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局污染物總量減排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完成*省人民政府與*市人民政府簽訂的《*市人民政府“*”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總量控制目標責任書》確定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控制增量、削減存量,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落實責任、強化監管,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協調配合、綜合推進的要求,確保完成污染物減排約束性指標,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五年總目標
按照國家“*”期間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的要求和*省人民政府與*市人民政府簽訂的《*市人民政府“*”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總量控制目標責任書》確定的目標,我市總量控制目標是:到20*年底,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由6.47萬噸減少到5.84萬噸,在20*年的基礎上削減0.63萬噸,削減比例為9.8%;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由6.28萬噸減少到5.42萬噸,其中火電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過1.73萬噸。
三、現狀分析
總量情況,20*年全市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6.47萬噸,其中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3.*萬噸,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3.39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為6.28噸,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5.38萬噸,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為0.9萬噸。20*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6.44萬噸,其中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2.98萬噸,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3.4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為6.78萬噸,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5.76萬噸,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02萬噸;20*年實際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年減少30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增加500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GDP的快速增長導致工業燃煤量和生活用煤量增加。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我市化學需氧量重點排放是工業和生活兩大類,工業廢水排放占全市化學需氧量排放的48%,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占全市化學需氧量排放的52%。工業廢水化學需氧量的排放以造紙、化工、醫藥以及食品加工為主,其中造紙行業占工業排放的85%,20*年全市造紙行業產量22.4萬噸,排放化學需氧量2.63萬噸,我市工業二氧化硫重點排放行業以電力和水泥、造紙等非金屬制品行業為主,其中電力占工業排放的64%,水泥、造紙等非金屬制品行業占25%。減排重點:我市化學需氧量減排應以城鎮生活污水和造紙、化工、醫藥化工以及食品加工行業為重點,并以造紙行業為重中之重。減排二氧化硫以火電和建材為重點,并以火電行業為重中之重。
四、主要污染物減排措施
1、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按“*”節能減排要求對產業政策進行調整和優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嚴格限制新上高污染、高能耗項目,大量減少原煤用量,對列入淘汰的落后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進行清理,制訂相應的限期淘汰目錄并督促實施。
2、加快淘汰落后生產力。完成等量替代水泥機立窯拆除工作,對存在嚴重違法用能、排污行為并拒不改正的企業,對整改無望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對不按期淘汰國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技術、裝備和產品的企業以及屬于“十五小”和“新五小”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其停產或予以關閉。
3、嚴格執行“三同時”政策和排污許可證制度。嚴格環評準入制度,新上的建設項目必須嚴格控制新開工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嚴禁投資新建或改擴建違反國家產業政策、行業準入條件,缺乏能源、資源支撐條件,環境容量不允許的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市場準入條件以及國家明令淘汰的各類高耗能行業建設項目,不提供授信支持,不辦理相關手續。對全市排污企業進行主要污染物總量核定,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新批項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得突破總量控制要求,對突破總量控制要求的縣(市、區)應采取區域限批政策,暫停審批新建項目。
4、全面實施清潔生產。列入省、市重點監管名單的企業,必須在20*年完成審核,各縣(市、區)要對污染重、能耗高的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
5、實施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減排重點工程。一方面要抓好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以及配套管網建設和改造。繼續做好螺子山污水處理廠配套污水收集管道工程和城南污水收集管道工程建設,確保達到污水日處理能力4萬噸。進一步提高我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到20*年力爭達到70%,完成二期擴建工程,螺子山污水處理廠達到污水日處理能力8萬噸。同時加大縣城污水處理廠籌建力度,各縣(市、區)盡快完成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2009年底之前,青原區、新干縣、萬安縣和泰和縣城市污水處理廠必須建成并投入運行,其余各縣(市、區)城市污水處理廠力爭在20*年底前全部開工建設,20*年必須建成并投入運行;實現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60%,日處理污水12.5萬噸。加強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分批建設全市13個工業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和配套廢水收集管網,或將工業園區廢水引入城市污水廠進行處理,力爭到20*年實現工業園區廢水完全達標排放,實現工業園區未經處理污水零排放。另一方面實施二氧化硫減排重點工程。抓緊華能電廠兩臺30萬千瓦機組脫硫項目建設,力爭20*年開工建設,2009年投入使用;二期擴建工程新上兩臺60萬千瓦發電機組實行“三同時”煙氣脫硫項目,力爭20*年開工,2009年建成,20*年投入運行。
6、重點加強對國控、省控污染企業的監管。對全市列入省環保局重點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安裝計劃的企業、污水處理廠,必須按時完成自動監測儀器設備的安裝;完成市級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建設,實行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遠程傳輸,實現轄區內自動監測數據共享。重點加強造紙企業的環境管理,對超標排放的生產企業實行更加嚴厲的行政處罰,確保達標排放。
7、強化環保執法。完善監察、監測和應急體系,著力提高減排監管能力。加快環境監測、環保監察等機構監測設備和儀器更新步伐,開展人員培訓,搞好污染源普查工作。
五、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形成減排合力
1、強化領導。市政府成立*市污染減排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由劉宗華副市長任組長,市環保局局長周瑞生、市政府辦公室副調研員譚華任副組長,市發改委副主任吳斌、市經貿委副主任陳卓生、市財政局調研員顏招英、市環保局副局長李金榮、市規劃建設局副局長李會來、市統計局副局長劉盛先、市國資委副調研員楊小勇、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黃吉明為領導小組成員,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環保局。領導小組的主要任務是部署和監督全市減排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縣(市、區)政府要抓緊建立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機制,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
2、明確任務。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以及配套管網建設和改造責任單位:市規劃建設局、各縣(市、區)政府。建設工業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和配套廢水收集管網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高新區管委會。污染重點造紙行業的環境管理,責任單位:市、縣(市、區)環保局。華能電廠脫硫項目建設,責任單位:市發改委。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完成建材行業等量替代水泥機立窯拆除工作,責任單位:市經貿委。
3、建立健全減排工作責任制。各級政府對本轄區減排指標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強化減排政策措施的執行力,加強對減排工作進展情況的考核和監督,定期公布各地減排指標完成情況。把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政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縣(市、區)政府和市高新區管委會每年要向市政府報告減排目標責任的落實情況。
4、建立減排部門聯動機制。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協調推進減排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要抓緊有關項目前期立項和資金落實;經貿部門負責產業結構調整和淘汰落后產能減排工作,結合企業技改,協調落實污染治理項目;監察部門要對不認真履行減排職責造成嚴重后果的有關單位和負責人進行責任追究;財政部門要及時、足額撥付減排重點工程項目的專項資金和各類配套資金;規劃建設部門協調落實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建設,確保污水處理廠達到規定運行負荷要求;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國有企業減排工作的監督和考核,督促其在減排工作中發揮示范和帶頭作用;工商部門要根據企業所在地政府的決定,對被關閉企業依法責令其限期變更、注銷或吊銷工商營業執照;電力部門要對被依法關閉的企業(或生產線)和停產治理企業停止供電;銀行機構對依法關閉的企業(或生產線)和停產治理企業停止貸款;統計部門應根據減排要求加強全市能源使用情況的統計。
5、強化減排宣傳工作。各縣(市、區)、各部門要將減排宣傳作為當地和本部門宣傳的重點,制定減排宣傳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政府機關要率先垂范,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活動,廣泛宣傳減排的重要性、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