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誤公開進步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這個所謂自爆“家丑”的做法,其實是深得民心的舉措。“政誤”無論大小,總不是件好看的事。在一些官員的傳統意識中,絕對外揚不得,要千方百計地捂住,因為弄不好,會影響自己的“仕途”。長期以來,“報喜不報憂”能夠形成一種不良風氣,作為一個嚴重問題被不斷提及,可見持有這種思維意識的人占據著相當的市場。另有一些別有動機的官員,心血來潮時信誓旦旦,唾沫橫飛,從來沒有考慮過決策的落實問題和承諾的兌現問題,屆時不了了之,裝得沒事人一樣。這樣的官員用不著長此以往,只一兩件具體的實事,便足以失信于民。因此,“政誤公開”實際上是由被動接受監督,演變為主動接受監督,不僅是當前我國社會現實的迫切需要,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意味著政治民主建設的一種進步。
其實,“政誤公開”并沒有什么可怕。工作中出現一些問題,還沒有做得更好,是在所難免的。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這些問題有的可能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有的可能是體制轉軌和結構調整過程中難以完全避免的,有的可能是由于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造成的。分清問題產生的性質,對自己是一種鞭策,對后來者更是一種警醒。兩天前,朱镕基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十屆一次會議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毫不諱言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朱總理所講的困難和問題,實際上就是他所領導的本屆政府沒有解決得更好的問題。這一種磊落胸懷,堪稱各級地方政府官員借鑒的榜樣。
“政誤公開”的內容,人們也許還覺得不太過癮。然而“萬事開頭難”,“政誤公開”也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指望一家伙公開所有的“誤”,尤其是決策上的“誤”,也是不現實的。但有一點非常明確,公不公開是一回事,老百姓知不知道則是另外一回事。許多“政誤”,你就是不公開,老百姓也是看在眼里——當然,不想吸取教訓的人又要另當別論。因此,有一天,當“政誤公開”不再成為新聞,而是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之時,就要防治個別官員“以退為進”的傾向。所謂“廉政賬戶”不是一個教訓嗎?貪官也會假惺惺地存上一筆。
“政誤公開”,當然并非白土鎮的首創,但是他們敢于將別人好的經驗拿來,足見他們有“壯士斷臂”的勇氣。他們的做法,不失為一種明智的做法,其積極意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