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十七大開幕掌聲引發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舉國關注、舉世矚目的黨的十七大,昨天上午九時,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了,我也和千千萬萬的普通黨員一樣,滿懷激情的坐在電視機前,收聽收看了大會盛況。在開幕式上,表情莊重而又顯得十分親和的胡總書記,代表十六屆中央委員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胡總書記牽引民心、激蕩人心、催人奮進的報告,引起了全體代表的強烈共鳴,贏得了2200多名代表的陣陣掌聲,不時的掌聲經久不息,聲波一浪高過一浪,盛況空前。據有關新聞媒體報道,胡總書記作報告的全過程中,在人民大會堂先后響后了40次掌聲。隨著人民大會堂掌聲在我耳邊回蕩時,對胡總書記通篇充滿求真務實、關注民生的報告,在心里也跟著代表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我認為人民大會堂2200多名的掌聲是發自肺腑的,是來自不易的,是真誠的。這陣陣經久不息的掌聲,代表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心聲,代表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意愿,代表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持續發展的樂章已在中華大地奏響。這隆隆掌聲,表明了當今中國黨心齊、民心順、向心力強;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好,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好,56個民族大親和、大團結、大發展好!
掌聲是對十七大報告的有效確認。聽了胡總書記作的十七大報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仔細品味開幕式上的陣陣掌聲,深感黨的十七大報告,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意議深遠。胡總書記的報告,是一個充滿全黨智慧結晶的報告,求真務實的報告,體貼民情、關注民生的報告,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報告,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報告……是全黨一個綱性的文件。人民大會堂響起的一次又一次掌聲,就是對胡總書記報告的高度贊頌贊同,就是對十七大報告的一種新的有效的確認方式。黨的十七大報告的確好,好就好在聽得明白、看得懂、關鍵詞記得住;好就好在總結成績不夸大、揭示問題不遮掩;好就好在繪制的美好藍圖能辦到得、落實得了;好就好在老百姓關注的民情民生等重大問題,已經引起了全黨的高度重視,并將會著力解決好,好就好在黨的方針政策既有連續性、穩定性,在新階段、新起點,又體現了自主創新意識。胡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出:“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報告明確提出:“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些都是廣大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民生問題,也正是人民群眾期盼解決的問題,報告說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了。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切身利益的;是立黨分公、執政為民的;是切實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踐證明:一個政黨只有把最廣大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只有給人民群眾帶來好處、帶來更多的實惠、帶來更好的安居樂業環境,讓更多的人跟著富起來,這個政黨才有生命力,才有活力,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和現實的考驗,才有執政的主動權。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支持和愛戴,才會構筑更加堅實的執政根基。
掌聲是對十六大以來取得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黨的十七大報告,如實總結了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指出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與問題。胡總書記在總結十六大以來的工作時說:“這五年是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是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經濟實力大幅提升,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社會建設全面發展”。“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我深深的體會到黨的十六大以來,正如胡總書記在報告中總結的那樣,我國的經濟社會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的確確、實實在在的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這些成就不是寫在紙上的、說在口上的、離得遙遠的,而是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享受得到的東西,不是鏡中花、水中月、籃中水,墻上餅,而是已分享和享受到的東西。近5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穩步發展,且經濟發展的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正在向良性循環方面轉化,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家給予基礎設施建設、公用事業建設投入成倍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下崗職工和低收入群體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住房面積與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老百姓得到的好處與實惠比以前更多了。這些都是鐵的事實,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認的,也是任何人都否認不了的。不說遠的,就說我們身邊的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如我所出生的農村和現工作生活的所在城市,變化一年一個樣。城里高樓大廈增多了,如雨后春筍般的拔地而起,街道變凈了、變美了,污水變清了,成為了國家衛生城、園林城、交通模范城。特別是廣大農村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農業連年獲得大豐收,由于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民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多,正由溫飽型向小康邁進。農村山變綠、地變肥、水變清、屋變新、路變通,農民臉也變笑了。現在回頭來看過去的五年,我深深感到:是不平凡的五年,是催人奮進的五年,是經濟騰飛的五年,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是高舉旗幟、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五年。這些成就的取得,這一切天翻地覆的巨變,都離不開黨的正確引領,離不開黨的惠民政策,離不開黨帶領導全國人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掌聲是對黨中央領導集體的高度信任。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新一代領導集體,引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發展是全黨第一要務的工作重點不動搖,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不動搖,開啟了中國科學發展的新時期、新征程,全黨工作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和指導下,我國的經濟建設、民主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群眾得到的實惠與分享的改革成果越來越多。發展的實踐表明,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擁護和信任的領導集體,是愛民、親民、想民、為民的領導集體,是深受人民群眾愛戴的領導集體。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會實現。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正確分析和把握了國際國內形勢和發展趨勢,結合人類發展規律、自然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繼承、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在我國處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要指導思想,并把科學發展觀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發展的必然,更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完整性、實踐性。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還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我認為,科學發展觀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完善與發展,符合全黨的意志、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后的生產之間矛盾比較突出,發展中的矛盾與困難還很多,并交織在一起,解決這些矛盾和困難,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時段。且不同的矛盾、不同的困難成因較為復雜,需要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中國共產黨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發展是前提,發展是根本。不發展就落后,不發展人民群眾不會答應,也不會擁護。那么要發展,就必須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而發展必須是又好又快的發展,必須是全面發展,必須是堅持以人為本、得到更多實惠的發展。而不是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的發展,不是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的發展,不是只講速度而不講質量的發展。總的來說,就是科學發展,用科學發展觀來解決前進的矛盾、發展中的困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持續發展的目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繼承與發展,是以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進入新世紀后,是我們黨理論建設的偉大創新與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新與發展,標志著我們黨更加成熟,執政能力不斷增強,執政水平不斷提高,黨的事業會更加興旺發達。因此說,人民大會堂的掌聲,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新與發展的贊頌,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決心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