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商業廣告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Chinese business advertising slogans from the angle of Speech Act Theory,Relevance Theory and Conversation Analysis Theory, which foreshadows the further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on-business advertising slogans,including political advertising, public advertising and personal advertising.
Key words: business advertising slogans; pragmatics phenomena;Speech Act Theory;Relevance Theory;Conversation Analysis Theory
在現代社會中,廣告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廣告語作為一種商業語言,它的語言精煉、內涵豐富、修辭手段運用適當。語言學界雖已對其研究頗多,但基于人們對廣告認識的側重點不同,對廣告語的解釋仍然存在一定差異。文章立足語用學領域,針對篩選的部分漢語商業廣告語,從言語行為理論、關聯理論和會話含義理論3個角度對其進行歸納,以期為進一步研究英漢非商業廣告語做出一定啟示和鋪墊。
1 商業廣告語中言語行為理論的體現
與一般言語行為相比,廣告語的最大功能是將商品信息傳達給受眾,為了實現其交際意圖——勸說功能,廣告這種特殊的言語行為必須講求策略,它既可以是話語本身,也可以是話語之外的手段。
1.1 廣告語中的直接言語行為
有些廣告語以言行事直接表達主題,廣告商用直截了當的話語表達出其推銷產品的意圖。如下:
[例1]保護嗓子 請用金嗓子喉片(金嗓子藥品廣告)
[例2]試一試 用手機看電視(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眾多主持人聯合所做廣告)
我們可以看出,這類廣告最大的特點是將受眾置于第二人稱,語言親切、內容通俗易懂,受眾不需過多的思維活動就能明白其宣傳內容。
1.2 廣告語中的常規性間接言語行為
有些言語行為可以通過句法結構表現出來。體現在廣告語上就是廣告商通過間接言語行為,向受眾表達邀請、勸說、允諾、提供等言語行為。如下:
[例3]排除毒素 一身輕松 (排毒養顏膠囊廣告)
[例4]寶寶少生病 媽咪少擔心 (兒童藥物廣告)
此類廣告的特點是推銷意圖明顯,受眾根據習慣就能判斷出其宣傳的內容及目的。
1.3 廣告語中的非常規性間接言語行為
還有一類廣告語在特定的語境下,依靠非常規性間接言語行為表現出來,語言表達方式含蓄。如下:
[例5]荀慧生 粉墨登場 (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新劇預告廣告)
[例6]天下美味 盡在片刻之間 我愛廚房 (劉儀偉《我愛廚房》欄目廣告)
[例7]金裝多美滋 “我自己的抵抗力” (兒童奶粉廣告)
該類廣告的特點是:受眾很難一下子看出其宣傳的目的及意圖,有時甚至辨別不出其宣傳內容,只有經過仔細推敲才能理解,然而卻會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2 商業廣告語中關聯理論的體現
[例8]這是我們不忘的記憶——回味唐朝 劍南春 (名酒劍南春廣告)
從例8這則廣告看,受眾以語境信息即廣告語字面意義為前提,結合自己的語境假設——“唐朝產出了什么?我們緣何要記憶?”來進行邏輯推理可得出語境含意:劍南春酒始釀于唐朝,且是我們的驕傲,我們要不忘盛世唐朝留給我們的珍品。
由此看來,廣告提供的認知環境是受眾理解廣告的基礎,最佳關聯也是受眾在理解廣告信息時希望能達到的。但是,廣告信息要達到最佳關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廣告的語境效果足以引起公眾的注意;二是公眾為取得語境效果付出了努力。如下:
[例9]自然給你更多 (蒙牛乳品廣告)
這則乳品廣告,人們乍一看想到的是旅游,這顯然與關聯原則不符。關聯原則要求“任何一個明示交際行為必須保證自身的最大關聯”。否定這種語境假設之后,受眾就會聯想到“自然”可以與“天然的、綠色的(食品)”有關。那么廣告語就變成了“天然、無污染、純綠色的東西會帶給你更多”。此處可以看出,讀者自然會拋棄前一種理解而主動地尋求最佳關聯。
