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貿局煙葉生產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煙葉生產是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煙區種煙農戶經濟收入和地方各級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面對全國卷煙企業大品牌、大市場整合對煙葉數量、質量提出的新要求,要進一步認清形勢,開拓創新,牢固樹立市場觀念,增強煙葉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加強領導、依靠科技、精心組織、打牢基礎、強化管理、不斷提高煙葉質量和適應市場的能力,進一步打造*紅大煙葉品牌。要按照堅持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邊規劃、邊建設、邊保護、建立基本煙地糧地配套輪作保護制度,切實把工作重點放在建立全縣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上來。特制定20*年煙葉生產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全省、全州煙葉工作會議精神,繼續貫徹執行煙葉生產“雙控”政策,既要控得住,更要穩得住,嚴格按下達的計劃組織生產和收購。繼續堅持市場引導、計劃管理、合同種植、調整布局、控制總量、提高質量、優化布局和結構,全力推進煙葉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進程,打牢煙葉基礎,大力實施科技興煙戰略。在現有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規劃,全面建立以糧、煙為主的農業耕作制度,牢固樹立基本煙地、基本煙農、基本設施建設的觀念,推進煙葉產業化,全面提高全縣煙葉整體質量和水平,適應卷煙工業“大企業、大品牌”戰略調整的形勢,推動全縣優質煙葉生產向更高的品牌目標發展,實現以質量為核心,效益為目的,確保年度目標的實現。
二、計劃任務目標
(一)年度收購煙葉計劃16.9萬擔,其中指令性收購上中等煙葉計劃(上桔四外)14.9萬擔,出口備貨2萬擔。(見附表一)
(二)品種結構:繼續堅持*特色的優質煙葉發展道路,保持全國全省清香型烤煙領先地位。按州安排,紅花大金元品種占90%,K326占10%,其余品種禁止種植,不予收購。發現種植其它品種的鄉、鎮、村、戶,取消下年種煙資格。(見附表一)
(三)煙葉收購等級合格率:上等煙等級合格率78%以上,中等煙等級合格率82%以上,出口備貨煙合格率85%。
(四)煙葉化學成份指標達到州考核指標,無農藥殘留,并與產量指標掛鉤,以適應市場對煙葉內在質量和產品安全的要求。
(五)煙葉生產整體水平平衡一致,施肥過多或不足、留葉數偏少要全面糾正,煙株營養協調,發育充分。
(六)建設水窖1750個(州安排1250個),建設5臺7×7標準化烤房4640座(州安排3500座)。(見附表二)
三、政策措施
(一)產量政策
1、必須確保完成縣下達的指令性產量計劃和出口備貨計劃。完成縣下達指令性計劃產量低于98%(含98%)和超過計劃的,實行“超(減)一罰二”,扣減下年計劃指標,并取消獎勵。
2、各鄉、鎮科技興煙措施,連片輪作面積,煙葉內在質量指標,煙葉收購等級合格率執行情況與下年計劃任務掛鉤。
(二)收購政策
1、繼續強化煙葉種植合同的簽訂管理工作。由各鄉、鎮煙草站按縣下達的指令性收購計劃和指導性種植面積,按連片輪作要求和戶籍式管理,劃定面積和確定產量后,先由煙農寫出種煙申請,實行三次張榜公布后,無意見分歧,審批花名冊一式三份報縣煙草專賣局審核批準,分戶合同在縣公司統一填寫后,委托鄉鎮長,煙草站長,以行政村召開煙農戶長會,與煙農正式簽訂合同。待移栽結束后,經復查驗收,六月底把合同返回給煙農,待交售煙葉時使用。嚴禁簽訂人情合同、種人情煙,一經發現、從嚴查處。要求一月底完成合同簽訂,各煙草站要嚴格按合同組織育苗、移栽管理、指導烘烤、入戶預檢、按合同收購,無合同或超合同的煙葉拒絕收購。要求每戶種植面積達3畝以上,畝產140kg以上。
2、繼續執行“堅持國標、合同收購、穩定平衡、善始善終”的煙葉收購方針,堅持國家、企業、煙農利益三者兼顧的原則。在提高煙葉科技水平基礎上,特別是提高煙葉烘烤技術水平基礎上,穩定提高煙葉的內外質量,穩定提高煙葉等級水平。把握好成熟度,全面提升烘烤質量和小等級分級扎把純度。
(三)科技骨干措施
科技興煙方面,重點突出以下骨干措施:
1、按原區劃圖和戶籍式計算機管理規劃,強制連片輪作,輪作面積達85%以上。在穩步培育專業戶、重點戶(即10畝以上大戶)的基礎上,適度集約種植面積,要求4畝以上種煙戶達60%以上,低于3畝以下不予種煙。要認真落實縣委、政府關于當季轉包土地的指導意見(即一類水澆地每畝500元,二類地450元,三類地350元),實施連片輪作,保證煙葉種在水澆地上,禁止陡坡地種煙,努力提高單產。
