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立冬的寓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古時民間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認為氣候轉寒,只有補充足夠的營養來保暖,來年才能生機勃勃,而南京立冬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立冬節氣吃湯圓的寓意,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立冬節氣吃湯圓的寓意立冬吃湯圓能幫助我們防寒御寒。
糯米湯圓外型圓圓的,里面帶餡或實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則叫湯圓。元宵湯圓可以有很多花樣。尤其帶餡的品種最多。甜餡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餡一般有鮮肉丁、蝦米等。還有菜餡元宵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稱“五味元宵”,寓意勤勞、長久、向上。
傳統的制作方法,南方做湯圓,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后將餡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干糯米粉的籮筐里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
立冬吃湯圓好處多多,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冬季氣溫寒冷,陰盛陽衰,熱量比較足的湯圓就能保證人體充足的供能。南方的豬油肉圓,北方的白糖元宵,里面滿是碳水化合物與能量,吃一口暖上半天。
糯米也是一個冬季應景應季的好食物,營養師也證明了糯米在秋冬多吃的好處,糯米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2等營養成分,是我們滋補養生不錯的食材。《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后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
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飲食營養才會被身體吸收利用,提高機體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實際上,冬季進補,要遵循“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不宜食用過于燥熱的大補之物。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的食物,如牛羊肉、烏雞、桂圓、紅棗、山藥、豬血、糯米等溫熱食品,抵御寒冷,滋陰潛陽。
立冬三候具體解釋一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與冰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
二候,地始凍
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凍,冰壯曰凍,地冬為凝結。“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再五日,雉入大水為蜃與“雀入大水為蛤”相對應,蜃是大蛤。古人認為“海市蜃樓”便是蜃吐氣而成。
立冬有什么忌諱1、忌日曬過長:過久的日曬會消減人的水五行,減少財運。
在健康方面,會損傷皮膚,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微生物侵襲人體,造成感染,還可引起視力減退。
2、忌活動過劇:劇烈的運動過后心跳容易加速,血壓升高,這個季節里特別容易發生危險。
所以最好立冬過后一般人不要選擇劇烈運動。
3、忌外出過早: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溫度最低的時候,不僅外出最易引起感冒,而且陰氣比較重,非上班人士最好選擇上午10點以后到室外鍛煉。
上班人士注意添衣保暖,調節運勢。
4、忌洗浴過長:冬天陰氣比較重,立冬后洗浴過長會削減人的陽氣,并且冬季空氣干燥寒冷,許多老年皮膚干燥脫屑、瘙癢,所以不宜長時間泡在水里。
5、忌“小疾”不治:立冬后天氣寒冷,人容易遇感冒、咳嗽、頭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須及時治療,以防患于未然。
可有一種魚卻是驚世駭俗的異類,它天生就沒有鰾!而且分外神奇的是,它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四億年,它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它就是被譽為“海洋霸主”的鯊魚!英雄的鯊魚用自己的王者風范、強者之姿,創造了無鰾照樣追波逐浪的神話。
然而究竟是什么讓鯊魚離開了鰾在水中仍然活得游刃有余呢?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因為鯊魚沒有長鰾,一旦停下來,身子就會下沉。它只能依靠肌肉的運動,永不停息地在水中游弋,保持了強健的體魄,練就一身非凡的戰斗力。
原來正是鯊魚的天生缺陷,使它只能不息地奮力游動,反而造就了它的強大。鯊魚無鰾,是它的悲,也是它的喜。
變幻莫測的人世也常常上演著一出出悲喜劇。
1982年的一天,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可他帶給父母和所有人的不是喜悅,而是極度的震驚:他竟無手無腳,只有一個小小的左腳掌及其相連的兩個腳趾頭!童年,小朋友們的嘲笑、自卑和孤獨成了他的家常便飯。10歲時的一天,他甚至試圖在家里的浴缸自殺。
經過多少次艱難的抉擇,他終于拾起了堅強與愛,并開始適應自己的生存環境。心之所愿,無事不成,他不但學會了刷牙、洗頭、打電腦,甚至能像常人一樣玩滑板、游泳、踢球、釣魚、騎馬,甚至是開快艇……而能做到這些,并不是靠練習一兩百次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需要常人難以想像的堅韌和不停息的努力。
19歲那年,學校舉辦的一場演講令他深受感動,一個大膽的想法突然像陽光一樣照亮了他的心:我也要學習演講,給更多的人帶去希望!他不斷嘗試,每一步都那么艱辛,但又是那么堅定!