[例10]好娃娃生病好娃娃幫 好娃娃讓好娃娃更健康(好娃娃藥品廣告)
為了理解例10這條廣告,受眾需要有自己的語境假設,如:“好娃娃”應該是一種藥物,而且是專為兒童研制的,在這樣的信息相互作用下,語境效果就會產生:生病服用“好娃娃”藥品,會讓好娃娃們恢復得更好。在這一過程中,受眾確實付出了努力:在理解廣告時,運用關聯原則,選擇與自己的認知語境最有關聯的理解,從而獲得相應的語境效果,取得交際成功。
3 商業廣告語中會話含義理論的體現
在廣告交流的語境中,廣告商需要做到對合作原則的遵循。但一則成功的廣告作品,要能引起注意、喚起興趣、刺激欲望、加強記憶,并促成購買行動,廣告商總會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技巧,有意違反合作原則,并使受眾能推導出其中的會話含義。
3.1 量的準則
[例11]做足益佰 (貴州益佰藥業廣告)
從字面上看,這則廣告信息量不足。相反,它的廣告商向受眾傳遞了這樣的信息:“益佰”取“一百”之諧音,“一百”為“滿分、很好”之意,益佰藥業既鼓勵自己做到一百分,又鼓勵大眾愛護身體做到一百分。
3.2 質的準則
[例12]媽媽永遠也不會老 (美加凈護膚品廣告)
這則廣告顯然夸張,違反了質的準則。受眾結合廣告語本身的語境,可推出其言外之意:“美加凈”是孩子眼中媽媽不會變老的護膚首選。廣告既強調了商品的可選性,又極大地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力。
3.3 關系準則
[例13]晶晶亮 透心涼(雪碧飲料廣告)
表面上看,這兩句廣告詞難以聯系在一起(“晶晶亮”修飾何物?“透心涼”和它修飾同一產品嗎?),可見這違反了關系準則。但受眾可假定廣告商是合作的,從而就能解讀其會話含義:這種看著“晶晶亮”的飲料,著實會讓你感到它透心的“涼意”。
3.4 方式準則
[例14]好吃點 好吃你就多吃點(食品廣告)
[例15]上海流行送瑞年 江蘇浙江送瑞年 中國年 送瑞年 (瑞年氨基酸片廣告)
這幾則廣告讀起來似乎不同程度的有些拗口、羅嗦,看似違背了方式準則所規定的簡潔明了之要求。實則它們是故意重復細節,告訴人們產品的特性。
4 結束語
Austin和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Sperber和Wilson的關聯理論以及Grice的會話含義理論的確為我們進行言語交際的研究開辟了一個很好的視角。文章透過漢語商業廣告語這種特殊形式的言語交際行為,對以上理論的體現進行的再次梳理,能夠讓我們更加有信心地去做進一步的英漢非商業廣告語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靳薇.淺析廣告語篇的會話含義[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02).
[2]張金泉,劉曼.會話含義理論在廣告中的運用[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
[3]劉書亮.廣告英語的語用分析[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12).
[4]於齊放.語用學理論在廣告語言中的運用[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2).
[5]高蠹琴.廣告的語用分析——從言語行為及語境談廣告[J].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02).
[6]陳香.關聯理論與廣告效果[J].云夢學刊,2002,(01).
[7]韋漢.會話合作原則與廣告隱涵[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6).
[8]王艷,李金鳳.從語用觀析英語廣告的語言策略[J].洛陽工學院學報,2001,(4).
[9]李悅娥,范宏雅.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神馬”都是浮云,但有一種“神碼”列外,它就是——二維碼神碼!
“神馬”都是浮云,但有一種“神碼”卻不是浮云,它就是——二維碼神碼!
愛碼(2維碼)在手,鎖我想鎖。
愛生活,巧工作,我更要用神碼!
百聞不如一試,掃過方可知曉。
不懂神馬,就用神碼。
動我所動,show我所秀——我愛平面二維碼。
二維傳輸,享受速度帶來的激情。
二維的世界,沒有距離!
二維金碼,時代科技。
二維碼,神!
二維碼,心服務。
二維碼幫您開啟多維商業!
二維碼的廣告做得好,用手機輕輕掃一掃。
二維碼神碼,就是給力的?。?/p>
二維碼神碼,絕不是浮云!
二維碼神碼,一拍瞬間!
