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研討會致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這金秋十月、舉國同慶祖國56周年華誕的大好日子里,我們迎來了全省水事案例研討會議在我市的召開。我代表濱州市水利局黨委以及全市水利系統干部職工,對會議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出席會議的各位領導和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濱州市位于黃河下游,魯北平原,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北瀕渤海,南靠淄博市,東與東營市接壤,西與濟南、德州市相鄰,西北與河北省隔河相望,是山東的北大門。土地面積9445平方公里,人口368.9萬。轄鄒平、博興、無棣、沾化、陽信、惠民、濱城區和經濟開發區六縣二區。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gdp)519.45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9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3378元,增長13.9%;全市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22.01億元,比上年增長43.73%,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水利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業務指導下,堅持不懈地大搞水利基本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概括地說就是初步形成了“六大體系”:
一、防洪除澇工程體系。流經我市的河流除黃河以外還有小清河、支脈河、徒駭河、德惠新河、馬頰河、漳衛新河等大型河道,近年來,我市先后對小清河、徒駭河、潮河、支脈河(包括北支新河)土馬沙河、白楊河、德惠新河進行了疏浚治理,使我市的防洪除澇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堤防長度762公里,全市防洪能力8175m3/s,排澇能力3674m3/s,基本達到了日降雨150毫米不成災。
二、農業灌溉工程體系。我市農業發展主要依賴黃河水灌溉。從1998年以來到現在,共建有萬畝以上的引黃灌區13處,其中市直接管理的5處(簸箕李、韓墩、小開河、道旭、張肖堂)引黃能力達389m3/s,控制灌溉面積45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392萬畝。
三、城鄉供水工原創:程體系。濱州是個淡水缺乏的地區,地下深井水含高氟高碘、易發地方病;坑塘蓄水太少,供水保障率太低。1999年在國家、省領導及上級水利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我市堅持走以平原水庫集中統一供水的路子,開始了城鄉供水體系的建設。經過近7年的努力,全市已有155.8萬農村人口吃上了高標準的自來水,普及率為56%。并且全市六縣一區均成立了水務局,實現了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
四、蓄水工程體系。我市屬資源性缺水區,2000年市政府提出了到2007年全市蓄水能力達到7億立方米的任務目標,在全市掀起了以平原水庫、河道建閘為主要內容的蓄水工程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蓄水1000萬方以上的平原水庫13座、蓄水50-1000萬方的11座、攔河閘83座、山區水庫23座,全市蓄水能力由原來的1.56億方增加到現在的5.36億方,為緩解我市水資源緊缺的矛盾,實現豐蓄枯用和水資源優化配置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四環五海”工程體系。原創:“四環五?!惫こ淌切乱粚檬形?、市政府著眼打造濱州特色,構筑黃河三角洲中心特色城市,加快實施追趕戰略步伐而實施的一項集交通、水利、城建、林業、旅游建設于一體的綜合系統工程。工程建設預算總投資5.32億元。水利部門承擔著整個“四環五?!惫こ痰脑O計和多數水工程的施工、監理等任務。目前,西海水庫已經建成,輸水管道已鋪設完成,水廠即將開工。南海水庫一期工程于2003年完成,2004年建設的水廠已向部分企業供水。環城河開挖整治、中海天橋、東環河趙州橋、西沙河橡膠壩等工程已全部完成。(明天將組織大家參觀指導)
六、水行政執法體系。目前,全市設有水政監察支隊一個,縣區局、局直各管理局監察大隊12個,擁有專兼職水政監察人員450名,形成了綜合管理、分工負責、協調執法、運作規范的水行政執法體系。近幾年來,全市水利系統實現了零行政復議、零行政訴訟和零舉報投訴。各級水政監察隊伍認真履行水政監督檢查職責,依法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調處水事糾紛,打擊危害水利建設和發展的不法行為,有力地維護了正常的水事秩序和水利部門的權益。2004年共查處各類水事案件160余起,調處水事糾紛28件,挽回經濟損失360余萬元。
