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旗委領導爭優交流會上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阿左旗群團組織創先爭優經驗交流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區、全盟黨群共建創先爭優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深刻把握群團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進一步明確任務和要求,緊緊圍繞“黨群共建創先爭優、推動公民素質大提升”這個主題,動員全旗各級群團組織,迅速行動起來,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廣泛組織和發動群眾,為紀念建黨90周年和迎辦全區第七次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勝利召開貢獻力量。結合本次會議,談三點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把黨群共建創先爭優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來抓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黨的建設一項重要的經常性工作。中央、自治區黨委、盟委高度重視這項活動,多次對創先爭優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風氣,通過黨員帶群眾、黨內帶黨外,使創先爭優成為全社會的價值取向。當前,在全旗深入開展黨群共建創先爭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能夠擴大黨內活動的社會影響力。我們黨是執政黨,黨內活動必須影響和帶動群眾,做到黨組織有號召、群眾有行動。群團組織覆蓋寬廣、成員眾多,把他們組織帶動起來,能夠形成基層黨組織和群團組織、黨員和群眾齊爭共創的生動局面,使創先爭優既成為黨內風氣也成為社會風氣,這樣的創先爭優活動才有強大的生命力。二是能夠有效推動黨建帶群建工作。黨建帶群建、群建服務黨建,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能夠活躍基層,夯實基層基礎。黨群共建創先爭優,作為黨建帶工建、帶團建、帶婦建的一次生動實踐,能夠推動基層黨組織和群團組織建設,不斷鞏固黨的組織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三是能夠提高群眾對黨的工作的滿意度。群眾是否滿意是衡量創先爭優活動成效的根本標準。黨群共建創先爭優,有利于廣大群眾直接參與活動,切身感受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有利于齊心協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從而不斷擴大活動實效,使活動真正成為群眾滿意工程。四是能夠提高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科學化水平。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利益分配格局得到了深刻調整,廣大群眾思想觀念也在發生深刻變化,群眾工作的對象、領域、內容、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通過黨群共建創先爭優的實踐,能夠在黨員干部中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深入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找到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
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群團組織一定要認真落實上級精神,把開展黨群共建創先爭優活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使群團組織和黨組織、黨員創先爭優活動在活動目標、方法步驟上緊密銜接、相互協調,推動創先爭優活動在全社會深入開展,形成人人學習先進、人人爭當先進、人人趕超先進的良好風尚。
二、進一步突出服務主題,在服務科學發展中提升黨群共建創先爭優的實效
為全旗中心工作提供動力和保證,是創先爭優活動的根本要求。全旗黨群共建創先爭優要與履行崗位職責、推動中心工作、完成重點任務緊密結合起來,以創先爭優為動力,在完成單位中心任務上爭先進,在個人履職盡責中創優秀。
(一)抓載體,切實提升居民文明素質。弘揚時代正氣,倡樹文明新風,是群團工作的光榮傳統。各級群團組織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充分利用貼近群眾、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做好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提高群眾素質的工作。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配合有關部門抓好公共道德建設和科學素質教育,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要以紀念建黨90周年、迎辦全區第七次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為契機,組織開展“居民道德大講談”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要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周末文化”系列活動,用先進文化占領社區陣地,向群眾提供各種優惠或免費的文化服務,讓藝術成果接近大眾、進入百姓生活,目的在于提高群眾的藝術品味,進而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切實提升居民內生動力,推動全社會文明程度,這樣城市才有活力,才是發展的城市。