二維碼神碼會讓你見識,什么叫做真正的“神馬速度”!
二維碼是神馬?二維碼就是神碼!
二維神碼,不是浮云。
二維神碼,快捷安全。
二維神碼,神乎其神。
二維神碼,速度領航。
二維神碼,一路相伴。
二維時代,“神碼”最給力——中國**。
二維瞬間,由你掌控。
不一樣的膚色,一樣的無線電——中國**。
不一樣的國度,一樣的二維碼——獨具匠心。
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二維碼讓您慧眼識金。
穿梭于三維世界的空間,感受二維碼的暢快與寫意。
穿越現實的空間,傳遞及時的瞬間。
創二維碼科技時代。
創新科技,二維世紀。
**二碼(愛嗎、2碼、愛碼),他無我有。
**二維,什么都不是問題。
**二維,邀您共享神碼國度!
**二維碼,誠信你我他。
**二維碼,帶你殺出一條商路。
**二維碼,讓每一秒都充滿意義!
**二維碼,我的暢通路!()
一、引言
在當今社會,廣告作為一種大眾傳媒語言在商業競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已經成為宣傳和促銷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廣告語言作為一種特殊的交際形式,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廣大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廣告大師Leonard認為:“廣告是人與人溝通的行業,廣告效果實現的關鍵在于向人們提供一種切中銷售要點的利益承諾或消費理念,而這主要是靠語言來實現的。”[2]
二、言語行為理論的應用
英國哲學家Austin 于1962年首先提出了言語行為理論。他認為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在大多數情況下同時實施了三種行為:言內行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為(perlocutionary act)。言內行為是“說話”這一行為本身。言外行為是通過“說話”這一動作所實施的一種行為,人們通過說話可以做許多事情,達到各種目的。言后行為是說話帶來的后果。[3]
在商業廣告中,制作者通過廣告話語這一言內行為,達到對受傳人進行言外行為,最后實現言后行為。
例1:解身體的渴,健力寶。
說出這句話,這一行為就是言內行為。通過這句看似簡單的問句,其言外行為就是提醒別人口渴就去買健力寶飲料。其引發的言后行為就是人們購買健力寶飲料,達到其廣告的目的。
三、會話含義理論的應用
美國哲學家Grice在人們如何使用語言這一基礎上,為了設法領會說話人話語的真正含義發展了會話含義的理論(Conversation Implicature)。他提出的“合作原則” (Cooperative Principle,簡稱CP),包括“四準則”:“量準則(Quantity maxim)”(不多說,不少說)、“質準則(Quality maxim)” (說真話)、“關系準則(Relation maxim)”(有關聯)和“方式準則(Manner maxim)”(要清楚明白)。在會話過程中,交談者對這四條準則的不同程度的遵循或違反,都會產生會話含義。[4]
在商業廣告交際中,廣告商經常有意識地違背合作原則中的某些準則,為了向消費者傳遞一些符合合作原則的信息,并且希望消費者能夠從廣告中推導出這些信息。
(一)商業廣告語對數量準則的違反
Grice認為數量準則就是使自己所說的話達到(交談的現時目的)所要求的詳盡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說的話比所要求的更詳盡。然而在廣告語中常常違背這一準則,提供多余或不足的信息。通常情況下,不必要的信息表面上與廣告的主題沒有關系,但實際上這種表達方式必有它的目的。而廣告的信息量多余或不足會給受眾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同時也會產生更積極的效果。
例2:中藥世家——霸王洗發露
這則廣告語明顯違反了數量準則,信息嚴重不足,并且讓受眾者覺得這是個推銷藥品的廣告,從字面看根本與洗發露沒有任何聯系,但是恰恰是在信息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卻給受眾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使得受眾者繞過字面含義尋求會話含義,了解本產品的特性和優勢,達到廣告的目的,使人印象深刻。
