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發展經濟社會安全生產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一、認清形勢,找準問題,進一步增強做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消防安全工作,已成為當前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20*年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發生火災數量、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22.97%、44.44%、33.3%和5.56%,未發生較大以上的火災事故,實現了火災四項指標連續四年零增長。但今年一季度,我市發生較大消防安全3起,死亡8人,再次給消防安全工作敲響了警鐘。毛市長十分關注較大事故多發的情況,兩次作出重要批示:一次是在省安委辦1~2月份事故情況通報上批示:“我市較大事故數上升較多,要加強研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另一次在市安委辦《一季度全市安全生產事故情況分析》上批示:“對較大事故出現反彈的問題要引起重視,有關單位要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舉措,堅決遏止這種狀況的持續勢頭,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當前全市消防安全工作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一)消防安全責任制未有效落實,齊抓共管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新《消防法》確定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工作原則。從全市范圍來看,各地政府、部門、單位、公民四層面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并未得到有效落實:一是責任制設置不夠清晰。縣(市)區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群眾應該承擔的責任,均沒有以明確的書面文字、量化的數字與標準加以規范確定,部門之間的責任邊界模糊。二是責任制落實不到位。一些縣(市)區在建設工業園區時,消防安全設施的同步規劃建設滯后甚至沒有落實;一些部門忽視對本行業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的監督檢查,特別是涉及到多個部門的行業或領域,在隱患排查、督促整改的時候,存在互相推諉的現象;社會單位普遍存在重效益、輕安全的思想,自主消防意識還有待加強,一些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無人抓、無人管的現象還一定程度存在;公民整體消防安全素質偏低,缺少相應的消防安全知識。三是督查不夠。部分縣(市)區和鄉鎮尚未將消防安全工作列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也沒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二)城鄉消防專項規劃滯后,農村消防基礎工作薄弱。一是該編制的規劃尚未完成。根據《*市消防事業第十一個五年發展規劃》要求,到20*年底前,《*市城市消防專項規劃》和各縣市城鎮的《消防專項規劃》應制訂、修訂完畢;20*年底前,已制訂總體規劃的鄉鎮和距離中心城區較遠的街道應單獨進行《消防專項規劃》的制訂、修訂工作。目前,各縣(市)區均已編制了消防規劃,但鄉鎮消防專項規劃除慈溪市所屬鄉鎮全部完成編制任務外,其余縣(市)區的鄉鎮消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仍未完成,全市應編制消防專項規劃的99個鄉鎮,已編制的54個,尚有45個鄉鎮未完成規劃編制。二是已編制的規劃沒有落實。一些鄉鎮為了完成消防規劃而規劃,規劃只停留在紙面上,沒有真正落地。到目前為止共建成投入執勤消防站29個,與市消防事業“十一五”規劃要求的50個應建數量尚有很大差距。三是正在落實的規劃配套不完善。有的鄉鎮在總體規劃過程中,沒有協調好消防規劃與道路、供水、電信等相關規劃的關系,造成消防規劃與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不同步、不配套,消防栓數量不足或損壞嚴重,自來水管網壓力不足,鄉村道路狹窄或路口設置障礙物等。如去年發生在鄞州的“利時集團火災”和“曠世家具火災”就是因為消防水源不足直接影響撲救工作,導致損失擴大。同時,農村消防工作基礎薄弱,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未有效結合。農村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尚未形成,農村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存在層層遞減現象,一些鄉鎮街道存在消防安全工作無人管的現象。
(三)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網絡尚未形成,火災整體防控能力不強。新《消防法》對專職消防隊的職能、建設要求、保障做了新的規定,內容更加明確和具體。根據規定,今年要“推動人口5萬至10萬、年GDP1億元至5億元的建制鎮年底前建成政府專職消防隊。”目前,全市鄉鎮“五有”專職隊建隊率只達到56%,僅鄞州、慈溪各鄉鎮建隊率達100%,*、*、*等鄉鎮較多的地區建隊任務很重。
(四)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任務仍然艱巨,火災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一是“三合一”現象時隱時現。目前全市“三合一”場所得到明顯治理,未出現大面積“回潮”現象,但“三合一”場所季節性、隱蔽性、反復性等特點明顯,一些家庭作坊型“三合一”較多的地區容易出現反彈現象。二是出租房屋火災隱患凸顯。三是高層多業主建筑消防安全整治進度不快。四是人員密集場所潛在消防安全隱患大、防范形勢嚴峻。目前,全市正在開展公眾聚集場所易燃可燃裝修材料專項整治,整治中發現,不少娛樂場所存在使用聚氨酯類泡沫塑料易燃材料的現象。另外,無證無照的人員密集場所潛在危險很大,這里要強調一下,消防安全是屬地管理,不管有否證照,只要存在隱患,就要堅決予以清除和整改。
(五)消防安全應急救援機制有待完善,火災撲救和應急搶險救援水平有待提高。經過近幾年的消防裝備設施建設,全市專門處置化工火災車輛裝備和化學洗消裝備已基本能滿足日常應急救援的需要,但在配套性、布局、使用熟練程度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高。
(六)消防安全宣傳機制不夠完善,全民消防安全意識亟待加強。消防安全,人人都是參與者。目前,“政府領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社會化消防宣傳工作機制還沒有真正落實。
