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局發展工程建設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政府辦:
2009年是貫徹落實國家支持青海等藏區經濟社會發展意見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事關“十一五”規劃穩步推進之年。為此,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省林業工作會議精神,以改善生態、優化環境,強化各項工作措施,狠抓各項重點工程建設和重點項目爭取工作,林業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就有關重點項目完成及進展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上半年工作簡要回顧
一、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切實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政治理論學習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只有具備較高政治理論素質和業務知識,才能適應新形勢下林業環保工作的需要。年初,我局對政治理論學習形式、內容、時間、任務作出了統一安排,把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納入干部年度考核內容,做到了學習有計劃、有制度、有記錄,較為全面地學習了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省、州、縣各種會議精神、市場經濟知識和林業環保業務知識等內容,使全體干部職工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有了較大提高。按縣委要求,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現正在開展分析檢查階段工作任務。截止5月底,干部理論達21次,召開專題討論會5次,專題輔導講座4次,每人撰寫心得體會2篇以上,學習筆記達7000字以上。
二、林業工作方面
(一)扎實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建設
今年林業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達2657.52萬元,實際完成投資2662.7萬元,計劃完成人工造林46298畝,已完成人工造林40522.8畝,占計劃任務的87.5%;工程固沙6120畝,已完成3720畝,占計劃任務的60.8%;封山沙育林草114445畝,目前已完成90445畝,占計劃任務的79%;同時完成天然林管護面積74.14萬畝及其他基礎設施項目。經公開招標調運共栽植各類苗木353.18萬株,其中:棉柳、青楊插桿119.77萬株,沙棘、云杉、青楊、白榆等苗木233.41萬株,檸條籽種3.16萬公斤。同時,加強檢疫御災工作,尤其要做好苗木的產地檢疫、調運檢疫和復檢工作,防范有害生物入侵。春季造林期間共復檢各類苗木409.24萬株。
(1)“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投資達250萬元,計劃人工造林0.7萬畝(其中:*年任務0.5萬畝、*年新增任務0.2萬畝),封山育林2.2萬畝。按編制完成的項目實施方案和作業設計,已落實到恰卜恰、塘格木等鄉鎮山頭地塊。經統一招標調運栽植各類苗木37.63萬株,其中:青楊插桿22.38萬株、棉柳插桿9.45萬株、榆樹苗5.18萬株、新疆楊0.62萬株,檸條籽種0.46萬公斤。目前,人工造林已全面完成,封山育林項目已完成1萬畝,預計到7月初可完成計劃任務;
(2)退耕還林工程投資357萬元,實施荒山造林2.1萬畝,封山育林2.1萬畝,按編制完成的項目實施方案和作業設計,落實到恰卜恰、沙珠玉、塘格木三鄉鎮山頭地塊。由我局從招標、調運、植栽等各環節由專人全程負責,共調運栽植棉柳、青楊插桿4.44萬株,檸條籽種2.*萬公斤。現已全面完成退耕還林計劃任務。
(3)國家公益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落實管護資金達254.7萬元,一是實施生態效益補償面積為41.72萬畝,天然林資源管護面積32.42萬畝。年初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各管護站、護林員層層簽訂了管護合同,使公益林與天然林資源得到有效管護。二是沙珠玉地區農田林網防護林更新改造工程投資達38.82萬元,共完成農防林帶更新造林30條,300畝,6.979萬株,是前3年更新造林的總合。在全鄉10村新造林帶12條、采伐更新林帶18條,采伐病枯木1*72株,立木蓄積量2018.58立方米,共栽植地徑3公分以上的青楊i級苗3.8萬株,直徑2公分、長度2米以上的青楊、棉柳插干2.29萬株,并增施農家肥600方,化肥10500公斤。
(4)歐盟生物多樣性項目投資30萬元,計劃在切吉鄉實施,現該已通過省級專家評審;
(5)青海湖流域周邊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日本政府貸款)項目,投資達626萬元,按2009年編制的實施方案,在恰卜恰、塘格木和切吉三鄉鎮實施封沙育林(草)47445畝,防風固沙林4155畝,工程固沙3720畝。經統一招標栽植青楊插桿22.*萬株、棉柳插桿44.14萬株,檸條籽種0.62萬公斤。現該項目已全面完成項目計劃任務;
(6)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項目投資達641萬元,按照編制完成的20*年實施方案,計劃在環湖地區實施封山(沙)育林(草)24000畝,人工造灌木林13843畝,工程固沙2400畝,濕地保護9750畝。經統一招標調運栽植棉柳插桿15萬株、沙棘苗223.81萬株。現已完成人工造林8067.8畝;其他項目正組織落實當中,預計7月底即可完成造林種草任務;
