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大常委創新服務發展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強化三個觀念,創新工作思維,提高責任意識
一是要強化人大工作是一線工作的觀念。人大是一線不是二線。社會上有些同志把進人大工作的干部說成是退居二線,這是完全錯誤的。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的領導都工作在第一線,在這個問題上,縣委的態度是明確和一貫的,董書記在講話中也作了特別強調。縣委每年實行縣領導扶貧包鄉鎮、招商包項目、駐點包企業,都是一樣分工、一樣要求、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在重大問題上都是實行集體決策,只不過日常工作分工負責而已,縣領導人人都在滿負荷工作,不存在有什么一線二線之分。當然,有的同志可能因為自己年齡稍大一些,進了人大,就自我減壓,以求超脫,這種想法可以理解、可以包容,但不能效仿,也不允許效仿,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摒棄這種頹廢思想,做到增壓不減壓,加勁不松勁,振奮精神,努力工作,決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和組織的重托,給基層代表作個表率,給年輕干部帶個好頭。人大工作不僅要有特色、有權威、有規范,而且還要出效益、出經驗、出干部。因此,大家千萬不能有退居二線的想法,要在工作中從嚴要求,自加壓力,多出點子,多出成果。
二是要強化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國家權力機關的觀念。憲法規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大常委會是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一府兩院”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我國實行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們黨經過長期不懈地探索和實踐的結果,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意愿。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對“一府兩院”實施法律監督、工作監督、進行人事任免、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重大事項的權力機關。新進人大常委會的同志必須站在這樣的高度認識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盡職盡責做好人大工作。
三是要強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觀念。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人大工作要講程序、講規范。但講程序、講規范并不等于照本宣科,當傳聲筒,無所作為,被動應付。而是要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堅持從實際出發,努力適應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探索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規律,克服主觀隨意性和盲目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人大工作在繼承的基礎上改革,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只有這樣,人大工作才會有活力,才能與時俱進、不辱使命。
二、行使三項職權,明確工作目標,提高工作績效
一是要依法行使重大事項的決定權。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決定權,是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體現,是實現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要求。人大常委會的組成人員來自方方面面,有較強的知識優勢、經驗優勢和信息優勢,有利于搞好決策工作。常委會要努力適應快速發展的新形勢,緊緊圍繞縣委的工作大局和重大工作部署,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和縣委的發展思路,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具體地講,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是要緊緊圍繞我縣生態資源保護、水能資源開發、移民規劃的制定及實施、農村稅費改革、農民增收減負、經濟發展環境整治等重點問題和縣委提出的服務大業主、開發大水電、實現大發展的工作要求,開展調查研究,作出決議、決定,及時地正確地把縣委的主張和意圖變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意志,交給政府,交給社會,落實到全縣人民群眾艱苦創業、共謀發展的生動社會實踐中去。
二是要依法行使對“一府兩院”的監督權。搞好監督工作,對人大及其常委會來講,不僅要敢于監督,而且要善于監督,要監到點子上,督在關鍵處,把工作做好,讓人民群眾放心。首先,要解決認識問題,正確處理人大及其常委會與“一府兩院”的關系。從憲法上講,人大與“一府兩院”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從工作上講,又是支持與服務的關系。因此,人大對“一府兩院”是監督而不是監視,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補臺而不是拆臺。其二,要選準監督內容,突出監督重點。監督工作不宜多,但要選準、要做好,對那些事關全局、涉及根本、影響中心、人民群眾有迫切要求的重點問題,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實效。如經濟環境整頓、潘口電站和龍背灣電站建設及移民開發、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建設、縣城市容環境整治等問題就是今年人大監督的重點。同時對司法個案監督,也一刻不能放松,因為它關系到維護司法公正,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穩定,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認真抓好。其三,要講究監督方式,注重監督實效。要堅持審議工作報告、開展執法檢查、組織代表視察、進行工作評議等法定的監督方式,開展實實在在的監督。同時,還要用好法定的特殊的監督手段,如組織特定問題調查,提出質詢、撤職、罷免案等。當然,這些方式不能濫用,如果確有必要,就要精心組織,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務求產生積極效應。
