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體育局加強教育管理發言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剛剛過去的20*年,是“十五”時期的最后一年,也是*體育發展最好最快的一年。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20*年全市體育局長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體育局長會議精神,回顧“十五”期間我市體育事業的發展,總結20*年體育工作,共商“十一五”體育事業發展大計,全面部署20*年體育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十五”期間和20*年體育工作
“十五”期間我市體育工作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重視關心和直接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精神,積極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奧運爭光計劃》,堅持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的方針,致力推動體育改革,努力開拓體育市場,加強體育隊伍建設,*體育事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十五”體育工作主要進展
1、各級黨委、政府對體育事業發展重視程度不斷增強。
抓住貫徹全國、全省體育工作會議這一契機,20*年召開了全市體育工作會議,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體育工作,加快體育事業發展的決定》,并出臺了一批政策(在全社會評選體育突出貢獻獎,實施農村健身工程4年800萬元補助經費,設立五大賽事400萬元專項獎勵資金等),在全市上下較好地形成了重視和加快體育事業發展的共識。創辦了體工大隊,完成了體育運動學校新校區的建設和搬遷,市本級投資1億多元建造了游泳健身中心和老年體育活動中心,市政府連續五年將全民健身工程列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這些重大舉措,表明各級領導對體育工作更加重視關心,為體育事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
2、體育事業發展指導思想和思路目標與時俱進。
強化體育“為大局服務、為群眾服務、為提高城市知名度服務”作為體育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努力做到跳出體育看體育,圍繞全局抓體育。20*年以“1154”全民健身工程為突破口,開創新世紀新時期體育工作新局面的發展思路;2002年“擴大規模、優化布局、夯實基礎、突破輸送、開拓新路、人才強體”的競技體育發展思路;20*年根據中央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及時實施以“雙二千”(建設2000個村落健身路徑,培訓2000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為重點的“農村小康體育工程”;20*年了“五個二”(二大工程、二項大賽、二個備戰、二項規劃、二支隊伍)的工作思路;20*年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了體育十項重點工作,這些不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推動體育事業快速前進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3、多層次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建設成效顯著,二個大型的市級健身活動中心、30多個鄉鎮文體中心新建完善,1700多個社區、村落全民健身路徑的建設,使98%的社區和40%的行政村擁有1個以上健身路徑(點),為構建“15分鐘文體活動圈”打下良好基礎。組織體系建設力度加大,培訓發展了6600余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市、縣、鎮建有200多個體育協會,每年舉辦各類群體活動1000余次,極大地豐富了城鄉體育文化生活。全民健身活動體系日益完善,堅持四年一屆全市運動會、農民運動會、職工運動會、老年人體育運動會、殘疾人運動會以及社區運動會、外資企業運動會、機關運動會、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等全民運動會制度,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國民體質監測體系建設也初見成效。
4、競技體育綜合實力不斷提升。
按照“省運保前三、城運進二十、奧運爭金牌”的總體目標,擴大訓練規模,使市級專業、半專業訓練運動員規模從649名擴大到1000余名;優化訓練布局,形成“一隊(體工隊)、一校(運動學校)、四基地(水上、重競技、游泳、蹦技四個訓練基地)為主體,100所體傳校為基礎的新的訓練網絡;著力突破輸送,本屆省運周期在省以上運動員人數達到190名左右,比20*年增加近100名,擴大了優秀體育后備人才隊伍;努力開拓新路,創辦*市專業體工隊,開創了省內地市級辦專業隊的先河;提高競技實力,王成意獲20*年奧運會銅牌,榮獲一批世界和亞運會、全運會冠軍,第五屆城市運動會獲14塊獎牌,創*歷史之最,在近二年省青少年比賽中金牌、總分均列全省前二位,充分說明我市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穩步上升;狠抓基地建設,市運動學校成為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四個(游泳、水上、重競技、蹦床技巧)訓練基地成為省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
5、人民群眾的體育文化需求得到較好滿足。
八一男籃主場賽八度落戶*,中國女排北侖主場賽的成功舉辦和八一女籃鄞州主場的落戶,三大高水平的主場賽同時落戶在一個城市,在國內大城市中比較少見。特別是中國女排國際比賽四年固定在北侖主場,在國際排聯工作中也是創新之舉,五年來,全市舉辦全國、國際體育比賽達100余個,特別是20*年全市市、縣二級承辦國際、全國性賽31項,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業余精神文化生活,為提高*城市知名度作出重要貢獻。
6、體育產業發展快速推進。
利用*民營經濟發達優勢,著力發展健身娛樂市場,培育和開發競賽表演市場、體育彩票市場,促進本體產業發展。重視抓好體育用品制造業、體育用品銷售業、體育旅游休閑業的發展,使全市體育產業增長保持在20%以上,據統計,20*年全市體育經營企業達1330余家,體育產業總收入達到56億元,成為現代服務業中新的消費熱點和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特別是體育彩票業安全銷售17億元,為國家籌集公益金5億多元,市體育局和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多次獲得體育彩票工作突出貢獻獎,受到省體育局表彰。
