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鎮域經濟發展總結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在縣委、縣政府及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政府經濟工作牢固把握發展與穩定的大局,圍繞建設平安*、富裕*、和諧*搶抓機遇、扎實苦干,使鎮域經濟發展跨入了新的階段。
(一)推進了地區經濟持續發展
*年地區生產總值6.5億元,財政收入1000萬元,人均收入6700元,農村經紀人600人,農產品及畜牧市場交易額10億元,這些數字表明,經濟工作較上一年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平均速度在30%左右;也充分表明,*臺特色農業大鎮、商貿物流大鎮的地位已經基本確立。
(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傳統優勢特色產業一枝獨秀。
通過政府引導,經紀人拉動,不斷更新品種,引進新技術,花生、菜籽、蛋雞、雜糧等這些優勢特色產業得到鞏固和加強,逐漸形成了獨特品牌,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僅*年,全鎮種植花生6萬畝,其中地膜覆蓋2.6萬畝,花生總產量達到4000萬斤,以現有市場價格,每畝純收入1000元左右;菜籽2.5萬畝,每畝效益1000元以上;養殖蛋雞150萬只,純收益3000萬元左右;新發展棚菜小區2個,冷暖棚總數達到近400個,每棚純收入達到5000元;畜牧市場年交易量15萬只(頭),年交易額4個億左右。正是這些民間自發形成,凝聚我們*臺人民汗水和智慧經得起考驗的產業,造就了我們的拳頭產業,造就*臺的獨特品牌,也促進我們農民的富裕。
(三)發揮地源優勢,大力發展物流產業。
有了產業,自然形成了商貿流通。通過培養經濟人隊伍,優化了各種軟環境建設,本地物流產業極其繁榮。菜籽可遠銷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地,最遠可銷售到日本等東亞國家;花生遠銷到東北三省、河北、山東、北京、天津等地;雞蛋、地瓜、小磨香油、雜糧等也遠近聞名;尤其是畜牧市場,主要以馬、驢、騾交易為主,年交易量達到15萬只(頭),交易額5個億左右,成為遼北最大,輻射東北三省的最大畜牧交易中心。物流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交通運輸、商飲等產業的發展,為活躍地區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
(四)推進了項目建設,工業經濟初現端倪。
依托本地豐富的木業資源,大力發展木業加工產業。到目前已有小型企業15家,雖然是民間作坊,但起步早,產品供不應求,可以看出一片光明。全鎮有花生粗加工戶500家,年收購、加工、銷售花生米6000萬斤,已成為康平、昌圖、彰武、新民、通遼等周邊縣、市花生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的集散地。到目前已達成加工花生醬、花生果等深加工項目協議2個。
(五)推進了社會事業的長足進步。
幾年來,鄉村共投資近1000萬元實現村村通油路72.5公里;協調市、縣有關部門維修縣級路、鄉級路和一些村的街路20.9公里,方便了我們的出行,也為我們的農產品對外貿易流通奠定了基礎;*年全鎮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到目前已經報銷醫藥費近70萬元,使農民大病醫治有了保障;到今年全面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視,豐富了我們群眾的精神生活;幾年來共為4351人辦理社會最低生活保障,為困難戶、五保戶建房59棟,累計投放社會救濟資金115.6萬元。
(六)、推進了社會穩定,解決了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
*年稅費改革以后,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土地問題,因為土地是我們農民的命根子,能否公平地把土地問題按照上級政策落實好,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個艱巨任務。當時,我們16個村有10個村不程度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涉及近萬人的切身利益,造成大面積的群眾上訪。最多的時候有200來人。通過認真調研,派駐工作組,通過運用法律、行政等手段,對錯誤的予以糾正,對正確的予以保護。經過長達半年時間的努力,圓滿地完成了這項工作,而且相當平穩。*年,我們又做了個別村的掃尾工作,現在看,比較穩定。
村級資產的處置是群眾關注的又一個熱點問題,也是極易引發群眾上訪的熱點問題。針對轉制過程中存在暗箱操控,黑惡勢力強買強賣,造成群眾上訪等問題,鎮政府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出臺了《*臺鎮關于村級資產處置的有關意見》,《意見》中規定,凡是村級資產處置,必須經過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后,一律公開竟標,否則對村干部予以重罰或免職。*年,我們認真鞏固這項制度,經過竟標處置的村級資產與以前比較,增值近幾十萬元,各村集體經濟得到恢復,而且無一例信訪案件發生。通過進一步加強公安派出所建設,加大打擊周邊黑惡勢力的力度,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還我們老百姓一片藍天凈土,還老百姓一個平安和諧的生活環境。
回顧*年的工作,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第一,必須始終堅持用發展的眼光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只有加快發展,才能促進鎮域經濟的振興;第二,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老百姓的冷暖、民生問題放在一個重要位置,人民的利益是我們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三,必須始終堅持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事業心,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楚地意識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一是鎮域經濟總體實力不強,產業基礎雖好,但缺乏龍頭企業的牽動;二是品牌意識不強。花生、菜籽、雞蛋、小磨香油沒有真正形成品牌;三是力度不夠,缺乏成型的牽動力強的工業項目;四是小城鎮開發建設嚴重落后,基礎設施建設丞待加強;五是商貿流通硬環境建設與現有的產業基礎不相匹配,各類市場分散,規模小,市場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六是鄉村的街路環境臟、亂、差面貌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自來水、街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急待改善;七是社會治安、信訪穩定也存在著一定不穩定因素;八是各級干部的作風不夠硬,思想解放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爭先意識、超前意識、責任意識需要加強,抓落實的能力有待提高。這些問題和矛盾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