三是要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權。常委會既要堅持黨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的原則,又要根據干部制度改革的方向,堅持任前法律考試制度,進一步完善任免程序。要注意把監督事與了解人結合起來,加強與黨委組織部門的工作聯系,互通情況,提高常委會組成人員對任免對象的知情度,做到心中有數;在任免工作中,既要充分發揚民主,認真審議,又要貫徹黨委的人事安排意圖,真正把那些群眾擁護、有能力、會辦事、能辦成事的德才兼備的優秀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同時,還要加強任后監督,實行報送年度述職報告和離任審計制度,積極開展述職評議,促使被任命的人員不斷增強依法履職的責任感,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當好人民的公仆。
三、理順三個關系,把握三個原則,搞好工作協調
首先,要正確處理人大與同級黨委的關系,認真把握堅持和依靠黨的領導的原則。要正確處理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的關系,善于把黨委的決策和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變為國家意志。要堅持常委會重大事項向縣委請示報告制度,在人大依法行使各項職權的實際工作中自覺堅持和體現黨的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縣委保持高度一致,與縣委同心、同向、同力,真正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的工作部署上來,把力量凝聚到縣委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充分運用人大各種法定手段,保證縣委各項重大決策和部署得到貫徹落實,使常委會的全部工作更好地圍繞和確保中心、服從和服務于全縣工作大局。
其次,要正確處理人大依法履職與全縣中心工作的關系,認真把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做好全縣中心工作,各方面有著不同角度,縣委是領導核心,政府是根據縣委決策和人大決議、決定負責組織實施,人大則通過依法履行各項職責,推進民主法制建設,保證全縣中心工作的順利推進和目標實現。當前,全縣的中心工作和大局,就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縣十一次黨代會要求,帶領全縣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態水電大縣,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大突破、大跨越,加快小康社會建設進程。這個大局就是我們人大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對這一點不能有絲毫的動搖,必須在工作中認真落實,牢牢把握。
其三,要正確處理上級人大與鄉鎮人大之間的關系,認真把握上下聯動、協調一致的原則。從我國法制的統一性看,黨委和政府系統的上下級之間屬于領導關系,各級人大代表之間是層次遞進的選舉關系,上下級人大之間是工作指導關系,這就決定了人大上下級之間必須加強工作聯動,保持總體上的步調一致。要加強縱向聯系,橫向協作,堅持定期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多聯系,勤溝通,接受指導,爭取支持;常委會在開展各項工作時,要想著基層、依靠基層,既要加強對鄉鎮人大的業務指導,逐步規范鄉鎮人大工作的內容和程序,推動鄉鎮人大規范化建設,又要注意總結、推廣他們在工作實踐中創造的成功做法和經驗,推動全縣人大工作的平衡發展。
四、建立四種機制,加強代表聯系,發揮代表作用
人大常委會及其組成人員要把加強同人大代表的聯系、有效發揮代表作用,作為重要的日常工作,抓好抓實,抓出特色。
一是建立制度約束機制,完善和改進代表工作制度。要堅持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走訪代表制度、邀請代表參與常委會組織的視察活動制度,建立主任會議組成人員接待人大代表和群眾來信來訪制度、召開代表座談會制度、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制度等相關制度。同時要完善和改進代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代表互訪制度、代表向選民述職制度、代表小組聯組活動制度等制度,堅決克服過去多數代表一年只開一次會,一年只見一次面的不良狀況,要用制度幫助和促進人大代表主動參政議政,依法履行職責。
二是建立組織保障機制,認真組織代表開展閉會期間的活動。要按就近方便的原則,組建代表活動網絡,市、縣、鄉三級人大代表要聯網,“塊塊”活動與“條條”活動的網絡要有機結合,以有利于代表視察、檢查工作,更便捷準確地反映社情民意。要創造條件,提供必要保障和服務,組織人大代表開展經常性的視察調查、執法檢查、工作評議等活動,提高人大代表的活動面、參與率和知情度,充分調動代表參與經濟建設和管理國家事務的積極性,發揮代表在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中的骨干作用,使人大常委會的工作更具群眾基礎,更加充滿活力和合力。
三是建立跟蹤督辦機制,督促“一府兩院”認真辦理代表意見建議。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和建議、批評、意見,代表著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是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事務權利的具體體現。要把督促“一府兩院”認真辦理代表的意見建議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要切實改進辦理督辦方式,督促“一府兩院”及其組成部門堅持上門辦理、實地辦理,對能夠辦理或通過努力可以辦理的意見建議,要督促政府及有關部門及時辦理辦結;對一時不能辦理或不屬本級人大職權范圍的意見建議,要敦促他們向代表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和說明,力求取得代表的理解和諒解。要通過認真督辦和辦理代表議案和建議、批評、意見,激發代表的工作熱情,提高代表提出意見建議的積極性,更好地履行法定職責。
四是建立培訓學習機制,大力提高代表綜合素質。要針對人大代表變動較多的實際,有計劃地開展代表培訓,組織代表學習,努力提高代表素質。要尊重和保障代表的權利,主動及時地給代表寄送學習資料,通報縣情政務,維護代表的合法權益,積極為代表履行職責創造條件、提供服務。與此同時,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和深入貫徹《代表法》,不斷總結代表履行職責的經驗,大力宣傳人大代表的先進事跡,增強全社會的代表意識,努力營造尊重代表、支持代表依法履行職責的良好社會氛圍。
