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設標準要求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秋季果園管理對當年和下年果園產量和果品質量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不失時機的抓好秋季果園管理,對提高果園產量、質量、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將秋季果園標準化及果園建設技術要點進行刊登,供各鄉(鎮)和廣大干部果農在秋季果園建設、標準化管理中參照執行。
一、秋季果園標準化管理技術
(一)預防新幼園果樹抽條措施
新幼果園越冬抽條是造成我縣果園園貌差、保存率低的重要因素。因此,9月下旬前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預防:
1、多次摘心:從8月下旬開始每隔7~10天對當年生所有枝條進行摘心,就是掐去枝條幼嫩頂尖,連摘2~3次,抑制其生長,提高抗寒力。
2、噴生長抑制劑:9月下旬前對果樹葉面噴布富萬鉀600倍液、0.5%磷酸二氫鉀、果秋紅(二代PBO)600倍液等,抑制新稍生長,提高木質化程度和抗寒力。
3、樹干涂白:在9月中旬前對幼樹枝干進行涂白,預防大青葉蟬在樹干產卵危害。涂白劑的配方是:生石灰10~15份、食鹽2份、面粉1.5份、石硫合劑原液2份或硫磺粉1份、水35份。
4、間作物及樹干噴藥:9月中旬開始每隔7天在園地間作物和果樹枝干上各噴施1次48%毒死蜱1000倍液或綠色功夫2000倍液加1.8%齊螨素4000倍,防治大青葉蟬產卵危害枝干。
5、樹干埋土:土壤封凍前(我縣大約在11月15日左右)對1~2年生果樹,凡能壓倒埋土的全部壓倒埋土,否則,苗木枝干次年春季將會抽條死亡。方法是在苗干基部培30厘米高的小土堆,土堆踩實,將苗木順西北方向壓倒,在苗干上部埋30厘米厚的濕土。在明年清明后刨出苗木,切忌刨苗過早。
(二)地下管理
1、追肥:掛果樹在9月上中旬,每株施二銨1~1.5公斤、硫酸鉀0.5公斤或氮、磷、鉀復合肥2公斤或果樹專用肥1.5~2公斤。
2、清理營養帶及深翻:新幼園在留足1.5~2米寬營養帶的基礎,清除帶內雜草和破爛地膜,中耕20厘米,使營養帶內土壤疏松無雜草,以利于果樹正常生長。豐產園9月中下旬結合秋施基肥深翻30厘米。
3、秋施基肥:秋施基肥有利于增加樹體儲藏營養,增強抗逆性,為來年萌芽、開花坐果提供養分保障。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畝施優質有機肥2000~3000公斤或腐殖酸有機無機復合肥(有機質30%、NPK25%)120~160公斤,配施土壤調理劑50~70公斤或礦物肥120公斤。施肥方法采取條狀溝或放射狀溝施入,深20~30厘米。在施基肥的同時,葉面噴施0.5%~3%的尿素溶液,以提高果樹營養積累。
4、清園:10月下旬前對果園內外的落葉、雜草、爛果和病蟲枝、枯枝,及時清除運出果園外進行焚燒或深埋,并噴施48%樂斯本10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等高效殺菌殺蟲劑,降低病蟲越冬基數。
5、灌水及覆膜:果園深翻施肥之后,將果樹行間開一深寬各20厘米的淺溝,溝內土壤覆蓋在果樹株間并耙麼整成中間高兩邊低的低壟,樹干兩側覆蓋1~1.4米寬的黑色地膜,既可節水澆灌,也可將秋季降水全部保存到土壤中,同時可以使冬春季少量的降(雪)水流淌到溝內,滲透到果樹根部,對下年果樹生長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秋季修剪
1、拉枝:秋季拉枝具有定型快、不冒條,緩勢效果好,有利于花芽分化。拉枝前先剪除過密枝、重疊枝、不充實的細弱枝。方法與夏季拉枝相同。
2、疏枝:
(1)新栽幼樹對主干50厘米以下個別強旺枝進行疏除,其余枝不修剪,待冬季修剪。
(2)二年生以上果樹和掛果樹疏除無用的徒長枝、直立枝、競爭枝。
(四)果實管理
1、去袋:9月20日~10月1日前完成,先去除外袋,3天后再摘除內袋。去袋后9天左右,當果實全面著色并呈粉紅色時分期分批采收,以免著色過深。
2、摘葉轉果:在蘋果去袋后摘除直接遮擋果面和其周圍影響著色的葉片,先摘除靠近果實5~10厘米以內的葉片,3~5日后摘除20厘米以內的遮光葉片。摘葉要留葉柄并避開中午強光時間。轉果時,用手托住果實,輕輕轉動,將陽面轉到陰面,使其全面著色。
3、覆反光膜:在果實開始著色時進行,紅富士蘋果去袋后在樹冠兩側順行向各鋪一條反光膜。鋪膜前,先整好地,剪除樹干周圍根蘗,拾凈地面上的大小石塊,打碎土塊,使園地樹干兩邊土壤略向外低,鋪膜后將膜面兩側用磚塊壓好,以防風吹起或起皺紋。注意經常打掃膜上的枝葉和塵土,以增加反光膜的效果。
4、分期采收:分期采收能顯著提高蘋果的產量、質量和效益,特別對那些生長部位不利于著色的果實,通過分期采收,可以充分利用后期有利的自然條件,增加著色面,提高果實品質,增加果園收入。在我縣秦冠、富士等晚熟品種在10月上中旬采收為宜。采收時,要防止碰傷或者劃傷果面。從采收時期開始,每隔4~5天采一批,一般分3~4次采完。先采樹冠和樹冠上部的大果和著色好的果實,最后采內膛和下部果。為了防止碰撞,便于貯藏和出售,采收后要按果實大小進行分級。忌在雨天、晨雨未干、帶霜或受凍后趁凍采收。
5、貯藏:
(1)預冷降溫。蘋果采收后帶有大量的田間熱,如果立即入庫,會使庫溫升高,影響果實貯藏效果。因此采收后,必須在田間經過1~2天預冷降溫才能正式入庫貯藏。
(2)入庫貯藏。若是舊庫,在入庫前,每立方米用15-20克硫磺粉加鋸末點燃熏蒸24小時,或用多菌靈、甲托、雷奇任選一種進行噴霧消毒后再入庫。入庫時先將果實按規格大小進行分級,挑出有病斑、碰傷的果實。果品用保鮮袋裝,沒有降溫設備的不可將袋口扎得太緊,或在保鮮袋上扎眼,以防二氧化碳傷害果實。
