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糧食局經濟指標發展總結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在上級糧食部門的正確指導下,縣糧食局黨組團結帶領全系統廣大干部員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扎實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堅持在市場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突破,在發展中增后勁的發展戰略,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糧食經營形勢,大力開展生產經營,強化內部管理,不斷增強糧食企業市場競爭能力。我縣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主要經濟指標。
一、*年工作總結
(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截至11月底,全縣各類糧食企業收購小麥23多萬噸,占全縣農民出售余糧30萬噸收購計劃的80%。其中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收購6.5萬噸,其他收購主體收購13萬多噸,縣外用糧企業進入我縣市場直接收購外運4萬多噸,縣級儲備糧輪換4000噸。截至10月底,我縣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盈利400多萬元,居全省前列。
(二)堅決執行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充分保護種糧農民利益。今年是我省小麥實行托市價收購的第二年。為扎實做好夏糧收購工作,我們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措施,確保中央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一是在各個收購站點設置了糧食收購政策宣傳欄,在顯著位置張貼宣傳標語和宣傳橫幅,讓廣大農民充分了解政策,做到心中有數,讓種糧農民賣明白糧、放心糧。二是騰并倉容,維修、添置倉儲設備。全縣共維修倉庫100多棟,維修倉容達3萬多噸,新建和改造簡易倉4萬多噸。目前我縣各類糧食倉容總量達40多萬噸。三是執行政策到位。經過積極爭取,我縣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網點覆蓋全縣30個鄉鎮。在收購工作中,嚴格按照國家《*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依質論價,敞開收購。只要符合收購質量要求,隨到隨收,并及時兌付售糧款。各收購企業充分調動農村經紀人的積極性,引導他們走村串戶收購糧食,解決了部分農戶因勞動力外出務工出售糧食困難的問題。四是優質服務到位。縣糧食局從服務農民、增加農民收入的大局出發,在收購期間要求各糧站積極開展創建文明站庫和優質服務活動。在所有收購點設有收購樣品臺,收購價格、收購標準、收購制度、服務標語、舉報箱、舉報電話全部公開上墻,并配有茶水供應、防暑藥品等。所有收購人員持證上崗,堅持早開磅晚停磅,中午不休磅,最大限度減少售糧群眾等候時間。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給農民創造一個良好的賣糧環境。
(三)準確把握市場行情,適時開展糧食銷售。年初,我縣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存糧20多萬噸,倉房爆滿。為加快糧食銷售,騰并倉容,縣糧食局搶抓機遇,及時與中儲糧安徽分公司和國家網上糧食交易中心聯系,爭取更多糧食銷售計劃,今年共拍賣最低收購價糧食10萬多噸,跨省移庫和省內集并糧食8萬多噸,實現了糧食購銷問題基本平衡。庫存糧食有序移庫和拍賣銷售,既解決了我縣糧食部門倉容緊張的問題,也化解了農民賣糧難的問題,確保了農民增產增收,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四)落實糧食安全保管責任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管。我局與基層各單位層層簽訂了《糧食安全保管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了安全工作法人代表負責人,做到安全工作與生產經營任務同布置、同落實、同獎懲。做到安全生產,常抓不懈,警鐘長鳴。重點對糧食熏蒸藥劑、易燃易爆危險品、防火、防盜、用電等進行嚴格管理,集中保管、專人負責。對各站點進行了多次安全大檢查,做到有倉必到、有糧必查、查必徹底,不留死角、不走過場。在今年的抗洪保糧中,縣糧食局領導班子科學指導,靠前指揮,帶領全縣糧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團結一心,頑強拼搏,確保了全縣20多萬噸糧食安全渡汛。各項安全儲糧措施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
(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樹立糧食行業新形象。今年以來,我局以“落實科學發展、轉變作風、服務發展”主題教育活動和“機關作風教育月”活動為契機,緊密聯系本單位和個人思想工作實際,深入開展學習討論。采取召開座談會和深入基層調研等形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深入查找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同時認真制定整改措施,修改完善了有關規章制度。通過大討論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全系統干部員工全面建設和發展*糧食事業的堅定信心和決心,使局機關黨員干部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上實現了新突破,機關工作作風和工作效能上了新臺階。通過行政機關行風評議,我局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糧食行業新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
(六)妥善處理企業改革遺留的各種問題,營造糧食系統和諧發展環境。由于我縣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力度大,80%以上職工置換身份后,離開糧食部門。為確保糧食系統穩定,縣局實行領導班子分片包保責任制,認真做好下崗職工、軍轉干部、離退休人員的思想工作,因地制宜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化解各類矛盾,營造良好和諧發展環境,全系統沒有出現一例越級上訪。同時嚴格按照上級有關部門規定,切實做好信訪接待、計劃生育、綜合治理、檔案管理、共青團、婦聯等工作,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糧食行業文化建設,實現了糧食部門上下和諧、左右和諧、內部和諧的良好局面。
二、當前我縣糧食工作存在的問題
糧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的戰略物資。隨著我國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和深化糧食企業改革以來,糧食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發生了很大變化。
(一)糧食行政執法管理職能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要求,縣糧食局負責全縣糧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業指導,監督有關糧食流通的法律、法規、政策及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負責對糧食經營者從事糧食收購資格認證審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登記手續。我局雖然多次宣傳,凡符合收購資格的企業和個人均可免費辦理糧食收購許可證,但從目前情況看,仍有大部分個體糧商沒有辦理,農村經紀人處于無證經營、分散經營、無序經營狀態,有待進一步加強管理和規范。
(二)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步履艱難。目前,我縣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還未徹底改制。國家雖然要求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在與糧食購銷企業徹底分開,但糧食購銷企業國有資產仍屬當地糧食局管理,在經營業務上仍舊依賴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政策指導和業務指導。這給糧食企業的做強、做大帶來一定困難,跟不上當前糧食經營形勢的發展,遠遠不能適應新時期糧食經濟發展要求。力求在今年在所突破,我們將結合*縣情,加大國有糧食購銷產權制度改革,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三)農發行發放糧食收購貸款的風險加大。糧食企業改制后。如果設置過高門檻,不放或少放貸款,影響糧食企業收購,會引發新的賣糧難,反而影響農民利益,造成企業、政府、農民有意見。如果放了貸款,糧食企業改制尚未徹底,很有可能造成新的收貸風險。因此,農發行進入了“兩難”境地。
(四)縣直糧食企業改革緩慢,存量資產盤活難度較大。目前縣直糧食工業和商業改革,除了五堆坊糧站破產結束、縣油廠即將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外,其他企業改革進程較慢。職工既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下崗,又沒有任何生活來源,每到年底,都會出現很多上訪現象,是糧食部門最不穩定的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