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節水型社會和改善農村水環境的有力舉措,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切實抓好我市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特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治水方針,按照市委、市政府對全市水利工作提出的要求,以促進城鄉一體化、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積極完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與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農民用水戶參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新機制,做好縣(區)農田灌溉工程規劃工作,抓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飲水安全、灌區節水改造,改善水資源環境,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水利支撐。
二、工作目標
完成總投資4138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743萬元,省級投資957萬元,市、縣(區)投資1200萬元,其它238萬元;完成土石方450萬方,投工10萬個工日;修復水毀工程240處;新修防滲渠道20公里;疏浚河道5公里;渠道清淤2000公里;加固水庫21座;新建維修水庫、山塘50座;新增旱保面積0.85萬畝;新增灌溉面積1.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5.6萬畝;新增除澇面積0.5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5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8萬畝,渠道防滲3.74公里;新增節水能力24萬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建設村鎮供水工程44處;解決規劃范圍內1.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三、工作重點
1、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今冬明春要完成專項規劃內21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任務。各地要明確地方政府行政責任人、主管部門責任人和項目建設單位責任人,認真落實任務,加強管理,積極籌措配套資金,切實做好項目實施各項工作,早計劃、早安排、早落實,做到加固一座、除險一座、摘帽一座,確保2009年汛前完成已下達資金計劃的21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
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年國家下達我市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1.8萬人投資計劃,總投資720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324萬元。各地要積極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實行項目社會公示,搞好工程設計審批,加強項目建設管理,規范項目資金管理,切實做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實施工作,確保工程質量,讓受益群眾早日喝上安全水。
3、灌區節水改造工程。繼續抓好袁惠渠大型灌區2*年度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2009年3月底前完成建設任務;抓好2*年度中央、省級末級渠系改造、高效節水農業示范項目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各地要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全面實行社會公示和縣級報帳制,優選施工隊伍,加強管理,確保2009年3月底前高質量完成各項建設任務;積極開展以灌區渠道清淤為主要內容的渠道整治工作,提高灌區渠道輸水能力和渠系水利用率,恢復有效灌溉面積。
4、抓好農民用水戶協會規范化和鄉(鎮)防辦能力建設。
建立健全農民用水戶協會組織,加快推進以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農民用水戶協會為主要組織形式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規范農村用水戶協會的組建工作,做到有產權證、社團登記證、管護合同,明晰所有權,放開使用權,搞活經營權,落實管理權。加強農村用水戶協會規范化建設,大力倡導水利工程民建、民管、民營,實現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使用和權力、責任、利益的有機結合。
全市有防洪任務的34個鄉(鎮)必須建立防辦機構,按照“五個有”的標準,成立鄉(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設置辦事機構,明確鄉(鎮)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水利員的防洪抗旱職責,配備防辦辦公室、值班室和辦公設備,制定一整套防汛抗旱工作制度。
四、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重要意義,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并作為今冬明春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項中心工作來抓,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廣泛發動。要層層建立政府領導參加的指揮機構,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有關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局面。健全專門辦事機構,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人員和工作經費,確保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各級水利部門要認真履行指導、監督、協調、服務職能,深入現場檢查督促,積極推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2、科學規劃,分類指導。要做好以縣(區)為單位的農田灌溉工程規劃。按照省水利廳的統一要求,做好灌區現狀調查和規模論證,確定規劃灌溉工程建設內容及規模,在完成規劃灌溉工程建設項目工程量及投資估算的基礎上,結合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編制完成縣(區)農田灌溉工程規劃報告,形成市、縣(區)兩級農田灌溉工程規劃報告,作為今后各有關涉農部門整合資金、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依據。結合當地農田灌溉工程規劃,合理制定今年的實施方案,分類指導,抓出成效。
3、加大投入,民辦公助。縣(區)用于小農水建設資金每年不得少于120萬元,并作為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考核的重要指標。同時,積極引導廣大農民投工投勞開展水利工程建設。充分發揮村民議事制度的優越性,尊重農民意愿,選準工程項目,組織農民投工投勞。建立“民辦公助”、“以獎代補”激勵機制,堅持“先建后補、多建多補、不建不補”的原則,充分調動廣大農民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
4、加強管理,注重實效。各地要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目標管理考核機制,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和保證體系,明確責任主體,嚴格規范建設程序,把好項目規劃、設計、審批、物資供應、施工質量和竣工驗收關。對重點水利工程和起示范帶動作用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要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水利技術人員要深入基層、深入工程現場駐點指導,搞好技術服務,確保工程質量。
縣(區)水利、財政部門要主動介入,上門服務,指導各農民用水戶協會的建設工作。凡列入2*年和擬列入2009年小農水項目、高效節水示范項目及末級改造項目計劃的,必須建立規范的農民用水戶協會。今后所有的小農水項目資金必須以農民用水戶協會為建設單位進行報帳,農民用水戶協會建設沒有通過市水利、財政部門驗收的,一律不予報帳。
鄉(鎮)防辦機構建設實行行業管理,縣(區)防汛指揮部要定期對鄉(鎮)水利員進行培訓,持證上崗。實行三級建設,市、縣(區)、鄉(鎮)各按一定比例建設辦公場所、購置辦公設備。實行兩級驗收,鄉(鎮)在11月底前完成辦公場所、值班室建設、人員配置和設備購置,報縣(區)防辦驗收,12月底前報市防辦驗收。實行定期培訓,每年4月對鄉(鎮)防辦正、副主任進行集中培訓。實行規范化管理,建立水庫安全報汛員考核制度,每年10月對水庫水位尺建設、報汛紀錄、檔案管理和水庫安全日常報汛進行綜合考核。
5、檢查督導,營造氛圍。為確保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各項任務的完成,適時組織督查組進行跟蹤督查,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展情況定時通報。加大新聞媒體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宣傳報導,及時總結推廣好典型、好經驗,開創全社會關心水利、重視水利,推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