工會組織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職工的職業道德教育,激勵廣大職工愛崗敬業。共青團組織要抓好“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全面深化“青年文明號”活動,促進行風建設。婦聯組織要深入開展“學習型、和諧型家庭”創建活動,深化家庭美德建設。各群團組織要協助宣傳部門做好宣傳教育、輿論引導工作,大力宣傳旗委、政府科學發展、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為順利推進各項工作創造良好環境。要大力開展法律法規、文明禮儀、廉政文化進基層活動,要加強與文化等部門聯手協作,積極組織各類社會藝術團隊開展送文化進嘎查、進社區活動,培養品牌性的文化指導員、特派員隊伍,將文化指導員、特派員派駐社區指導群眾性的文化活動,讓廣大群眾享受文化成果的同時,進一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全面提升居民的素質。
(二)抓民本,推動愛心城市建設。旗委、政府正在積極申報“中國愛心城市”,這是展示城市形象、推動社會和諧進步的一個全新而有力的平臺。各群團組織要結合各自的工作特點,認真總結提煉好我旗在社會救助和公益慈善方面的亮點做法,要積極推動慈善文化進社區、進嘎查村、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活動,通過宣傳百姓中樂善好施的典范,喚起公眾對慈善事業的認識、理解、信任和支持,提高公民的公益道德素養,使現代慈善意識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支持慈善光榮、參與慈善高尚的良好社會氛圍。工會、工商聯組織要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各類企業把愛心慈善意識融入企業發展戰略,植入企業文化,要把重視、支持愛心慈善事業的企業打出品牌、做出影響、擴散效應,在全社會營造企業“支持慈善,參與慈善”的濃厚氛圍。共青團組織要拓展領域,深化主題,重點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愛心理念、慈善行為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從小樹立慈善意識。婦聯組織在做好維權工作的同時,要積極開展“巾幗創業”、“巾幗助困”等主題活動,在推進和諧阿左旗建設中當主體、做主角。要加大濟貧幫困的力度,推進“送溫暖”工程的經常化、制度化、社會化,促進大學生、下崗職工、進城農牧民等人員的就業工作,做好因病致貧、因貧失學、因殘失業、因災受困人員的救助工作。各群團組織、街道社區要大力推進義工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義工組織網絡,加強管理,廣泛開展各類慈善義工活動,充分發揮義工隊伍在慈善義務服務、募捐、宣傳等方面的作用。
(三)抓宜居,努力化解不和諧因素。信訪穩定工作是黨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信訪就是抓民生,抓信訪就是抓穩定,抓信訪就是抓發展,抓信訪就是抓安全。只有從根本上暢通訴求渠道,解決民生問題,形成長效機制,才能營造和諧有序的發展環境和宜居的生活環境。群團部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善于做群眾思想工作是你們的優勢,在新形勢下群團組織要切實發揮職能作用,突出“和諧建設”這個主題,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和諧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要圍繞旗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善于走近群眾、善于接觸群眾,準確把握政策信息,把旗委、政府的政策向群眾講清楚,把群眾所享有的權益保障講明白,引導群眾正確對待利益關系的調整,努力消除各種不利于發展的因素。要主動幫助黨和政府做好群眾的矛盾化解工作,疏導好群眾的情緒,從而凝聚人心、維護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要及時掌握和反饋社情民意,多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團結鼓勁的工作,為發展減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四)抓重點,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工會要把重點放在維護企業工人的合法權益上,協調有關部門抓好技術工人的培訓和儲備。共青團要積極引導青年骨干在各行各業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扎實開展“青年志愿者”等載體活動。工商聯、殘聯等其他各級群團組織也要主動圍繞全旗經濟建設的中心和社會重點、難點問題,主動服務,多想點子、多出思路、多出經驗,特別是在“十二五”開局和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發展民營經濟、生態建設、新農村新牧區建設中,廣大群團干部要勇于爭先、唱主角,善于把發展的目標落實到項目上,把創新的舉措落實到破解難題上,堅定不移地做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者、推動者。各群團組織要自覺把創建學習型組織納入群團工作整體規劃,進一步激發干部加強學習、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群團工作的實踐,推動群團工作上新臺階。各群團組織要在優質服務中更好地用發展激發活力、用維權促進公平、用服務凝聚群眾、用協調爭取支持、用聯誼擴大團結,使工會、共青團、婦聯成為真正的職工之家、青年之家、婦女之家,成為相應社會群體的主心骨和“娘家人”。