(3)入庫后的管理。應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溫度,一個是濕度。在庫內掛干濕溫度計,根據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情況進行管理。蘋果貯藏的最適溫度是-1~1℃,空氣相對濕度是80-90%。
(五)病蟲害防治
果實采收前要每隔15~20天使用20%戊唑醇1500倍液、1.8%阿維菌素5000倍液、40%福星8000倍液、3%多氧清1200倍液等藥,防治炭疽病、斑點落葉病、黑星病等病蟲害。
二、秋季果園栽植技術
1、栽植時間:10月下旬。
2、栽植密度:川區和生產條件較好的塬區大力發展矮化密植果園,栽植密度1.5-2×4-4.5米,畝栽110~84株,條件一般的山塬川(臺)區發展喬化稀植果園,栽植密度3×5米,畝栽44株,樹形以紡綞形為主。
3、栽植方法:
一是挖大坑。挖寬、深60×80cm或80×80cm的定植坑,表土、底土分別堆放,回填時先填表土后填底土,達到改良土壤,增加透氣性的目的。
二是施足肥。按照萬斤肥、千斤草、百擔水的要求,栽植時每個坑分層施入秸桿雜草5~10公斤和優質腐熟的農家肥100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硫酸鉀0.25公斤,將上述肥料與表土和勻填入坑內踩實。
三是深栽淺埋。苗木植入栽植坑,回填細土至全部根系后提苗,以舒展根系,并進行第一次踩土,再回填細土,進行第二次踩土,使土壤緊密接觸根系,深度以超過起苗時原印5厘米左右為準。
四是灌足水。栽植后每株灌20公斤定根水。
關鍵詞:工程建設:通信行業;標準化程度;行業標準;企業標準
在工程建設中推行標準化管理,是項目投資和經濟建設的重要依據,同時,對于企業安全生產、資源利用以及科學決策等方面,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科學決策水平的重要標準,是實現主管部門對工程建設環節的監察依據,也是貫徹國家技術政策、規范行業秩序的重要手段。有效的開展工程建設標準化系統,能夠確保通信工程的質量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推動產業技術的革新和發展,提高了企業的技術含量的資源利用率。因此,深入分析和解讀各方面的標準內容,對于推動企業的良性發展,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一、工程建設行業的標準分類方法
工程建設行業按照層次分類方法可以劃分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以及地方標準等幾個方面。根據我國的《標準化法實施條例》中的要求和規定,國家標準一般是通過國家主管部門進行編制和組織進行草擬,通過專業審批、編號然后進行發表;行業標準一般為某個行業為了規范行業內部行為,需要合作制定出一個統一的非國家標準的技術環節;地方標準主要是省、直轄市、自治區頒布的本區域內有別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技術要求和規定;企業內部可以根據企業的自身要求制定相應的執行標準,幫助企業實現良性發展。從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到企業標準,應呈現出專業性和針對性逐步加強的趨勢[1]。
二、通信工程建設標準化特點
根據國家工程建設管理的實施管理辦法,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要求制定統一的國家技術管理標準。在工程的規劃、勘測、設計、建造、檢測、驗收等過程中,要構建出完善的質量通用標準;針對安全、衛生等方面專業技術要求標準;針對施工工程建設領域的專業術語、專業代號等技術要求標準;針對加強工程建設環節的通用性技術要求標準等內容。
在通信工程建設的行業規范中,要求在未制定國家標準的領域,應該制定出完善的行業標準。通信工程建設企業作為通信工程建設工作中的重要部門,在通信工程建設的標準和技術質量以及專業領域方面,必須符合通信行業的普遍標準,遵循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因此,要求通信行業在以下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指定為完善的企業標準:
一是在尚未出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但是有需要規范企業在內部生產和建設環節時,需要構建出完善的技術要求;二是企業內部的規定相較國家標準更為嚴格;三是企業擁有獨特的系統或者網絡,為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求進行技術性要求;四是企業對其他行業技術應用的基本要求[2]。
三、通信工程建設標準的執行和應用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的推行,國家有關部門加強對標準化的管理和監督力度。確保了國家標準的執行中,通過在這些領域工作的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通信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質量,完善了質量事故發生或糾紛過程中的責任落實情況。
(一)重視通信工程建設標準的強制性要求
按照屬性的分類方法,通信工程建設的標準可以歸類為,推薦性標準和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是指,企業自愿選擇標準的采用,而強制性標準則是在通信工程建設中必須嚴格執行的標準。其中強制性標準可以劃分為全文強制性標準和部分強制性標準。由于強制性標準要求企業進行嚴格執行,因此對于違反強制性條文的行為,根據情節輕重可進行相應的法律處罰或行政處罰。對于引發重大事故或損失的情況,應該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因此,在通信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強制性標準的重視程度。根據我國在標準化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涉及到安全、環保等重要領域的標準,國家應該制定出完善的強制性標準。在通信行業的工程建設環節,行業的強制性文件包括互惠互利、共建共享、安全防災等多方面技術要求[3]。