這些問題的存在,有工作機制體制上的原因,也有主觀認識上的原因。由于近年來我市消防安全形勢比較平穩,一些地方和部門對消防安全工作不夠重視,對火災事故特別是群死群傷的火災事故抱有一種僥幸心理。我們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同志千萬不能有僥幸心理,一定要認真吸取近期火災事故的教訓,把預防重特大事故始終作為重要任務,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把消防安全的各項工作部署和措施認真加以落實,為我市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立足長遠,突出重點,著力提高消防安全工作成效
今年是國務院部署的“安全生產年”,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通知》(國辦發〔2009〕32號),對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等三個方面開展執法、治理、宣傳教育三大行動。對此,市安委辦要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結合*實際,完善我市貫徹落實的具體實施意見和方案,尤其要在去年“隱患排查年”的基礎上,把進一步規范和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作為重中之重,構建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工作。要通過開展“三項行動”,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管理,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安全事故發生,促進我市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
當前,消防安全工作更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國辦32號文件精神,結合5月1日就要實施的新《消防法》,著重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抓緊落實“十一五”消防發展規劃,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納入安全發展的軌道。近期,由市發改委牽頭,市建設、規劃、公安、消防等部門參加,對全市各地“十一五”消防規劃實施和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情況進行一次督查。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規劃要求,進一步落實經費保障,抓緊推進“十一五”消防站和消防裝備建設。對于“十一五”期間確實無法如期完成的,要分析原因,書面報告,經評估和批準后列入全市“十二五”消防發展規劃,及早謀劃,盡早實施。市規劃局、消防支隊要按照新《消防法》、國發15號文件和中央綜治辦、公安部、發改委等七部委下發的通知要求,加強與市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加快制定城市消防專項規劃。各縣(市)區尚未完成消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鄉鎮也要加快進度,原則上年底前完成。要加快鄉鎮農村消防組織力量建設,“人口5萬至10萬、年GDP1億元至5億元的建制鎮”,原則上年底前按照要求全部建成政府專職消防隊。
(二)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區域評估,提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保障水平。市公安消防部門對全市消防規劃實施完成情況和消防水源嚴重缺乏地區、消防車輛無法通行的社區專門進行了一次檢查,結果十分令人擔憂。不要小看了一個消防栓、一條消防車通道,在發生火災的時候,它就是生命線。檢查結果的統計表將下發給各縣(市)區,希望各地抓緊整改,打通救命通道。今后,每年由市公安消防牽頭,安監等部門參與,對各縣(市)區的區域消防安全的整體情況(包括規劃、裝備器材、消防隊伍、水源設施、重大隱患、消防安全意識等內容)如實作出評估,評估情況及時告知各縣(市)區,并上報市政府。通過評估和督查,使各級政府轉變理念,自覺地把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考核,使消防安全監管從事后查處逐步向事前排查治理和積極防范轉變,切實提高消防安全工作成效。
(三)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加大消防安全監管力度。要著眼于構建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建立消防安全隱患抄告制度,對排查出來的消防安全隱患,通過隱患排查抄告平臺,進行公告。要在隱患所在的場所明確標示,并對業主下發整改通知書,明確整改要求、完成期限。人員密集場所是消防安全隱患的重點場所。前段時間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亡人火災事故,基本上都是因為裝修材料不合規引發的,因此,要以新《消防法》實施為契機,按照公安部、文化部、工商總局、安監總局等四部門要求,深入開展公眾聚集場所易燃裝修材料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進行重點督查,對裝修材料不合規定又不按時整改的堅決予以查處,必要時公開曝光,穩步推進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整改工作,堅決杜絕重大惡性事故發生。
當前我市重點工程建設較多,尤其要加強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監管工作。公安、建設等部門要嚴格按照《消防法》和公安部、建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管理,確保所有施工現場具備以下消防安全條件:一是要設置消防通道并確保暢通;二是按有關規定設置消防水源;三是配備必要的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四是施工現場的辦公、生活區與作業區應當分開設置,并保持安全距離;五是施工單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
(四)加強薄弱環節的專項整治,提高農村消防安全水平。各地農辦、綜治、公安、安監、國土資源、建設、農業、電力等部門要建立農村消防工作議事協調機制,發動基層組織及相關人員開展基本情況排摸調研,從組織、基礎設施、隊伍建設、消防規劃、宣傳等各方面著手,充分發揮“三支隊伍”(即農村安全管理員、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者)作用,大力推進農村消防安全工作。*市要吸取兩起發生在農村的較大火災事故的教訓,積極探索“消防平安村”試點工作。另外,各地各部門要針對出租房消防安全十分薄弱的現狀,切實加強對出租房的消防安全管理,并將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管理、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治安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各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嚴肅履職;綜治部門要將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范圍,建立健全考評機制。江北區要積極做好出租房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試點工作,為全市這項工作的全面鋪開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好的做法。