(二)商業廣告語對質量準則的違反
質量準則要求人們在交談中不要說自己認為是不真實的話;不要說自己缺乏足夠證據的話。違反質量準則,廣告語會
例3: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這是白麗美容香皂的廣告。這句話明顯違背了客觀事實,人的年齡怎么能越過越年輕呢?這就需要受眾者去尋找廣告中的會話含義,其實它是想表達用了他們的香皂可以變年輕,保持青春,已達到廣告的目的。
例4:天天都穿新衣服——立白洗衣粉
這句話就明顯地有些夸大其詞了。我們現實中人們不可能天天買衣服,天天穿新衣服,所以這句商業廣告語讓人覺得不真實。這就需要受眾者越過字面意義來尋求會話含義:立白洗衣粉質量好,值得信賴,從而增強廣告的說服力。
(三)商業廣告語對關聯準則的違反
關聯理論(Relerance Theory)是由巴黎大學的斯波伯(Dan Sperber)和倫敦大學的威爾遜(Deirdre Wilson)共同提出的。該理論認為言語交際是一個明示推理過程,主要研究信息交際的推理過程,它的目標是“確認植根于人類心理中的、能夠解釋人們彼此如何交際的一種內在機制”。[6]
所謂關聯準則,就是指說話要貼切。一般說來,人們在交談時所說的內容要與話題相關,否則談話就無法繼續。在廣告中,當廣告制作者違反關聯準則時,我們看不出廣告產品與廣告語有直接聯系。但廣告制作者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更好的向受眾傳遞信息,加深廣告在受眾者心里的印象和加強廣告的渲染力。[7]
例5:杯中的一片翡翠
這是一則標準布蘭茨茶葉公司廣告語。這則廣告用美麗的翡翠形象讓受眾想象出翡翠翠綠的顏色與新鮮的茶葉聯系到了一起。運用無限的遐想和精妙的語言突顯產品的品質,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渲染力,令人不得不為之心動,最后購買其產品。
例6:自然給你更多 (蒙牛乳品廣告)
這則乳品廣告,人們乍一看想到的是旅游,這顯然違反了關聯準則。關聯追則要求“任何一個明示交際行為必須保證自身的最大關聯”。否定這種語境假設之后,受眾就會聯想到“自然”可以與“天然的、綠色的(食品)”有關。那么廣告語就變成了“天然、無污染、純綠色的東西會帶給你更多”。此處可以看出,讀者自然會拋棄前一種理解而主動地尋求最佳關聯。
除商業廣告語外,有些廣告語將名言警句改頭換面,體現的正是語用學的關聯理論,利用人們熟知的社會文化知識,從而引起受眾者的聯想和共鳴。
例7: We take no pride and prejudice.(Time雜志)
看到這則廣告,讀者自然地就會聯想到英國著名作家奧斯丁的名著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從而領悟其標榜自己不偏不倚,主持公道的真實意圖。
(四 )商業廣告語對方式準則的違反
方式準則要求避免晦澀的詞語;避免歧義;說話要簡要(避免贅述);說話要有條理。違反方式準則的情況在廣告語中運用較多,目的是出其不意地達到語言的效果。
例8:媽媽的選擇
這是雀巢奶粉的廣告語。如果我們事先不知道這是一條關于奶粉的廣告語,那么我們會怎么想呢?也許有的人會認為這是一條推銷孕婦產品的廣告語吧!這條廣告語違反方式準則所產生的歧義讓受眾饒有興趣的去探討,并且這條不同尋常的廣告語會給受眾者十分深刻的印象。
廣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言語交際行為。本文分別從廣告制作者角度考察了廣告語有意違反合作原則的某條準則產生的會話含義,并從受眾者角度對廣告語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偟膩碚f,基本實現了最初的寫作目標,那么要使廣告言語行為獲得成功,人們還要能夠根據廣告語境成功地解讀廣告語。
參考文獻:
[1]陳露. 廣告.禮貌.隱念,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1).
[2]孫維張.漢語社會語言學[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81-90.
[3]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4]Grice, 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P. Cole (ed) Reading in Language and Mind, Blackwell Publishers,1975.
