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六年級上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和掌握商不變的規律,并能運用這一規律口算有關除法;培養學生觀察、概括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參與觀察、比較、猜想、概括、驗證等學習活動過程中,體驗成功。
情感態度價值觀
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和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歸納出商不變的規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課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明星照,想不想看看是誰?(點擊課件)哇!王老師!大家看想我嗎?如果拍照時,老師的眼睛變小了,嘴巴不變,嘴巴還變大了,那么拍出的照片還像我嗎?不過,這張照片太小了,我想拍一張大一點的請同學們幫老師選擇一家價格便宜的照相館:
A照相館:“30元可以照6張!”
B照相館: “60元可以照12張!”
C照相館:“90元可以照18張!”
D照相館: “10元可以照2張!
照相館: “15元可以照3張!”
二、探索規律
1、讓學生自主看信息列出四個算式,指名板演四個算式。
① 30 ÷ 6 = 5
②60÷12=(30×2)÷(6×2)=5
③ 90÷18= (30×3)÷(6×3)=5
④10÷2= (30÷3)÷(6÷3) =5
2、師提出問題:“同學們,看到這四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組討論:點擊課件。
以 30 ÷ 6 = 5為標準,仔細觀察其余算是中的被除數與除數的變化,你們會發現什么規律?引導學生舉例說出:四個算式的商都相等,算式(2)、(3)、(4)式其實都是算式(1)變化出來的,如:算式(2)的被除數60是算式(1)的被除數30的2倍,算式(2)的除數12是算式(1)的除數6的2倍,被除數和除數都乘上2或擴大的倍數相同。我們一起來再來看看算式(3)、(4)是不是也有這規律。同桌結合算式(3)、(4)來說說被除數、除數和商的變化的情況。最后再請同學與全班交流。
師:誰能用完整的話說出上面發現的規律?學生總結以后,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就是“商不變規律”(板書)
4、利用這個規律討論
(18×0)÷(6×0)=?所以在商不變的規律中什么條件不適用?(零除外)
5、齊讀商不變規律:
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 0除外 ),商不變。
三、反饋練習
1、搶答: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數除以5,除數也除以5,商( )
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數乘10,要使商不變,除數( )
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數除以100,要使商不變,被除數( )
2、填空,看誰填得又對又快。
①(90×)÷(30×2)=90÷30
②(40×5)÷(20〇5)=2
③(1200×)÷(400〇5)=3
④(1200 〇 4)÷(400〇4)=3
⑤(1200 〇 )÷(400〇)=3
3、已知48÷12=4,判斷下列各式是否正確。如果不對,怎樣改一下就對了。
①(48×5)÷(12×5)=4……( )
②(48÷4)÷(12÷4)=4……( )
③(48×3)÷(12×4)=4……( )
④(48×3)÷(12÷3)=4……( )
⑤(48×6)÷(12×6)=4……( )
⑥(48 - 8)÷(12 - 8)=4……( )
4、根據31200÷2600=12很快說出下面的結果。
312÷26=
3120÷260=
312000÷26000=
15600÷1300=
5、教師講故事:猴王 分 桃
花果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那里住著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給小猴分桃子。猴王說:“給你4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小猴吧。”小猴聽了,連連搖頭說:“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說:“好吧,給你40個桃子,平均分給20只小猴,怎么樣?”小猴子得寸進尺,撓撓頭皮,試探地說:“大王,再多給點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顯示出慷慨大度的樣子:“那好吧,給你400個桃子,平均分給200只小猴,你總該滿意了吧?”這時,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師:誰的笑是聰明的一笑
學生積極回答。
6、練習:P75 第1、2小題、觀察與思考。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那些疑問?
