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大常委會創新規劃發展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委員、同志們:
一、關于村莊整治工作
一要更好地把村莊整治與生產發展、農民致富、生態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村莊整治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但根本問題離不開生產發展。生產不發展,農民不富裕,就村莊整治而整治,那么,我們的工作是徒勞的,取得的效果也是暫時的。只有生產發展了,農民富裕了,村莊整治工作才能有經濟基礎和群眾基礎。所以,我們要在村莊整治工作中尋求生產發展、尋找農民致富的有效載體和有效途徑。比如發展農家樂、農業觀光休閑游、毛竹產業等,以發揮村莊整治的投入效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致富和生態好轉。
二要更好地把發揮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村莊整治工作中,政府的主導作用要更加關注研究政策措施,建立激活群眾主體的激勵機制。如研究和出臺項目申報、戶建村補、以獎代補、結對幫扶、鼓勵先進等相關政策,形成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的整治工作格局。
三要把加強領導與項目整合、合力推進有機地結合起來。村莊整治工作,要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整合部門、經濟主體、人民群眾等方面的力量,形成強大的合力。同時,要高度重視項目的整合,著力解決支農項目分散和低水平的問題,達到共建共享、合力推進村莊整治工作,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四要更好地把村莊整治與村級班子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村莊整治工作能否有效開展的關鍵在村級班子,成敗也在村級班子,整治成果的鞏固與否還是村級班子。實踐證明,哪里的村級班子戰斗力強,那里的村莊整治工作就能順利開展、整治的進度就快、效果就好。所以,我們在抓村莊整治工作的同時,要把村級班子建設、村級民主管理等納入到村莊整治的綜合目標中來,有效地推進整治工作,鞏固整治成果,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組織基礎。
五要更好地把加強政策研究與創新辦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政策研究就是要“吃透上情”和“摸清下情”。“吃透上情”,要求我們了解、理解、掌握中央和省、市關于在村莊整治工作方面的政策,爭取和享受到上級的政策支持,用足上級的政策。“摸清下情”,是要根據我區農村的區情實際,制訂好中長期工作規劃和政策措施,一次規劃,分期實施,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使村莊整治工作能夠早見成效。
六要把村莊規劃與因地制宜、注重實效有機結合起來。針對目前我區農村村莊布局缺乏統一規劃和農民建房雜亂無章的實際情況,一要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根據有關法規和政策規定,對村莊布局和農民建房作出明確規定,并分步抓好落實。二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要根據各村地理位置和資源分布情況,因村制宜,揚長避短,著力形成衢江新農村的特色。三要結合實際,適度超前。村莊整治工作既要抓好當前以改水、改路、改廁、改環境和通有線電視為重點的“四改一通”工程,又要著眼于新農村建設按照“房前屋后,植樹種草”,著力打造“村在林中,人在綠中”的優美環境。
二、關于創建教育強區工作
前些年,我區通過學校改水、改廁、改食堂、改寢室,為教育創強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去年,我們開展了七個鄉鎮的教育創強工作實踐,摸索了一套辦法,總結出了一些經驗。總體看,我區的教育創強是政府重視,部門、鄉鎮努力,創強學校積極,工作計劃、步驟、組織嚴密;創強思路清晰、責任明確、重點突出、措施有力、成效明顯。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在教育創強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指標與省教育強區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如,教育創強氛圍不夠濃;硬件設施配備不足,標準化學校比例低;學校教育裝備不全,信息化水平不高,資金缺口較大等等。在這里,結合代表們審議時提出的意見,我根據教育創強工作的要求,再談幾點意見:
一要加強領導。區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創建省教育強區工作的領導,建立區領導聯系教育創強工作制度,進一步完善教育創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辦法,有效推進我區教育創強工作。要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將省教育強區的25項指標進行細化,分解到各有關部門和鄉鎮,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創強工作保質保量落實到位。
二要科學規劃。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群眾對教育的認識不斷提高。前幾年,我們為了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對學校布局作了較大的調整,為提升我區教育發展整體水平打下了堅實基礎。從發展的趨勢看,教育向城市、中心集鎮集中的勢頭不可逆轉。因此,我們在教育創強工作中,首先要抓好教育規劃,優化學校布局,科學設置規模,整合教育資源,避免重復投入和資源浪費。
三要注重實效。教育創強雖然有許多硬指標、硬任務,但教育創強最根本的目的是要適應現代化的教學要求,歸結點是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教育創強中,既要千方百計完成硬指標,又要通過教育創強提升教育的整體水平和教學質量,這是檢驗我們是教育創強的標準。因此,要通過教育創強,努力提升我區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