(五)完善應急救援工作機制,提高搶險救援保障水平。一要科學評估消防應急救援水平。市應急辦要和公安消防部門一起,對我市目前的應急搶險救援作出科學的評估,對救援涵蓋的范圍、隊伍、能力、成效包括應急物資儲備等各方面作出整體評估,并參考借鑒國內其他地市關于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建設的模式,結合*實際,提出整合現有救援資源的方案。二要切實提高消防部隊的應急救援水平。要加強各種模擬場景的應急救援演練,通過演練發現救援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并及時加以改進;通過演練,進一步拓展參與演練群眾的應急救援知識,提高應急逃生能力。三要加大對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力度。要積極培養各種層次、處置各種災難的專業人才和指揮員,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數量和質量。目前我市的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正在深入推進,要吸取外地地鐵建設過程中發生坍塌事故的教訓,一方面要強化對工程施工人員的搶險救援知識與技能培訓,另一方面,也要適當配置相關的搶險救援器材,提高應急搶險能力和救援水平。
(六)強化宣傳教育,著力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由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牽頭,盡快制定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案,對各部門、各社會單位提出具體量化的宣傳要求。要將消防宣傳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內容,列入各有關主管部門的內部宣傳要求,強化各部門的宣傳職能。同時,要將新《消防法》納入普法教育內容,教育、文化、安監、勞動保障、人事等部門要把消防知識作為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之一。主要媒體要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切實提高群眾的消防知識和滅火自救能力。要深化推進消防志愿者參與消防工作,營造全民關心、參與消防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落實責任,齊抓共管,努力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
(一)落實兩個主體責任。一要落實政府監管的主體責任。各級政府是消防安全監管工作的主體,要切實承擔起消防安全工作的領導責任。為貫徹落實《消防法》的精神,明確規定各縣(市)區政府在消防安全工作上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們將對各縣(市)區政府下發《消防責任告知書》,我也希望各地對鄉鎮(街道)也逐級下發類似的消防責任告知書,形成一個完整的消防安全的責任體系,讓各級都能充分認識到政府應該承擔的消防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各地要學習借鑒鄞州區正在開展的創建消防平安機關、平安企業、平安村莊、平安社區為主題的消防平安“四創”活動,進一步構建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推進各地平安建設。二要落實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各地各部門要督促企事業單位嚴格落實消防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鼓勵企業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并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消防宣傳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消防安全責任意識,增強抗御火災的整體能力。
(二)完善工作考核機制。要做到將消防工作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任期目標和績效考核,列入領導政績考核和問責內容,加大考核力度,通過考核來推進消防安全各項工作的開展。要按照省政府即將出臺的《浙江省消防工作責任制規定》,以及中央綜治辦、公安部《消防工作檢查考核標準》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進一步明確各地各部門的消防安全職責,制定消防安全工作考核實施細則,建立健全政府、部門和社會單位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的科學考核評價機制。
(三)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消防安全工作需要各部門的協調配合,要強化部門工作聯動,形成合力。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執行相關審批發證規定,對消防安全不合格的單位和場所,一律不準發給相關證照,超出法律規定已發放的,要及時清理和整頓,不符合條件的要堅決予以變更或吊銷。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印發*市市級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規定的通知》(甬政辦發〔20*〕226號),明確規定了各部門在包括消防安全面內的安全生產工作上應承擔的具體職責,要嚴格執行。同時,公安消防部門要切實履行好職責,首先要加大對消防安全安全監管的執法力度,嚴格執法、依法辦事,該罰的罰、該停的停、該關的關,下大力氣消除火災隱患。對觸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還要切實履行好消防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責,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統籌協調,加大督查力度,確保消防安全工作不斷深入推進并取得扎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