(7)恰卜恰鎮環城綠帶建設項目,計劃投資達460萬元,實際完成投資504萬元,以東西出口、德吉塘(民族風情園、德吉塘石碑處、雕塑區和石碑正南面)西山坡、恰卜恰鎮周邊四村為重點,現已完成成片造林面積796畝,道路兩邊綠化15715米(其中:風情園4605米,村級道路綠化11110米),農田林網28條13170米,補植補栽556.6畝,已栽植青海云杉、新疆楊、榆樹、沙棘等苗木66萬余株。截至目前,今年全縣參加義務植樹人數累計達3.2萬人(次),完成義務植樹36萬株。
(二)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進展順利
為扎實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確保改革試點具有更強的代表性和涵蓋面,我縣迅速成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并將試點村定為倒淌河鎮的*村和鐵蓋鄉的*村。經過近一年的工作,現已全面完成了宣傳發動,調查摸底,制定方案,實地勘界,確權登記,簽訂合同,申請發證等各項林改試點工作,簽訂了《青海省林地承包合同書》,共簽訂合同書93份,其中*村簽訂合同書77份,*村簽訂合同書16份。全部下發到農牧戶手中,共辦理林權證122本,其中*村106本,*村16本。
(三)加強退耕還林工程補植補播工作
為進一步鞏固退耕還林(草)工程成果,根據20*年全面核查2000年以來退耕還林(草)結果,落實補植補栽5.64萬畝,現正組織當地農牧民群眾開展植樹造林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補植補播39496畝,占補栽面積的70%。
三、環境保護工作方面
1、一是按州縣政府簽訂的“十一五”大氣水污染排放總量目標責任書的要求,我縣于2009年5月6日召開了全縣2009年度環境保護、污染減排和污染物控制目標責任書簽訂會議。會上我局與24家企業簽訂了2009年度環境保護、污染減排和污染物控制目標責任書,確保全縣2009年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控制在1200噸以內,氨氮排放總量控制在190噸以內,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900噸以內。煙塵排放總量控制在1100噸以內,工業粉塵排放總量控制在1000噸以內。完成化學需氧量消減37噸,二氧化硫消減12噸。二是為進一步加大全縣環境監督管理工作力度,我縣已初步建立起各排污企業一企一檔工作,并就排污企業監測正在聯系當中。
2、依法從嚴管理,加強環境執法能力建設。一是繼續加大環境現場監督檢查的力度,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針對11家國控和省控重點企業的排污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從源頭上杜絕了污染源的蔓延。今年以來,對本縣轄區內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工程“三同時”制度執行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83次,下達排污申報登記通知書15份。其中:污染防治設施檢查16次,重點排污企業檢查37次,礦產開發檢查6次,建筑企業、排污審報檢查20次,建設項目檢查4次。通過加大現場檢查工作力度,使全縣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指標以內,新建、擴建、改建項目“三同時”制度執行率達到100%以上,建設項目環評率達到100%。
3、為預防春灌期間發生水污染事故,確保春灌用水安全,組織環保執法人員開展了防治水污染事故專項檢查活動,對污水排放的五家單位進行了不定期檢查,按照要求各排污單位保證正常排污,確保恰卜恰地區的春灌用水安全使用。
4、繼續委托*振源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征收污水排污費,并專門抽調4名工作人員對全縣使用燃煤鍋爐和水泥、鐵合金等單位和企業按排放總量全面征收排污費。截止目前,共征收廢氣排污費11.23萬元。
5、在前兩年對飲水源集中整治的基礎上,對集中或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存在的環境問題整治情況進行重點督查。今年重點對1鎮3鄉、1個旅游景區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計劃進行定期檢查。堅決取締關閉集中式引用水源地保護區違法建設的項目,加大對飲用水源地構成威脅的排污口和水面養殖行為查處力度,確保了全縣飲用水源水質各項指標符合要求。
6、根據全國、全省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州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部署,成立由縣政府主管縣長任組長,由縣林業環保局局長豆拉任副組長,縣林業環保局、發展改革和經濟貿易局、監察局、工商管理局、司法局、交通與建設局、水務局等七部門主管領導為成員的縣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全縣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從2009年4月起利用8個月的時間,由七部門聯合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已制定并下發了2009年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目前此項工作已轉入集中整治階段。
四、漁政管理工作方面
1、3月底青海湖“開湖”以來,以捕魚重點村社、旅游區和餐飲集中區為重點,積極行動,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期間向湖區周邊群眾和來往游客發放宣傳資料1300余份,懸掛橫幅5條,張貼宣傳標語20條,為今年封湖育魚工作夯實了基礎。