[5]張馨.語用學與外語教學[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關鍵詞: 預設分類 預設特性 中文電視商業廣告
1.引言
預設(presupposition),也稱前提、前設,常被定義為說話者在說出某個特定的句子時所做的假設。預設最初是由德國哲學家和數學家弗雷格在1892年提出的一個哲學和邏輯學課題,后于20世紀60、70年代進入語言學領域并取得了豐碩成果。
2.預設的主要分類及特性
語言學家對預設的分類看法不一,“法國語言學家基南把預設分為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兩種”(計道宏,2011:102)。
2.1語義預設
語義預設是基于真值條件語義學的研究,被看做兩個命題間的一種語義關系,排除了語境因素,只包含語句本身意義,其基本特性包括抽象性和普遍性(計道宏,2011:102)。
從真值的角度來看,如果命題A預設命題B,那么A真,B真;A假,B真;B假,A無所謂真假。
2.2語用預設
語用預設指“那些對語境敏感的,與說話人(有時還包括說話對象)的信念、態度、意圖有關的前提關系”(何自然,1977:68)。就其使用而言,語用預設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2.2.1單向性
單向性是指在聽話人未接收到信息之前,預設只是說話人一方做出的,并沒有與聽話人進行協商,只有在不斷交流中,談話雙方才逐漸形成共同的知識,并不斷予以補充和修正(張曉梅,滕延江,2006:126)。
2.2.2主觀性
主觀性是指預設是說話人的主觀想法,未必真實可靠,這在批評、責備、反駁、指控等時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在上級批評下屬某件事情做得不對時,上級主觀認為下屬辦事有誤,但事實上下屬可能認為并非不妥。
2.2.3隱蔽性
隱蔽性是指預設是只有通過分析,才能揭示出的話語隱藏的言外之意,而非基本信息。例如:甲對乙說:“Please close the door.”字面意思就是甲請求乙把門關上,其預設則是門一定是開著的。
3.中文電視商業廣告語和預設
3.1廣告語言的特點
廣告就是廣而告之,通過一定形式的媒體,向受眾傳遞某種信息。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一則廣告能否吸引廣告受眾的注意是廣告成敗的關鍵。廣告的語言朗朗上口,簡潔精練,易于理解,便于記憶,在傳遞信息的同時,喚起讀者興趣。只有對廣告有了充分的理解后才能引發廣告受眾的注意和興趣,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去購買廣告所宣傳的產品,從而達到廣告的促銷宣傳目的。
3.2中文電視商業廣告中預設的特點分析
廣告中的預設屬于語用范疇,筆者主要從語用預設的角度對廣告語進行了分析。
3.2.1中文電視商業廣告中預設的單向性
①“常備三精雙黃連,流感季節別感冒?!保ㄈp黃連廣告)
在這則廣告中,廣告商和廣告受眾并沒有交流信息的機會,只是廣告商說三精雙黃連口服液可以很好地預防和治療感冒,而消費者只能選擇接受還是不接受這種由廣告商單方面做出的預設。
3.2.2中文電視商業廣告中預設的主觀性
廣告的預設帶有的強烈的主觀性特點和斷言性質的語境假設,給人以事實的感覺。
②“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保X白金廣告)
③“殺菌治腳氣,請用達克寧?!保ㄟ_克寧廣告)
腦白金廣告的預設是“腦白金是最有價值的,其他禮品都不如腦白金”;或“如果送禮,腦白金最合適,最討對方的喜歡”。達克寧廣告的預設是“治療腳氣,達克寧療效最好”。從以上兩則經典廣告語中消費者雖然對這兩種產品的銷售情況無從考證,但是這種主觀性的陳述方式給人以事實的感覺,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和興趣,暗示消費者要買相關商品,就要先考慮他們的。
3.2.3中文電視商業廣告語言中預設的隱蔽性
這里預設的隱蔽性主要是廣告商將預設隱含在廣告的話語之中,通過廣告的特殊語言表達方式或語境對廣告受眾加以暗示,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和“誘導性”(趙立無,2009:96)。
④“海飛絲,干凈肩膀,永遠擁有?!保êow絲廣告)
這則廣告的預設為“用海飛絲洗發,不會出現頭屑,使你肩膀永遠干凈”,廣告的字面意思向廣告受眾做出了承諾,暗示消費者使用該產品可以擺脫以前的頭屑煩惱,給消費者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樣該廣告在說明海飛絲去屑能力出眾的同時,也喚起了消費者對該產品的興趣,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
4.結語
預設屬于語言學研究范疇,而廣告是一種特殊的交際行為,預設的運用可以提高廣告的語言質量,使其更加精練簡潔,幽默風趣,增強廣告的吸引力和消費者的購買欲,從而達到廣告的促銷宣傳目的。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2]計道宏.預設的語用功能研究.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101-103.