2、鞏固提高漂浮育苗技術,嚴格技術操作規程,嚴格消毒管理,努力提高壯苗率。繼續示范推廣無基質漂浮育苗技術,示范推廣面積力爭達30%。做到出棚前統防統治預防病害,清秀無病害的壯苗才準許發放到煙農移栽,壯苗率必須達95%以上,保證最佳節令移栽。當天發的壯苗最遲第二天移栽完。
3、全面實施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控氮、穩鉀、適磷、增施油枯、綠肥等有機肥,畝施純氮控制在4-5kg內,按土地肥力追施好配方肥。
4、全面提升啤酒瓶定位環形施肥預整地。確保做到深翻地、細整地,清除麥桿等異物后開墑。開墑規格為:120厘米×50厘米,墑面凸形。凡蓋地膜的必須預整地時全面蓋好,做到破膜移栽。于4月25日前全面結束預整地。
5、確保最佳節令移栽。全縣4月25日開栽,5月2日至5日大栽,5月10日前關煙門。要求移栽前,每個煙塘澆足水3kg,深栽煙株(留三葉一心移栽),栽后澆1%配方肥水,蓋上地膜或堆捂后的有機肥,每個連片面積和每個自然村移栽必須在1-3天內完畢,以保證全縣3天內大面積煙移栽完畢。
6、強化中耕管理,全面提升田間管理水平。移栽15天后,淺鋤塘一次,地膜煙要鋤墑溝,一次性畝施5kg硝酸鉀化水澆根,移栽25天-35天內分二次化水追完留下的配方肥,禁止40天后再追施任何肥料。地膜煙移栽35天后必須揭膜,薅鋤必須三遍,深溝高墑無積水、無雜草。
7、強化植保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統防統治,清除煙株殘留體雜草體的傳播途徑。全縣要求實行6次大的統防統治,重點防治病毒病、野火病、炭疽病,芽蟲、氣候性斑點、根腐病、黑徑病、赤心病,把各種病蟲害發病率控制在1%以內,要加強農藥管理,選擇使用省煙草公司規定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禁止煙農自行上市購肥和購農藥,確保煙葉農藥殘留不超標。
8全面糾正極端化措施,科學合理留足煙葉片。全面推廣抑芽敏,止芽劑封頂打權,留葉數做到:紅大18—20片,K326為20—22片,嚴禁高掃腳葉矮打頂。把好成熟采收關,做到成熟采收,積極推廣下部煙葉采烤完后,停烤7—10天,再烤中部煙葉,上部煙葉充分成熟后5—6片煙葉一次性采烤完畢。
9、認真抓好小水窖建設。按照糧煙配套輪作面積規劃,科學合理布局小水窖建設,高標準抓好小水窖建設,要求3月30日完成建窖任務,做到當年建窖當年使用,發揮效益。
10、高標準完成標準化小烤房建設,為實現專業化烘烤打下基礎。要求二月份完成打墻蓋頂工作,4月15日前完成打壟,6月10日前驗收,同時,繼續強化科學烘烤技術的培訓普及,把提高烘烤技術水平和提高煙葉烘烤質量,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每戶煙農培養好1-2名烘烤技術員,把青煙率控制在1%以內,基本消除青煙、超水煙、烤紅煙、蒸片煙,盡量降低雜色煙,烤出舒松柔軟的、香氣味充足的全國一流的紅大煙葉。禁止用木柴烘烤煙葉。
11、強化入戶預檢考核管理工作。要指導好煙農按部位、組別、級別以15片煙葉扎1把,嚴禁異級扎把,統一預檢袋實行預檢封箋。在預檢環節中要全面解決三混一超一假的問題,預檢合格率要求達98%以上,凡預檢不合格者,不得進入收購站點,確保家庭預檢制與封閉式密碼收購有機結合,不斷提高我縣煙葉等級合格率,增加經濟效益。
12、繼續完善標準化站點建設,加強信息化管理。今年改造碧溪站、得勝站,建成標準化的站點。加強公司各站物流管理,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深化改革,加強企業管理,預防和禁止職務犯罪,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健康協調穩步發展。
13、進一步加強縣、鄉、村烤煙生產技術人員的思想政治和業務建設。認真實踐“*”,加強政策法規、技術理論等培訓,建立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和績效掛鉤考核,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的生產積極性,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創新與因地制宜落實好各項科技骨干措施有機結合,努力提高隊伍技術水平,適應市場競爭和煙葉質量不斷提升的需求。
