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創建普通話達標縣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xx縣位于河北省xx市東南部,東臨,南與相望,西與接壤,北與、xx港毗鄰。全縣總面積平方公里,轄個鄉鎮,全縣人口萬人,共有漢、回、滿、蒙、壯、彝、朝鮮、布依8個民族構成。xx縣是一個農業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元,縣級財政收入萬元,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
全縣共有中小學139所,其中高中3所,初中14所,中心小學63所;全縣共有在校生32876人,其中高中2426人,初中12073人,小學18377人;在崗教師2348人,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2034人,其中語文教師697人,普通話測試達到一級乙等的167人,占語文教師總數的24%,其余均為二級甲等,非語文教師1337人,達到一級乙等的140人,占非語文教師總數的10.5%,其余均達到二級乙等以上,全縣教師都實現了持證上崗,而且在各級各類學校中,普通話已基本成為廣大師生的生活和工作語言。
就xx縣地理位置來看,我縣屬于北方方言,按照權威的《中國語言地圖集》的分法,xx方言隸屬冀魯官話區的滄衡片,從聲、韻、調三方面分析,xx方言在聲母上與普通話差別最小,韻母次之,聲調最大。xx方言在聲調方面有三個調類,在這三個調類中,除去聲接近普通話外,其余各調類都與普通話有明顯差異,聽起來與普通話差別很大,因此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省教育廳、省語委《關于創建中小學普及普通話達標縣的意見》精神,堅持把推廣普通話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把創建中小學普及普通話達標縣作為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重要工作,作為提高全縣勞動者素質、促進全縣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舉措。我們不斷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科學謀劃,夯實基礎,強化約束,狠抓落實,保證了我縣語言文字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為創建中小學普及普通話達標縣打下了堅實基礎。下面將我縣創建工作的具體做法和成效向各位領導、專家匯報如下:
一、健全機構,明確責任,確保全縣語言文字工作的組織領導
普通話是我國的通用語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56個民族所有公民的通用語,學校是普及普通話工作的主陣地,說好普通話是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創建中小學普及普通話達標縣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按照河北省語委的具體要求,近年來,我們始終把語言文字工作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自2005年,縣教育文化體育局更是把創建普及普通話達標縣迎檢工作做為全局乃至全縣的大事要事來抓,并且將其作為提升xx品位、優化經濟環境、提高教育質量、改造一代新人的主要措施,不斷加大力度,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協調聯動,扎實推進。2005年,縣政府對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進行調整和充實,新的語委由主管教育工作的副縣長任主任,宣傳、教育、人事等5個部門的一把手任副主任,團委、公安等16個部門主管領導為成員。同時,對語委辦進行了相應的變動,將語委辦常設于縣教育文化體育局,由局長任辦公室主任,部分局領導班子成員和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任辦公室副主任,并且配備了素質高、業務精、工作細的同志任辦公室專職干事,具體負責全縣中小學普及普通話達標縣創建工作的日常事務。全縣各鄉(鎮)校也都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在健全機構的基礎上,又建立并實行了語言文字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縣、鄉、校以及領導與同志分別層層簽訂了語言文字工作責任狀,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嚴格獎懲。同時,為使“創建”工作得到扎實推進,縣語委通過及時召開調度會、協調會等,加強部署,明責加壓,并且縣語委主任董海英同志多次帶領縣語委有關領導深入全系統進行細致地工作調研,深挖不足、嚴肅整改。目前,全縣語委機構健全,職責任務明確,形成了上下貫通、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為有效推進全縣語言文字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真正實現了普及普通話工作項項有人抓、事事有人干、時時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二、抓住重點,夯實基礎,確保中小學普及普通話達標縣創建工作的扎實推進