關鍵詞:視覺沖擊;信息傳達;廣告語
中圖分類號:J5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5-0172-02
對于以傳遞商業信息為主要目的商業廣告而言,信息傳遞的效率直接影響到其商業信息的宣傳效果。能夠把商家的信息完整快速的傳達給消費者,是對優秀商業廣告的基本要求。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相關的商業信息傳遞給消費者,就不能稱之為合格的商業廣告設計作品。
商業廣告面向的人群是來去匆匆、形形的消費者。實踐證明,消費者對于商業廣告的觀看都是在極短時間內完成的。來去匆匆的行人對于街面廣告很少駐足細觀。針對這種情況,如何把廣告中所承載的商業信息更快更直觀的傳遞給消費者就成為商業廣告設計中的一個重中之重了。
經調查,消費者更容易接受秩序性強的事物。一些有次序并且相對簡潔明了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在廣告設計作品中,包含著各種設計元素:如圖像、文字、色彩等。各種元素又由于各自承載的信息不同各司其職,同時又共同服務于一個共同的主題。若想使廣告中的商業信息更好的傳達給消費者,就要將這些設計元素秩序化,分清主次關系,分清最重要的信息元素是什么,其次、再次什么。商業廣告所承載的各種信息不能不分主次的呈現在消費者面前。而要解決好商業廣告中信息傳達的關系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合理處理好廣告作品中圖像與圖像之間的主次關系
圖像是商業廣告中不可缺少的設計元素,具有形象、具體、直觀的特性,它能夠更加形象地表現設計主題和創意,是商業廣告設計主要的構成要素,對設計理念的陳述和表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通常,在一副商業廣告作品中一般都會有若干個圖像元素。這些圖像元素分別承載了不同的商業信息。根據人比較容易接受有秩序的事物的特點,我們要對這些圖像元素進行歸納整理。分清重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對其在視覺上進行主次分明的處理。力求將最主要的的商業信息首先傳達給消費者,其次再將其他信息逐級遞減的傳達給消費者。
(一)通過改變各圖像元素的大小來打造主次分明的圖像信息傳達
圖像信息傳達的主次關系是由其視覺沖擊力來決定的,視覺沖擊力強的圖像必將首先吸引到觀眾的注意。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放大主要圖像元素的面積來增加主打圖形的沖擊力,其他的圖像的視覺沖擊相應依次減弱。達到將圖像元素的視覺沖擊力逐級分層的效果。
(二)通過虛實對比來處理個圖像元素的主次關系
近實遠虛。對比強為實,對比弱為虛。由此,我們則可以依照商業廣告中各信息元素的重要性的不同,來對其進行視覺上合理的安排,使其各元素形成層次分明的視覺沖擊。使審美客體給予消費者清晰分明的信息刺激,利于消費者對廣告本質內容的直觀把握。
(三)依據大眾的視覺流程規律來合理安排圖像元素的位置關系
大眾觀察事物的習慣是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由此可見,我們在安排圖像元素的位置時,要把重要的元素放在左上方。這樣更加有利于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淡然事無定律,如果想要其他的特殊效果,亦可以將主要的圖像元素放置在其他區域。
二、合理處理好文字之間的主次關系
文字是商業廣告中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是對一件廣告設計作品所傳達意思的歸納和提示,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它能夠更有效地傳達作者的意圖,表達設計的主題和構想理念,傳遞商家的信息。
在商業廣告中,一般都會有多種含有不同信息的文字元素。而只有依據觀眾的視覺觀察特點,合理的處理好這些文字元素的主次關系,才能使廣告設計作品具有節奏和韻律,更好地傳達作品所需傳達的內容。
(一)要合理的安排好不同段落文字之間的秩序關系
不同段落的文字承載著不同的商業信息,對于這些商業信息,商家也不是要不分主次一股腦兒的傳遞給消費者。其也是有重要次要之分的。這些不同段落的文字包含有標題、引語、簡介、聯系方式等等。要根據重要性來安排這些文字的主次關系。加強重要的文字元素的視覺沖擊力,合理有序的減小次要元素的視覺沖擊,最終達到規范有序的信息傳達。承載的信息越重要,其圖形圖像元素的視覺沖擊力就越強。
