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老師學習潘作良事跡的感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日,市委發出“關于開展向潘作良同志學習,爭做奮力拼搏、苦干實干的好黨員好干部,爭創工作一流、群眾滿意的好集體好部門活動的通知”。學校黨委根據沈陽市委通知精神,號召全校黨員:向潘做良學習,開展“雙爭”活動。
通過學習潘作良事跡材料,觀看了潘作良同志的事跡錄像,被深深震撼了。潘作良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為群眾辦實事,為人民分憂解難,他的事跡令人感動和欽佩。
潘作良同志是原遼中縣信訪局局長。2008年5月9日18時,因帶病連續工作,突發大面積腦出血,昏倒在工作崗位上,經搶救無效,于5月10日10時30分病逝,年僅43歲。
潘作良同志從事基層工作20多年來,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真心實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他愛崗敬業,奮力拼搏、苦干實干,以高度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清正廉潔,淡泊名利,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
潘作良的事跡雖然不是那么轟轟烈烈,但是他卻在平凡的工作中得到升華。作為國家公務員,樹立了一個執法為公、執政為民、服務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榜樣,也樹立了民眾對黨的領導、國家政策和信訪工作的信心,維護了黨和政府的形象。“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但老百姓過得最不容易,沒有難事不會求你,我們應把他們的事當做天大的事。”這就是潘作良,一位在基層工作了22年的共產黨員。在潘作良身上充分反映了人民公仆為民解憂、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充分體現了新時期信訪干部嘔心瀝血、扎實工作的優秀品質。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面對潘作良同志的先進事跡,深感差距。因此,一定要積極相應沈陽市委和學校黨委的號召,向潘做良學習。爭做奮力拼搏、苦干實干的好黨員;爭創工作一流、群眾滿意的好職工。
以潘作良為榜樣,時刻牢記黨的宗旨,“作良精神”是什么?是什么使潘作良對人民群眾充滿了關愛的責任?是什么使人民群眾對潘作良充滿如此真摯的感情?我的感受是九個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過得最不容易,沒有難事不會求你,我們要把他們得事當作天大的事”
潘作良具有“零距離”的為民精神,兩年來他接訪3828次,解決疑難問題107件,細訪104件。潘作良具有“全天候”的忘我精神,他把為黨分憂、為民解難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上訪戶半夜也能打電話聯系到他。
潘作良具有三是“全方位”的敬業精神,他掌握豐富的法律理論,具備信訪、心理、政策等各方面的知識,在做信訪的各種工作中保持很高的政策水平。
潘作良具有“高低相映”的奉獻精神,工作標準高、生活標準低,把本屬于自己的榮譽稱號讓給別人。
潘作良對人民群眾是謙卑的,他立黨為公,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正是這種謙卑,為人民群眾辦實事,使人民群眾體會到了黨的溫暖,贏得了群眾的口碑,在人民群眾心中樹立了豐碑,影響深遠。
我要向潘作良學習,牢記黨的宗旨,愛崗敬業,吃苦不叫苦、干事不挑事,對工作孜孜以求、對事業忘我投入、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踏踏實實做事,實實在在做人。以潘作良為榜樣,立足本職工作。潘作良具有高尚的人格、敬業心、責任心和愛心的人,把群眾的困難和訴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勤奮工作,扎實地做著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和實實在在的民生工作,使百姓的訴求得到合理滿足,社會得以穩定。
以潘作良為榜樣,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一流的業績。真正做到讓組織放心、讓領導滿意的員工。為中國醫科大學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以潘作良為榜樣,在平凡中升華。在現實生活中,黨的事業依靠的更多的是那些默默無聞、不計較個人得失與名利的普通黨員和普通干部。潘作良短暫的一生給我們留下深刻的思考:怎樣活著才有意義。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這是潘作良的精神核心所在。潘作良同志在普通的崗位上、平凡的工作中,把每一件事、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了極致,維護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保證了改革開放的持續發展。
在潘作良身上體現了幾個特殊性:
潘作良所從事的信訪工作是連結政府與群眾的橋梁,是解決群眾眼前各種困難的渠道,也是黨的權威、政府公信力的標尺,關系到黨在群眾中的形象。他在這樣一個崗位上,用一名共產黨員的信念履行職責,把黨的關懷和偉大通過他的工作傳遞出去。
潘作良人生境界的超越性。他的衣食住行都非常節儉,這樣一種境界尤為可貴。潘作良的人生,在平淡中升華。他的事跡不是轟轟烈烈,而是在一種平凡工作中的升華。他每天接觸的每一個人、處理的每一件信訪都是平淡無奇的,都是常規工作,但他卻以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在工作,踐行自己的人生信條,演繹自己的人生軌跡,譜寫自己平凡但光輝的一生。
在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是潘作良的精神閃光點。做為一名人民教師,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因此,要向他學習,就是要把學生的事、學生的需求當作自己的事來做,這樣工作才能有真情、做事才能有真意。要在工作中時刻從學生需求出發,在查找不足和差距中,彌補自身的缺陷。從思想、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工作細節上與潘作良進行對照,進而不斷提高完善。在普通、平凡的崗位上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不斷升華。
我向他學習,就要在平凡的崗位上找規律,在普通的工作中求深化,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不斷升華,使黨和人民滿意。“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向潘做良學習,爭做讓黨放心的,奮力拼搏、苦干實干的好黨員;爭做讓學生滿意的愛崗敬業、工作一流的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