7、大型體育場館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十五”期間全市體育系統建設了八大體育場館,總投資達到6億元,是建國以來投資最多和發展最好的時期。其中北侖體藝館成為全國縣級市中規模最大、設施最好的場館之一,2萬平方米的*市游泳健身中心建成,成為*市民體育健身休閑好去處,*體育運動學校二期工程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訓練條件,大型體育設施建設為*體育事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學校體育場館、大企業體育場館建設勢頭良好。20*年,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表明,我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23平方米,高于全國的人均1.*平方米水平。
8、體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
建立干部人事六公開制度,實行領導干部聘任制,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制、普通干部職工全員聘用制,堅持重用干事業、私心少、素質好的干部,做到用人所長,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深化分配機制改革,對教練員分別實行結構工資制,效益工資制和主教練年薪制,充分調動教練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探索大型體育場館管理體制新模式,按照產業化運作,企業化管理思路對新建的*市游泳健身中心實行委托管理新體制,成為浙江省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改革一年,初見成效。北侖體藝中心和鄞州體育中心在企業化管理上也作了積極的探索。群眾體育社會化,體育大賽市場化,大型場館管理企業化路子得到拓寬。
9、體育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領導班子建設有效推進,局和基層單位二級班子戰斗力都較強,也較團結,均達到優秀和較好班子。教練隊伍顯著加強,近四年通過引進、轉崗、錄用,使教練隊伍總量顯著增加,結構不斷改善,斥資500多萬元引進中高級教練、科研人才30多名,優秀運動苗子80余名,為競技體育實力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同時,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制定實施了人才輸送獎、運動成績獎和周期目標考核獎,極大地激發了教練員、運動員和科研管理人員干事業、干成事業的積極性,使體育系統人力資源得到有效運用。文明單位、文明行業建設不斷加強,市體工隊成為體育系統有史以來第一個市級文明單位,市社體中心和彩票管理中心成為海曙區和體育局系統文明單位。
10、體育發展良好的社會氛圍逐步形成。
通過全民健身工程實施、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體育突出貢獻獎評選和新聞媒體宣傳等一系列措施,使體育工作的社會評價有所提高,20*年體育局在機關民主評議中成為進步最快的三個單位之一。現在市、縣上下發展體育的合力大大增強,機關各部門對體育事業的支持力度加大,企業參與體育、贊助體育、投資體育的前景十分廣闊,為體育事業更快更好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廣大體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為“十一五”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回顧五年來的工作,歸結起來就是著力做好“人和、發展、創新”這三篇文章。一是堅持以民為先、改革促體的原則,推進體制和機制創新。幾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堅持以改革求發展。在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場館建設、干部人事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改革創新,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群眾體育在設施進社區、活動社會化,公園體育化方面有了較好的成果,競技體育在調整訓練布局,創辦體工隊,教練員結構工資制,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輸送激勵機制、體育教育體制改革方面有力度、有效果。體育產業在體育彩票宣傳管理,“八一”男籃主場賽市場化運作,體育場館建設功能多元化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干部人事在推行公開選拔制度、公開招聘制度、競爭上崗制度、干部試用制度方面邁出了較大步伐。以上種種創新和改革,有力地推進了各項工作的發展。二是堅持以和為貴、團結興體的原則,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局黨委在自己的實踐中,堅持把班子建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努力做到總攬不包攬,放手不撒手,到位不越位,補臺不拆臺,逐步形成了班子和、干群和、上下和、新老和的局面。高度重視內外環境建設,深入開展學習型機關、學習型單位和文明機關、文明單位創建活動,以創建促和諧。同時按照“對上多爭取,對下多鼓勵,對外多聯系,對內抓管理”的思路改善工作環境,堅持用真理的力量,班子示范的力量和體制機制的力量來凝聚、激勵廣大干部職工,逐步形成了比較和諧的人際環境,出現了人和、氣順、業興的良好局面。三是堅持以人為本、人才強體的原則,促進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人才是第一生產力,黨委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以強素質、增能力為目標加強機關干部隊伍建設;以強管理、增合力為目標配齊配強人員,加強基層領導班子建設;以強業務、增數量為目標引進和培養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加強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特別是教練員隊伍建設,使機關干部素質得到提高,基層領導班子戰斗力得到增強,教練員隊伍積極性、創造性得到進一步發揮,為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
雖然幾年來我們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要求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群眾體育設施偏缺,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二是競技體育尖子運動員偏少,在國際國內重大賽事中的奪金點還不多;三是體育場館檔次偏低,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夠匹配;四是體育產業規模偏小,體育消費意識與城市經濟水平不相適應,體育產業總體競爭力還不強。這些問題和薄弱環節迫切需要我們在十一五期間著重加以解決。