五、作業:配套與練習
看了六年級上冊數學商不變的規律教案的人還看:
1.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除以整數教案
2.六年級數學上冊分數除法手抄報
3.六年級上冊數學《比例》教案
4.六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反思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為了讓學生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畢業生,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班級概況
本班學生情況比較特殊,基礎很差,成績一直都很不理想,但是大部分學生熱愛學習,積極要求進步,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但還有部分學生的行為習慣較差,對學習語文缺乏一種熱情。本學期,針對本班學生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共7個單元組,25篇課文,其中講讀課文18篇,閱讀課文12篇,閱讀鏈接6篇,綜合學習7個,綜合學習包括我的采蜜集、讀讀背背、口語交際、我的小筆頭四部分。
三、教學目標
(一)、識字、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要求會寫136個字。教學中,老師可以就難寫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點指導。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字的速度,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書法愛好。
(二)、閱讀教學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高,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抽象、歸納的能力。閱讀教學要注意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給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習作的能力。
(三)、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四)、習作教學
對教材中安排的習作內容,教學中既要注意體現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習作前的指導和習作后的講評中,注意滲透習作要求,落實教學目標。同時,還要結合學生實際,靈活選擇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過程。
修改能力是習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認真修改也是一種良好的作文習慣。講評中要重視修改,幫助學生養成認真修改習作的好習慣。
(五)、綜合性學習的教學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高質量的備課才能生成高效率的課堂,要樹立正確的備課價值觀。在備課方面,要注重對教材的鉆研,切實加強課堂研究,避免上課馬虎,然后搞題海戰術的做法。
2、認真上課。
加強課堂管理,提高教學效率: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課習慣;教學時以情感人,以飽滿的熱情和教學藝術點燃學生學習情感,形成規范、和諧的課堂氛圍。
3、要經常聽課、說課。
取長補短,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不斷提升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面對突發狀況的教學機智,以及豐富自己對于新課程、新課改的認識。
4、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方面,培養學生讀書做筆記和不懂就問的習慣。另一方面,繼續發揚以往形成的良好習慣,并做到常抓不懈。
1、某小學舉行數學競賽,設一、二、三等獎,競賽結果是:獲一、二等獎的占參賽人數的二十五分之三,獲二、三等獎的占參賽人數的十分之三,沒有得獎的占參賽人數的二十分之十三,問獲二等獎的占參賽人數的幾分之幾;
2、師徒兩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已經完成全部的百分之八十,其中百分之六十是師傅加工。已知師傅加工180個零件,問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3、有一摞紙,共120張,第一次用了它的五分之三,第二次用了它的六分之一,問兩次一共用了多少張紙;
4、鞋廠生產皮鞋,十月份生產的雙數與九月份生產的雙數的比是5比4,十月份生產2000雙,問九月份生產了多少雙;
班級
姓名
成績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
1、=18:(
)=(
):20==(
)÷40
2、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厘米,寬是0.4分米,長與寬的最簡整數比是(
),比值是(
)。
3、把米鐵絲平均分成3份,每份長( )米,第二份占全長的。
4、一條公路長10千米,第一次修了,第二次又修了千米,兩次共修了(
)千米,還剩(
)千米。
5、5噸的與(
)的相等;比6千米的還多千米是(
)千米。
6、直徑為10分米的半圓,周長是(
)分米。
7、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的比是2:3:5,最小的內角是(
)度,最大的內角是(
)度,這個三角形是(
)三角形。
8、汽車4小時行了全程的,每小時行45千米,全程長(
)千米,行完全程需(
)小時。
9、
80%的倒數是(
),1的倒數是(
)。
10、
在100克水中加入25克鹽,那么鹽水的含鹽率是(
)。
二、你會判斷嗎?正確的在(
)里打“√”,錯誤的打“×”(5分)
1、自然數的倒數都比它本身小。(
)
2、在1千克水中加入40克糖,這時糖占糖水的。(
)
3、一個數除以分數的商一定比原來的數大。
(
)
4、定價100元的商品,先提價20%,再降價20%,還是原價。
(
)
5、甲數加上它的,正好是乙數,關系式是:甲數×(1+)=乙數。(
)
三、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5分)
1、一個圓的半徑擴大4倍,面積擴大(
)倍。
A、4
B、8
C、16
D、
2
2、一根長2米的繩子,先用去,再用去米,還剩下(
)米。
A、1
B、
C、1
D、
3、一個數的是,求這個數的算式是。(
)
①×
②÷
③
÷
④×
4、一根繩子剪去后,剩下的部分與米比較(
)
①剩下的長;
②一樣長;
③剩下的短;
④不能確定。
5、六(2)班有男生40人,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是10:9,全班有(
)人。
①70
②74
③76
④78
四、計算題。(31分)
1、直接寫得數。(8分)
÷7=
×9×=
×=
×(18+)=
×12=
÷=
(3+)×0=
+=
2、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10分)
÷7+×
×+
÷
(++)×24
7÷[1÷(4-)]
+÷+
3、解方程。(6分)
x-=
1
(+3.2)x=
4、列式計算。(9分)
(1)從的倒數里減去的,差是多少?
(2)與的差等于一個數的,這個數是多少?
(3)甲數是5的,乙數的是5,兩數相差多少?