大家上午好!今天“高質量學徒制培訓國際研討會”即將結束。我首先要向參加本次研討會的各位嘉賓和會議代表和所有為本次培訓研討會作出貢獻的有關方面及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大家各位參會代表的積極參與和密切配合,讓我們本次培訓研討取得了很大收獲。
在2天半的培訓研討會中,我們來自政府、企業和院校的40多名代表聆聽了國際勞工組織專家的演講,并且交流互鑒,圍繞“高質量學徒制培訓”這一主題,共同研討社會對話及溝通協調機制、監管框架、各方作用和責任、資金管理、技能人才需求與評價、社會包容性等共同關切的問題,分享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驗,分析了面臨的形勢、問題和挑戰,形成了很多富有創見性的思想觀點和成果。并且針對如何借鑒國際經驗搞好中國學徒制培訓、制定下一步的方案計劃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培訓研討會時間雖短,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效果顯著。
當前全球經濟仍呈現復蘇乏力和低位運行態勢。世界各國都在尋找破解世界經濟增長發展瓶頸的途徑和模式。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世界各國都將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作為推動實現經濟增長的有效動能。在此大背景下,我們舉辦“高質量學徒制培訓國際研討會”,完善學徒制培訓體系,搭建就業技能培訓和技能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平臺,實現政府、企業、學校和培訓機構以及勞動者的緊密銜接和良性互動。這對加快培養高素質產業工人和技能人才,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包容性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和現實作用。
一、會議主題:
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建設與知識組織
二、會議分主題:
1 數字資源發展政策與體系;
2 紙本資源與數字資源的協調發展;
3 網絡數據庫采訪與管理;
4 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5 數字資源共建共享;
6 館藏特色數據庫建設;
7 開放存取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8 數字資源長期保存;
9 古籍資源數字化建設;
10 與數字資源相關的知識產權及法律問題研究;
11 知識組織及知識組織系統的理論研究;
12 國內外知識組織項目分析與比較;
13 語義網、元數據、本體等知識組織技術研究;
14 知識組織相關標準、規范、體系結構研究;
15 其他。
三、征文要求
1 來稿要求主題突出、論點明確、層次清晰、結構嚴謹、文字通達,字數以4 000-5 000為宜。
2 論文請用WORD排版,格式為:中文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郵政編碼、中文摘要(200字以內)、中文關鍵詞(3個以上)、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職務、數以及聯系電話、E-mail地址)。來稿第一頁左上角請注明“會議征文”字樣。
四、其他
1 會議地點:貴陽(擬定)
2 會議時間:2009年9月(擬定)
3 參與方式:①投稿;②直接報名參會;③投稿參會
4 征文截止時間:2009年7月31日
5 征稿郵箱:journal@mail.las.省略,主題請注明“會議征文”。
聯系人:徐健、杜杏葉
聯系電話:(010)82623933
傳真:(010)82621460
《圖書情報工作》雜志社
據了解,“科技與品牌”研討會以網絡化語言將內容分為頗具特色的四個版塊:鏈接世界――世界化妝品流行趨勢;知識解碼――化妝品最新技術;點“NET”激活您的品牌――新產品;品牌.省略――產品開發與品牌建設,承辦方為觀眾特邀了兩位特級嘉賓:一位是來自中國美容博覽會品牌聯盟主席團副主席方征宇老師,一位是來自騰訊拍拍網知名電子商務專家王慶偉總監。方征宇老師的演講題目是《渠道呼喚抗衰老新品》。方老師首先強調:抗衰老護膚品,是行業最受關注的一類產品,投入最大,成長最快,需求最多;所有專柜產品都離不開抗衰老系列。接著方老師指出“日化專營店已逐漸成為化妝品銷售的主流渠道,抗衰老護膚品,已經逐漸成為主流產品”這一客觀事實。最后剖析了“凈紋緊致系列”、“眼部護理系列”及“口服美容系列”將領銜日化抗衰老產品及如何銷售抗衰老產品等內容。方老師不愧是業界的十大策劃營銷專家,繪聲繪色的精彩演講真是魅力四射,令全場觀眾陶醉其中。
最后一位演講嘉賓是王慶偉總監,主講《如何做好化妝品網絡營銷》。王總監首先通過網絡數據開宗明義分析網絡化妝品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然后通過市場需求總量及人均消費增長等數據分析化妝品消費者結構及購買需求,指出化妝品電商的挑戰和機會:其一是消費者喜歡購買品牌商品,網絡虛擬店可以隨時提供品牌正品商品;其二是消費者不忠實于單品牌而忠于一個層級的品牌,網絡虛擬店可以提供品牌正品專營店;其三是消費者期待中醫藥品牌,網絡虛擬店根據中國消費者消費心理,可以提供一個優質的中醫藥純天然系列品牌,自創品牌在自有渠道成熟的基礎上發展,定位近似絲芙蘭自創品牌寵愛之名,等等。最后,王總監介紹了網絡商城的創立、裝修、營運、推廣的技巧和方法,同時也介紹了化妝品拍拍商城的三層定位及優勢資源,特別透露了拍拍商城目前具有入駐的綠色通道。王總監嫻熟精辟的演講,極受現場觀眾熱捧,這從會后絕大多數觀眾紛紛向其索要名片中可見一斑。筆者認為,騰訊拍拍網王總監的精彩演講廣受歡迎,與其說承辦方特邀的嘉賓受歡迎,還不如說是化妝品業界的時勢使然,把握業界的潮流趨勢,引領業界同仁把握財富的脈搏,才是雅純公司一如既往舉辦研討會的宗旨所在。
