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人生如夢的下一句是什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寫作教學 議論文 排比修辭
在歷年的考場作文中我們不難發現同樣的命題,比較接近的觀點,類似的論證結構,文章卻會有高下之分,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語言問題。時下中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不重視提高語言水平幾乎成了一種痼疾。
在議論文寫作過程中,要有鑄煉語言的意識,不能僅僅滿足于“說清”。“說清”是基本要求,“說好”、“說透”是高標準要求。一句平常的話,能不能換個引人入勝的說法;一件事,能不能描述得形象一些;一個傳統的說法,能不能用個新穎生動一些的表達方式……創設議論文亮點語言的技巧固然很多,但我發現排比修辭在優秀作文中的運用十分廣泛,所以,在這里,我想具體談談運用排比來扮靚議論文的語言。
一、排比修辭的作用
1.排比可使文章海涵人生,濃縮歷史,增大文章容量。
如文章《情感與理智》以如下文字展開理性和情感的思辨:
三國舊事明朗,昔日之覆轍豈能重蹈,是誰讓一代梟雄董卓含恨離世?是他那最信任的義子呂布。是誰偷換了曹太公墻上的金磚?是他最寵愛的小兒阿瞞。是誰捧著張飛的首級奔向敵營?是他親自挑選的副將。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歷史的天平上他們都讓親密的情感所欺弄,所扼殺。在理性的尺度上,他們顯得是那么渺小,那么無知。
2.排比可使語言瑯瑯上口,氣勢非凡,表現語言魅力。
如文章《喜悅》用如下文字表達喜悅:
喜悅,它是一種智慧,一種超拔,一種悲天憫人的寬容和理解,一種飽經滄桑的充實和自信,一種光明的理性,一種堅定的成熟,一種戰勝了煩惱和庸俗的清明澄澈。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朝霞,它是無邊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線。
3.排比可使推理周密嚴謹,環環相扣,展示思想雄辯。
如文章《自尊無價》這樣展開思路:
自尊是什么?自尊是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千古佳話;自尊是志士不飲盜泉之水的高風亮節;自尊是“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言壯語;自尊是“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這段文字通過歷史事例的縱向羅列,深刻地闡述了自尊的廣泛內涵,為后文展開張了本。)
二、排比修辭的妙用
語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與否,直接影響作文質量的優劣。古語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在寫作時,用排比的修辭手法確實能為文章的語言設置一些亮點,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那么如何運用排比手法為語言上創設亮點呢?下面列舉議論文中應用排比的四種類型。
1.修辭連用式。
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修辭手法組合使用來完成的。下面從五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1)連續設問構排比
這種方法將設問、排比兩種修辭手法組合起來,通過連續的設問形成排比結構,在一次次的回答中層層深入,加強文意。如下例:
人生苦悶嗎?不,我們有激情,我們有歡笑。人生旅途中,我們有奮斗、有追求,我們會為成功去努力打拼。人生是如此豐富多彩,何談苦悶?
人生如戲嗎?不,我們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填補歲月的空白,我們會用真情去演繹人生。人生不是戲,我們更不能游戲人生。
人生如夢嗎?不,它并非夢幻,而是真實的存在。經過我們的奮斗與追求,我們的理想一定會實現!
