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服務教育管理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為全面加強機關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市委決定在*開展干部作風建設試點工作。大家都非常清楚,今年是干部作風建設年,國家和省、市已經對如何加強干部作風建設進行了安排部署。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縣委、縣政府果斷決策,作出了在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干部中開展以“親民廉政促發展”為主題的“全市機關作風試點縣”建設活動的決定。為什么要作出這樣一個決定,我想,首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我們廣大干部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的需要。應該說,新一屆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間全面建設“經濟強縣、旅游大縣、鋼鐵強縣”戰略定位,為我縣今后的發展勾畫了美好的藍圖,但是我們的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在思想上、行動上是否準備好了?是否保持了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是否具備了良好的工作作風?*要加快發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這些問題就必須解決。今天召開這次會議,就是對解決這些問題進行動員和部署。剛才,*同志對試點工作進行具體的安排部署,很切合*實際,也很有操作性和針對性。接下來,周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執行,貫徹落實。下面,我就當前干部隊伍中要重點解決好哪些問題先講幾點意見:
一、強化以人為本的觀念,著力解決服務意識不強的問題
許多同志一方面習慣于稱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另一方面卻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了企業和群眾的“主人”,根本不把服務對象放在眼里,有的同志甚至把服務對象當“仆人”一樣對待,缺少最起碼的尊重。這些同志不是不懂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道理,而是缺乏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觀念。他們把用納稅人的錢視作理所當然,卻不把為納稅人辦事看成分內的事,骨子里始終有一種高高凌駕于群眾之上的“優越感”。有了這樣的潛意識,在言行上自然就會顛倒“主仆”關系,自然就不可能真心實意地當好“公仆”。
正是因為在價值觀念上出現了“主仆”顛倒的錯位,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就會服務意識淡薄。一些部門不善于站在服務對象的角度作換位思考,在工作中不習慣設身處地為服務對象著想,常常服務“缺位”,服務對象意見很大。一些同志的觀念里,企業找我辦事,就是求我辦事,根本沒有我用的是納稅人的錢、我應當主動為納稅人搞好服務的觀念。諸如此類的事情,不一而足,不勝枚舉。
部門的管理和服務不講人性化,也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待人接物缺乏人情味。服務對象來辦事,很少看到我們的辦事人員主動熱情地招呼指路,端茶倒水,更別說“貼錢貼米”幫忙。在許多機關,我們的干部更像是“主人”,而群眾是“仆人”。這些事,看起來似乎不大,但恰恰是這些事,傷害了企業,傷害了群眾,傷害了*的投資環境,影響了*的發展。
我們經常講“權力就是責任,工作就是服務,公務員就是服務員”,這不能只當作口號喊,還必須體現在工作中,落實到行動上。這是一個基本的要求。我們每一個機關和部門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必須樹立強烈的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不斷改進服務和管理,真正為各類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主動、快捷、人性化的服務,努力成為展示*發展環境的靚麗“窗口”。我們每一名機關和部門的干部,都必須把為納稅人服務、為群眾服務作為一種價值觀念來強化,作為一種行為準則來遵循,作為一種基本能力來提高,作為一種日常習慣來培養,努力成為納稅人和群眾的優秀“服務員”。
二、強化實事求是的觀念,著力解決本本主義嚴重的問題
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我們黨的基本理論的精髓。但在具體工作中,一些部門的干部通常把“條條款款”當作金科玉律,不管實際情況如何,不問是不是有利于發展,有利于人民,遇到問題習慣于照搬條文,片面機械地理解和執行政策規章,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十分嚴重。