14、加強對煙農各個生產環節的技術培訓,特別是國家42級標準的培訓。為煙農每戶培訓1-2名生產收購技術員,全面提升煙農的政策、科技素質。并做到優質服務于煙農,送技術、煙用物資到戶,誠信經營,密切與煙農的關系,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信任、誠實守信的新型關系。始終把煙農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體現優質優價的原則,使我縣煙葉生產長足發展。
(四)積極控索大膽試驗示范和穩步推進煙農協會,進一步建立完善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新型生產模式,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今年在幾個自然村或一個行政村建立煙農協會。
(五)價格政策
收購價格執行國家制定的二價區收購價格。
(六)產前投入政策
1、漂浮育苗:每移栽一畝,向煙農收取50元,不足部份由縣公司投入。主要用于修理大棚,更換大棚底膜,基質籽種、營養液、育苗管理、購漂盤等費用支付。
2、每畝向煙農收取培訓費1元,風險金1元。縣公司安排培訓費每畝1元。培訓費主要用于煙農的技術培訓支付。
3、計劃內建蓋5臺7×7標準化烤房一座補助500元,達標驗收編號后兌現。要求以自然村建蓋5—10座烤房群。每畝地膜煙補助10元;每畝基地煙、綜示區面積補助50元,其中每畝提取2元作科技試驗示范經費,主要用以兌現農藥等煙用物資。
4、每畝供配方肥50kg,供應價1600元/噸;每畝供油枯10kg,硝酸鉀5kg,按市場購價供應。每畝無償供應硼、鋅肥1公兩。
5、烤煙用煤:供應價和供應方法另行通知。
(七)獎懲政策
1、對各鄉、鎮實行量化考核、百分計獎。達到品種結構、輪作指標、最佳節令內移栽、按合同計劃收購調撥各計10分;內在化學成份達到要求計30分;上等、中等煙和出口備貨等級合格率達到要求的各計10分。6項指標達到100分。收購計劃內每擔上中等煙提獎金4元,經考核達不到100分的按比例扣獎,所提獎金分配比例為:煙草部門占20%,黨政機關占80%。黨政機關所得獎金按縣級占20%,鄉鎮占30%,村社干部占50%的比例分配。
2、考核達90分以上,獎勵縣五套班子正副職人均2000元,縣級副處以上干部和政府辦主任人均獎勵2000元,縣公司領導班子獎勵6萬元。
3、煙草站被評為先進站,每站獎勵10000元。
4、煙葉收購二次驗級造成的降級損失由縣煙草公司和縣財政合理承擔。
四、加強煙草專賣管理
(一)加強合同簽訂和合同管理工作,推進煙草站對煙農的戶籍式管理和信息化建設。認真簽訂好種煙收購合同,做到不重不漏,嚴格按合同種植、收購煙葉。煙農必須按合同規定履行好約定事項,落實好科技措施,種植出優質煙葉,按入戶預檢的要求,按部位、組別、級別同級扎好小把,按時到指定的時間、站點、持預檢單交售煙葉,對超合同、無合同的煙葉一律不予收購。
(二)煙葉不準自由上市交易。各煙葉收購站、點,只允許收購劃定轄區內持合同的煙葉。
(三)嚴格按照《專賣法》和省、州規定的政策,堅決依法打擊、查處煙販子和非法收購、囤積、運輸、經營煙葉的違法活動。
五、繼續整頓維護煙葉收購秩序
為維護各煙葉收購站、點的收購秩序,保證收購有序進行,由縣煙草專賣局繼續聘請政法委、公、檢、法、司、工商等部門,協助鄉、鎮政府維護好收購秩序。
六、進一步加強領導,全面抓好烤煙收購工作
各鄉、鎮要積極配合煙草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烤煙生產、收購工作的領導,及早落實烤煙生產計劃,既從當年入手,又全盤規劃好長遠發展,建設好糧煙配套輪作的基本水澆地14—16萬畝,達到隔年輪作。到2007年達到年種煙7—8萬畝,收購優質煙葉20萬擔的目標,真正實現“14112”工程(即1戶煙農、4畝烤煙、1個技術員、1間烤房、2個水窖),為長期發展打牢基礎。今年做到控得住、穩得住,確保年度計劃的完成,并在全面提升內外觀質量和香氣味上狠下功夫。繼續實行烤煙生產黨政機關和煙草部門雙向責任制及掛鉤制,行政和煙草部門要明確職責,統一協調。在規劃糧煙配套輪作種植面積,強制連片輪作,調整品種結構,最佳節令移栽和維護好收購秩序等方面,黨政要負總責;煙草企業要切實抓好科技興煙工作,加大對科技隊伍和煙農的培訓,不斷提高科技人員和煙農的素質,主攻煙葉質量,努力提高煙葉的可用性,養好成熟度,抓好科學烘烤,全面提升煙葉質量,提高全縣烤煙生產的總體水平。要充分發揮指令性收購計劃的效益,嚴格按合同組織生產收購,對下達的指導性面積不能層層加碼,要切合實際,余地不能過大,重點是加大科技骨干措施的落實,不斷提高單產。各級黨政干部和煙草科技人員,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明確職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團結奮戰,轉變作風,深入實際,真抓實干,確保20*年烤煙生產收購各項任務目標圓滿完成,再奪全省先進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