(二)20*年體育工作卓有成效。
1、群眾體育活動紅紅火火。
中斷二十余年的全市職工運動會恢復舉行,第六屆全市老年人運動會展示了老年體育風采,第二屆社區運動會、第五屆外企運動會基層單位踴躍參賽。舉辦了元旦萬人健身長跑、三人制籃球賽、四人制排球賽、五人制足球賽等傳統體育賽事,組織了市級機關籃球和乒乓球賽、全民健身月體育嘉年華活動等群體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的主動參與,現場直接參加的市民3萬余人次。我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達45.2%。群眾身邊的組織網絡體系進一步健全。規范體育協會的管理,發揮協會作用,各級協會開展了近1000項群眾性體育賽事和活動;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全年培訓1000余名,使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6600名;在縣(市)區建設國民體質監測站,開展第二次全國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在全市城鄉抽樣檢測10000余個樣本,國民體質合格率達80%。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不斷增加。繼續實施“市民健身工程”和“農村小康體育工程”,新建村落健身路徑660余條,維修社區健身路徑150條,全市健身路徑總數達1700多條;興建了170片籃球場和門球場、地擲球場等35個,進一步滿足了市民的多元化健身需求。省體育強縣(區)、強鎮創建工作取得實效。鄞州區和余姚泗門鎮等6個鄉鎮被評為省首批體育強區和強鎮。
2、大型體育賽事精彩紛呈。
20*年通過政府支持、市場運作、協會承辦、社會參與的模式,成功承辦了國際女排精英賽、世界女排大獎賽和世界女排錦標賽預選賽、八一雙鹿男籃*主場賽,八一廣博文具女籃鄞州主場賽、東錢湖國際龍舟邀請賽、國際田聯競走挑戰賽、中韓跆拳道對抗賽、全國花樣游泳冠軍賽、全國圍棋段位賽等31項全國性以上賽事。辦賽資金投入達3600多萬元,而90%的辦賽資金來自于社會資助。這些高水平的國際和全國性賽事的成功承辦,既滿足了市民觀賞高水平體育賽事的需求,豐富了業余體育文化生活,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又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展示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中央電視臺直播轉播了近30余場在我市舉辦大型比賽的實況。
3、競技體育實力穩步提升。
綜合訓練管理水平提高。*體校被授予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游泳、重競技、水上運動和技巧蹦床四個訓練基地被授予省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籍運動員成績喜人。20*年在世界、亞洲比賽中獲得4金1銀2銅,在全國性比賽中獲得26金20銀32銅。在省青少年比賽中,我市分別獲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第二。一批*籍運動員在國內外重要體育比賽中獲得很好成績。潘華年在參加第24屆世界蹦床錦標賽中勇奪男子單跳項目團體金牌,實現了我國在這一項目上的歷史性突破,也成為我市第十位世界冠軍;我市體工隊培養的運動員俞亞玲獲亞洲女子柔道錦標賽銅牌,金海濤在世界青年舉重錦標賽獲2金1銅,步芳在亞洲青年摔跤錦標賽獲得金牌,于淼在亞洲青年女子柔道錦標賽上獲銀牌;59名*籍運動員參加了十運會,沈盛妃勇奪女子七項全能冠軍,游泳運動員鄭坤良奪得游泳二項冠軍。
4、加快推進了體育服務業發展
加強政策引導,積極培育和扶持體育健身市場。市游泳健身中心、金領匯健身俱樂部和舒華健身中心等較大規模和較高檔次的健身場所經過市場開發和經營管理,均已步入良性運作。努力拓展體育健身咨詢、培訓市場,與美國體適能協會聯合開展體育培訓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培訓基地建設也納入規劃。同時,加強對體育市場的管理。制訂了《*市游泳場所衛生、安全量化分級管理規定》,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認證制度,出臺了《*市捐贈宣傳文化(體育)事業實施辦法》,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對規范和促進我市的體育服務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繼續強化體育彩票宣傳和管理工作,激發體彩市場。20*年全市體育彩票銷售額達5.6億元,增長102%,積累公益金3000多萬元,為我市體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5、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按照中央和市委的統一部署,局黨委和各支部認真組織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做到時間、內容、責任、目標四落實。教育中始終堅持把先進性教育活動與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緊密結合起來,切實解決黨組織和黨員存在的各種突出問題,進一步改進了作風、促進了工作,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更好的發揮。群眾測評滿意率達100%,不滿意率為0,達到了中央的“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總體要求。精神文明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局黨委開展了外樹形象、內增合力,爭創文明機關、文明單位活動,各單位認真組織實施,積極爭創,體工隊被評為體育系統第一個市級文明單位,市社體中心被評為海曙區文明單位,體工隊、彩票中心二個單位被評為局系統文明單位。通過開展教育活動和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局系統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有了明顯轉變和提高,正氣得到了上升。系統上下團結,凝聚力、親和力大大增強。同時,體育局被評為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同志們,面向未來,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十一五”規劃就要開局,絢麗藍圖已經繪就,要順利完成各項目標和任務,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認識和把握新階段我市體育事業面臨的發展優勢,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抓住機遇,勇于創新,全力以赴,迎接挑戰,為“十一五”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謀好局,開好篇。
最后,祝大家工作順利,萬事如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