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雷鋒叔叔手抄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學雷鋒表彰大會主持詞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三月是一個春光明媚、生機勃勃的季節,也是一個愛心綻放、新風勁吹的季節。我們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精心組織了以學雷鋒,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全校師生踴躍參與,積極行動。短短的一個月里,涌現出了一大批學雷鋒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一個月中校園里的好人好事,表彰我們身邊的小雷鋒。現在我宣布實驗小學2016年學雷鋒活動月表彰會現在開始。
首先請大隊輔導員揭老師作學雷鋒活動月工作總結并宣讀學雷鋒標兵名單,大家歡迎。
請鄭校長為學雷鋒標兵頒獎,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獲獎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
請雷鋒式的好少年五(6)班 同學與我們分享他在學雷鋒活動月中的心得體會,大家掌聲歡迎。
同學們,學雷鋒的活動雖然結束了,但學雷鋒的行動不能停止,雷鋒精神不能丟失。希望全體同學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時時處處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主動幫助他人,爭做雷鋒式的四好少年,讓雷鋒精神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發揚光大!
實驗小學2017學雷鋒活動月表彰會到此結束!
學雷鋒表彰大會主持詞二 男: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女: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下午好!
男:剛剛過去的三月是個特殊的月份。在三月里,三月的風吹來了,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吹醒了大山,吹響了小河。春風吹呀吹,吹來了一個萬紫千紅的繽紛季節,吹來一個生機勃勃的嶄新世界,也吹來了振奮人心的雷鋒精神。
女:在這春暖花開的三月,為了緬懷心中英雄,弘揚雷鋒精神,我們四小學子都動了起來,各個年級的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共同紀念這個不朽的靈魂。
女:瞧,三四年級的學生將自己對雷鋒同志的佩服與贊美寫成演講稿,聲情并茂地抒發了自己的感情。
男:看,還有五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制作的手抄報,精美的畫、優美的文字,展示的是對雷鋒精神的贊美。
女: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各個年級學雷鋒的風采吧!
表演部分
男: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雷鋒有限的生命雖然停息了,但他那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卻永遠激勵著我們,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請聽
雷鋒精神激勵我演講比賽特等獎獲得者四(2)班同學的演講《雷鋒精神激勵我》!
女:每次讀雷鋒的故事,我總會被雷鋒同志那默默貢獻、不求回報的精神所感動。在這份感動中,我下定決心要向雷鋒同志學習,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別人,貢獻社會。接下來請聽雷鋒精神激勵我演講比賽特等獎的演講《在感動中創造感動》,演講者五(1)班同學。 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每當我讀到雷鋒同志寫下的這段話,內心不免澎湃激蕩。雷鋒精神就像一盞明燈,引領著我們向前,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請欣賞雷鋒精神激勵我演講比賽特等獎獲得者四(6)班同學的演講《雷鋒精神激勵我》!
女:高年級的哥哥姐姐用激昂的演講表達對雷鋒同志的贊美,低年級的孩子們也用自己的歌聲唱響對雷鋒的愛。接下來,在雷鋒精神激勵我歌詠大賽中獲得特等獎的一(2)班的同學們將給我們帶來《學習雷鋒好榜樣》,掌聲歡迎!
