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習十七大報告關于“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體會
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這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近30年來發展實踐的科學總結,更是向全黨發出的新一輪解放思想的動員令。實施西咸經濟一體化,本身就是思想解放、觀念創新的產物。西咸兩市地處關中經濟區的核心位置,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和“第一階梯”。特定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條件和雄厚的產業基礎,決定了西咸兩市在關中經濟區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2002年以來,西咸兩市按照“規劃同籌、交通同網、信息同享、市場同體、產業同布、科教同興、旅游同線、環境同治”的思路,突破思想羈絆,創新發展理念,敞開胸懷,主動融入,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西咸經濟一體化進入了“產業一體同構,城市功能互補”的新階段。兩市政府部門、企業和社會各層面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互聯一體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的普遍共識;產業融合步伐明顯加快,西電集團等百余家企業入駐咸陽;城建、交通、旅游、電信、環保、科教等領域的互利合作不斷擴大,開創了我國兩個獨立的行政區域實施電話升位并網的第一例。西咸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中國西部最具魅力的響亮品牌,被國家列入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日漸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五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中,不斷深化合作交流,西咸兩地才能優勢互補,共生共榮。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加速的新形勢,加快推進西咸經濟一體化,我們應繼續推進解放思想,以長遠的目光審視未來、以開闊的眼界謀劃發展、以創新的思路推動合作,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在兩市間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形成互惠互利的雙贏格局。
一是在統籌規劃管理上解放思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共同推動以道路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際各類生產要素順暢流動和優勢資源高效配置,從根本上消除區域合作的瓶頸制約,是推進西咸經濟一體化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經過兩市的共同努力,兩地交通路網、運輸效率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交通運輸一體化初具雛形,但一體化之初確定的連接若干條斷頭路的目標仍未實現,致使一些核心路網至今沒有完全連接,一些早期規劃路段至今仍無法達到規劃目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必須注重前瞻性,超前把握西咸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前景,把兩市作為一個完整的利益共同體來看待,弱化“行政區劃概念”,強化“西咸一體概念”,堅持以規劃為龍頭,著眼整個關中城市群的建設與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規劃審批、土地征用、工程招標等方面協同作戰、統籌協調,打通產業開發、資源開發、旅游開發通道。加快接壤地帶土地利用規劃的調整和控制修編,對西安未央區三橋鎮、長安區高橋鄉、咸陽灃河新區實施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開發,同步建設道路、通信以及水、電、氣、熱等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實現“無縫聯接”,達到同城化效應。堅持把交通道路建設作為突破口,整合高速公路、航空、公交等多種資源,加快城市輕軌、地鐵等項目建設步伐,合理規劃交通運輸的規模和布局,促進區域道路同網、地鐵同軌、交通同制、乘車同卡,推動形成西咸“半小時”經濟圈。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建立西咸經濟一體化發展基金,采取多元化的融資模式,充分發揮政府、民間和企業的作用,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二是在加快產業對接上解放思想,打造區域產業集群。有效實現產業整合,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是西咸兩市實現一體化的核心所在。西咸兩市應樹立世界眼光,按照“依托西安、服務西安,開放咸陽、發展咸陽”的思路,科學利用西安發展的擴散、溢出效應,加快空港產業園、渭河北岸生態工業走廊等園區建設,積極打造西安三橋、高橋與咸陽灃河新區新的城市板塊,打造三大產業集群。一是以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為支點,促進“經濟強省”建設。利用國家“十一五”振興裝備制造業和國際制造業向我國轉移的機遇,在重點領域整合引進一批大項目,做大做強一批企業集團和龍頭企業。依據兩市產業基礎和技術水平的差異,有所為有所不為,甘當配角,主動補缺,大力發展下游產品、配套產品和關鍵零配件,把咸陽建成西安的制造業協作配套基地、能源建材供應基地。二是以文化產業集群為龍頭,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經濟,加強古都文化品牌的打造,加快文化與經濟的融合。西咸文化產業應以文化旅游為主,樹立“大旅游”的意識,構建與西安線路對接、客源互通的旅游網絡,推動影視、媒體、出版、休閑娛樂等文化產業的發展再上臺階,把西咸地區打造成國際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三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引擎,加速“科教強省”建設。圍繞培育高技術支柱產業,重點推進信息產業、軟件產業、生物醫藥、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和高效農業的產業化,形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三是在統一財稅政策上解放思想,實現利益共享。市場經濟是利益主導的經濟,如果離開了利益分配而空談區域合作,無疑是“畫餅充饑”。隨著西咸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必將對現有的利益格局帶來重大調整。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如何調整和完善財稅政策,形成推進西咸經濟一體化的利益共享機制,已成為當前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謀求利益共享,必須堅持平等、互利、協作的原則,通過規范的制度建設來實現資金援助、技術援助和政策優惠等財稅政策的一體,從源頭上切斷利益之爭,保證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順利推進。要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創造性地發揮財政統一的杠桿作用,優化財力配置,促進公共基礎設施和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在招商引資、市場準入等方面應當盡快實行統一的財稅政策,防止惡性競爭,優化發展環境,使“投資咸陽就是投資西安、投資西安就是發展咸陽”成為投資者的共識,提升區域經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對涉及到西安咸陽經濟合作與發展的項目,實行稅收鼓勵措施,促進生產要素在兩市的自由流動。凡是區域內可以綜合利用資源的投資項目,在稅收上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在財力上給予適當支持;對重復建設的項目,利用財稅予以限制。可嘗試在西咸共建區、渭北產業聚集區等產業園區實行統一的編制預算,統一的財政政策、制度和標準,實行“統一名稱、統一標準、統一票據、統一賬戶”的行政性收費。同時,應進一步從政策上、法律上、利益得失上探討兩市實行財稅統一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逐步實現財稅部門的完全合并,形成完整的利益共同體,從而實現更高層面、更寬領域的融合發展。
四是在創新運行機制上解放思想,打造合作平臺。構建互動高效的合作機制,是推進西咸一體化的重要保障。推進西咸經濟一體化,必須積極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的變化,轉變過去各自為政、以地方為中心的行政管理模式,堅持以正式合作組織為紐帶,以制度法規為支持,建立健全高效、務實、順暢的協調推進機制、規劃落實機制和合作共建機制,全力構筑兩市加強合作、加快發展的平臺。建立健全強力高效的協調機構,充分發揮西咸一體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西咸城市市長聯席會議的作用,加強黨政領導會晤和信息交流,定期召開會議,就兩市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交換意見,尋求解決辦法,達成共識,加強對一體化工作的指導和協調;建立共同遵守的區域發展公約,探索制定西咸兩市政府推進一體化的相關合作法規,保證地方政府合作的連續性和規范性,保證各種促進一體化發展的舉措在區域內得到有效地貫徹執行;建立健全重大項目落實機制,對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旅游資源開發等重大項目和雙方磋商確定的重大事項,由兩市區有關部門牽頭負責,共同協調解決工作落實中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加大對雙方合作情況的督促檢查力度,定期公布檢查結果,促進工作落實。同時,積極探索各種有利于雙方及時溝通、協調合作的新途徑、新辦法,包括建立兩市統一的黨委領導機構,并設立相應的辦事機構,力爭通過制度和機制的創新,不斷深化雙方的聯系、交往和合作,推動西咸經濟一體化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