生活上、事業上他都逐步將自己磨礪成了強人。
如今,這個才28歲沒有手和腳的年輕人拿到了兩個大學學位,獲得了澳大利亞“杰出澳洲青年獎”。同時是銀行家、CEO、演說家。他已在20多個國家進行演講,與數百萬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經歷。他不但自己成為了一位“三尺巨人”,更激勵無數身陷困境中的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他的名字像他燦爛的笑容一樣深深刻進了人們的心里:尼克?胡哲。
在互聯網變革的進程中,有兩個相關方面的變化值得引起重視。一是互聯網自身的發展變化,即互聯網內在性變革,比如:從人際互聯網走向物際互聯網(物聯網),從固定互聯網走向移動互聯網。這些互聯網自身接入方式和接入范疇的改變為互聯網自身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二是互聯網為諸多傳統產業領域所帶來的變化,即互聯網的外在性變革。其所引發重要變革的領域之一就是金融領域。近年來,互聯網和傳統金融領域的融合已衍生出一個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領域。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程中,固定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也已形成鮮明的分野。從1994年到2008年,可以看作是我國固定互聯網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在互聯網發展初步普及之后,在2003年前后互聯網金融逐漸為人們所關注。在這個階段興起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務形態是基于固定計算機的互聯網支付應用。而從2009年(2009年1月7日,我國3G牌照發放)至2013年(2013年12月4日,我國4G牌照發放),則可以看作是我國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最初階段。在這個階段,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和服務開始普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則進入一個快速爆發的歷史階段。在2011年前后,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業務形態的移動支付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自2014年至2020年前后,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時期,因為隨著3G、4G的廣泛應用以及5G技術的商用推廣,移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環境將變得更為成熟和完善。自2011年以來,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快速發展,已在人們面前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新的世界里,由于移動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固有的產業關系發生了新的變化,此之謂“破”;移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又為未來產業格局的變化奠定了新的基礎,此之謂“立”。就移動支付而言,其發展進程中的三個重要方面值得人們進一步予以關注。
1 移動支付的虛與實,體現互聯網產業
力量的滲透性
互聯網支付,本身就意味著虛擬的互聯網服務和現實的金融服務的融合。而移動支付,則將這種虛實結合推進到了新的發展階段。我國互聯網支付的興起,可以追溯到2003年10月,那時淘寶網首次推出支付寶服務。2005年初,第三方支付概念引起人們關注。所謂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指和相關銀行簽約、并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所提供的交易支持平臺。而第三方支付的實質是一種支付托管行為,通過支付托管實現支付保證。第三方支付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2005年9月,騰訊正式推出專業在線支付平臺財付通。2006年,快錢推出IVR語音支付,移動支付方式開始出現。2008年2月,支付寶推出手機支付業務。2011年5月26日,央行正式發放第一批支付牌照,首批27家企業獲牌,支付寶、財付通、快錢等名列其中。由此可見,自2003年到2011年,八年之間,我國互聯網支付走過了一個從無到有、從自發到規范的發展歷程。從互聯網支付到移動支付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以及移動支付的興起,所體現的是互聯網力量在金融領域的強烈滲透性。現實世界的金融體系是一種現實的、固有的金融關系的總和。而互聯網金融所構建的創新體系則是一種以第三方支付為核心的、虛擬的金融關系的總和。移動支付關系架構中,目前最能攪動市場格局的力量是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為什么會在移動互聯網應用興起的數年后大行其道呢?這并非是第三方支付本身神力無窮,而是當第三方支付生逢其時地和移動互聯網、移動智能終端、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移動社會關系網絡更為密切地結合在一起時,其威力才被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而移動支付的興起則將互聯網和金融業的虛實結合關系進一步予以強化。也就是說,移動支付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互聯網和金融業的虛實關系的深度融合。
2 移動支付的破與立,體現互聯網產業
力量的創造性