上例選自吉林省中考滿分作文《美麗人生》文中的三個設問,三個有力的回答、從不同的層面闡述了關于人生的看法。設問使文章有了含蓄美,排比的格式使文章具有了形式美。
(2)連續反問構排比
這種方法將反問、排比兩種修辭手法組合起來,通過連續的反問形成排比結構,以加強文意、深化主題。如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白楊禮贊》一文第七段,連用四個反問句,構成一組排比。句法的變化如下:“難道你就只覺得它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以上四個反問句由外向內,層層深入地贊揚了中國人民像白楊樹那樣枝枝葉葉緊靠團結、力爭上游的精神,從而深化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3)巧用對比構成排比
這種方法將對比和排比兩種修辭手法組合起來,通過一組對比,鮮明地表達作者的觀點。如下例:
在真實與虛偽之間,我唾棄虛偽;在忠誠與背叛之間,我厭惡背叛;在寬容與狹隘之間.我保留寬容:在自尊與阿諛之間,我恪守尊嚴。在成長的路上,有舍有得,心靈的選擇決定了你一生的方向,心靈的選擇是人的靈魂的集合。
上例選自優秀作品集中《心靈的選擇》一文,文中將真實與虛偽、忠誠與背叛、寬容與狹隘、自尊與阿諛排列在一起,通過它們之間的正反對比,更好地表達了自己心靈的選擇。
(4)巧設博喻成排比
這種方法將博喻和排比兩種修辭手法組合起來,針對同一事物連續設喻,以求窮形盡相、生動活潑。如下例:
感動好像暖暖的春風,“二月春風似剪刀”給大地帶來春的消息,讓世界充滿生機和活力;感動仿佛隱隱的春雷,驅散了人們心中的陰霾,使沉睡者蘇醒,使懶散者振奮,使迷途者奮起直追;感動猶如瀝瀝的春雨,滋潤了干涸的心田,“潤物細無聲”。
上例選自河北省中考滿分作文《感動》,文中以春風、春雷、春雨連續設喻,充分地寫出了“感動”帶給人們的溫馨、振奮、滋潤。比喻運用得當、貼切、全面,詩句的引用、排比的形式增添了文句的韻味。
(5)巧用名句構成排比
這種方法在一組排比句中巧妙的引用一些經典的名言警句,從而使文章充滿詩意和文采。如下例:
思念使詩圣嘆故鄉月明,思念使女詩人瘦比黃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夢還鄉相顧無言淚千行,思念使婉約派泰斗酒醒曉風殘月楊柳岸……
上例選自優秀作品集中《思念是一道風景》一文,文中詩化的語言,令人賞心悅目,興味盎然,喚起讀者的聯想和思考。
2.語句關系式。
這種方法主要是用因果關系復句,或用假設關系復句,或用條件關系復句等構成排比進行議論,以增強論證的邏輯力量。
(1)巧用因果構成排比
參天大樹挺拔聳立,枝繁葉茂,正是來自于深扎大地的根與干構成的三角形的支撐。所以,根死樹必枯;凌云高樓巍峨壯觀,氣勢撼人,正因為那來自堅實基石構成的三角形無語的支撐。所以,基陷樓必危。
上例選自2006年湖北滿分作文《把握三角形的支撐》,文中句與句之間既形成排比,又展現了句子內部的因果關系,有力地揭示了主題。
(2)巧用假設構成排比
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綠意……
上例中三個“如果”三個假設,假設之中還有比喻,語言整齊之中有變化,句式運用有新意。這一段文字表達效果極佳,從根本上說,還是修辭運用得當的結果。
3.文章段落式。
這種方法主要是從中心論點中解析出若干個分論點,用相同的句式表達,然后放在各段開頭,構成排比。如下例:
魅力是演講大師瀟灑的手勢,魅力是蒙娜麗莎迷人的微笑;魅力是邁克爾?喬丹的臨空灌籃,魅力是巴蒂斯圖塔的飛腳抽射;魅力是白石老人的蝦,魅力是悲鴻先生的馬。
當然,我們不能為排比而排比,因為思想感情是根,文辭是葉,根深才能葉茂。但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文學才能,讓文章多幾分文采的亮光,的確不失為議論文作文獲得高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天地初始,萬物混沌。盤古醒來,開辟古今。醒,從迷蒙中睜開雙眼;來,由黑暗的夢中,走向光明的世間。每個人,每物,每種情感都在一次復一次的“醒來”中成長。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醒來作文高一600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醒來作文高一600字1天陰沉沉的,一連幾天都是如此。地上的水洼還未干,雨可能一會兒就會再次狂掃。
雖然寫完了作業,可我根本沒心思去玩,我知道那些作業雖然做完了,可我依然還有許多不懂的地方。
初中確實和小學不一樣,小學的基本上一聽就會;而初中需要你慢慢地去體會、理解。而第一次月考的巨大壓力讓我無法原諒自己。
我揉一揉幾天前就有了黑眼圈的雙眼,倒在床上想補充一下睡眠,但躺在床上的我翻來覆去地卻怎么也睡不著。那些煩惱像一群蒼蠅一樣,一直纏著我,我感覺極困卻難以入睡。
內心厭煩的我,坐起來大叫了一聲。我真想找一個空曠而無人的地方,痛哭一場,盡情發泄一番。我換好鞋,穿了外套。我知道這老天也不會輕易放晴,便拿了把雨傘走出了家門。
我來到小區的河邊,站在橋上。河面上的涼風吹在我的臉上,一點兒也不舒服;鳥兒嘰喳地叫著,旁邊兩個孩子瘋跑著,但這一切只能使我感到更加厭煩。
我拾起一個小石頭,狠狠的扔向水面。平靜的水面開了一朵花,而石頭卻在水花中跳了一下消失了……
為什么!就連石頭的一生也有色彩,我為什么沒有?
