的限值。(“Supply”沒有直接譯為“提供”,而是根據其搭配“supply the maximum demand of”譯成“滿足”,語句通順,表達清晰,更符合中文的語言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詞義的引申不得超過原始意義允許的范圍,否則,就偏離了原文的意思造成曲解。

2.詞匯增減

首先,詞匯的增加是指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在翻譯時增添一些原文無其形而字里行間有其意的詞,以準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

英漢兩種語言的詞語表現能力各有千秋,在表達同一概念時,使用的詞語數量往往不同。有時按照原詞量譯成漢語后,譯文會顯得語義不完整,或者表達含糊不清。譯者如果能夠順著原文思路挖掘出字里行間的意義,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稍作潤色,便可使譯文表達準確,結構嚴謹。例如:

(1)The load shedding does not apply to the medium voltage buses ES7 (and ES8), which have only one source of power and are energized during plant startup only.甩負荷設計不適用于中壓母線ES7(和ES8);此類母線只有一個電源,并且僅在電廠啟動過程中通電。(增譯“設計”一詞,譯文前后連貫,意思表達準確。)

(2)After prolonged use the EDI demineralizer membranes and resin become ineffective in removal of impurities.經過長期使用后,EDI電離除鹽裝置隔膜和樹脂會喪失雜質去除能力。(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增加了具有動詞意義的抽象名詞“能力”。)

其次,詞匯的減少是指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刪除原文字有其形譯文字面上不需要的詞,避免譯文的拖沓、累贅,甚至是邏輯上的重復和多余。例如:

(1)The power feeds for the four RCPs are provided by the ECS.4臺主泵由ECS系統供電。(刪除意思重復的“feeds”。)

(2)The main feed water pump discharge motor operated isolation valves can be opened or closed under manual control from the control room, or can be placed in an automatic mode. 主給水泵出口電動隔離閥可在控制室手動控制,也可以將其置于自動模式。(閥門只有“打開”或者“關閉”兩種狀態,因此譯文中省略can be opened or closed的翻譯,語言簡練,表達清晰。)

3.詞性轉換

英漢兩種語言的語言結構和表達形式各異,要使譯文忠于原文、語言暢順可讀就不能局限于逐詞對譯,必須進行適當的詞性轉換,名詞轉換為形容詞、動詞;動詞轉換成名詞、形容詞、副詞;形容詞轉換成副詞和短語等。例如:

(1)Recovery of thermal energy from the blowdown fluid improves the overall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plant.(Recovery由名詞轉換為動詞“回收”,靈活地處理了名詞化結構。)從排污流體中回收熱量,可改善電廠的整體熱效率。

(2)To monitor the chemistry of the steam generator blowdown water,continuous blowdown samples are collected from each steam generator blowdown line and are analyzed within the secondary sampling system (SSS).(形容詞continuous轉化為副詞)為了監測蒸汽發生器排污水的化學性質,從每臺蒸汽發生器排污管線連續取樣,在二回路取樣系統(SSS)內分析。

4.被語態的譯法

AP1000核電英語主要是敘述事理,為了表達客觀,大量使用被動語態。要使譯文表達通順、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必須對被動語態進行靈活地轉換。在翻譯時,大部分被動語態需要翻譯成主動語態。例如:

(1)To minimize the accumulation of sludge at the surface of the tubesheet in the steam generator, the BDS is operated for a short duration, generally less than an hour, at a maximum flow rate of 1.85% of the MSR (280 gpm per steam generator).為了盡量減少蒸汽發生器管板上污泥的淤積,BDS在短時間內(通常小于1小時)以MRS流量(每臺蒸汽發生器280 gpm)1.85%的最大蒸汽流量運行。(被動句譯成主動句,原文被動語態的主語the BDS在譯文中仍為主語。)

(2)The pressure in the blowdown header is periodically monitored by the plant operator during power operation to ensure proper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maintained.功率運行期間,電廠運行人員定期監測排污母管中的壓力,以確保系統運行正常。(前半句將原主語譯成賓語,而將行為主體譯成主語;后半句變被動為主動。)

5.長句的分譯

長句的分譯使譯文以簡短的語言準確完整地表達原文信息,減輕了讀者的負擔,提高了譯文的使用效率。AP1000核電英語中使用大量長句,短語與長句串成連環套形式。如果直接譯成中文,會使讀者有“喘不過氣”之感。長句的處理,需要按照中文的習慣進行語法變換、詞類變換,拆分成若干個短句,以達到準確完整地傳遞原文信息的目的。如果死扣外語語法形式,必然會造成譯文冗長,甚至不能準確地表達原文意思。

長句的分譯,并不是孤立地使用某一種技巧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各種翻譯技巧的結合。以上幾種翻譯技巧的處理結果,最終體現在完整的譯文上,也就包括了長句的處理。例如:

(1)The two breakers in series scheme is used to ensure that the RCPs are shutdown when the safety-related tripping signal is initiated.為了確保主泵在收到與安全相關的跳閘信號后能夠停機,此處采用兩個斷路器串聯的機制。(主句中的目的狀語中帶有一個賓語從句,賓語從句中又包含了一個狀語從句,翻譯時要理清句子的結構,層層分解。目的狀語to ensure……翻譯成一個獨立的分句,主句的被動結構譯成主動句,狀語中的賓語從句譯成主動語態。)

