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發展科教興縣管理會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領導:
大家好!今年*繼續堅持科教興縣戰略,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把教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優先發展,全力攻堅。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市教育部門的正確指導下,我縣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下面,我代表*人民政府就*年教育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轄19鄉鎮,517個行政村,農村人口65.81萬,面積1520平方公里,耕地128萬畝,*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711元。擁有各級各類學校230所,其中小學185所,初中33所,高中5所,職中2所,特教和教師進修學校各1所,私立學校3所。全縣在校生75310人,其中小學37762人,初中26621人,高中8172人,職中2681人,特教74人。擁有各級各類幼兒園162所,在園幼兒15429名,學前三年入園率88.2%。全縣教師總數6252人,其中小學專任教師2693人、初中專任教師1770人,高中561人,職教180人,特教33人,幼兒教師623人,高中、職中、初中、小學、特教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83.8%、90.2%、98.98%、100%和100%,普通話達標率95%。
二、指標完成情況
——普及程度穩步提高
一是入學(園)率。學前三年適齡人口數17292人,在園幼兒數為15260人,學前三年入園率88.2%;小學、初中入學率均為100%;積極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初中畢業升學率達70.5%,高中階段適齡人口數33118人,在校生為11853人,毛入學率35.8%;殘疾兒童少年人口數189人,入學人數為180人,入學率95.2%。二是保留率與輟學率。*-*學年度,全縣小學無輟學現象,保留率為100%,初中保留率為82.8%,輟學率為7.6%。三是完成率。15周歲人口數10169人,完成初等教育人數為10169人,初等教育完成率為100%;17周歲人口數為11424人,完成初級中等教育人數為10527人,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92.1%。
——教師、教育管理干部的素質和待遇有了提高
目前,全縣教師均達到任職要求。幼兒、小學、初中、高中、職中、特教專任教師學歷符合規定要求的比例,達標率分別為100%、100%、98.98%、83.8%、90.2%、100%。小學教師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初中教師達到大本以上學歷、高中及中等職業教師達到研究生學歷的分別為65.9%、40.8%、3.2%。中小學校長全部經過崗位培訓,持證上崗。教師工資落實了“以縣為主”的體制,已于*年就實行了銀行化管理,按時、足額發放,無拖欠現象。教師享受醫療和養老保險,教師住房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教育經費投入有所增加
繼續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優先保證教育經費按計劃到位,基本做到了“三個增長”。*年、*年財政經常性收入分別為17254萬元和19152萬元,年增長率為11%,*年、*年財政對教育的撥款分別為13510萬元和15526萬元,年增長率為15%。小學和初中生均教育事業費及公用經費均能達到上級要求,并逐年有所增長,*年、*年生均教育事業費,小學分別為1531元、1637元;初中分別為1070元、1075元。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小學分別為41元、44元;初中分別為57元、58元。設立了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并納入財政預算,*年財政預算內19.6萬元用于全縣教師培訓,并追加10萬元用于小學教師“雙基”達標培訓。做到了制度健全,經費管理嚴格,使用效益高。
---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今年,全縣投入2735萬元用于改善辦學(辦園)條件。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水平大為提高,*教育城域網,今年已進入運行階段,遠程視頻會議工程已裝備完畢。迄今全縣學校共有微機室154個,計算機3290臺;多媒體教室229個;語音室27個;校園網5個;90所中小學安裝了省遠程教育終端,實現了校校通。教學儀器58.3萬件(套);圖書170.9萬冊,小學、初中、高中、職中生均圖書分別為19.5冊、28冊、20冊、29.2冊。建有德育活動基地5個,勞動生產實踐場所9個。
----學校布局開始進行第二輪規劃調整
根據*年—*年中小學規劃現狀,今年對我縣*—2010年的第二輪布局調整本著五項原則作了長遠規劃。全縣公辦小學由*年的185所調整到2010年的76所,共需撤并小學109所;公辦初中由33所調整到20所,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規模和效益。
----教育支付中心建立并開始運行
教育支付中心和教育局計財股合署辦公,按教育局計財股現有人員進行分工,明確崗位職責;地點設在教育局院內,辦公用房四間;政府采購中心負責辦公設備采購,辦公設備和財務軟件已經落實;教育支付中心印章刻制完成,相關票據已印制;教育支付中心在建設銀行開設了賬戶;制定了教育支付中心財務管理暫行辦法、報賬流程圖、單位報賬員職責、支付中心崗位職責、財務審批權限、票據審核辦法等制度。
