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疾病防治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縣委、縣政府和縣委宣傳部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全縣上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實現“兩個率先”的奮斗目標,加壓奮進,求真務實,推動了全縣衛生事業爭先創優、健康發展。
一、*年全縣衛生工作回顧
*年是全縣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的一年??h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衛生工作,把衛生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統籌安排,精心謀劃。縣委常委會、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多次聽取衛生工作匯報,幫助解決衛生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h六套班子領導堅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情況,指導工作。各級衛生單位自我加壓,履行職責,圍繞“塑造新形象、實現新發展”的總體要求,營造了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的良好氛圍。
——傳染病防治工作穩步推進。全縣上下認真貫徹《傳染病防治法》,依法加強非典、人禽流感、霍亂等重點傳染病防治工作,健全了組織領導,制定了防治工作預案,加強監督監測,保持了全縣傳染病發病平穩趨勢。今年,省下達我縣新發涂陽肺結核發現任務641例,完成629例,占省下達任務的98.12%。全年共接種疫苗23.8萬人次,“五苗”全程接種率達93.6%。瘧疾防治工作得到加強,全面推行了發熱病人鏡檢工作,發熱病人鏡檢6716人,陽性率為5%;瘧疾應休根治療1567人,休根治療1510人,休根率為96.36%,通過對200名8—10歲兒童碘氣管病監測,達到了消除標準。碘鹽抽檢樣品268份,合格268份,合格率為100%。對艾滋病人及感染者落實了“四免一關懷”政策。認真組織開展了傳染病漏報調查,全年共調查縣、鄉衛生單位11個,調查傳染病360例,報告330例,漏報率為8.3%,報告及時率為9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設得到加強,成功處置了全市唯一一例人禽流感病例,實現了無死亡、無二代病人的奮斗目標,為全國人禽流感防治提供了積極的借鑒意義。*年,全縣共報告法定傳染病及其它傳染病19種2941例,總發病率為203.52/10萬。
——婦幼保健工作取得新進展。認真貫徹《母嬰保健法》及其《實施細則》,依法加強對母嬰保健技術服務的管理。共核發出生醫學證明20650份。全縣孕管10772人,孕管率達80;兒管81074人,兒管率達79.9%;住院分娩11784人,住院分娩率達89.9%;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6.28‰;孕產婦死亡率為15/10萬;母乳喂養11078人,母乳喂養率達96%。愛嬰醫院創建步伐加快,耿棚、黃壩、江店、楊湖四鄉鎮通過市級愛嬰醫院合格驗收。加強了對托幼機構的管理,共體檢新入學兒童1700人。按要求完成了省級孕產婦死亡監測任務?!敖迪表椖恳幏哆\作,共發放孕產婦救助卡10611份,已救助孕產婦6400人,發放救助資金96萬元。
——衛生改革步伐加快。進一步完善了疾病預防控制與衛生監督體制和農村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疾控、衛生監督、農村衛生工作職責得到較好地落實。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在縣人事、監察部門的支持下,我局面向社會公開選聘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縣級醫療機構;通過引進急需人才方式,共引進計算機、財會、衛生防疫等急需人才4名,徹底打破了人事分配、招工分配的人事分配制度舊格局,為實施科技興醫戰略奠定了基礎。
——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全年共檢查各級各類醫療機構164家,取締非法行醫35戶,沒收非法醫療器械33臺(件),沒收非法藥品價值11萬元,拆除非法醫療廣告牌22塊,限期整改43戶,吊銷執業許可證9家,立案查處104件,已結案56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1件。全面加強了縣、鄉醫療單位婦產科、B超室整頓,修定了婦產科、B超室工作制度,下發了專項工作違規處理規定。配合計生、公安等部門,嚴厲打擊了非法接生、非法B超市場,共沒收非法B超5臺,取締非法接生點33個。全縣醫療市場狀況有明顯改觀,醫療市場趨于規范。
——衛生監督工作得到加強。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的決定》,全面加強了對消費環節食品安全工作監督檢查工作,實行劃片包干,責任到人,突出重點,掛牌監督,量化管理。全年共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523戶,提出整改意見90戶,抽檢食品樣品44份,合格44份,合格率為100%;全年新核發食品衛生許可證475個。認真貫徹《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放射同位素與射線裝置防護條例》等衛生法律法規,查處銷毀不合格化妝品132瓶;監督、監測37臺CT、X光機等射線裝置;抽檢生活飲用水10份,合格10份,合格率為100%;人員健康體檢1141人。
——無償獻血工作平穩開展。進一步加大了《獻血法》、《血站管理辦法》的宣傳力度。全年共有3500人次參加了無償獻血,獻血量為6000個單位。成分輸血工作進一步規范,成分輸血率達95%;加強了血液質量控制等安全措施,供應血液檢測合格率達100%,保障了臨床用血及時安全。
