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村級勞動保障服務站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隊伍建設,強化公共就業服務,積極共建勞動力資源開發示范市,切實做好我市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工作,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粵發〔*〕4號)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和推進勞動力轉移工作的意見》(梅市發〔*〕4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就全面建立我市村級勞動保障服務站,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全省“雙轉移”為契機,加快推進我市公共就業服務工作,建立健全市、縣、鎮、村四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推動綠色崛起、實現科學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二、目標任務
總體目標是:到2009年4月底前,在全市2040個行政村全面建立勞動保障服務站,建立健全市、縣、鎮、村四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實現公共就業服務全覆蓋。
三、主要措施
(一)落實辦公場地。在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專門安排一個辦公室,用于服務站工作,并在2009年3月份以前掛上由各縣(市、區)按照規格統一制作的“××村勞動保障服務站”牌子。
(二)配備專(兼)職人員。經縣勞動保障部門會同當地政府在村“兩委”干部中選定1名政治素質好、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心和比較熟悉勞動保障政策法律法規以及電腦操作技術的人員擔任村級勞動保障服務站專(兼)職人員(簡稱“勞保員”),具體負責勞動保障服務站工作。財政給予每年每村勞動保障服務站1000元的辦公經費專項補貼,其中市財政補貼600元、縣財政補貼400元。
(三)實現信息聯網。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與信息產業部門、財政部門和電信部門要加強聯系,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我市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系統,資源共享,在全市行政村實現信息聯網。
(四)建立工作機制。村級勞動保障服務站,應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和制訂管理辦法。服務站主要工作職責是:負責全村人力資源的基本情況調查摸底;組織實施各項就業服務及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工作;協助開發社區就業崗位;組織青年失業人員勞動預備制的培訓;負責返鄉勞動力的就業服務;做好勞動保障的調查和統計工作;協助上級做好社會保障卡信息采集和終端管理;做好“三條保障線”的銜接等工作和承辦上級勞動保障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把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列入“一把手”工程,分管領導要親自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勞動保障、人事、財政、發展改革、民政、教育、統計等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確保如期建立。
(二)明確部門職責。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市政府《關于印發*市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實施辦法的通知》(梅市府〔*〕68號)的文件精神,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主動參與,及時溝通情況,解決工作中的存在問題。
(三)加強責任考核。根據《關于印發*市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實施辦法的通知》文件精神,市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對各縣(市、區)的村級勞動保障服務站的建設進行檢查驗收。對未能通過考核驗收的村級勞動保障服務站取消當年的財政補貼,并對所處的縣(市、區)、鎮給予全市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