四要增加投入。對于我區財力弱,投入不足,學校硬件設施配備不足等實際,代表們在審議中非常贊同“軟件不失分、硬件少失分”的創強工作要求和“一點三線”的創強線路謀劃。區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年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各鄉鎮、部門要充分整合資源,盤活資產,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注重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爭取多方面的支持,為教育創強營造良好的氛圍和提供資金保障。
五要特色創強。我們在教育創強中,要從區情實際出發,注重特色創強。代表們在審議中同意我們調研報告中提出的以“六化”為主要內容和開展“五園”活動,打造“一鄉鎮一特色、一學校一品相”的特色創強工作建議,以特色創建教育強區,全面推進我區的創強工作。
三、關于加強代表工作
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礎,也是人大常委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代表工作務必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最近,主任會議專題研究了怎樣加強代表工作,提出了一些做好代表工作的辦法和措施,如代表小組活動辦法,關于推選先進代表小組和代表履職積極分子辦法,關于確定優秀議案、建議辦法,關于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部分代表的意見,關于建立區十三屆人大代表履職檔案等等。這些辦法和意見,都是圍繞加強代表工作、做好代表工作的具體措施,我們必須認真抓好落實。
做好代表工作,僅僅有辦法和意見是不夠的,應當要有載體,所以,主任會議確定今年7月份為走訪代表和檢查督辦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情況活動月。同時,決定在全體代表中開展“五個一”活動,即:“學好一本書,提好一件議案、建議,辦好一件實事,出好一份力,走訪一次選民”。這兩項工作,我們將很快行文下發具體實施意見,特別是“五個一”活動,要作為本屆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我們還準備在下次鄉鎮、街道人大專職主席(主任)會議上進行動員和部署。
“學好一本書”。就是最近發給每個代表的《人大代表行權履職百問》。這本書對怎樣當好代表,怎樣行使代表權力、履行代表職務都闡述得非常清楚,也很實用,我們要把它作為代表工作的指導書、當選代表的必讀書。通過這本書的學習,進一步提升代表的綜合素質和增強代表的履職能力。
“提好一件議案、建議”。通過提出議案、建議,是人大代表行使權力、履行職務的重要途徑,也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表現形式。從最近幾年我區人代會的情況看,代表提議案、建議的積極性很高,通過議案、建議的辦理的確也解決了一些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但就代表議案、建議的總體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我想,評判代表議案、建議質量的高低,應該由“一府兩院”評判為主,對代表議案、建議辦理質量的高低,應該由人大代表評判為主。所以,我們今年的優秀議案、建議推選工作要充分征求“一府兩院”的意見。我們提出要“提好一件議案、建議”,目的是要求代表深入調查研究,不斷聯系群眾,關注經濟社會發展,關注民生,體現民本,反映民意,真正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職權。
“辦好一件實事”。前兩年,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在代表中開展的“三個一”活動,其中一個一是“為身邊群眾解一難”,活動效果不錯,群眾反映很好。現在我們提出“辦好一件實事”,既可以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又可以是惠及身邊群眾的好事,還可以是幫助解決人民群眾的難事。通過辦實事,去體現人民代表為人民的真諦。
“出好一份力”。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好管理地方國家事務的職權是人大代表的責任。同樣,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大代表息息相關。人大代表來自于社會各個階層,又是人民群眾中的優秀分子。在現有的區十三屆人大代表中,許多代表為我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提出要“出好一份力”,是要求每個代表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以盡到一個人大代表的社會責任。
“走訪一次選民”。我們要教育代表時刻不能忘記,我們是人民群眾選出來的人民代表。代表的本質是人民,代表的生命力也在于人民。所以,要求代表“走訪一次選民”,是最起碼的要求。通過走訪選民,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更有利于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繼而能夠為民呼,代民言,以此不辜負人民群眾的重托。
關于開展走訪代表和檢查督辦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情況活動月,要求常委會組成人員在七月份普遍走訪一次所聯系的代表。走訪中,一方面要向代表通報區人大常委會換屆以來所做的主要工作,聽取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聽取代表對“一府兩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了解代表在閉會后的履職情況。走訪中,要著重了解代表對議案辦理情況的意見,必要時,我們要把代表對“一府兩院”的工作意見、建議和辦理議案的意見反饋給“一府兩院”。常委會組成人員還要繼續抓好重點議案的督辦工作。同時,在走訪活動中,常委會組成人員要廣泛宣傳我們的“五個一”活動。7月底,我們將召開專題會議,聽取“活動月”的情況匯報。
各位委員,我們不僅是常委會的組成人員,處于地方人大的決策層,我們更是一名人大代表。因此,我殷切期望每一位組成人員在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中起模范帶頭作用,在人大及其常委會開展的各項活動中起模范帶頭作用。通過我們的作用力和影響力,把“五個一”活動推向前進、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