我認為,只會按章辦事的干部并非就是稱職合格的干部,只有善于提出辦法、解決問題的干部才是優秀的干部。因此,我們履行職能、執行政策,既要遵章守規,保證政令暢通,又要求真務實,不搞生搬硬套。要善于把執行政策的原則性與實際操作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找準各種規章、規范、規定與各項工作實際的最佳結合點。凡是政策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我們都要大膽地探索和試行;凡是上級政策和規定有一定彈性幅度的,我們都要從有利于經濟發展出發,千方百計用足用活政策,形成政策“洼地”。還要善于把那些符合實際、切實有效的新的做法,爭取成為國家和地方的政策。實事求是有時是要擔風險的,但只有實事求是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才真正是對國家和對人民負責任。其實,在這方面我們也有一些部門做得比較好,比如國土局、工商局、*鎮、*鎮等許多單位,在為企業服務方面,就敢于大膽探索,靈活運用政策,確保了縣委、縣政府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今后我們看部門和鄉鎮執行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好不好,關鍵就看在結合*實際,結合本部門、本區域、本單位實際上動了多少腦筋,取得了什么效果。那種不動腦筋,不考慮*實際照搬照套的“二傳手”做法,表面上很認真,實際上是一種懶漢作風;形式上很負責,實際上是怕負責、不負責;看起來政令暢通,實際上是沒有真正結合實際貫徹落實,這種狀況必須切實加以改變。
三、強化對外開放的觀念,著力解決開放思維欠缺的問題
市場經濟是開放的經濟。這種開放的經濟形態,與計劃經濟時代大不一樣,縣級機關和部門服務的對象、內容、領域、環境等都與過去已截然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思維,必須善于學習借鑒發達地區政府的先進經驗和服務方式,不斷更新觀念、服務發展,決不能局限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那種呆板僵化的思維“框架”中和狹窄單一的行為“柵欄”里。否則,我們的服務就會與市場主體和社會的實際需求脫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脫節。
從*的實際情況看,缺乏開闊的視野和開放的思維,是我們許多干部甚至是一些領導干部的弱點。一些部門在抓工作、抓發展時,跳不出本地方、本部門的狹小圈子,在思考問題、謀劃事業、配置資源的方式上,想不到民營,想不到市場,想不到外地。
牢固樹立對外開放的觀念,關鍵是要善于學習和借鑒先進地區的有益經驗。前一段時間,周書記帶隊,我們相關縣領導,規建、經商、招商、發改、水利、國土、財政等部門到*市考察,時間雖短,但我們感受到*加快發展的勁頭和經驗。回來后,江津的經驗立即轉化為工作的具體措施,在工業園建設、城市建設等方面運作的模式、規劃與建設均收到較好效果。諸如此類的活動,我們還將大力組織。全縣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把對外開放的觀念刻在腦里、扎根在心里,積極轉變思維方式,打破保守封閉的思維定勢,努力拓展看問題、想辦法、干事業的視野,打開工作思路、發展思路,把本部門、本區域的工作置于全縣發展的大格局、置于全市甚至全省發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謀劃。在實踐中,要善于橫向比別人,時時看差距,用開明的態度、開放的思維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更好地推動工作和服務發展。
四、強化發展第一的觀念,努力解決部門利益至上的問題
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特別是對*這樣的欠發達地區來說,只有發展才能解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突出矛盾和問題,只有發展才有條件為人民群眾謀取更多的實際利益。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發展,造成*現階段各種矛盾的根源是缺乏發展是第一要務的觀念。從一些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思想行為來看,缺乏發展是第一要務的觀念,集中反映在偏重部門利益、不顧發展大局上。比如:個別部門對企業的服務上有差距,一個企業在執行政策上有偏差,后來企業意識到錯誤后,主動找到企業要求接受處罰,而而這個部門卻轉變不過來,仍然按以前的觀念和方法來處理企業內的事情。我感到遺憾的是我們的企業都能及時轉變的事情,我們的部門卻做不到,這也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另外我在一個部門調研時,發現個別部門的班子內部不協調,單位負責人把矛盾上交,說班子副職想不通,甚至有一個部門負責人把一班人帶到我辦公室來要求協調解決,正常工作都無法開展,今后縣級機關和鄉鎮班子都要團結一心,正職要有對本部門的事務負責,副職也一定要支持班子的決定和決策。