學校是開展語言文字工作的主體和基礎,學校推普工作的成敗關系到整個社會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成敗,推廣普及普通話,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從2003年開始,教育文化體育局結合教育規范化管理、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教師普通話水平培訓測試等活動,著手開展了“校園推廣普通話”這一重要工作,近兩年來,隨著規范化管理的不斷深入,教育文化體育局黨委更加充分認識到普通話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從全局工作的戰略高度出發,充分借助全省中小學普及普通話達標縣創建活動這一有利時機,立足自身實際,加大工作力度,借鑒外地經驗,完善工作措施,全方位、多層面地組織開展了中小學普及普通話達標縣創建活動。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具體闡述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藍圖。普通話是全民的社交語言,推廣普及普通話是實現順暢交流,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為最大限度地弱化社會方言環境對創建工作的不利影響,我們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榜樣和宣傳作用,大力宣傳語言文字工作的意義,不斷提高人們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xx電視臺開設了語言文字專題欄目,并運用飛字在全國各套節目中插播公益宣傳廣告,對用語用字規范化的意義及相關活動進行全面及時的宣傳,很好地配合了普及普通話工作,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二是抓住每年九月份第三周的推廣普及普通話宣傳周機會,組織廣大師生走出校園、走上街頭、走進社區和鄉村集市,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活動,使推普工作的意義進入千家萬戶。2005年至今,共印發“推普”宣傳材料1萬余份,增強了全社會都講普通話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促進了全民“推普”工作的順利開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三是充分利用學校與社會涉及范圍廣這一有優勢,借助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致信等形式廣泛宣傳,積極引導,提高學生家長對語言文字工作的認識,爭取支持和幫助,做到了師長聯手,家校共育,2005年至今,我們先后開展各項宣傳活動近20萬人次,為學校“推普”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加大投資力度,改善“推普”環境
近年來,教育文化體育局著重抓了校園文化建設,在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著力開展了校園“推普”環境建設。全縣中小學普遍在校園及周邊醒目位置、辦公室、教室、會議室及各活動室等處所設置了有關“推普”的標牌和標語等,“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普通話是校園語言”等字樣在各個校園隨處可見。同時充分發揮校園廣播站、黑板報及各種課外活動的宣傳教育作用,時時處處給師生以提醒和規范,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推普”氛圍。在教育資金十分緊張的條件下,很多學校投入大量資金,籌建起了語音室,全縣現有語音室30個,語音設備1216套件,全縣總投資達100萬元。
(三)開展校園活動,豐富“推普”內容
一是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全體教師在注重本學科知識傳授的同時,都十分注重規范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按照河北省教育廳、語委《關于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普及普通話的通知》要求,教育文化體育局堅持把教師對學生傳授普通話情況作為教學視導的重要內容和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同時,為更大限度地發揮口語交際的課堂效益和作用,各學校將口語課進課表,上課堂,大大提高了授課效果。二是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口語實踐活動。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各學校經常組織開展學生朗誦會、故事會、報告會、口語糾錯、課前5分鐘、課本劇表演、演講比賽、辯論會等形式活潑、內容多樣的系列活動。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學生克服了畏懼心理、害羞心理,鍛煉了口語能力、提高了普通話水平。三是開展校長、老師普通話朗讀比賽,評委分別由老師和學生共同擔任,既起到了校長、老師模范帶頭的作用,又能夠使“推普”工作在師生間相互監督、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作用。
(四)建立制約機制,規范“推普”行為
規章制度是行為的準則。在“創建”過程中,我們加強了規章制度建設。一是將語言文字的學習使用情況列為師生考核的重要內容。教育文化體育局制定“持證上崗”制度,凡普通話測試未達到相應等級的教師,一律不能頒發《教師資格證》,一律不能參加職稱評定和評模選優,限期達不到應有等級的教師將被降級使用;學生普通話水平不合格或在日常交際中被發現未說普通話的,不能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二是開展活動加強激勵。在提高普通話水平的基礎上,教育文化體育局黨委專題研究決定,局機關從局長到一般同志,工作中必須使用普通話和規范字。并且規定,各級各類會議、各種活動、鄉校領導到局內請示匯報工作、上傳下達文件等必須使用普通話和規范字。為增強激勵效果,今年以來,教育文化體育局先后組織了全縣教職工普通話朗讀比賽1次、校長朗讀比賽1次、中小學生朗讀比賽各一次,參加活動的師生總數累計達4萬余人次。三是建立群體性師生語言監督機制。全縣中小學普遍建立了校園規范化監督崗,師生輪流值班,真正做到了人人監督別人,人人被人監督,有力促進了校園“推普”工作的有效開展。目前,全縣各學校普及普通話工作正在實現“三個轉變”:第一個是使用普及普通話由虛向實轉變;第二個是廣大師生由不愿說、不敢說向敢說、愿說轉變;第三個是師生由“我要說普通話”向“我要說好普通話”轉變。
(五)加大培訓力度,確保“推普”實效