----學校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深化
經過*、*兩年教育系統規范化管理的努力,所確定的主要目標已經基本實現。*年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點”的工作新格局,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涌現出69所“管理規范化學校”。薄弱學校轉化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全縣教育向均衡發展;管理質量全面優化提高。
----教育質量全面提高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深化素質教育,實現五育并舉,義務教育、學前教育、普高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均衡、持續發展。普通話業已成為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和幼兒園的教學語言和校園語言。通過狠抓常規管理、校本教研、高效課堂等,我縣教育教學質量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出現“五朵金花”齊放的良好局面。一是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初中段形成了以杜林鄉中學為首,環滄州市一批骨干初中群體。小學階段出現了楊家橋小學、東關小學、齊家務小學等一批新秀,小學質量穩步上升。我縣特殊教育工作在省市領導的支持下一直保持領先地位,特別是特教中心的“聾童語訓”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二是幼兒教育保教水平進一步提高。普及了學前三年教育,成為滄州市首批“普三”縣。三是高中段教育繼續保持了在滄州市的領先地位。*中學作為省重點中學教學質量穩居全市前列,風化店中學在一般高中一直名列前茅。四是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及效益逐步擴大。五是健全了縣、鄉、村成人教育培訓網絡,開展實用技術培訓、企業下崗職工培訓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
三、主要措施
圍繞建設“和諧*”,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突出抓了如下主要工作:
(一)加強領導,做到六個到位。第一,認識到位。縣委、縣政府把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加速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一項根本性戰略舉措和基本途徑,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全縣上下形成三點共識,一是樹立科學的投入觀。教育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提高人的素質關鍵在教育,重點在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二是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既看眼前又看長遠保證顯性指標的完成,又重視教育等社會事業這些隱性指標,做到夯實發展基礎,為可持續發展積蓄后勁;三是樹立務實的工作觀。把為教育工作排憂解難,解決教育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作為工作的著力點,促使各級各類教育有新進步。今年政府十件大事中把教育硬件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第二,組織到位。成立了由縣委分管書記任組長,縣政府、縣人大、政協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吸收教育、財政等十余個部門參加的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縣教育局成立了由黨委成員帶隊的督察巡視組,由督導、普教、教研、財務等股室主任(股長)組成的中心組,由局機關19名中層干部組成的包鄉鎮督導小組,形成了健全的工作網絡。第三,宣傳到位。大力宣傳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教育政策法規。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不斷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第四,謀劃到位。縣政府相繼作出了有關控輟保學、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等一系列重要決策,均收到了良好的實踐效應。第五,責任到位。繼續實行“兩線、三長”責任制,即政府一條線,縣長、鄉鎮長、村長抓硬件、保投入、促建設;教育一條線,教育局長、中心校長、中小學校長抓軟件、保質量、促管理。第六,督導到位。今年縣委、縣政府領導多次召開教育工作調度會,聽取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關于本鄉(鎮)教育工作匯報,重點組織專項督導,縣領導多次組織關于危房改造、項目校建設、控輟保學、資金調度等專項督導活動。