對于互聯網金融發展而言,2013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年。2013年,傳統金融業與互聯網相互融合所衍出的“互聯網金融”這一概念迅速升溫,引起廣泛關注。它既推動了金融業務發展的多樣性,又為互聯網產業提供了新的巨大市場空間。互聯網金融在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業務形態后,開始越來越深入地融入到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地帶。2013年6月13日,“余額寶”上線,其功能集成在了支付寶App上,使得用戶可以通過移動設備對自己賬戶中的資金進行操作。2013年7月18日,新浪“微銀行”,使得新浪用戶不用前往銀行網點,即可在線辦理開銷戶、資金轉賬、匯款、信用卡還款等業務。2013年8月7日,微信5.0版本,微信支付功能悄然面世。尤其在2014年春節期間,微信支付的“微信紅包”應用更是激起了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極大興趣,為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猛擊一掌,促其飛躍向前。從2013年移動支付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以移動支付為典型應用的移動互聯網金融打破了固有的、現實的金融體系格局,也使得固有的以固定互聯網為基礎的互聯網金融格局發生了新的突化。移動支付方式的快速崛起,對于傳統金融領域而言,可謂形成了一種強烈的“鯰魚效應”,使得原來相對固化的金融產業關系具有了某種松動乃至突變的可能。移動支付所帶來的產業變革效果可以用“顛覆性”一詞來形容。這種顛覆性作用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具有破壞性創新作用的新興產業力量所引發的連鎖反應。依托移動互聯網而興起的移動互聯網金融,正在傳統金融領域形成一種新的結構方式和產業空間。這是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移動互聯網金融在推進產業發展進程中所具有的最大價值。
3 移動支付的分與合,體現互聯網產業
力量的融合性
在2014年,我國出租車行業的支付方式成為移動支付競爭的重要突破點。2014年1月10日,嘀嘀打車軟件在32個城市開通微信支付。從2014年2月18日零時起,乘客使用嘀嘀打車,并且微信支付車費,最高可獲得20元補貼。2014年2月17日下午,支付寶和快的打車軟件宣布,從18日起升級補貼方案:使用快的打車并用支付寶掃碼支付的乘客每單返現11元;司機用App收款,北京、杭州、合肥三地首單獎勵50元。快的打車軟件表示從2月18日下午15點開始,用快的打車并用支付寶付款每單最多給乘客減免13元,每天2次。雖然出租車行業的移動支付競爭背后還隱藏著諸多需要梳理和解決的問題,比如,在監管方面,應該推動移動支付競爭要基于競合的原則,而非流于燒錢;既要大力鼓勵開放創新,又要對市場秩序有所規范。不過,從該產業現象中所感受到的、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移動支付對于傳統產業的改造能力。移動支付的興起使得原先相互分立的互聯網應用形態和傳統金融應用形態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移動互聯網金融應用形態,并對其他傳統產業的內在結構帶來深刻影響。這種移動互聯網時代融合服務形態的興起既帶來了互聯網行業和傳統金融產業格局的變化,也帶來了互聯網和傳統金融領域監管模式的變化。新型金融服務模式的出現,使得固有的金融服務監管模式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也使得原有監管模式的不足得以相應顯現。這將促使基于產業分立狀態的產業監管模式向基于融合產業的融合監管模式轉變。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產業維度之外,移動互聯網金融所帶來的另外一個重要變化就是監管維度方面的變化。而針對移動支付所引發的產業現象,則需要本著促進良性競爭、持續發展、激勵創新等原則推進融合監管的實施。
“選才”與勞動爭議的預防
選才是人力資源的獲得階段,可稱為員工招聘,是組織為了發展需要,尋找和吸引那些有能力、有志向到本組織任職的人員,并從中選擇適宜人選予以錄用的過程。
一般崗位操作人員的招聘。對這類崗位招聘后宜分兩種情況進行管理。對需長期使用人員的招聘,企業可在試用期內考察員工所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品行。如發現其不稱職或不符合錄用條件,在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不需要承擔任何義務,但如對此發生勞動爭議,就需要用人單位用證據來證明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因此對錄用條件,單位應該明確清晰,最好采用書面形式予以固定。
對于短期使用人員的招聘。企業需隨時根據生產經營情況不斷調整總體用工,經常出現終止和解除勞動合同情況。對于這類人員的使用,很多企業是采用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方法,造成了大量的事實勞動關系。一些企業采用簽訂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這種方法可以較好地解決所面臨的情況,但這對勞動合同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工作是什么時間完成,如何界定,一旦無法很好地證明這些問題,就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這都是人力資源管理需控制的風險點。
一般技術人員的招聘。各用人單位都要求應聘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條件,并涉及這類人員進入公司后的培訓事宜。招聘渠道主要是各大專院校、人才市場、員工的推薦。
到大專院校進行人員招聘。主要問題是學生基本上無實際工作經驗,需要企業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對他們進行培訓。另外由于學生對就業崗位和相關待遇的期望值一般較高,就業初期心態極不穩定,容易出現頻繁的離職現象。對于學生的培訓,企業應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明確培訓所支付的成本,進行的時間,當達到一定的度時,應通過簽訂培訓服務協議的方式明確權利義務關系,分擔風險。