(二)重視對通信工程行業的條文內容的嚴格程度
在標準化的規范過程中,通過構建“本規范用詞說明”來對每項標準規范進行完善,為了對于條文的執行強度區別對待,要求對不同嚴格程度的條文進行分類和用詞說明。通過對規定說明用詞的判斷,為具體條文的嚴格程度和執行力度,制定出一個較為去安全的衡量標準。
同時,針對通信行業的特殊性,組成標準文件的各個部分的作用略有差異。例如,標準的附錄環節是對標準正文的技術環節進行補充和說明,是整個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附錄的內容具有同等的標準化意義。標準的條文主要是對標準的主要內容進行解釋和說明,對于標準只有注意事項、條款目的等內容的說明功能,不對標準的內容進行補充和引申。因此,條文僅作為使用者對標準化操作的參考,不具備標準正文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應。
(三)重視對通信工程建設標準化跟蹤的時效性
隨著我國通信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整個通信行業不斷制定出新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隨著經過檢驗和實踐的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的不斷應用,整個通信工程的建設標準化環節,也呈現出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在通信工程建設的標準化過程中,如果未能構建出完善、及時的標準化文件,輕則導致企業因為技術落后,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影響到企業的良性發展和經濟可持續發展;重則導致出現嚴重的質量事故和安全隱患,導致企業遭受不可挽回的重大損失。因此,作通信工程建設的制定者和參與者,必須要及時完成對行業標準的跟蹤和修訂,對作廢的工業技術進行廢除和升級,確保標準的時效性,推動企業的科學高效發展。
四、通信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標準化內容
根據專業的統計數據分析,目前通信工程行業執行的標準主要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通信工程建設環節主要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主
在通信工程的建設中,國家標準的比重約為16%,行業標準約為60%,其他領域標準約為2%,企業內部標準約為22%。
(二)通信工程建設環節的標準以推薦性標準和附加條款為主
根據目前的通信工程建設遵循的標準分析,推薦性標準約占到總數的60%,強制性條款占到總數的35%左右,強制性標準僅占約5%的比重。
(三)對于通信工程的建設標準能夠進行及時的補充和修訂
在整個通信工程建設標準中,超過90%的標準是在2005年編制或者修訂的,同時隨著通信網絡的發展和完善,其更新頻率將更為頻繁[4]。
結束語
充分掌握通信領域的標準化發展現狀,對于提升通信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標準化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同時,對于整個行業的標準化執行力度,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因此,要求相關企業做好及時的技術跟蹤和修訂工作,積極總結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工作經驗和行業標準,不斷完善對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修訂工作。同時,在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前提下,制定出企業內容標準,通過更為嚴格的內部標準,實現企業的競爭優勢,進而推動行業的全面發展,促進通信行業工程建設的標準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戎國慶,張輝,曾俊鈺等.通信運營商施工單位標準化管理研究[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5,(6):27-30.
[2] 張曉微.解讀標準管理內涵 促進通信工程建設標準化[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5,01:29-32
《通知》要求,各地要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劃納入城市、鎮總體規劃,全國社會養老床位數應該達到每千名老年人35~40張。《通知》表示,應使符合標準的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
