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農業部門年終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業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為認真做好全年農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市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扣縣委政府制定的五年倍增、爭創一流”打好“三大戰役”工作主題,以推進產業發展為主線,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不時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突出抓好了糧食生產、農技服務、農資監管、項目建設等各項工作且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將我局全年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以穩定糧食為基礎。
切實穩定了糧食種植面積,1糧食種植目標任務全面完成。通過采取壓縮單改雙、遏制拋荒、設立獎勵機制、扶持規模經營、全力防災抗災等有效措施。全縣糧食總播種面積106.33萬畝,總產51.7萬噸,較去年增長2.7%其中早稻種植面積為46.81萬畝,比去年擴面1.07萬畝,單產440公斤,總產20.59萬噸;單季稻5.8萬畝,單產575公斤,總產3.34萬噸;晚稻收獲面積為49.6萬畝,單產536公斤,總產26.58萬噸。同時,蠶豌豆收獲面積5500畝,總產量2180噸,產值654萬元,馬鈴薯2760畝,總產量3480噸,產值348萬元。
其中大棚蔬菜2.5萬畝;果用瓜收獲面積約為2.5萬畝,2經濟作物生產勢頭良好。全縣蔬菜種植面積為22.8萬畝。其中大棚精品瓜,嫁接西瓜達1萬畝以上,同比增加20%春季油菜收獲面積為10.16萬畝,總產約7500噸,冬種油菜面積達15萬畝,綠肥種植面積6萬畝。其它如南方早熟梨、李、桃等水果種植面積穩定在5萬畝左右,產業化發展勢頭強勁,并逐步形成地方特色。
二、以農技推廣服務為重點。
1糧食種植目標任務全面完成。通過采取壓縮單改雙、遏制拋荒、設立獎勵機制、扶持規模經營、全力防災抗災等有效措施。全縣糧食總播種面積106.33萬畝,總產51.7萬噸,較去年增長2.7%其中早稻種植面積為46.81萬畝,比去年擴面1.07萬畝,單產440公斤,總產20.59萬噸;單季稻5.8萬畝,單產575公斤,總產3.34萬噸;晚稻收獲面積為49.6萬畝,單產536公斤,總產26.58萬噸。同時,蠶豌豆收獲面積5500畝,總產量2180噸,產值654萬元,馬鈴薯2760畝,總產量3480噸,產值348萬元。
2全力興辦規范化高產優質示范基地。一是興辦了網嶺、新市、大同橋、上云橋四鎮31個村6個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
3盡力提高農民種植水平。向農民傳達推介優良品種,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專業化防治、果用瓜栽培、水果栽培等實用技術。全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65期次,培訓農民2.65萬人次,特別是高產創建示范區內每個村開展了一次培訓;同時,利用“陽光工程”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農民3800人。共印發《農家之友》病蟲情報》農資快訊》早稻應急管理技術措施》晚稻浸種育秧技術》等技術資料25萬份。
4努力疏通信息渠道。局已編發《農業快訊》29期;縣農業信息網》縣公眾信息網》農業工作動態信息、病蟲情報、種子簡報、農產品質量檢測等信息78條,各種文件、通知及工作管理制度、方案18份,對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和應對措施及時予以通報,使各級領導以及民眾及時了解農業局所做的工作和農業生產進展情況。同時建立了多個信息工作群,加強了橫向、縱向的信息溝通,保證了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三、以農業執法為重點。
1加強了農業普法宣傳。有針對性的對經營服務人員、種植大戶就有關農業法律、法規進行宣傳和培訓。出動宣傳車20余輛次;利用電視臺的科技興縣》等欄目開展專題講座;利用《農家之友》縣農資快訊》等刊物印發專題宣傳資料5萬余份;組織全縣農資經營人員、農產品生產經營人員培訓5期。
2加強了農資市場監管。以種子執法年活動為契機。對流通市場內的種子、農藥肥料產品進行重點檢查。截止目前,隊共出動執法人員407人次,檢查各類農資經營戶(含經營門店)1256個次,立案查處不合格農資案件21起(其中種子4起、農藥13起、肥料4起)查獲假劣農藥936kg不合格種子12000kg劣質肥料36000kg處以罰款7.05萬元,受理農民投訴68人次,協查案件10起,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26.5萬元,有力地維護了農民的利益。
3加強了農產品質量平安檢測。為把農產品質量平安這一好事辦實。局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舉措。一是抓好農產品規范化基地建設,強化產品源頭監管。今年建立了以上云橋、大同橋、新市、網嶺等鄉鎮為主的萬畝優質稻無公害生產示范基地;酒埠江鎮芹佳洲、菜花坪菜塘、綠田鎮高塘三個無公害蔬菜規范化生產示范基地;恒源油脂公司的6萬畝有機油茶基地。二是抓好檢驗檢測,強化產品質量監管。至11月份,從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超市抽取蔬菜樣品3137個,經檢測樣品不合格率低于2.6%向上級主管部門發送農產品質量平安例行檢測演講11期。城關的超市、凈菜配送中心,網嶺農貿市場等農產品經營場所建立了果蔬農殘速測站進行農殘速測;針對海南產長豆角農殘超標情況進行了完全清查,銷毀有毒豆角142公斤,全年沒有發生農產品農殘超標引起的重大中毒事故。三是抓好農產品的三品一標”工作,強化產品認證監管。全縣已通過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面積47.9萬畝,3個有機認證品牌,1個綠色認證品牌,19個無公害認證產品,今年有縣天籟蔬菜有限責任公司、佳利蔬菜產品專業合作社等企業的38個蔬菜、水果已向國家綠辦申報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正在等待農業部的審批發證。已到期的無公害農產品的復查換證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認證書的復查換證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
四、以爭項引資為重點。
