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世界氣象組織的組織機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世界氣象組織的組織機構包括:世界氣象大會、執行理事會、區域協會、技術委員會和秘書處。
(1)世界氣象大會
大會是該組織的最高權利機構,由各會員派代表團與會。一般每4年召開一次大會,審議過去4年工作,研究批準今后4年的業務、科研、技術合作等各項計劃,通過下一財務期的預算,選舉產生新的主席、副主席,選舉產生除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本組織主席和副主席以及區域協會主席以外的執行理事會成員和任命秘書長等。1999年5月在日內瓦召開了第13次世界氣象大會,澳大利亞氣象局局長齊而曼(H.W.Zillman)博士當選為主席,尼日利亞奧巴西(G.O.P.Obasi)教授連任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
(2)執行理事會
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前稱執行委員會)是大會閉幕期間的執行機構,相當于人大的常務委員會。其組成人數根據本組織會員數的增多而逐漸增加。目前招待理事會有36人組成,包括本組織主席、3位副主席(第5次大會前為2位副主席)、6位區域協會主席和由氣象大會選舉產生的26名成員(均為局長)組成。1995年5月中國氣象局局長溫克剛在第13次氣象大會上以鼓掌形式一致通過當選為執行理事會成員。
(3)區域協會
按地理區域,世界氣象組織分為六個區域協會。即一區協(非洲)、二區協(亞洲)、三區協(南美)、四區協(北中美洲)、五區協(西南太平洋)和六區協(歐洲)。區域協會主要負責區域內各項氣象、水文活動,實施大會、執行理事會的有關決議。一般4年舉行一次屆會。中國屬第二區協(亞洲)協會。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作為地區會員也屬于第二(亞洲)區協。1996年,世界氣象組織第二(亞洲)區協第11屆會議在蒙古召開,蒙古氣象局局長當選為區協主席。2000年9月將在韓國漢城召開第12屆會議。
(4)技術委員會
世界氣象組織根據氣象、水文業務性質,將技術委員會發分為兩組8個委員會,它們是:A基本委員會,包括基本系統委員會(CBS)、大氣科學委員會(CAS)、儀器和觀測方法委員會(CIMO)和水文學委員會(CHY);B應用委員會,包括氣候學委員會(CCL)、農業氣象學委員會(CAGM)、航空氣象學委員會(CAEM)、世界氣象組織/政府間海洋委員會海洋和海洋氣象聯合委員會(JCOMM)。委員會由本組織各會員提名指派專家參加,委員會工作主要是在其中職責范圍貫徹大會、執行理事會及區域協會的決議并協調本委員會的工作。一般每4年召開一次屆會。
(5)秘書處
秘書處為世界氣象組織常設辦事機構。該秘書處由1951年12月10日從瑞士洛桑遷到日內瓦。秘書處由氣象大會任命的秘書長主持工作,現任秘書長是尼日利亞的奧巴西(Obasi)教授。為處理日常國際氣象事務,秘書處下設若干職能司負責有關工作。他們是:秘書長辦公室、世界天氣監測網司、技術合作司、區域辦公室、資源管理司、支持服務司和語言、出版與會議司。
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