(二)加大投入力度,確保硬件攻堅,實現三個突破。按照高點定位,超前布局,重點突破,效益第一的指導思想,實施三項攻堅,力促辦學條件有新發展。一是中小學校舍、宿舍等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今年,我縣共投資2627萬元,新建、改建校舍29710平方米。其中投資361萬元用于新建項目校4所,建筑面積6249平方米;投資82萬元用于劉廟鄉后生金劉小學建設;投資410萬元用于新建實驗學校教學樓1幢;投資200萬元,用于新建舊州鎮中教學樓1幢;分別投資340萬元、310萬元,用于風化店中學、*第三中學新建教師宿舍樓;投資244萬元,用于改造危房4060平方米;投資560萬元用于償還“普九”欠債;以*中學55年校慶為契機,投資120萬元,新建了體育看臺、玉硯湖、勵志亭、曉嵐亭、博士廊、勵志廣場等,硬化美化了校園,使*中學辦學環境上了一個新臺階。第二,教育信息技術裝備建設。投資100萬元建信息中心一個,今年已正常運行,基本形成了縣鄉校三級聯網,實現資源共享、網上辦公、電子政務、教學交流等功能。新裝備微機教室4個,計算機80臺,投資32萬元;多媒體教室20個,投資89萬元;同時投資90多萬元,增添了圖書儀器,音體美器材。第三,幼兒園建設。今年全縣共投資108萬元用于改善辦園條件。其中45萬元用于新建和改建幼兒園;13萬元用于添置標準的幼兒桌椅和玩教具柜;38萬元用于購置大型幼兒玩教具。
總之,*年我縣教育投入上的特點突出體現在:一是政府投入主渠道得到加強;二是鄉村辦學積極性不減;三是社會力量資助教育,向深層次全方位發展。今年共籌集社會資金260萬元,用于校長教師獎勵和培訓70萬元,學校內部設施配置190萬元。如*遠東公司經理王樹柏捐資10萬元用于獎勵校長。薛官屯鄉、汪家鋪鄉、李天木鄉、褚村鄉、姚官屯鄉等鄉的社會名流捐款建立教育基金會,基金主要用于教師培訓和優秀教師獎勵。個體老板捐資10萬元為杜林回中改善辦學條件,4萬元為前流堂學校購買了計算機22臺。另外今年春秋兩季使用“兩免一補”資金217.87萬元,其中縣級配套資金為26萬元。
(三)提升內涵,進一步提高學校規范化管理水平。第一,目標引領。我縣繼續走內涵式發展的路子,確立了學校發展的“規范+特色”的引領模式。今年提出進一步深化規范化管理的九項重點工作,制定了《*教育局關于深化規范化管理抓好幾項重點工作的通知》《關于落實*年規范化管理九項重點工作進一步明確目標要求的通知》。第二,觀念更新。結合新課程推進,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以會代訓,研討交流,觀摩指導,考察督導等形式,使廣大教育干部和教師在參與中更新理念,在互動中得到提高。第三,依法治教。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遵循教育規律,規范辦學行為,實施科學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機制。二是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階段特別是初中的依法辦學三是進一步完善學校章程及各項管理制度。四是積極推進依法行政。五是加強學校安全監管,積極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年全年未發生一起學生死亡事故。第四,文化育人。在全縣各學校啟動“書香校園”建設工程,各學校以圖書室建設為突破口,大力開展“春蕾”、“朝陽”讀書活動,各學校紛紛開展“書香班級評比”、“爭做書香校園”、“開卷有益”主題班會、讀書演講比賽、百科知識競賽、“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同成長”讀書周等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各學校結合自身實際,發動廣大師生,開展“三風一訓”(校風、教風、學風、校訓)大討論,在民主的基礎上,制定出體現時代特點、符合學校特色的“三風一訓”,有力地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第五,環境育人。各學校依據“建筑布局審美化、墻面設計統整化、衛生工作標準化、師生形象文明化”的四化標準,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校園環境建設活動,校園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充分發揮了育人的功能。第六,強化督導,注重評估。健全督導網絡,加強隊伍建設,加強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建設,形成督導室牽頭,教育局各相關股室配合,各鄉校兼職督導員聯動的工作網絡。參照省標準校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管理規范化學校”評估內容和標準》,開展“管理規范化學校”創建活動。12月份,*人民政府督導室牽頭組成學校綜合考核小組,對全縣所有初中和48所小學進行了評估。涌現出69所“管理規范化學校”。把規范管理工作推入制度化、常規化軌道。
(四)抓住根本,加強隊伍建設
把局機關、教育干部、教師三支隊伍建設,作為今年的重要任務來抓,創新舉措,分類施策,綜合治理。
1、以抓機關人員星級創建為突破口,強化機關隊伍建設。按照“講大局、重實效、服務型、專業化”機關建設理念,加強機關隊伍建設,使教育局切實起到全縣教育的龍頭作用。制定了《局機關工作人員星級創建考評方案》,通過量化考核、星級創建、加強機關效能建設、開展“四百”活動(串百家門、記百家言、聽百堂課、看百所學校),使教育局機關人員的精神面貌、思想作風有了較大的改變,工作效能有了新提高,增強了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緊迫感和科學執業能力。
2、以校長“雙基”建設為突破口,強化校長隊伍建設。一是抓校長“雙基”建設。教育局成立校長專業化領導小組,研究出臺了《中小學校長專業化建設工作指導意見》,在全縣中小學校長中,開展以教育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為重點的校長專業化建設活動。每月舉辦一次全縣中學校長論壇,開展學習研討和培訓。小學校長由鄉(鎮)中心校制定相應的學習培訓計劃,通過專家講座、匯報交流、以考代訓、外出學習等形式,每月一主題進行學習與培訓,并進行階段性總結。二是抓思想和作風建設。首先,理念“化人”。先后組織中小學校長到唐山、秦皇島、洋思中學、濰坊市、安慶市學習,通過參觀考察、專題培訓、以會代訓、外出學習等形式更新了校長的教育觀念。其次,事業“引”人。引領廣大校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事業追求中,實現自身人生價值。再次,作風“帶”人。堅持一級帶一級,教育局黨委以身作則,在團結創業上給全縣校長做樣子。