加強服務,局通過發明條件。優化投資環境等措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不時推向深入。一是大力引進雜交制種產業。今年有14家種業集團公司來我縣發展雜交水稻制種,共落實制種面積4.3萬畝,引進資金超6000萬元,畝平為農民增收200元;二是引進精品西瓜種植產業。全縣精品西瓜大棚栽培面積近3000畝,引進資金1000余萬元;三是積極爭取國家農業項目實施。今年實施的鄉村清潔工程、糧食高產創建項目、病蟲害專業化防治項目和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已陸續通過驗收,世行貸款生態家園建設項目正在建設當中;另外,優糧工程種子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和種子檢驗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已獲部、省批復,可于明年實施,總資金達到1000萬元。抓好在建項目的基礎上,局申報貯備的農業項目有5項,即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項目、規范糧田后續建設項目、南方早熟梨苗木繁育項目、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項目和鄉鎮農技站建設項目,項目總資金超1600萬元。
五、以提升效能為重點。
重點抓好了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了各項規范性制度。局嚴格落實了預安銷號與績酬掛鉤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等十項制度,為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樹立農業部門良好的機關工作形象。并以農業行政執法、植物檢疫為中心查找行政權力風險點,形成了以制度管人,人人守制度的良好氛圍,機關作風有了明顯轉變。二是堅持集中學習制度。堅持每月開展一次集中學習,加強政治理論、業務技能、法律知識和健康衛生知識學習,提高了局干部職工綜合素質、業務工作能力以及自身修養。三是加強廉政建設。實行黨風廉政建設和部門業務工作緊密結合,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對黨員、干部、職工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活動,宣講廉政準則,同時努力推行增收節支,降低公務經費本錢,實行按制度辦事管人,有效克服了辦事隨意性;領導班子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尤其對涉及人、財、物等敏感問題,利用政務公開的形式增強透明度。四是落實維穩工作。今年就水稻黑條矮縮病、種子質量、農業局改革遺留問題和技術咨詢等接待群眾來訪1500多人次,依照“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和“接待、協調、疏導、穩定”原則,及時處置好了各種問題,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了矛盾糾紛,確保全縣社會政治大局穩定。五是實行了服務許諾制。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局所有股站辦都簽訂了職責服務許諾書,凡屬各自的職能都需按規定的時限、責任按時到位;對來我局機關和各站辦事、咨詢的企業和個人落實首問責任制。依照許諾的職責和期限料理行政審批、技術咨詢、病蟲測報與防治、植物檢疫、農業事故鑒定等事項,盡量縮短辦事時限,提高工作效率,不讓群眾多跑,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
但與現代農業的發展還存在著不小的差異:一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農業企業小而全,雖然我縣的農業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產業鏈條不長,農產品加工水平低,帶動農民增收的能力很小;二是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正在減退。受到自然災害頻發,農村勞動力減少,勞力、生產資料等成本增加、糧食等農產品比較效益偏低的影響,農民已不愿耕種;三是農技推廣到位率不高。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雖已完成,但從事專業農技推廣工作的人員不多,基層農業技術服務工作難以落實到位。
六、年工作思路
1抓好宏觀指導服務。全面落實減少耕地拋荒、合理規劃作物布局、擴大訂單農業規模等為主的重大宏觀調控舉措,推動糧食、蔬菜、油料、水果等優勢產業的穩步發展,計劃全縣落實糧食種植面積106萬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40萬畝。
2抓好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轉化工作。全年計劃推廣規范化、無公害生產為主的先進實用性技術8-10項。病蟲害專業化防治面積16.5萬畝,優質稻訂單面積16萬畝以上,通過現場指導、專題培訓、典型示范等多種形式將實用技術推廣落到實處,進一步促進農業科研效果的有效轉化。
3抓好農民素質教育和農業技術宣傳培訓工作。通過組織高規格培訓班、村組培訓班。使農業技術宣傳培訓工作落到實處。
4抓好農業示范樣板建設工作。一是全力抓好秋冬農業無公害蔬菜生產、綠肥生產和油菜高產等秋冬農業示范片的技術指導、后期管理工作;二是全力抓好高產創立、優質稻產業開發、優質水果開發、超級雜交稻示范、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專業化防治、水稻集中育秧示范等基地的創建工作;三是全力抓好糧食生產、苗木繁育、雜交稻制種、水果生產、無籽西瓜生產等種植大戶的扶持培育工作。
5抓好農業綜合執法工作。一是繼續認真抓好農業法制宣傳普及工作;二是認真抓好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工作。抓好雜交種子直銷試點工作,使種子價格總體降低10%以上;三是認真抓好農產品質量平安管理工作,著力提高全縣的農產品質量平安水平及市場競爭力;四是認真抓好農業生態環境治理維護工作,為農業穩定繼續發展提供保證。
6抓好農業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一是認真實施好已落戶的農業項目。通過招商引資實現農業產業化,計劃雜交水稻制種面積4.5萬畝,引進資金5500萬元;禮品瓜設施栽培面積3000畝。二是進一步完善項目庫建設。抓住國家實施產業布局的機遇,拓展思路,精心包裝項目,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貯藏一批項目,讓項目等資金,不讓資金等項目。
7抓好干部隊伍素質建設工作。一是繼續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提高農業系統干部綜合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三是加強廉政建設。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做到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繼續推行增收節支;進一步健全農業項目建設和農業行政執法的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