五、爭當四個模范,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水平
第一,要爭當學習的模范。學習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創新的基礎。當今世界發展迅猛,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實踐豐富多彩,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要求時刻提醒我們必須學習新理論,掌握新知識,研究新事物,解決新問題,否則就會落伍,就會被時代所拋棄。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那么我們就突出重點、針對工作特點去學習。具體地講,就是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憲法、地方組織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科學文化知識,學習人大工作業務知識,不斷豐富、充實自己的知識底蘊,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履職意識和議政水平,為做好人大工作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習制度,制訂并落實學習計劃,開展學習競賽,掀起學習高潮,爭當學習模范,力爭把人大建設成一個學習型、知識型機關和系統。要通過學習,把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的要求上來,統一到縣委提出的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態水電大縣的總體思路上來,緊緊扭住“第一要務”,牢牢銘記“兩個務必”,努力踐行“三個代表”,積極投身竹山跨越式發展的潮流,扎實工作,干出成績,體現價值,不負眾望。
第二,要爭當團結的模范。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生產力,團結出工作效率。沒有大團結,就沒有大發展。常言說得好,同船過渡五百年所修。組織的信任,全縣人民的重托,我們有幸從不同的工作崗位走到一起來了,這是一種難得的緣份,要倍加珍惜。常委會組成人員、機關干部之間要共事共心,同向同力,眾志成城,努力營造一個觀念一致、步調一致的良好工作氛圍,齊心協力把人大常委會建設成一個風正、氣順、心齊、勁足、團結、和諧的統一集體。風正,才能氣順;氣順,才能心齊;心齊,才能勁足;勁足,才能成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貴在盡心盡力,性格各有差異,難得坦誠相見。在工作中,我們要善于容人、容言、容物、容事,維護團結;要真誠、守信、友善、關愛,加強團結;要識大體、顧大局、誠相待、常溝通,增進團結;既要各司其職,又要默契配合,相互支持,相互諒解,加強聯系,加強協作,形成整體合力,共同搞好人大工作。
第三,要爭當聯系群眾的模范。常委會組成人員是人大代表受全縣人民群眾的重托選舉出來的,代表人民管理國家事務,是人民群眾的代言人。因此,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既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觀要求,也是做好新時期人大工作的迫切需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每年都要抽出一定時間,回到原選舉單位走訪選民,聽取他們的意愿和呼聲,圍繞全縣改革和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難點問題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反映民愿,講真話,做實事,解民憂,努力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好。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加強工作作風建設,把加強調查研究作為提高依法履職能力和轉變工作作風的重要措施,使本屆人大常委會的開局之年成為調查研究成果的豐收之年。
第四,要爭當勤政廉政的模范。人大是權力機關,人民群眾對我們的要求和期望很高。常委會組成人員要珍視人民賦予的權力,嚴于律已,廉潔從政,秉公辦事,認真行使手中權力,自覺抵制權錢交易,做到問心無愧,對得起父老鄉親的信任,對得起人大代表和全縣人民的重托。常委會黨組及機關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制,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增強機關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勤勉工作、務實為民,不斷樹立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良好形象。同時,常委會機關要切實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學、嚴密的工作程序和標準,形成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務實高效、井然有序的工作機制,保障人大常委會工作的高效運轉。
同志們,縣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各項決議和本次常委會會議通過的20*年工作要點及各種規范性制度,是人大常委會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的基本依據,具有約束力,大家要嚴格遵守執行。一屆才五年,彈指一揮間。希望大家珍惜歷史機遇,珍惜大好時光,以對人民極端熱忱,對事業對工作極端負責的態度,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態水電大縣的戰略思路,唱響“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的主旋律,振奮精神,團結協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抓規范,強特色,樹權威,出效益,扎扎實實、鍥而不舍地抓好各項工作,積極發揮人大在全縣大發展、快發展、跨越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實現我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提供有力保障,努力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