風可以盡情的吹;鳥兒可以盡情的叫;小孩子可以盡情的玩耍;就連平平凡凡的石頭,離去時也有水花的葬禮!難道我的一生就沒有色彩了?
突然地上出現了許多濕點——下雨了。
水面上被風吹出的花紋消失了,只有雨點砸出的波紋;鳥兒們被淋濕了羽毛,經不住凍,停住了叫聲,歸巢了;孩子們望向天上的雨點,也無奈的回家了;石頭們只能經受這場雨,才能迎來陽光。
我突然懂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要經受挫折才能得到回報,我突然覺得這雨,非常的美……
我終于清醒過來,甩掉了腦子里的那一群“蒼蠅”,頓時感覺輕松起來。
醒來作文高一600字24歲時,母親帶我去看過一場音樂會,音樂會上的曲目已記不清了,但我卻記住了一位年輕的哥哥,他上臺時,手里拿著一把小提琴。當時的我對此感到十分好奇,正打算問母親時,臺上已響起一陣悅耳的樂音,那聲音如海中的魚兒一樣晃著入了人們的耳里與心里。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如此美妙的音樂。一曲終了,四周的人們無不報以如雷般的掌聲,這個不知名的哥哥成了我的第一個偶像。記得那時,我對母親說:“媽媽,我要學這個!”
從那開始,我醒來時就想著練琴,閉上眼睛做的夢也與琴有關。中間也確實發生了許多困難,但不論如何,我考到了10級,柜子上也擺著大大小小的獎項。
拿到10級證書時,我興奮了一段時間,可之后,我就變得驕傲自滿起來。童年時的那個哥哥再不成我的追求,我自以為自己已成為一個高手,不再認真練習,偶爾的練習也只是隨意拉上一曲,似乎與我的夢想,愈來愈遠。
況且,隨著學業不斷繁重起來,我也愈發覺得勞累與忙碌,從而失去了興趣。
又是一年的國際比賽,我匆匆忙忙地選了一首《回旋曲》。臨近比賽了,我卻認為自己對此曲甚是熟練了,盲目地拉著其中的快板部分,心卻不知早已跑向何處。
比賽后,我從賽場出來。有些心慌,因為節奏不對,出現了錯音。但是,我卻仍然對母親說:“一切良好!”
那幾天,我的心懸得高高的,總擔心忽地落下一塊大石,把心擊得粉碎。
果不其然,獎項出來時,母親在獲獎欄中一遍遍地找著我的名字,卻怎也找不到。最后才發現我名落中山,沒有獲獎。
那是傍晚了,天上劃過陣陣流星,身旁的母親只是看著它們,沒有說話。片刻之后,母親開口了:“孩子,你知道嗎?這些流星現在看已經很亮,但到達千里之外的地方,這些流星才發現自己比之前變得更加閃耀了,它們不屑于眼前的自己,依然追逐著更加光明的自己,落在更美的星河上,它們多么值得你學習啊!”母親談話間,那些星星也顯得更加閃亮,更加純潔。忽地,我好像從一個自認美好的夢境中醒來了,徹徹底底地醒來了。取而代之的是屬于我的星河。
我默默地回到房間,拿起了提琴……
那是后來的事了吧,又是一次比賽,我依然選擇了《回旋曲》,與之前不同的是,我沒有了驕傲的態度和緊張的心情。我只把這次比賽當作一次與音樂交流的舞臺。輪到我了,我拿著提琴,演奏了起來。隨著一陣活潑的快板,氣勢不知不覺地高了起來,如同千軍萬馬奔馳在天邊的原野上,到最后時是一處緩慢的節奏,聲音漸漸地放低,好似陣陣雷鳴……
一曲終了,我如夢初醒,才記得自己在比賽,向臺下深深鞠躬。幾個月后,家里的柜子上又多了一個獎杯,它立在那里,與其他獎杯相比,顯得特別美麗。
因為那是屬于我的一顆流星。
醒來作文高一600字3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種子,只有經過埋葬,才有生機。
——題記
初見,被如墨如雪的琴鍵深深驚艷。它好似一道光,照進我的生命里。從此,在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開始了漫漫學琴之路。可因年少時的貪玩與不堅定,沒過多久,便賭氣放棄了,讓我覺得我與鋼琴的距離似越來越遠……
一天下午,我背著沉重的書包再次路過那個琴行,那熟悉又陌生的音符傳來,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法盒,流瀉出來的琴聲,交錯著神奇、優雅、縹緲、性感,它們化成魔咒,喚醒了我沉睡的聽覺,內心有種聲音溫柔卻篤定地告訴我:醒來吧,你也原本可以屬于鋼琴,這美妙的音符原本也屬于你。