(2)High temperature is an indication that the steam generator inlet temperature to the blowdown heat exchanger is too high, that the heat exchanger isn’t functioning properly or that the condensate cooling water flow is not flowing at the required rate to maintain the heat exchanger exit temperature.高溫報警表示排污熱交換器入口溫度太高,可能是熱交換器運行不正常,或者冷卻水(凝結水)沒有達到維持熱交換器出口溫度所需的流量。(主句包含一個補語從句,從句包含兩個原因狀語從句。譯文拆分成三個分句,結合上下文,增加“報警”一詞,省略主句系動詞,“indication”轉化成動詞“表示”。)

四、結語

本文分析了AP1000核電英語的特點,探討了常用翻譯技巧。詞義的引申是AP1000專業詞匯翻譯常用的技巧;詞匯的增減避免了英漢兩種語言表現能力的不同而可能引起的意思偏差;為了實現譯文的結構完整、順暢可讀,適當的詞性轉化尤為重要;AP1000核電英語大量使用被動語態,被動語態的適當處理是實現譯文通順的必要手段;長句分譯成短句,完整地表達了原文的信息,減輕了讀者的負擔,提高了譯文的使用效率。

在三門核電項目的文件資料翻譯工作中,上述翻譯技巧得到了有效運用。隨著翻譯工作的發展,公司已形成了一套翻譯規范,如專業詞匯意義確定后編撰詞典,在公司內部出版;部分技巧,如被動轉主動、長句變短句等已被寫入翻譯技術要求。這些規范將進一步完善,并在行業內推廣,以期對核電行業的翻譯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導。

參考文獻:

[1]王平.科技翻譯中的修辭處理[J].中國科技翻譯,2011,(5).

[2]成妙仙.科技翻譯體會點滴[J].山西科技,2003,(6).

[3]王佐良.英語文體學研究及其它[J].外語教學與研究,1978,(1).

翻譯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應用型人才;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3)23-0048-02

一、應用型英語教學的要求和特點

一般而言,應用型人才是相對于理論型(學術型、學科型)人才而言的,兩者存在類型的差異,前者強調應用性知識,后者強調理論性知識;前者強調技術應用,后者強調科學研究;前者強調“專、精、實用”,后者強調“寬口徑,厚基礎”。

首先,應用型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漢語及英語語言功底,具備廣泛的科普文化知識。英語教學不僅要求學生熟悉本民族的語言文化,同時對英語語言的文化背景要有較深入的了解。

其次,應用型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具備把英語知識與專業技能結合起來進行實踐的能力,即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同時應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英語語言結合起來,能夠將所學知識進行母語和英語的思維轉換,把自己的專業技術轉譯成英文資料,或把英文資料梳理成本民族語言,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

最后,應用型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具有創新素質。扎實的語言文化是基礎,專業知識是社會生存的必要條件,具有創新素質是成功的必要保障。在應用型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力。

二、應用型英語翻譯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翻譯教學目前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翻譯方法通常注重對單詞、詞組、句子的翻譯以及對語法結構的分析,通過做大量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的翻譯技巧與能力。這種翻譯教學方法忽略了知識的內涵以及文化的特性,沒有很好地把語言、文化和本專業知識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英語環境差,缺少足夠的語言環境與交際氛圍,學生只是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練習與交流,課外也只是看看英文電影、雜志,很難把機械記憶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目前的英語翻譯教學并沒有把語言與實際交流環境以及學生的專業特點結合起來,更沒有注重學生的翻譯心理。

三、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在應用型英語翻譯教學中的運用

(一)課程設置

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教學模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附加活動型,也就是學生主要是通過課堂以外的網絡環境來學習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教師定期指導;一種是綜合型,即傳統教學法與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教學結合起來,由教師制定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學習計劃,指導、監督并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對目標課程進行合理設置。在選擇網絡資源時考慮所選素材是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翻譯技能以及提高到什么程度。

教師要制定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教學大綱,包括主題選擇、課堂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學生英語水平評估等。

(二)課前準備

準備工作包括:提前瀏覽網站,選擇適合學生使用的翻譯學習信息及相關的任務內容;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安排難易不同的學習資料。

(三)教學實施

教師應明確指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然后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安排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四)學習效果評估

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檢測學生是否能夠合理而有效地運用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

參考文獻:

[1]孫啟勤,周衛.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快速入門[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2]馮志偉.機器翻譯研究[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3]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4]李韓芬.互聯網免費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工具述評[J].農業網絡信息,2007(4):87-88.

[5]馮雪紅.論在線翻譯工具的作用及影響[J].菏澤學院學報,2009(3):119-122.

[6]章宜華.計算機輔助翻譯漫談[J].上??萍挤g,2002(1):55-57.

[7]李蓉蓉.在線翻譯網站英譯漢排歧質量比較[J].考試周刊,2008(38):161-162.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actical English Teaching

SHAN Yu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2, China)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右玉县| 阳朔县| 新沂市| 滨海县| 安多县| 普陀区| 西畴县| 博客| 莱芜市| 嘉黎县| 虹口区| 乐山市| 卢龙县| 夏津县| 蒙阴县| 洛阳市| 资阳市| 弥勒县| 镇康县| 陇川县| 白河县| 石林| 简阳市| 郸城县| 芦山县| 重庆市| 资中县| 商河县| 中方县| 益阳市| 阳新县| 鸡西市| 西丰县| 逊克县| 彰武县| 七台河市| 台湾省| 宁晋县| 山阴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