本屆研討會再次被納入中國美容博覽會重要系列論壇之一,足見研討會已具有相當的特色及影響力,同時也可以看出CBE對研討會的重視和支持!據了解,本屆研討會在本屆CBE十二個特備活中是最為成功的活之一,火爆的會議現場,精彩生的嘉賓演講,以及專業聽眾的熱情參與和積極的反饋,再次充分肯定了第13屆“科技與品牌”化妝品OEM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第十六屆中國美容博覽會(CBE)組委會桑主席不僅出席會議并致辭,而且對本屆研討會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高度的評價,希望承辦方再接再厲,繼續舉辦更為精彩的研討會。
產業同仁積極評價“科技與品牌”化妝品OEM研討會
第13屆“科技與品牌”化妝品OEM專題研討會于本月19日下午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W3-M10會議廳成功舉辦,蔚然成為CBE一大亮點。
桑敬民先生,中國美容博覽會組委會主席,非常重視“科技與品牌”OEM研討會,曾提議研討會的主題升級(研討會的原主題為“與科
技攜手,創專業品牌”),曾出席第11屆、第13屆研討會并致辭。桑主席指出,“科技與品牌”OEM研討會,為加工技術企業與品牌公司、商家與廠家間提供了一個信息溝通和交流的平臺,是促進化妝品品牌和加工制造企業更好發展的佳音,行業非常需要這樣的會議,美博會也需要這樣具有差異化的特色會議。
楊大行先生,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廣東省輕工業協會會長,曾出席第11屆研討會并致辭,去年9月中旬出席承辦方雅純公司新址搬遷典禮并與雅純總經理劉山先生探討研討會的發展方向。楊會長認為,雅純公司承辦的“科技與品牌”研討會倡導以技術提升品牌,堅持不懈搭建洗化行業的技術交流平臺,是輕工業研產技術會議中的標桿會議之一。
何毅彬先生,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副會長、雅蘭國際(香港)健康美容集團總裁,一如既往對“科技與品牌”研討會給予悉心的指導和大力的支持。何總認為,“科技與品牌”OEM研討會搭建起加工企業的專業技術與品牌公司之間的信息溝通平臺,將最新的化妝品研發技術信息、世界化妝品流行趨勢、國家法規向及品牌建設技巧等第一時間傳播給業界,無論對于企業還是行業,舉辦這種會議都是有益的。
今村先生,日本娜麗絲化妝品株式會社海外事業部經理,曾出席第12屆、第13屆研討會,在第12屆研討會上發表演講介紹了日本業界最新技術成果。今村先生認為,“科技與品牌”化妝品加工制造研討會是當前業界交流國際最新技術及推廣研發成果不可多得的好平臺。
今年正值俞劍華先生逝世30周年,為了紀念這位在美術史論園地辛勤耕耘并取得豐碩成果的先輩宗師,更好地弘揚他的學術精神和學術成就,促進中國美術史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由中國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共同主辦的1俞劍華學術國際研討會2于4月25日在中國美術館召開。俞劍華先生為20世紀中國美術史論研究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著名的畫家教育家,也是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學科創始人。1895年6月俞劍華先生生于山東濟南,1915年俞劍華先生為北京高等師范錄取,受教于美術界的代宗師陳師曾,在繪畫上具有很強的傳統功力和不俗的格調。其生從事美術教育和研究工作,功力深厚,方法篤實,體系自成,著述宏富,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影響。早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俞劍華先生便發表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史論文章,自此直至先生離世的1979年,他從沒有停息過在美術史論領域辛勤耕耘的腳步,可謂著作等身,如他所著的《中國繪畫史》,《中國畫論類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國畫研究》、《中國壁畫》,《中國山水畫南北宗論》《書法指南》、《顧愷之研究資料》(合撰),《俞劍華美術論文選》、《注釋》,《注釋》,《注釋》、《注釋》,《中國畫論選讀》等,皆對我國美術史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研討會上,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發表了致辭。范館長首先肯定了南京藝術學院對此次研討會的諸多貢獻,他說“中國美術館十分高興和南京藝術學院共同在北京組織‘俞劍華學術國際研討會’。南京藝術學院高度重視這次學術活動可以說,近年來投入全院大量的學術力量,并且源起海內外特別是國內美術史論學界的許多專家學者,精心準備了這次會議。