最后,感情“留”人。教育局加強與校長的溝通,先后兩次召開全縣中小學校長會,統一了全縣干部教師的思想,形成了堅強的事業共同體。三是抓制度激勵。用制度“逼”人,政策“激”人。制定了《*年校長崗位目標管理考核辦法》,《*教育局關于設立基礎教育振興獎、進步獎的決定》,強化對校長的考核評估和制度約束,調動了農村中小學校長艱苦創業的積極性,提高了管理水平。四是抓校長隊伍的優化。今年教育局黨委通過競爭上崗,公開選聘了3位鄉鎮中學校長,50多名小學校長。優化了校長隊伍的年齡和知識結構,為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3、以小學教師“雙基”為重點,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一是啟動小學教師“雙基”工程。教育局把小學教師“雙基”工作,作為師資隊伍管理和專業化發展的一個奠基工程和突破口,制定了小學教師三年“雙基”建設的實施方案。采取了超前謀劃,充分發動,健全組織,制度約束,定期督導,以會促訓,以考促學等措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在8月12日---13日,教育局利用暑假組織全縣2707名小學教師進行“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達標基礎知識考試。取得了理想的結果,目前正在準備寒假考試,全年小學教師基礎知識達標率75%;基本技能達標率25%,為三年計劃開了個好頭。小學教師“雙基”的順利推進,使農村小學成了學習型組織,出現了濃厚的學風,促進了自身素質和教育質量的提高,產生了極佳的教育社會效益。二是搞好教育整頓。為落實好“三整頓、一提高”工作和“八榮八恥”教育活動,我縣制定了《關于在全縣教育系統開展“十堅持十反對、五促進”教育活動的指導意見》,引領廣大教師樹立矢志不移、終生從教的理想,養成恪盡職守、嚴謹務實、精益求精的習慣,在工作中干出理想、干出境界、干出水平。三是建立了教師考評機制。依據市教育局印發的《滄州市中小學教師評價標準(試行)》,出臺了《*教師量化評估細則》,各單位依據評估細則制定了相應的評估辦法,考核結果同教師的評優、評模、晉職掛鉤。四是以教師全員聘任制為切入點,推進人事制度改革。*人民政府制發了《關于全縣事業單位加快推進全員聘用制度的實施意見》,按照“先入軌,后規范”的要求,全縣教師簽訂聘用合同。五是以教師資格為著眼點,嚴格教師的資格準入和交流。今年進行了大中專畢業生教師資格申報工作。堅持“逢進必考”的教育用人原則,新招聘教師17人,為我縣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圍繞中心,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圍繞建設教育質量強縣的目標,重點抓了六個方面:一是堅持向全面發展要質量。認真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著眼為學生全面發展、終生發展奠基,堅持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在全縣推行小學教師單科專任制;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和各專用教室,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堅持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種種辦學行為和傾向,切實保障義務教育階段推行素質教育。二是堅持向規范化管理要質量。教育局選派精干人員專項督導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工作,各學校切實把“備講批輔考”五個環節做好做細做實。狠抓小學教學質量,制定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小學教學質量提高的若干措施》,建立質量考核體系,有效地提高了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三是堅持向教改教研要質量。大力推進高效課堂建設。教育局出臺了《關于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高效課堂建設的途徑與方法,確立了高效課堂的評價標準。通過召開現場會等形式,促進高效課堂的實施。四是堅持向發揚刻苦勤奮的優良學風要質量。在全縣深入開展學習洋思活動,推廣洋思中學“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課堂模式,使農村中小學刻苦勤奮的優良學風進一步發揚。五是堅持向薄弱校攻堅要質量。堅持把薄弱校攻堅作為重中之重,多措并舉,使一批薄弱校得到及時轉化,促進了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六是堅持向教育手段現代化要質量。大力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使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彌補農村教育資源短缺的不足。小學質量穩步提高;初中入學率、保留率、完成率和升學率不斷提升;高中教育保持了在滄州市的領先地位。今年,我縣被滄州市教育局命名為“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縣”,*中學榮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特殊貢獻獎,風化店中學被評為滄州市一般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
我縣的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有決心,有信心迎難而上,以此次迎檢為動力,在各級領導關心支持下,圍繞建設“和諧*”,加快建設教育強縣這一中心,發揚成績,克服不足,攻堅克難,扎實工作,推動*整體教育工作不斷躍上新臺階。
以上匯報不妥之處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