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醫療改革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衛生局按照上級的要求,積極開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嚴格按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工作路線圖和上級的指示精神,圍繞近期重點工作,用倒逼機制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改革,現將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改革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年7月10日前,已按標準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制核定、上報和下達工作。
年7月25日前,已對改革進展情況進行專題督導,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年8月26日前,已完成競聘上崗和人員聘用工作和完成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工作。
年8月28日前,安置未聘人員已制定方案,報市政府審批后實施。已制定醫改套改工資和機構績效考核實施辦法和激勵分配方案,待報市政府審批后實施。
年9月18日前,對未滿編機構公開招聘人員,基本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實現基本藥物制度全覆蓋。9月20日前,全市基本完成各項基層綜合改革任務。
全市基本完成各項基層綜合改革任務主要抓好下面幾項工作:
一、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去年7月,我市成立了醫改領導小組,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今年,為進一步加強領導,市建立了市領導掛鉤聯系鎮(街道辦)醫改工作制度,由聯系各鎮(街道辦)的市領導同時指導開展各基層衛生機構的醫改工作。市醫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明確分工1名領導負責醫改工作,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共同推進改革落實。針對醫改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我市在市發改局成立醫改辦公室。為進一步加強醫改辦職能建設和機構建設,加強醫改辦的工作力量,市發改局、衛生局抽調4名專職人員在醫改辦上班,負責日常工作,市財政局、人社局、編委辦、食藥局確定1名聯系人,協助做好醫改辦工作。
二、完善機制,保證投入。結合我市的實際和發展現狀,在對涉及醫改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市先后出臺和制訂了《市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市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細則(暫行)》、《市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辦法》、《市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編制方案》、《市衛生系統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市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方案》等文件,較好地指導了我市醫改各項改革的深入開展。為確保醫改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市衛生局成立衛生財務結算中心,負責衛生局下屬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和會計業務的集中結算、核算,監督各單位的財務預算執行情況和收支情況。同時,市財政部門認真落實醫改各項投入政策,調整支出結構,將年醫改任務所需資金納入財政預算,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政策,確保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綜合改革順利推進,按確定的任務和進度將基本和重大公共服務經費撥付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進展情況。
(一)落實分配制度改革工作。7月26日,由市審計局、財政局、衛生局、人社局等部門組成工作組,分兩個小組開始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進行審計、清理檢查津補貼、審查核對年的財務收支結余情況。目前,已完成了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
(二)制定基層機構績效考核實施辦法。我市衛生局已制定了對基層機構績效考核實施辦法,獎勵性績效工資實施辦法。各基層衛生機構都制訂辦法,并由各單位職代會討論通過后上報衛生局審核,同時報人社、財政等部門備案后實施。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辦法、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編制方案、衛生系統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三大方案已出臺,人員編制方案經江門市批復并重新下達編制,重新下達11個鄉鎮衛生院人員670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9人,并列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人員經費由市財政按財政補助一類核撥。績效工資方案也制定,確定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與義務教育學校工作人員績效工資年人均水平相當。衛生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已報批。8月12日由江門市政府副秘書長梁啟華帶隊的江門市醫改督導組到我市調研督導,對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進展情況作了充分的肯定。
(三)健全藥品采購配送制度改革。由于制定采購方案、編制采購計劃、招標采購等工作均由省采購中心牽頭,配送商由地級市定,基層醫療機構只提出采購需求。目前,此項工作我市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時,已開展了藥品庫存清理工作。
(四)健全補償機制改革。7月1日由市發改局、物價局、衛生局、社保局等部門召開相關會議,討論調整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將門診掛號等10多項歸并為一般診療費,初定收費標準10元,并按上級的文件貫徹。
(五)落實人員編制,推行競聘上崗。我市衛生系統現有在職在編的干部職工1327人,在職未入編制的專業技術人員495人,其他109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職在編干部職工中:具有高級職稱的5人;具有中級職稱的22人;初級以下及無職稱人員623人。本科學歷的19人;大專學歷的115人;中專及以下學歷的516人。
我市于今年7月份重新下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859名(其中衛生院670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9名),現有在職在編人員646人,仍空編213名。故此,為確保社會穩定,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所有的在職在編人員實行全員聘用過渡,不存在未聘人員(在編人員)安置的問題。
市醫改辦、人社局、衛生局主要領導多次碰頭和帶領相關工作人員集中研究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崗位設置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和要求,完成崗位設置說明書。成立人員聘用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人員聘用、競崗方案。8月19日在市醫改辦的牽頭協調下,在東成衛生院舉行市衛生系統基層醫院崗位競聘試點。8月22日在君堂衛生院舉行市衛生系統基層醫院崗位競聘觀摩會。會議和考場由市醫改辦、市衛生局、人社局等部門協辦和指導,各醫療衛生單位正、副職領導到場觀摩,讓各單位了解和學習競聘程序和要求,推動全面開展貫徹落實競崗聘用制度。至8月26日止,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全部完成人員競聘上崗工作。
(六)收支兩條線管理工作正常運轉。為確保醫改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市衛生局成立了衛生財務結算中心,負責衛生局下屬事業單位和資金管理和會計業務的集中結算、核算,監督各單位的財務預算執行情況和收支情況。市財政局、衛生局組織基層醫療機構會計進行培訓,學習新的會計制度,并開展新會計制度整理賬目和過賬的準備工作。衛生財務結算中心抽調相關工作人員,全力以赴開展工作,請有資質的公司進行財務軟件安裝和新會計制度過賬,至9月20日止衛生財務結算中心已開始正常運作,收支兩條線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進行。同時,市財政部門認真落實醫改各項投入政策,調整支出結構,將年醫改任務所需資金納入財政預算。
四、當前主要困難和存在問題
我市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改革工作雖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還存在著一些差距。一是上級缺乏改革的配套政策,遇到難題指導性少,壓力大。特別是有部分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退休人員由于歷史遺留問題,身份未能確認,難以辦理退休工資;二是臨時聘用人員安置難。由于相當部分人員低學歷、低職稱,若分流重新再就業將會有難度,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三是財政配套資金壓力大,實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后,市財政預算支出每年多2千萬元,對我市捉襟見肘的財政來說壓力非常大,希望上級部門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