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政府擴大消費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湖管理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國辦發〔**〕134號)和省商務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場體系建設擴大消費的通知》(**商建〔**〕4號)精神,結合實際,現就加強我市市場體系建設、搞活流通、擴大消費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拉動農村消費
(一)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進一步擴大“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覆蓋面,**年新建和改造農家店600家,縣級農村商品配送中心3-5個。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絡與供銷、郵政、電信等網絡的結合。**年在**、**、**3縣各辦100家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省級示范點,實現以點帶面全面推進。
(二)加強農產品流通網絡建設。新建或改造一批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建立以**城區為幅射點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以**板栗、**藥材、**茶葉、**水產品等各具特色的縣級國家標準化農貿市場。健全農業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強化信息引導和產銷銜接。繼續完善綠色通道政策,在**境內免收整車裝載鮮活農產品車輛通行費,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和損耗。
(三)積極推動“農超對接”活動。每年舉辦一次大型“農超對接”活動及多次農產品專項對接活動。支持和鼓勵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與農產品合作社建立農產品直接采購基地,培育自有品牌,促進產銷銜接。
(四)加強農業生產資料流通網絡建設。重點培育一批大型農資流通企業,建設一批農資物流配送中心。鼓勵郵政等各類投資主體進入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領域,盡快形成多種所有制并存、覆蓋面廣的農資流通網絡。引導和鼓勵農業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為農民提供技術、農機具租賃等多樣化服務。
(五)加強家電銷售網絡建設,全面推進“家電下鄉”工作。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強化監管,確保下鄉家電產品質量,搞好售后服務,嚴厲打擊借“家電下鄉”名義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和隨意提價行為,切實把“家電下鄉”工作抓緊抓好。每個縣(市、區)培植1-2家綜合性、大型家電賣場和售后服務中心;每個鄉(鎮)培植1家家電銷售服務中心,逐步形成完善的一體化家電銷售網絡,通過“家電下鄉”促進農村市場消費、提升農民生活質量。
二、加強城市流通體系建設,促進城市消費
(六)完善大中型商業設施,培育消費市場、拉動消費。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推動大中型商業設施和特色商業街建設,著力培育黃商集團、七一商場、**中商百貨、商量販**店等大中型流通企業集團,扶強做大。各縣(市、區)要培育2-3家骨干流通企業。支持流通企業加快創立品牌,發展銷售和物流網絡;發展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開展“名品進名店”,促進產銷銜接,培育產品和服務品牌。大力挖掘老字號企業,支持老字號企業創新發展,鼓勵開發特色突出、質量上乘、符合消費需求的產品。配合安居工程建設,擴大和帶動家具、家電、家紡、家飾等商品消費。促進會展消費,支持和培育一批日用消費品行業展會,各地應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美食節、購物節等促銷活動,促進和帶動相關商品和服務。支持和規范零售企業各種促銷活動。
(七)進一步完善城市社區便民商貿服務設施。大力推進“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的“雙進工程”。實施早餐示范工程,鼓勵餐飲龍頭企業在**城區和具備條件的縣市城區建設1-2個早餐示范店(點),發展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推進早餐經營規模化、規范化,為居民提供物美價廉、方便快捷、安全衛生的早餐服務。積極推進家政服務網絡建設,鼓勵大型服務企業建立家政服務網絡中心。通過整合社會資源,提供安全便利的保潔、保姆、維修、送貨、護理等多元化家政服務。
(八)加強舊貨流通網絡建設,促進城市消費升級換代。進一步完善舊貨流通網絡,在城市社區建立舊貨收購點和慈善捐助站,在城區及城鄉結合部建立舊貨交易市場,滿足低收入家庭和貧困群體消費需求,鼓勵生產和零售企業開展“收舊售新”,“以舊換新”業務,帶動新產品銷售和資源節約。
(九)促進流通業發展,降低消費成本。積極落實對列入國家鼓勵類的商業用電、用水與工業用電、用水同價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降低消費成本。進一步促進銀行卡使用,完善對銀行卡刷卡的配套支付政策,引導經營者采用銀行卡結算,方便消費者使用銀行卡支付。辦好(成立)商業同業協會、餐飲業協會、旅館業協會,開展行業自律,提高服務質量,規范行業經營行為。
(十)建立居民生活必需品儲備制度。為應對突發事件和災害,穩定市場物價,建立糧、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應急儲備制度。引導和鼓勵企業保持適當庫存水平,確保特殊時期市場供應量。
三、加強汽車流通體系建設,促進汽車消費
(十一)進一步完善汽車流通服務網絡。積極實施“汽車摩托車下鄉”,切實落實國家關于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暫減按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的政策,促進汽車消費穩定增長。支持二手車市場改造,倡導汽車品牌經銷商開展新舊汽車置換業務,建立二手車信息平臺。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淘汰“黃標車”,促進汽車更新換代。
四、加強再生資源網絡建設,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
(十二)積極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服務網絡建設。實行再生資源經營單位備案制度,建立再生資源管理信息服務系統。支持再生資源龍頭企業通過連鎖經營等形式,新建或改造一批統一規范的社區、鄉村廢舊回收站點、專業化分揀中心和跨區域集散市場。按照“退市進郊,退路進場”的要求,結合城鄉規劃,合理布局。加強再生資源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場的建設,規范交易地點和交易行為,建立集回收、加工、綜合利用處理為一體的服務網絡體系。引進生產企業進場發展精深加工,實現產業化經營、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五、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改善市場消費環境
(十三)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改善市場環境。積極推動市場體系制度建設,加強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根據商務部的統一部署,積極開展商務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市縣兩級要落實人員和編制,成立商務執法隊伍。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商業欺詐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和交易環境,增強消費信心,促進安全消費。
(十四)加強推進“放心肉”、“放心酒”服務體系建設。各地要建立市場信息和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監管系統,實現遠程實時監控,以及無害化處理數據信息的網上記錄和審核匯總;開展肉品質量信息可追溯系統建設試點;開展大型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產業鏈延伸改造示范和中小型定點屠宰企業標準化改造示范。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實行星級管理,每個縣城建設一個標準化、機械化屠宰場,有條件的鄉(鎮)逐步向半機械化屠宰過渡。同時實行牛、羊、禽定點集中屠宰制度。建立酒類流通隨附單溯源制度,實行區域內酒類防偽標識管理。建立防偽編碼管理體系和**查詢平臺,盡快形成“放心酒”流通網絡和服務體系。
(十五)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繼續打破地區封鎖,維護公平競爭,保障商品自由流通。切實貫徹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法規,引導零售企業規范促銷行為,推廣商品購銷合同示范文本,取消對供應商的不合理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