撿起鋼琴,困難挫折再次歸來。手型、指法、力度、情感的要求讓我有些無措,有些壓力。無數次想,現在開始真的還來得及嗎?看到朋友們結伴而行的身影,看到同學們放學后嬉笑打鬧的場面,而我只能選擇與他們截然相反方向的背影,獨自一人向琴房走去雖有些遺憾無奈,但內心卻又很堅定,所幸這一次是真真的醒來,心中似有股不知名的情緒在涌動著,我知道這一次的我,不會再放棄了。在每個放學的午后,在那間琴房,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老師一次次指導著,一次次糾正著,我反復練習著,有過疲憊和退縮,卻始終相信北島的那句話:一切希望都帶著注釋,一切信仰都帶著。
在無數次練習中,沉睡已久的琴技在慢慢蘇醒著,我在鋼琴的時間中聆聽著、感受著:在車爾尼的練習曲中,我體會到了力量控制的別樣美;在《獻給愛麗絲》中,我感受到了純潔的愛意與未曾說出口的心意;在肖邦的夜曲中,我領略到了夜晚的靜謐以及浪漫“詩人”的獨特情感……我仿佛與鋼琴融為一體,在音樂世界中感受著鋼琴的獨特魅力。
在一次次的演出中,我對人生似乎也有所頓悟,我在一次次的困難磨礪中漸漸醒來,明白了世間萬物都不是完美的,當我們出現了失誤,只需再背起行囊,汲取經驗,再次出發,找到自信。我們有多幸運才能體驗這短短的一生,所以,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很多曲子,我都未曾來得及練習,很多浪費的時間,都已無法挽回,但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因為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
感謝鋼琴帶給我的頓悟,它支持著我,帶領著我走過一個個春夏秋冬,伴著落日余暉。沉醉在鋼琴的世界中,我的人生如夢般初醒……
初見鋼琴,驚艷了時光。再學習鋼琴,溫柔了歲月。
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時光的涵義,也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珍惜,這世間并沒有真正的放棄與失敗,只有肯與不肯醒來的心。
所幸,這一次,我醒來了。
醒來作文高一600字4在深沉的夜,居民樓上零零散散的光芒陸續暗淡。周圍都靜了,耳畔的聲音遠去。此時,城市開始沉睡,山巒開始沉睡,我也開始沉睡。
凌晨四點,天空昏暗,卻隱隱約約泛著藍。我在暖黃色燈光的照耀下到達了千佛山腳下。抬頭望望天,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小亭子立在那里。我帶著興奮的心,穿過了大門。
進入園區,路邊種著各種各樣的樹,透過樹葉之間的縫隙能看到東方泛起的魚肚白。仔細聽,便能聽到斷斷續續的蟬鳴與幾只鳥兒婉轉的叫聲。于是,我們在大自然的旋律下向山頂進發。剛開始爬,同學們有說有笑地跟在老師后面,時不時東瞧西瞧,一切都是新鮮的,隊伍中到處洋溢著我們的歡聲笑語。
走著走著,我們發現一棵棗樹,棗樹的樹干由下往上開始分叉,大約到了三分之一處,樹干開始分出兩三根分支。其中一根分支長的尤為粗壯,它努力向外延伸著自己的枝干,仿佛在向人們炫耀它曼妙的身姿。茂密的綠葉形成了一把綠油油的傘,更像是給登山者遮陰。想到這里,我心中一暖,這樹,仿佛與佛有著相同的慈心善念。
大家爬到一處臥佛的雕像處已經有些輕微疲勞。有些同學額上已經布滿密密麻麻的汗珠,呼吸也變得粗重起來。而這時,路兩旁看似無用的石欄,似乎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大家緊緊扶著石欄,像是把整個身子的重量都壓在了上面。這時打開水杯,水杯中的一滴水就像是圣水一般,一滴落到嗓子眼兒里,清清涼涼,甘甘甜甜。甚至可以說:“此水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飲?”