采用人才市場招聘和員工推薦的方式,存在應聘者為了進入單位,而虛假陳述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其他相關事項。如果招聘單位未能充分審查就與其建立勞動關系,不僅不能夠達到招聘目的,甚至可能違法地建立雙層勞動關系。針對這類應聘者必須要有規范的入職資格審查制度,才能規避可能產生的風險。
高級人員的招聘。對這類人員的使用存在保密、競業限制、不定時工作時間安排的風險問題。依據規定,對保密可以采用脫密期的規定,與勞動者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不超過6個月),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中相關內容。對于競業禁止,用人單位可以規定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超過2年),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單位應給予該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脫密期和競業禁止在實踐中只能任選其中一種,而不能都同時采用。
“育才”與勞動爭議預防
育才對應人力資源管理的培訓開發階段,是一系統化的行為改變過程,最終目的是通過工作能力、知識水平的提高及個人潛能的發揮,表現出工作上的績效特征。通過制定具體的制度規避培訓風險,減少勞動爭議,需考慮兩點:一是企業根據勞動合同法與員工建立相對穩定的勞動關系;二是根據具體的培訓活動情況考慮與受訓者簽訂培訓合同,從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在培訓前,企業要與受訓者簽訂培訓合同,明確企業和受訓者各自負擔的成本,受訓者的服務期,保密協議和違約責任等相關事宜。
“用才”與勞動爭議預防
“用才”是企業將合適的人,放在適宜的崗位,實現人與崗位、人與事的有效合理的配置。企業使用人員過程必然伴隨對人員使用狀況進行的績效考核的過程,績效考核后所進行的崗位調整、薪酬調整、末位淘汰最容易引發勞動爭議。
針對考核成績過低,不適應本職崗位工作的人員進行崗位調整和薪酬調整,涉及合同內容的部分變更,這種變更應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一些企業在實踐中普遍采用,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單位可根據經營情況和勞動者工作能力調整工作崗位并相應調整薪酬,是符合情理的。重要的問題是任何權利的行使都應在合理范圍內,單位擁有勞動請求權,并不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地支配勞動者。在實際發生的案件中,有的單位以經營需要和勞動者工作能力為由,將工程師調整到門衛,將辦公室管理人員調整到保潔崗位,明顯地超過一般人可以接受的范圍,引起勞動者的極大不滿。因此,為平衡單位利益和勞動者利益,在產生勞動爭議并提起仲裁時,仲裁機關一般要求用人單位能證明該行為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在仲裁或應訴過程中對此負舉證的義務。
針對使用末尾淘汰制。用人單位如果認為員工不能夠勝任工作崗位,必須根據《勞動合同法》作為人力資源管理手段,作為不能勝任工作從而調動工作崗位或培訓的重要參考。如果要解除合同,則只有在單位履行完勞動合同法全部義務后,才能作為勞動合同的依據。
“留才”與勞動爭議預防
一、理論分析
(一)獨立董事的本質:股東的人企業可視為是“一系列契約的聯合”(Jensen&Meckling),是市場中一組要素使用權交易合約的履行過程(謝德仁,2005)。在這個過程中,股東將有形或無形資產投入企業,并取得對公司剩余價值的索取權。公司管理層則以自己的人力資本的使用權投入企業以獲取一定的報酬。隨著股權的分散,以及囿于知識和技能的缺陷,股東將決策管理權和決策控制權相分離(Fama&Jensen,1983),并將決策管理權讓渡給公司的管理層。此時,由于管理層擁有了企業內人力資產與非人力資產的剩余控制權(謝德仁,2002),而股東對管理層的勞動投入又無法直接觀察,因此便產生了問題:管理層利用手中的資產控制權為自己謀取私利,形成了對公司和董事會的“內部人控制”。而獨立董事制度便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為了保護股東利益而產生的一種監督制度。許多學者以英美國家的公司為樣本,對獨立董事的產生原因進行了實證研究,結論表明,當公司股權分散(Li,1994),經營業績較差(Hermalin&Weisbach.1988)或從外部聘任CEO(Boroknoich,Parrino&Trapani.1996)時,股東往往會增加獨立董事在董事會的比例。由此可見,獨立董事制度的本質是在股權分散下,由外部股東采取的一種保護自身利益的監督措施,獨立董事其本身是問題的一部分,代表股東行使決策控制權,與股東存在實質的關系(謝德仁,2005)。
(二)我國獨立董事的本質:小股東的人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已有十多年的時間,然而綜觀整個市場,較英美企業而言,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并不很分散,“一股獨大”的現象較為普遍。一方面很多企業在上市前便具有國有屬性,以及國家對這類企業的謹慎控制,使得其在上市后依然由國家所掌控;另一方面,由于經理人市場和社會信用體系的不完善,使得民營企業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家族手中(杜勝利,張杰;2004)。對于這些大股東來說,一方面他們作為公司的股東,與眾多小股東一樣投入有形或無形資產以取得對公司剩余價值的索取,另一方面他們又憑借其在股東大會的絕對多數,擔任或控制了公司的管理層和董事會,從而擁有了對公司資產的剩余控制權。此時,由于小股東只獲得了剩余價值的索取權,而大股東的收益效用則是剩余價值索取權和資產剩余控制權的總和,所以大小股東的利益一致性被打破。大股東往往利用其對資產的控制權,通過各種隧道挖掘的方式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損害小股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