為這次會議重新整理和出版了俞劍華先生的代表作品,以及特別出版了他的論文集。也蒙今天參加會議,包括沒有到會的專家學者的學術支持,撰寫了一批新的關于俞劍華先生藝術史論、教學實踐藝術成果的各方面的論文,論文論題之廣泛,文章思考之寬闊,以及學術深度所達到的新的程度,我想,都構成了對俞劍華先生人生與學術道路,比較全面的新的總結,這就為這次會議準備了非常充分的條件。”其次,范迪安館長還指出了此次研討會的深遠意義,他講到,“我們還有更多理由在2009年的春天來舉辦這樣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因為,今年是俞劍華先生逝世30周年,也更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至今90周年的這樣大的文化背景下來緬懷、紀念20世紀中國美術史論的奠基人之一對俞劍華先生的學術做一次新的更加全面的認識。我想,我們每一個在美術史論界工作的同志和在美術界從事藝術實踐的同志都對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發展既包括大量藝術家從事實踐所形成的現代中國的美術形態,同時也會有非常深刻的感受,美術史論家在20世紀中國美術事業發展中的貢獻同樣是功不可沒,俞劍華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最后,范迪安館長祝愿研討會圓滿成功,并對此次研討會寄托了自己的希冀,他希望俞劍華學術國際研討會可以至少從三個方面進一步探討:“第一,在新的文化條件下,如何來看待俞劍華先生,包括他這一代美術史論家對于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學術所作的貢獻。第二、同樣,在學術發展中,我們經過了20世紀非常不平靜的社會發展的歲月,文化和學術遭遇很多的坎坷,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大批優秀知識分子學者堅持學術的精進,俞劍華先生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表率。第三,談到我們對美術史論經過了現代以來的新的發展,在20世紀更需要從中國學術的本體和主體角度進一步推進。”
在中國美術館范迪安館長致辭之后,南京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米如群也發表了致辭。米書記回顧了俞劍華先生在美術史論研究方面的學術成就和重要貢獻,尤其是對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學科的巨大影響,他說:“俞劍華先生是我國20世紀著名的美術史論家、畫家教育家,他將自己畢生精力都獻給了中國美術史論的開拓和研究成果輝煌,著作等身。據了解已出版的美術著作就有近千萬字,在我國現當代美術發展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樹立了不朽的豐碑,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感召力和說服力。俞劍華先生同時又是我們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科的創始人之,他從南京藝術學院前身上海美專遞經華東藝專再到南京藝術學院,每一個階段都留下了先生深深的學術追求的足跡和探索的巨大收獲。在以先生為代表的南藝名師的共同努力下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學科逐步形成了文脈清晰、傳承有序、特色鮮明、創作和理論研究并重的特點。如今先生開創的美術學學科已經成為國家重點學科的培育點,成為全國高等學校的特色專業,而他的許多弟子和在傳弟子如今已經成為我國美術界的精英和棟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年是俞劍華先生逝世30周年,撫今憶昔、感慨萬千,緬懷先賢意義深遠。30年來先生的許多遺著不斷被整理,出版,他的學術思想和成果也因此一致伴隨我們,激勵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努力,不斷追求。努力為中國史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米如群書記也表達了對此次研討會所取得的成果的信心:“我們堅信通過本次會議一定能夠把俞劍華學術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收獲到一批新的成果?!?/p>
出席會議的有來自中央美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四川大學,上海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雜志,中國藝術研究院江蘇省美術館、南京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中國澳門特區,中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以及來自日本多摩美術大學韓國大邱藝術大學等藝術高校和相關研究部門的30多位學者。會議分別就俞劍華先生的生平,治學方法、學術貢獻教育活動和成果、“俞劍華學派”的譜系及其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