2、根據縣封湖育漁領導小組的安排,我局在認真總結經驗,分析各類原因的基礎上,密切配合工商部門和各鄉鎮及公安部門,積極發動當地群眾,聯合執法。同時把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相結合起來,加大查處力度,對非法捕撈、加工、銷售、暴力抗法等人員一經查實,依照法律給與行政、刑事處罰。據統計,累計巡湖11次、檢查餐館10次、對恰卜恰市場檢查2次。共查處案件3起,其中:行政拘留2人,刑事拘留1人,非法加工出售湟魚制品餐館1家,收繳網具210盤。共組織人員進行抽網9次,共抽網832盤。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圍內起到震懾作用,有力地打擊了非法偷運和販運湟魚及其經營制品的違法犯罪行為。
3、龍羊峽庫區漁業生產管理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面落實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年初與從事漁業生產捕撈的300戶農牧民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五、加大扶貧解困和民心工程力度
我局黨員干部先后多次到沙珠玉鄉直乃亥村,走訪了定點幫扶對象直乃亥村,了解了該村實際存在的一些困難,為3名貧困母親捐款1500元,為六戶重點扶貧戶捐贈化肥12袋,面粉12袋,糖6袋,折合人民幣2100元,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難。向二校、民中捐資電網管溝700米、新建二校門衛室及電動門15萬元;為新寺、千卜錄寺、當家寺提供云杉苗120株,為恰卜恰鎮居民庭院綠化提供苗木1050株,為新建“公安林”提供云杉苗等100株,共計26014元;向縣團委組織的幫扶貧困大學生捐款共1950元。
六、加強黨內廉政建設,全面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在縣紀委的統一安排部署下,把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貫穿于全年工作始終。通過層層簽訂責任書,學習貫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實施綱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學習綱要》、進一步強化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主要任務分工的措施,使得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七、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做好維護穩定工作
按照縣委的統一安排部署,全體干部職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上來,通過學習有關文件、召開討論會、層層簽訂維護穩定責任書等多種有效形式,使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切實按照“四個講清楚”、“四個不會變”、“三個堅信不疑”,“三個離不開”、“筑牢一條思想防線”的要求,堅持做到不管是什么民族,必須時刻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維護自己的身體一樣維護民族團結,人人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以索南東智、格志、熊寧為榜樣,爭做促進民族團結的模范,消除一切有礙團結的因素,與達賴集團分裂祖國的行為作堅決的斗爭,為建設和諧*、平安*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目前,思穩定、求團結、盼發展、爭富強已成為我局各族職工的共同愿望。
八、認真抓好黨建目標管理工作,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黨建目標管理工作是一個基層黨組織最基礎的工作,局黨總支始終圍繞著黨建目標管理,認真抓好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強化政治觀念,堅定正確的立場和方向,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切實做到一切為人民服務思想,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在干部群眾中的地位逐漸提高,群眾向黨組織靠攏的愿望日益迫切。
下半年工作初步安排
一、全面完成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以青海湖濕地保護、生態公益林、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和天然林等重點工程建設為抓手,全面完成年度計劃任務,推動我縣生態立縣步伐。
二、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生趨勢和動態。根據上年度發生與防治情況,結合有害生物發生規律及氣候因子綜合分析,全縣2009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達5.8萬畝,其中:病害發生面積0.4萬畝,蟲害發生面積2.9萬畝,森林鼠害2.5萬畝。根據州縣簽訂的目標責任書的要求,全縣計劃實施有害生物防治面積3.4萬畝,其中:防治森林鼠害0.7萬畝,蟲害防治2.5萬畝,病害防治0.2萬畝;無公害防治率達76%以上;病蟲鼠害的成災率控制在12‰;監測覆蓋率、防治率和種苗產地檢疫率均達到100%。
三、全面完成退耕還林工程補植補播工作,全力做好國家核查2001年退耕還林項目準備工作。
四、繼續加大對環境現場監測檢查力度,對重點企業和個體經營業排污進行定期檢查,從根本上杜絕污染源的蔓延。五項污染物指標控制在全縣內,完成化學需氧量消減39噸,二氧化碳消減12噸。
五、繼續按照青海湖封湖育魚《通告》精神,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全面做好封湖育魚工作努力做到“湖上無人捕魚,市場無人買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