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楊玉環與李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當我三歲時,用稚嫩的雙手捧起這本大大的《唐詩三百首》,一股清新之墨香擁入心脾,沁人肺腑。李白的五言律詩是我如癡如醉,白居易的七言絕句使我趣意重生……正因為有了唐詩,才有了現代文明的社會;正因為有了唐詩才推動著人類的發展。總之,唐詩在人們精神文明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接著,一個個名篇映在我眼前,一句句韻詩在我口中蕩漾。“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移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李白的《小兒識月》帶領我飛入夢幻之境,讓我學會深思,讓我在月明如水,皓月當空的夜景中漫游,領略詩人的無限魅力。
“車粼粼,馬簫簫……”這便是杜甫的名詩《兵車行》。這是我在十歲時認識的詩。在杜甫描寫的大丈夫被捉去當負沉重的徭役和征戰,只留下妻兒在家中悲傷地哭泣時,悲憤的心情從我心頭涌起,我多么希望我當時能在詩中充當一名主要任務將那些兵卒趕走,讓各家庭團聚起來啊!但我只知道我在現實社會中。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乃白居易的《長恨歌》。我在詩中讀出了詩人的情致纏綿無限。楊玉環與唐玄宗的生死愛情情景在我眼前出現。那悲傷的愛情,一定會為后人所敬仰。
其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是當今正確的說法。唐詩推動著人類的發展史中國歷史上一個永遠的里程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87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也是一類非典型免疫相關性疾病, 其潰瘍的形成因素有很多, 其中酸性胃液對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最基本的因素[1]。本次研究中, 隨機選取收治的 6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 其中對 30例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 獲得了非常理想的護理效果, 提高了患者腸黏膜SIgA,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 2013年 2月 ~2014年 2月收治的 6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均經胃鏡檢查及臨床病理分析證實, 符合消化性潰瘍的相關診斷標準, 按照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 30例。對照組中男 16例, 女 14例, 年齡 22~70歲, 平均年齡 (52.8±5.8)歲。
觀察組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齡25~74歲, 平均年齡(56.2±
6.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 對患者進行對癥護理[2]。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干預, 具體包括:①一般護理:由醫護人員向患者介紹有關消化性潰瘍方面的知識, 讓患者多了解有關疾病知識, 提醒患者一旦出現胃腸不適癥狀要及時就診, 盡早接受有效的治療, 減緩病情。②心理護理:醫護人員要增進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 及時緩解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和不良情緒, 使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并幫助其樹立治愈的信心。③互動護理:醫護人員要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按時服藥, 配合家屬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和鼓勵等, 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 加速機體的康復。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3] 對兩組患者 SIgA含量及臨床護理效果進行評價。治愈:患者接受護理后, 經胃鏡檢查發現潰瘍面完全愈合, 其他炎性征象完全消失;顯效:患者接受護理后, 經胃鏡檢查發現潰瘍面基本愈合, 其他炎性征象有所緩解;有效:患者接受護理后, 經胃鏡檢查發現潰瘍面愈合≥ 50%, 其他炎性征象有所改善;無效:患者接受護理后, 經胃鏡檢查發現護理前后無任何改變, 甚至病情加重。總有效率 =(治愈 +顯效 +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中治愈 22例、占 73.3%, 顯效 2例、占 6.7%, 有效 5例、占 16.7%, 無效 1例、占 3.3%, 總有效率為 96.7%;對照組中治愈 15例、占 50.0%, 顯效 3例、占 10.0%, 有效1例、
占 3.3%, 無效 11例、占 36.7%, 總有效率為 63.3%;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1.66)μg/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3 討論
臨床上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非常高, 相關研究表明:腸黏膜免疫微環境失調是導致消化性潰瘍患者病情發展的主要因素, 而 SIgA主要存在于黏膜組織中, 在患者機體中具有抑制黏膜病菌的生長和繁殖的作用, 本文通過采取正確、合理的護理干預模式, 從而達到提高 SIgA含量的目的[4]。其中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干預, 分別從:一般護理、心理護理及互動護理等方面具體進行, 醫護人員在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同時, 做好對患者的安慰和鼓勵, 促使其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改善機體免疫力, 使得免疫活性細胞能夠分泌出更多的 SIgA, 抑制腸黏膜病原菌的繁殖, 其護理應用價值十分顯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