結束語
男:雷鋒,已經成為一個符號,一個最感召人心、最震撼人心的符號。 女:雷鋒,已經成為一種精神,一種最溫暖的人心、最鼓舞人心的精神。
男:同學們,虛心學習雷鋒吧!為了迅速進步,為了健康成長。 女:努力學習雷鋒吧!為了不誤入歧途、為了不迷失方向。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方法 探究
作文關鍵在說真話,訴真情,但這都需要以較好的文字功底和豐富的生活體驗為基礎,不然,學生如果有了體驗,沒有文字功底,也只能是“有話難言”;如果只有文字基礎而沒有豐富的體驗,學生的作文就會顯得蒼白。那么,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就需雙管齊下,不僅要通過多讀來進行積累以提高學生猜詞造句的能力,還需要借助生活實踐來豐富學生的體驗,從而讓學生有話可說。
一、引導學生多讀,讀中積累
讀是寫的基礎,讀不僅能讓學生獲得語感,也能讓學生在讀中獲得詞語的積累。但就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看,很多教師依舊將讀和寫分離開來,從而讓學生只知道讀,將讀的過程當做完成讀后練習的工具,學生讀只是一種被動行為,讀中所獲得知識也最多是為了完成任務,自主性不強。
眾所周知,只有當主體處于相對自由的狀態下,思維才會變得更靈活。同樣的,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讀來讓學生獲得語感和掌握詞語,就需讓學生讀的活動變得自由些。
首先就課內閱讀而言,小學人教版所選課文多為較經典,且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課文,說其經典是因為這些文章在用詞、修辭和文章結構上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就應多引導學生去讀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且要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去體會。當然,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詞語或修辭一類知識進行積累也是必要的。這里可采用兩種方法,一是每節課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背誦,并進行仿寫。在仿寫過程中,要注重強調“形似”,至于內容,則要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來進行。二是可每天讓學生選擇3——5個當天所學的詞語進行“連詞成段”練習。如《記金華雙龍洞》教學后選擇“明艷、蜿蜒、稍微、漆黑、觀賞”等詞語來引導學生進行練習。無論是上述的哪種方法,關鍵點在于持之以恒,小學生的毅力較差。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后向學生明確要求,并督促完成。
至于課外閱讀,就小學生而言,可側重于引導他們多讀童話、寓言故事等。教師在學生閱讀課外作品時,關鍵是要做好指導。一是在作品選擇上的指導,當前的學生思想都較為激進,因此,教師在對作品選擇時,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而又有文學價值的作品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二是在閱讀方法上,要指導學生讀中思,讀中想,在讀的過程中要試著提出一些問題。同時,要引導學生學寫讀后感,讀后感的寫作以前也是很多教師常使用的方法,但因功利性較強,導致寫讀后感成為一種負擔。在寫作讀后感的過程中,教師只能從宏觀上進行引導,如對文本語言的欣賞、人物形象的理解、對故事情節的分析、仿寫、縮寫等皆可。
應該說,通過讀來豐富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掌握豐富的材料,可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但讀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注意讓學生讀寫結合起來。
二、引導學生實踐,實踐中體驗
寫作是情感的流露,是學生心聲的表達,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寫作就會變得模板化,成為考試的工具。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的課程,寫作不僅是要提高學生應用文字的能力,還要讓學生在寫作中學會表達自己,促進自己思想的發展。而這些都需要豐富的體驗作為基礎,那么,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就需注重通過實踐活動來豐富學生的體驗。
在寫作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的各種實踐活動中,如舉行班級詩歌比賽、作文比賽、朗誦比賽、出板報、手抄報等等。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活動后,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以文字的形式將活動過程表達出來,如在演講比賽后,寫寫自己是怎么參與的,參與前和參與后的變化怎么樣,活動是如何組織的等等,當學生習慣于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那么,寫作就成為了一種習慣。
其次,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而組織學生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則可進行“學雷鋒做好事”的活動;學《灰雀》可進行“動物大觀察”活動。總之,就是要讓學生學了會用,如手工實踐,幫父母做家務等,要讓學生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去感受生活,在感受中豐富自己的體驗,從而將這種體驗在作文中表現出來。常見的方式可引導學生寫日記,但日記不能過于嚴格要求,關鍵是要學生能將自己的體驗真實的抒發出來。
最后,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小學生。教師在對學生作文評價中,總是會陷入以成人的眼光來評價學生,于是,評價就變得有些蒼白了。其實,小學生的思維自然不能和成人相比。因此,在作文評價中,教師要“置異身而思之”,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這樣才會變得更加中肯。當你多看到學生的優點,其實,學生也會再教師的鼓勵下而對作文產生興趣,有了這一點來做基礎,作文水平提高就不是難事了。
總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來進行作文指導,在指導中關注學生的寫作規律,注重引導學生在讀中積累,不斷獲得預感和掌握詞語,在實踐中豐富體驗,如此基礎上再指導寫作,相信學生的寫作水平會獲得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巖.論小學生寫作的指導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