——行業糾風治亂工作深入開展。在繼續開展“醫療管理年”活動的同時,系統上下全面開展了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整治活動,健全了組織,制定了實施方案,印發了明白紙,設立了廉政帳戶,縣鄉衛生單位深入開展了自查自糾活動,截止目前,衛生單位和衛生工作者共上繳廉政帳戶資金9350元。結合機關效能建設,各級衛生單位認真組織開展了查擺整改工作,衛生行政執法全面實行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縣醫院、縣中醫院堅持把推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點,按規定參加全市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全年共招標采購藥品460個品種,價值2281萬元,分別占臨床用藥品種和總金額的80%以上,讓利于患者500多萬元。結合新農合試點工作的開展,縣、鄉定點醫療機構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進行了全面清理,查處亂收費案件2起,并作了公開處理,教育了職工,患者滿意度不斷提高,醫患關系進一步融洽。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我局緊緊抓住項目建設楔機,跑省進廳,爭取支持。各級衛生單位負重加壓,增收節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共爭取項目資金1200多萬元,新建、改建醫療用房3700平方米,添置價值在3萬元以上醫療設備27臺(件)。縣衛生較好地發揮了農村人力培訓基地作用,開設了傳染病防治知識、醫護人員三基、實驗室檢驗人員等培訓班,全年共培訓農村衛生人員980人。
——新農合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作為全市唯一一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高規格的管理和監督組織,健全了鄉鎮政府專管員和定點醫院結報員隊伍,審批了28所縣、鄉定點醫院。通過基線調查和風險預測,報請省農合辦審核,縣政府頒布了《*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方案(試行)》??h、鄉兩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了新農合政策宣傳工作。全縣共有99.1708萬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戶達26.8萬戶,鄉鎮、村覆蓋率達100%,全縣參合率達71.57%,農民個人籌資991.178萬元。縣級財政補貼經費595萬元;市級財政補貼經費297.5萬元;省級財政補貼經費595萬元;中央財政補貼1980萬元。今年元月1日,我縣新農合試點工作如期啟動,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加強了對縣、鄉定點醫院和基金使用的監管。截止目前,參合農民門診就診18.46萬人次。全縣共支出基金1588.95萬元,占可供補償基金的45.14%。住院補償14964人次,補償金1431.46萬元,其中,在鄉鎮衛生院住院補償7240人次,人均醫療費用907元,共補償269.62萬元,人均補償372.4元;在縣級醫院住院補償4438人次,人均醫療費用2950元,共補償495.96萬元,人均補償1117.6元;在縣外醫院住院補償3286人次,人均醫療費用8186元,共補償665.88萬元,人均補償2026.5元。符合計劃生育政策住院分娩2838人次,補償63.49萬元。使用家庭帳戶4.7萬人次,支出金額94萬元。據統計,單次或累計獲5000元以上補償達432人次,分布在全縣30個鄉鎮的357個行政村,其中,獲封頂額2萬元補償共有12人。上述數據充分說明,我縣自實施新農合試點以來,參合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特別是大病補償,緩解了一部分患大病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從全省新農合試點縣關鍵數據分析來看,我縣參合農民住院實際補償比達30.75%,在全省居上游水平.可以認定,我縣新農合試點工作是成功的,取得了預期效果。
——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縣鄉醫療衛生單位突出醫院管理與發展這個主題,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醫療護理操作規程,醫療安全工作得到加強??h人民醫院始終把醫療安全和優質服務作為單位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全年門診達8.2萬人次,住院9942人次,病床使用率為97.2%,業務總收入4700萬元,比*年增長了6.3%。認真貫徹《安徽省發展中醫條例》,縣中醫院堅持走大專科、小綜合的發展模式,全年門診3.6萬人次,住院684人次,業務總收入306萬元。*等鄉鎮衛生院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全縣醫療機構總門診量達51萬人次,住院4.3萬人次,病床使用率為68%,業務總收入8143萬元,比*年增長了29%。
——綜合性工作扎實開展。進一步加強了對招商引資工作的領導,成立了專門的招商工作隊,全年共引進招商項目資金60萬元。綜合治理、文明創建、計劃生育、檔案管理、信訪穩定、安全生產等綜合性工作扎實開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是傳染病防治形勢不容樂觀。特別是非典、人禽流感等新發傳染病防治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二是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較全縣經濟發展來講仍十分薄弱,鄉鎮衛生單位設備陳舊、人才不足、管理經驗不足。
三是農村居民防病意識薄弱,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可輕視。
四是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物資儲備、能力建設需盡快加強。
五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缺乏成熟的管理經驗。
六是村級衛生組織基礎設施建設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