為強化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審查和建設監管,《通知》強調,在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和審查過程中,城鄉規劃編制單位和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嚴格貫徹落實《意見》所提出的人均用地不低于0.1平方米的標準,依據規劃要求,確定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和建設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
為做好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加強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情況監督檢查,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全面檢查。監督檢查報告于當年11月底報送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
據悉,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情況監督檢查主要內容包括:新建城區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情況、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實際配套情況、工程建設標準執行情況等。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土資源部、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等部門,將對各地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情況適時進行專項督查。
為嚴格執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通知》要求各地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宣貫培訓,從2014年起,將有關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培訓納入執業注冊師繼續教育培訓要求,使從業人員全面掌握、正確執行標準規定,提高從業人員技術能力。
一、總體要求與工作任務
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五有配套”(有符合標準的學生宿舍,有符合標準的學生食堂,有符合標準的飲用水,有符合標準的廁所,有符合標準的學生澡堂)建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性工作落到實處,為農村寄宿制學校師生提供安全、健康、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按照“城鄉一體化”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要求,著眼于學校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需求,加大投入力度,力爭在20年底以前所有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全面完成“五有配套”建設,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切實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
按照教育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頒發的《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建標109--20xx)、教育部、衛生部制定的《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規范》(教體藝[20xx]5號)和《湖北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試行)》(鄂教規[20xx]3號)的規定要求,以保障學生安全和學生寄宿條件為核心,逐步完善寄宿制學校“五有配套”建設,為農村學校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和環境。到20xx年11月完成全市20所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五有配套”建設,到20年11月完成全市所有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五有配套”建設。
二、工作內容與建設標準
(一)學生宿舍建設。寄宿制學校應按寄宿生規模設置學生宿舍。學生宿舍建設規模:小學生均建筑面積達到5m2(生均使用面積3m2),初中生均建筑面積達到5.5m2(生均使用面積3.3m2)。宿舍用房包括居室、盥洗室、廁所和值班管理室等各種用房,有一定的個人儲藏空間。學生宿舍的建筑質量、安全性能、衛生健康要求符合國家相應的安全要求,學生宿舍的附建式廁所、盥洗室及學生床鋪、床位等設施設備應符合教育部、衛生部《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規范》(教體藝[20xx]5號)要求。
(二)學生食堂建設。寄宿制小學、初中學生食堂建設規模:生均建筑面積達到1.7m2(生均使用面積1.2m2)。學校食堂必須做到安全衛生、設施完備、功能齊全。要有相對獨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間、清洗潔凈及食品加工操作間、食品出售場所和用餐場所,墻體、地面、照明、通風、排煙、排水、防蠅、防鼠、防潮、防塵和餐具清洗、消毒、保溫等設施設備以及飲用水等達到有關衛生標準。