創建中小學普及普通話達標縣,目的是提高師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實現師生由不會說、說不好到會說、說好的轉變。我縣由于地理位置所決定,方言較重,為此,我們組織進行了普通話與方言對應規律的研究整理工作,將研究成果編纂成《xx方言辨正》一書,分發到全縣每一位教師手中,使全體師生有的放矢地進行自糾自改,有效地提高了學習和培訓效果。在此基礎上,根據師生特點,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地組織開展師生用語用字培訓提高工作,確保“推普”工作的實效。主要抓了以下幾點:一是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熱情和積極性。先后在全縣教師中深入開展了“創建達標縣,教師怎么辦”、“推廣普通話的意義何在”、“在‘推普’中教師如何成為先行者”等大討論活動,引導教師從職業特點、歷史責任和榜樣作用等方面,認清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是教師職業特點的基本要求,是教書育人責任的具體體現,是帶動影響學生的實際行動。思想認識的到位,使廣大教師煥發出學普通話、用規范字的極大熱情,形成了爭先恐后、力爭上游的喜人局面。二是認真搞好骨干教師普通話培訓工作。搞好教師普通話培訓,首要條件是具有一支數量足、素質高、分布廣的輔導員隊伍。為此,我們積極選派縣教師進修學校的老師、教研室有關教研員,參加上級組織的普通話培訓,促進普通話測試員自身水平的不斷的提高。目前,我縣有省級普通話測試員5名。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進修學校的培訓陣地作用,大力組織開展全縣普通話骨干教師培訓活動。并且聘請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對全縣中小學教師進行全員培訓。三是重視培訓過程,拿出培訓實招。為使全體教師正確使用普通話,教育文化體育局強化對全體教師的培訓力度,注重對“推普”過程的實施監督。由“推普”領導小組制定出培訓計劃,根據計劃組織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從普通話語言基礎知識講起,規范教師發音的音調和音準,尤其是xx方言中的平舌音與翹舌音混淆問題和調值與普通話偏離較大問題。四是確保測試質量。在教師普通話測試中,始終堅持“先培訓,后測試;不培訓,不測試”的原則,決不讓一個不通過培訓的教師倉促應試,臨陣磨槍。同時,通過紀律要求和制度約束,堅決遏制測試中的弄虛作假、冒名頂替等不良現象的出現,確保了測試工作的公正性、公開性和真實性。
(六)細化工作程序,搞好“推普”榜樣引領
一是實行“推普”工作專項匯報和督導制度。近兩年來,各鄉校每年就師生普通話培訓提高、環境建設、宣傳教育、檔案資料整理等工作,向局黨委和縣語委作出詳細匯報,教育文化體育局保證每年下鄉專項督導4次以上,根據匯報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并提出全縣性的規范化要求。二是突出典型示范作用。我們先后利用各種形式大力表彰了在創建普及普通話達標校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先進學校及先進個人,并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方式,大力宣傳他們的經驗做法、實干精神和先進事跡,為全縣各學校及廣大干部教師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和追趕的目標。三是認真開展學校“推普”評估工作。xx縣教育文化體育局堅持把“推普”工作作為規范化管理的重要考評指標,進行評估和督導,督導室、教研室、教育股聯合考評,同一時間,同一步驟,按照省定評估要求和標準,對全縣中小學的“創建”工作進行評估驗收,對評估結果,實行按分排隊,全縣通報。通過評估驗收,既達到了摸清底數、有的放矢開展工作的目的,又起到了表彰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自2005年以來,僅就“創建”工作,我縣專門召開中小學校長調度會6次、現場會2次、下鄉視導50多次,從而大大加快了創建步伐,提高了創建質量,為創建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三、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確保社會語言文字工作向縱深推進
社會語言文字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單靠某個部門的孤軍奮戰很難有所作為。近兩年來,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高度重視社會語言文字工作,做到研究有專會,主抓有專人。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實施意見》,確定了全縣文字工作的方向、任務和目標;縣語委積極發揮協調指揮作用,充分調動各成員部門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在大力開展中小學普及普通話達標縣創建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加強社會語言文字工作,挖掘深度,拓寬廣度,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2005年,全縣公務員已經逐步開始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在對外接待、外出工作等方面,均能使用普通話xxx書記和xxx縣長始終堅持說普通話,為全縣公務員“推普”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目前,工商、建設、環保、廣播電視、銀行、電信等部門,都結合本系統的工作特點,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大量工作。
語言文字工作任重道遠。我縣的“推普”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領導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社會“推普”工作和學校“推普”工作發展還不平衡,全社會自覺使用普通話的濃厚氛圍還有待進一步形成。這次各位領導對我“推普”達標驗收,不但是一次檢查評估,更重要的是一次現場指導。我們一定會以此為契機,充分利用“推普”迎檢這個平臺,進一步鞏固陣地,完善措施,加大力度,促使我縣“推普”工作一步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