(二)恰當處理好同一段落文字中的主次關系
在同一段落中的文字之間,也有著層次分明的關系??芍^整體中包含著局部,局部中又存在著整體。例如:在“我喜歡你”這句話中,是“我”重要。還是“喜歡”和“你”重要。一旦確定其的主次關系,那就要從視覺表達上做相應的處理了。最終給予這段文字層次分明的關系,更加符合“易視”“易記”的特點。
(三)充分重視字體在文字主次關系中的作用
字體在商業廣告的宣傳上可謂至關重要。字體變化是在視覺上區分同一段落和不同段落之間文字元素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字元素之間節奏感、韻律感和次序感形成的重要條件。例如,在商業廣告中比較重要的標題都會使用較為粗壯的字體,這是增強其視覺沖擊力的需要,就算在某些時候因特殊的設計要求使用較為清秀細致的字體,那也必定會將其字號放大,以使其視覺沖擊力不減。
三、恰當處理好文字元素與圖像元素之間的關系
在商業廣告中圖像元素和文字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的主次關系可謂極其微妙。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互相依存的關系。在商業廣告中,文字元素和圖像元素都是相互組合,成組存在的。這樣就減少了作品中信息元素的層次,使作品在視覺上更加的簡潔明了,利于消費者的觀察。
另外,為了使消費者更好的領略商業廣告的主要內容,設計者必須選用大小適當的文字(字號)。文字太大或者對比太強,必然喧賓奪主,干擾了主題畫面的視覺傳達作用,反之文字太小,不利于突出設計思想,降低公眾對作品主題的攝取。所以合適的字號是設計者控制整個畫面層次、詳略的關鍵。
四、充分運用色彩對于信息傳達的作用
色彩的運用得宜也是商業廣告設計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消費者對商業廣告作品的第一印象是通過色彩而得到的,色彩的艷麗、典雅、灰暗等感覺影響著公眾對廣告作品的注意力,比如鮮艷、明快、對比強的色彩較暗淡、破碎、對比弱的色彩組合會更加的吸引觀眾,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時注意以下幾點:
1.在色彩配置和色彩組調設計中,要把握好色彩的冷暖對比、明暗對比、純度對比等等,充分利用色彩的這些對比關系來劃分設計中各元素的視覺直觀性,使其有次序的傳達到消費者眼中,利于消費者對于廣告所承載的信息的接受。
2.作品的色彩要有明確的主色調。主色調的確立能夠將廣告設計的主題在第一時間清晰的傳達給消費者,使消費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對于該廣告的主題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從而加強消費者對于廣告繼續觀察下去的興趣。
五、盡可能將廣告語進行精簡、提煉
廣告語是商業廣告的中最為主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商業廣告中起畫龍點睛作用的元素。一句簡潔精煉的廣告語能在第一時間將廣告的主題告訴觀眾。這樣做為消費者更快、更好的領會廣告的主題提供了最有力的條件。觀眾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去觀察多個視覺元素。只有通過我們對于廣告中諸元素視覺沖擊力的秩序化處理,促使其先觀察一點,之后在觀察另一點,這樣依次下去,使消費者更容易領會廣告中的內容。一句簡潔精煉的廣告語可以為信息元素的傳達起到龍頭作用。使廣告中不同信息元素之間的節奏感、韻律感和秩序感得到加強。使之更加符合消費者對于商業廣告的觀察習慣。
綜上所述一副在信息傳達上有著良好秩序感的商業廣告作品,能帶給觀眾清晰明了、層次分明的信息刺激。使其能夠更好地領會廣告中的主題和內容,有利于商業廣告的宣傳作用。在安排處理商業廣告中各信息元素之間的關系時,不僅要在視覺上處理好各視覺元素之間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主次關系,使其在視覺審美上主次分明、層次清晰,更要從廣告創意和文字語義的層面出發,通過更好的情感元素來打動和感染觀眾,從而增強商業廣告信息傳達的節奏感和韻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