五、解決問題。(35分)
1、看圖列式,不解答。(5分)
4500只
母雞
公雞
算式:
方程:
?只
多
2、實驗小學五年級有3個班,一班有42人,二班的人數是一班的,三班的人數比二班的2倍少16人,五年級共有學生多少人?(6分)
3、吳山農場去年種小麥150公頃,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今年種小麥多少公頃?(6分)
4、某繁華街道上,停著小轎車、小客車、公共汽車共200輛,這三種車的輛數比是2:3:5,每種車各有多少輛?(6分)
5、一堆煤,先用去總數的,又用去總數的,這時用去的比剩下的多31噸,這堆煤共有多少噸?(6分)
6、打一份文稿,單獨打小明要15小時,小剛要12小時,如果兩人合打,幾小時后可以完成這份文稿?(6分)
六年級數學上冊期中測試④卷答案
班級
姓名
成績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
1、=18:(
15
)=(24
):20==(48)÷40
2、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厘米,寬是0.4分米,長與寬的最簡整數比是(3:2
),比值是(
)。
3、把米鐵絲平均分成3份,每份長()米,第二份占全長的()。
4、一條公路長10千米,第一次修了,第二次又修了千米,兩次共修了(
)千米,還剩(
)千米。
5、5噸的與(噸)的相等;比6千米的還多千米是(2
)千米。
6、直徑為10分米的半圓,周長是(25.7)分米。
7、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的比是2:3:5,最小的內角是(
36)度,最大的內角是(
90
)度,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汽車4小時行了全程的,每小時行45千米,全程長(450)千米,行完全程需(10)小時。
9、
80%的倒數是(),1的倒數是()。
10、
在100克水中加入25克鹽,那么鹽水的含鹽率是( 20% )。
二、你會判斷嗎?正確的在(
)里打“√”,錯誤的打“×”(5分)
1、自然數的倒數都比它本身小。(
×
)
2、在1千克水中加入40克糖,這時糖占糖水的。(
×
)
3、一個數除以分數的商一定比原來的數大。
(
×
)
4、定價100元的商品,先提價20%,再降價20%,還是原價。
(
× )
5、甲數加上它的,正好是乙數,關系式是:甲數×(1+)=乙數。(
√
)
三、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5分)
1、一個圓的半徑擴大4倍,面積擴大(
C
)倍。
A、4
B、8
C、16
D、
2
2、一根長2米的繩子,先用去,再用去米,還剩下(
C)米。
A、1
B、
C、1
D、
3、一個數的是,求這個數的算式是。(②)
①×
②÷
③
÷
④×
4、一根繩子剪去后,剩下的部分與米比較(
④
)
①剩下的長;
②一樣長;
③剩下的短;
④不能確定。
5、六(2)班有男生40人,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是10:9,全班有(③)人。
①70
②74
③76
④78
四、計算題。(31分)
1、直接寫得數。(8分)
÷7=
×9×=2
×=
×(18+)=15
×12=2
÷=
(3+)×0=0
+=
2、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10分)
÷7+×
=
×+
÷=2
(++)×24=46
7÷[1÷(4-)]=
+÷+=1
3、解方程。(6分)
x-=
1
(+3.2)x=
x=
x=
4、列式計算。(9分)
(1)從的倒數里減去的,差是多少?
-
×
=
(2)與的差等于一個數的,這個數是多少?
(-
)÷
=
(3)甲數是5的,乙數的是5,兩數相差多少?
5÷-5×=
24
五、解決問題。(35分)
4500只
母雞
公雞
算式:
4500÷(1+)
方程:(1+)x=4500
?只
多
1、看圖列式,不解答。(5分)
2、實驗小學五年級有3個班,一班有42人,二班的人數是一班的,三班的人數比二班的2倍少16人,五年級共有學生多少人?(6分)
42+42×+(42××2-16)=
131(人)
3、吳山農場去年種小麥150公頃,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今年種小麥多少公頃?(6分)
150×(1+)=
180
(公頃)
4、某繁華街道上,停著小轎車、小客車、公共汽車共200輛,這三種車的輛數比是2:3:5,每種車各有多少輛?(6分)
200÷(2+3+5)=
20(輛)
轎車:20×2=40(輛)
小客車:20×3=60(輛)
公共汽車:20×5=100(輛)
5、一堆煤,先用去總數的,又用去總數的,這時用去的比剩下的多31噸,這堆煤共有多少噸?(6分)
31÷[+
-(1-
-
)]=45(噸)
1、 所任課程上學期期末考試情況:
班級:六(2) 人數 72 人平分:113.19 及格率:100﹪ 優分率:100﹪
2、優生與后進生的情況分析:本班學生通過近六年的學習,對語文學科的學習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平時能主動進行課外閱讀,能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課外實踐活動,但也有個別學生由于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基礎不扎實,以至于成績不太理想。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中,心靈之歌,珍愛我們的家園,初識魯迅,輕叩詩歌的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二十八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十四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
三、本學期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1、雙基要求 (2)能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課文中難懂得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4)著重開展口語交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5)養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習作的習慣,并能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習作。
2、能力培養
(1)培養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概括想象創新等能力。
(2)培養學生大膽的動手、動口的能力,樹立積極參與競爭的意識。
(3)培養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
3、思想教育
本冊教材旨在使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受到思想教育:
(1)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樹立講誠心、動真情,樂意用自己的愛心幫助別人的風尚。
(3)懂得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環境。
(4)受到美的熏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四、單元進度授課計劃(附后頁)
五、本學期的科研課題或教研課題
1、研究什么課題
拓寬小學生閱讀空間的實踐與研究
2、實施哪些措施
(1)要求學生大量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
(2)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籍
(3)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