(三)飲水設施建設。當地有城鎮集中式供水設施的學校,應使用城鎮管網集中供水。沒有集中式供水設施的,可使用自備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水源供水。飲用水水量應滿足學生每日在校的生活需要,原則上每人每天生活用水供應量不少于20升(不包括學校食堂用水量),每人每天飲水供應量不少于2升。寄宿制學校供水設施建設、飲水設施建設及飲用水水質應符合教育部、衛生部《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規范》(教體藝[20xx]5號)要求。
(四)學生廁所建設。寄宿制學校除在學生宿舍按要求設置廁所外,還應在教學區和辦公區設置樓內廁所或獨立式廁所。教師廁所和學生廁所應分開設置。獨立式廁所應設置在校園內。廁所選址宜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地勢較高,地基排水通暢,距離自備水源、食堂25米以上,距離教室200米以內,方便學生到達,道路及廁內應有照明設施。學生廁所蹲位設置數量:女生每13人一個蹲位,男生每30人一個蹲位、20人一個小便器或0.6米小便槽。學校廁所的建筑標準、設施要求及衛生管理應符合教育部、衛生部《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規范》(教體藝[20xx]5號)要求。
(五)學生洗浴設施建設。寄宿制學校應配套建設學生浴室。浴室的建筑標準、配套設施及衛生管理應符合教育部、衛生部《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規范》(教體藝[20xx]5號)要求。根據安全管理與實際使用需要原則上以建設公共洗浴設施為主。
三、目標時限與進度安排
根據襄陽市目標任務要求,結合我市實際計劃20xx年完成20所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五有配套”建設。總體時間要求到20xx年11月底全面完成老河口市仙人渡中學、老河口市仙人渡小學、老河口市莫家營小學、老河口市賈湖中學、老河口市李樓小學、老河口市白蓮小學、老河口市張集中學、老河口市西沖小學、老河口市武營小學、老河口市李崗小學、老河口市第八中學、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學、老河口市付家寨小學、老河口市袁書堂中學、老河口市紀洪小學、老河口市薛集中學、老河口市秦集小學、老河口市齊崗(明德)小學、老河口市第七中學、老河口市半店(明德)小學等20所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五有配套”建設。其他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到20年11月完成。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成立以教育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計財科、項目辦、基礎教育科、勤辦、保健站、均衡辦負責人為成員的老河口市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五有配套”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由項目辦按照學校“五有配套”建設標準要求,制定20xx年計劃完成“五有配套”建設的20所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規劃方案,勤辦參與。計財科統籌安排資金,將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五有配套”建設納入均衡教育工程。
各中心學校根據項目辦規劃要求,制定本轄區學校“五有配套”建設路線圖并督促加快項目實施進度。
教育局領導和科室對包點學校項目建設進行督導檢查,確保項目實施在11月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關鍵詞】管理;定義;意義;推行標準化;問題
近些年來,我國的鐵路建設工作飛躍發展,修建了許多的新鐵路,其中包括很多的高速鐵路項目。縱觀這幾年的鐵路建設,我們成功與失敗并存,在建設規模、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一些管理、技術上的不成熟,使我們鐵路建設工作在安全、質量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加以改正。
09年,鐵道部為了提升整個鐵路建設系統的管理水平,推進鐵路標準化管理,出臺了鐵建設〔2009〕154號《關于推進鐵路標準化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在此,筆者結合該文件,淺析下鐵路項目標準化管理。
1 標準化管理的意義
1.鐵路標準化管理是鐵路建設發展的趨勢
鐵路建設屬于建筑業,建筑業的發展趨勢是工業化,而工業化的核心就是標準化生產。我國正在大力發展建筑工業化,通過設計標準化、體系化,構配件和部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機械化,組織管理標準化等手段,采取類似現代工業大生產的方式來修建鐵路,并使整個行業成為一個完整配套的工業生產體系。
2.推進標準化管理是提高鐵路建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當前鐵路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質量和安全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質量通病仍然存在,安全管理薄弱環節較多,集中反映出管理基礎工作薄弱,必須按照科學管理的理論和工業化的要求,推進標準化管理,提高建設水平。