艱難的挪著步伐,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大家已經極度疲勞。躺在幾塊亂石上,癱坐在臺階上……蟬鳴的叫聲越來越多,叫得更加響亮,它像再給使出全身力氣給我們加油。拐角處的石欄比之前的石欄更加光滑如玉,多少人扶手登山留下的痕跡啊,它不是登山者艱難而又執著身影的見證者嗎?
扶著石欄,在心里默默地給自己打著氣,一步,一步,又一步……
終于登上山頂了!陣陣微風吹來使人倍感舒適。天已亮了大半,向東方看去,太陽已高高升起;向山下看去,高樓遠山朦朧中隱現;上空,不時有成群的鳥兒從頭頂悠然飛過……
這個時候,城市醒來了,山巒醒來了,整個世界都醒來了,我的心伴隨著初生的朝陽一起醒來了……
醒來作文高一600字5醒來
還是別醒了。
它望著裂開的那道縫,心中卻萌生出一股快要將它窒息的退意,也許它將再次沉睡,與大地母親的懷抱永不分離,最多有點不甘心。
快出來看看吧,它聽見素未謀面的伙伴們萌芽后的歡呼——為醒來,為彼此,為空氣中隱隱約約的絲絲涼意。
還是別醒了,不知怎地,它心中的慌亂更甚。
你在害怕什么?它用沾染泥土的那層薄薄外衣,緊緊地包裹住自己,淡綠色外衣早已有了好些褶皺。對未知的恐懼似從前的長夜潮水般向它襲來,驚濤駭浪在它的心中久久地拍打著——從前不覺黑暗,原是這般,可怖。
它耳畔忽然響起大地之母的輕聲呢喃。
那時,它尚幼小得睜不開眼,就日日偎在母親令人心安的懷中,聽母親柔柔地說著平生見聞,時不時地應著。
“人間的風是什么樣子?”
“這個嘛,讓我想想,”它聽出母親話中的些許為難,“人間的風啊,總是暖暖的,夾雜著令人親近的泥土氣息、永不消逝的淡淡花香、葉上滴滴晨露的純粹干凈……興許還有遠方人的幾縷愁緒。”這到底是風呢,還是母親呢?它默然想著。
后來,母親又講了些什么,它著實無法一字不漏地記得,總之聽得它云里來霧里去。它還依稀記得,抑或說是聽懂的,不多,其中有那么一句是“人間的風當然不止一番面貌,有時北風過境,天地皚皚,入眼蒼涼,刺骨寒意撲面而來。”
它不由得又將自己抱緊了些,但對那風的好奇與向往悄悄爬上心頭。
一如那時聽到這番話的它。
說完這番話,母親卻并未繼續下去,似乎也陷入了某種回憶之中,一時難以自拔。
忽然——“聽,”她輕輕地,呢喃著“風來了。”
它清晰地聽見黑暗中有陣清涼,義無反顧地呼嘯而過,帶走了孤寂,留下了勇氣。
它用力到近乎透明的手驟然松開,再也無需猶豫。它用嫩白的手將那窄窄的泥縫一點、一點地撐開,終于探出頭,被太陽趁機晃了晃眼。
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世界啊。它笑著加入伙伴們,一起歡呼,為醒來,為彼此,為這空氣中隱隱約約的絲絲涼意。
風終于來了,母親的聲音慢慢逸散在空中,隨風飄蕩在悠悠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