部門利益和全縣發展的大局利益究竟孰輕孰重?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但有的部門為什么卻很難做到?表面上,大家都承認*的發展是大局、是第一要務,可一遇到與部門利益相關的事情,即使是損失項目、損失投資、影響就業、影響稅收,也不能損害部門自身的利益。因為損失發展是大家共同承擔的事,損失部門利益是自身一家的事。這些部門的同志沒有意識到辦事難、難辦事,傷害的是我們的發展環境,傷害的是全縣的經濟增長,傷害的是我們這個地方的整體利益和群眾利益。請與會同志認真思考,我們前些日子組建了財源國資公司,有的部門不支持,不登記、不移交資產,如果我們不整合財源公司,20*年我們很多事情都不能開展,更不必談發展大計了,因此部門必須無條件服從縣委決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這次作風建設活動中,縣級機關和部門要重點查一查本部門、本單位有沒有類似的情況。我們縣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年年考核全市倒數一二名,為什么,是因為我們許多部門不愿意進政務服務中心,不愿意進政務服務中心的關鍵是什么,是部門利益在作怪。這次縣委、縣政府下了決心要搞好縣政府政務服務中心,該進入政務中心而不進入的,我們將嚴肅查處。
五、強化爭先有為的觀念,著力解決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
效率既是發展資源,也是競爭優勢。提高效率是加強效能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快發展、搶抓機遇的重要保證。尤其是在當前發展受到的制約較多的情況下,一地一域的競爭,在很多方面就表現在機關服務水平、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的競爭,表現為機關作為的快與慢。我們要增強競爭力,爭創新優勢,就要針對當前部分機關中存在的見事遲、行動慢、效率低等問題,突出抓好“四個轉變”、大力提高機關工作效率,在快作為上下功夫見實效。
一是要進一步轉變觀念。要積極適應形勢的變化,把握時代的要求,找準服務發展、服務大局的著力點,對有利于破解發展難題、激活發展要素的事情,要主動、積極、自覺地去做,能下放的權限盡量下放,能向上爭取的盡量爭取,幫助基層把各項政策用足用活用好。
二是要進一步轉變作風。要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著力精簡會議文件,減少各種事務性活動,確保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幫助基層解決問題。要全面推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尤其是對影響發展的問題、基層和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盡可能快地給予答復或解決。
三是要進一步轉變職能。要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對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問題,公開辦事程序、辦事標準、辦事結果,實行陽光行政。要牢固樹立行政必須依法、用權須受監督的觀念,認真落實《行政許可法》和《公務員法》,堅決依法辦事,堅決克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堅決糾正部門權力利益化的傾向,堅決查處瀆職失職、濫用公權、以權謀私的行為。
四是要進一步轉變方式。要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充分利用電子政務信息化網絡建設的平臺,暢通信息渠道,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辦事效率。
今天我就主要講這五個問題。會議結束后,請縣級各部門、各鄉鎮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動起來。要堅持思想領先,在搞好學習教育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大力強化五種觀念、著力解決五大問題”,認真進行對照檢查,深入查找影響發展的思想觀念及具體表現,力求找準有哪些過時的、落后的、影響加快發展的思想觀念,力求搞清這些觀念存在于哪些部門、哪些單位、哪些崗位、哪些人身上,力求理出相應部門、相應單位、相應崗位和相應干部中阻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在工作上的具體體現。在對照檢查中,要做到不爭功諉過,不文過飾非,不護短遮丑,不怕觸及“痛處”。特別要注重通過一些典型事例的解剖,找夠差距和問題,找準“病灶”和“癥結”。對于那些企業或群眾反映較多,而自己又找不出問題的部門,建議縣糾風辦派駐工作組,進行幫助指導。
同志們,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的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種種條件。我們有這么好的發展基礎、這么好的干部隊伍、這么好的人民群眾、這么好的成長發展條件,市委、市政府對我們如此支持,群眾對我們如此信賴,如果僅僅因為觀念方面的問題而影響了我們的發展進步,實在是非常遺憾和非常可惜的事情。今天,我講了這么多問題,也是“愛之深、責之切”,不當之處請大家理解、批評指正。我相信,只要大家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這次作風建設活動就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一些重點部門在執政為民、服務發展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一定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的良好氛圍一定可以形成,*美好的明天就一定會實現。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