(五)抓創新,扎實推進自身建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對新形勢下的群眾運動規律、發展規律和工作規律的認識,探索富有成效的群團組織模式和工作機制,力求思想上不斷有新思路,方法上不斷有新創造,機制上不斷有新發展,工作上不斷有新舉措。要按照構建城鄉基層黨建新格局的要求,堅持“黨建帶群團、群團服務黨建”原則,抓基層、打基礎,切實加強群團組織的自身建設。要拓展群團組織覆蓋面,積極探索在工業園區、商貿街區(樓宇)、專業市場等城市功能區塊和農村牧區、街道社區建立健全區域性的群團組織,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打下基礎。要創新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群團組織發展相貼近、與群團工作基本規律相吻合的工作新機制。要積極推進職工、青年和女性成才致富工程建設,加大青年、職工、婦女等人才資源的開發力度,要認真做好推優入黨和推優薦才工作,不斷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不斷充實豐富黨員隊伍活力和結構。
(六)抓典型,激發群團工作熱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群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群眾的工作,要始終注意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這個中心。一要培育好典型。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形勢發展要求和工作中心,有的放矢,充分發動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挖掘、尋找、捕捉具有代表性、引領性和震撼力的典型,把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和推廣價值的事跡、成就、經驗等加以深入總結和提煉,進一步培育和豐富先進典型。二要樹立好典型。要通過設置一定形式的活動載體,把培育成熟的典型推向社會,讓廣大群眾認識和了解,接受群眾的評價和檢驗,最終成為全社會普遍認同的先進典范,成為學習的榜樣。三要宣傳好典型。對樹立的先進典型,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宣傳,營造宣傳強勢,使其真正成為輿論的熱點、社會的亮點、群眾的關注點,更好地發揮示范作用,從而激發全旗上下形成“人人謀事業、人人干事業、人人干成事業”的正氣和氛圍。
三、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形成齊抓共建、齊爭共創的工作格局
黨群共建創先爭優涉及方方面面,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搞好統籌協調,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扎實推進。
一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要把黨群共建創先爭優納入本單位黨建工作和創先爭優活動的總體布局,與黨內創先爭優活動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各黨(工)委要定期召開黨群共建創先爭優聯席會議,掌握動態,分析問題,部署工作。各黨(工)委書記要定期聽取匯報,研究部署工作,深入基層指導。組織部門要牽頭抓總,通盤考慮、整體推進黨組織和群團組織的創先爭優活動;要與群團組織緊密配合,建立齊抓共建工作格局。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要切實履行職能,充分發揮在黨群共建創先爭優中的主體作用。
二要加強指導,有序推進。根據群團組織的不同特點和不同領域職工、青年、婦女的實際,開展分類指導,形成各自特色。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下設督查指導組要加強對黨群共建創先爭優的檢查指導。要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活動的主題、內容和目標要求。今年要以“七一”為重要時間節點,分階段設計工作載體,明確活動重點和形式,特別是“七一”前后,圍繞建黨90周年,組織學習黨史,重溫入黨誓詞,做好表彰宣傳,開展形式多樣的黨日活動;以全區第七次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為契機,突出抓好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的創先爭優活動,開展干部群眾素質提升工程,引導全旗各族干部群眾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全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三要加強培育,創建品牌。在黨群共建創先爭優中,要注意深入挖掘和培育不同類型、不同層面的先進典型,形成黨內外創先爭優的先進群體。要認真組織開展創先爭優展示評選活動,深入挖掘本單位創先爭優典型,積極組織黨員群眾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要積極探索創新,及時總結提煉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經驗,努力創造黨群共建創先爭優品牌。
四要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采取“唱讀講傳”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各單位黨群共建創先爭優的實際成效,積極總結、提煉、推介基層創造出來的好做法、好經驗。要在大力宣傳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的同時,注意挖掘、培育、樹立一批事跡突出的基層群團組織和勞動模范、杰出青年、優秀女性,努力營造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黨群共建創先爭優給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工作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們要按照中央、自治區黨委和盟委的部署和要求,以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開拓、銳意進取,著力提高黨建帶群建工作水平,不斷推動黨群共建創先爭優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