3.標準化管理可顯著提升項目工作效率
標準化建設對人的責任能力和責任意識進行了強化,增強了參建人員的壓力感和復命意識。標準化管理可以使得工程項目的復雜性、多樣性降低,使得工作變得簡單化,使組織內的工作更加有序,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4.標準化管理可以確保項目持續成功
標準化管理的施行,規范了項目部的各項管理工作,使項目部不因臨時性組織造成管理松散,使各人的職責及工作流程更加明晰,從而可使新來的人員也能較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時管理標準化可以將團隊成員的努力統一起來,保證項目成功。
2 如何推進鐵路標準化管理工作
標準化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四個標準化”:管理制度標準化、人員配備標準化、現場管理標準化、過程控制標準化。實施標準化管理途徑是,通過構建結構清晰、職責分明、內容穩定的管理體系,形成實施有標準、操作有程序、過程有控制、結果有考核的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內容具體化、定量化,有明確檢查內容和檢查方法的工作標準;建立崗位設置滿足管理要求,人員素質滿足崗位要求的工作團隊。
1.管理制度標準化
管理制度標準化是標準化管理的前提,管理必須先從建章立制入手。
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中,做好制度建設工作,并切實抓好落實,在使用中不斷改進。項目管理制度要具體、量化、細化,要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人員配備標準化
項目管理要“以人為本”,人員素質決定了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人員配備標準化就是根據工作崗位要求配備具有相應技能、能力、知識以及協調能力的人員,實現崗位設置滿足管理要求,人員素質滿足崗位要求,使項目管理機構滿足施工需要,實現“有事必有崗,有崗必有人,有人必有責,有責必有果”的管理要求。
根據鐵路要求,配置“九大員”,并有計劃的做好人員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
3.現場管理標準化
建設項目現場管理是各種管理要素的集合,是實現建設目標的載體。現場標準化管理主要目的是總結建設項目現場管理的經驗和教訓,組織研究提出科學合理現場管理模式,提高現場管理效率,減少臨時工程的投資。
從施工現場布置、現場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環境保護、機械設備管理、材料管理、技術管理、實驗室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實現現場管理標準化。其主要實施內容:
現場管理標準化,是標準化管理最直觀的體現。做好現場管理標準化工作,不僅可以提升企業信用評價等級,同時可以提升企業形象,有益于企業市場開發。
4.過程控制標準化
過程控制標準化是將現場標準化管理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通過標準化對施工實施全過程管理。過程管理標準化就是按照“六位一體”管理要求,將過程控制工作具體化、定量化,形成過程管理工作標準,按照工作標準實施過程管理,具體體現在各種制度辦法的過程實施執行。
主要內容包括:質量管理體系及質量控制標準(各項檢查制度)、安全管理體系及安全管理標準、工期控制標準(計劃管理)、成本管理標準(動態成本管理)、環保管理標準、技術創新標準,各項過程控制記錄:檢驗批,分部、分項驗收記錄,隱蔽工程檢查證,試驗資料如鋼筋、混凝土試件合格報告,各種記錄如混凝土灌注記錄、預應力張拉記錄、測量記錄等,會議既要,往來文件、聯系單、通知、函,工程日志等。
3 推進鐵路項目標準化管理,應注意哪些問題
1.思想觀念上重視不足,使標準化管理流于形式;
標準化管理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其推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應重視其巨大意義,對其認識不能流于表面,不能認為它只是一個應付檢查的形式,使標準化建設流于形式,而不把它作為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的方法。
2.標準化管理與工程進度的沖突;
過程標準化管理,要求我們施工過程中,各工序要幾近工業化標準,對質量要求很嚴格。如果我們的施工水平達不到標準化要求,勢必限制到我們的工程進度。因此,我們必須要提高我們施工水平,而且必須從項目開始時,開始抓起,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和現場督促,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和作業指導,在項目開始、工程進展不快時打好基礎,避免其施工水平達不到標準化要求,限制工程進度。
4 結語
推行標準化管理工作,應將其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全面、全力推廣,不單單局限于鐵路項目,應將其優點推廣到其他類型建設項目。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項目規模越來越大,我們更應采取科學的管理方式,推行標準化管理,使標準成為習慣、習慣符合標準、結果達到標準,全面提升企業項目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