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居委會創建有地域特色的青年文明社區經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伴隨著創建和諧社區模式的逐步建立,社區的建設與發展正在成為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重要基礎支撐。,金鄉東社區地處世廣場北側,面積萬平方米,樓房棟,排二層小樓,戶居民,人口,其中青年占%。
根據××街道辦事處的布署,我們結合社區的實際,堅持“社區以民為本,居民以社區為家”的創建宗旨,努力構建“青年服務社區,社區培育青年”的雙向服務體系,積極建立良好的社區秩序,美化社區環境,完善社區服務,促進社區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努力為社區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服務。
一、以構建和完善社區組織網絡為保障,推進社區創建工作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社區青年是社區居民中最有活力、最有創造力和最具可塑性的群體,建立健全青年服務社區的組織體系,引導青年發揮社區建設的方面軍作用,是共青團創建青年文明社區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在街道辦事處直接組織和協調下,在社區內以社區服務中心為依托,以重點服務項目為主導,努力構建了綜合配套、整體協調發展的社區青少年組織網絡,使社區創建工作保持了“網絡運作、持續發展、優勢互補”的特色。
1、加強社區團建創新,促進社區團的工作全面活躍。
分別建立健全團總支(支部)、青年工作委員會、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形成了與社區管理體制相適應的社區青少年組織體系。為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注重選拔熱心于社區團的工作的優秀青年,充實到社區團組織中來,使社區團組織的工作和活動逐步正常。
建立符合社區發展規律的內在機制,制定了《社區團支部工作制度》、《社區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工作制度》、《社區青年工作委員會工作制度》等政策制度。團組織協調有關領導和部門扎扎實實地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穩步組建相關組織體系,督促和規范各項工作機制的運行,使青年文明社區建設在政策制度與機制建設上得到了充分保證,邁入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運行軌道,從根本上保證了社區建設的長遠發展。
⒊加強陣地建設,使社區青少年組織網絡有切實的物質依托。
建立了社區青年服務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伍、醫療服務站、青年文明宣傳欄等,同時以居委會為中心,設立了社區青年文化中心,使社區青少年組織網絡具備了有效的陣地依托,實現了良好的工作格局。
二、以真誠服務凝聚人心和營造氛圍,努力培育和豐富社區理念。
金鄉東社區的居民多數是水泥廠、糧食局的職工,且大多已下崗,對社區的認可程度與歸屬感普遍不高,缺乏主動參與社區建設與管理的熱情。同時,由于下崗和待業人員較多,平均生活水平低于經濟發達城區的居民,導致社區內的多數居民容易忽視社會公益建設和公眾活動,各種矛盾與問題比較集中,給青年文明社區創建工作帶來較大難度。我們以培育和豐富社區理念為突破口,使社區形成了“百姓認同、共同維護”的特色。
1、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爭取居民的理解與支持。
為積極爭取群眾對“創建青年文明社區”工作的支持,我們設計了包括居民家庭基本情況、對社區的初步認識、需要提供哪些服務和能為他人提供哪些服務等方面內容的綜合調查問卷,深入居民家庭進行走訪調查,同時根據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修改問卷,再次入戶調查,摸清了基本情況,分類歸檔形成了社區戶主名單、團員名單、少先隊員名單、特殊家庭名單等,并存入微機管理,依此制定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保證創建工作有的放矢地順利進行。同時,每當創建工作遇到亟待解決的難題時,就利用每天晚飯后的閑暇時間分片召開代表大會,宣傳創建工作,努力轉變居民的思想觀念,通過這種方式贏得了更多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比如在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區”時,由于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的特點,對“創衛”的態度很不積極,“創衛”工作推進十分艱難,通過召開分片會、議事會以及重點宣傳的方式,贏得了百姓的理解,“創建國家衛生區”工作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得以推進。
2、充分挖掘社區居民自治潛能,依靠居民推進社區事務。
為有效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在團組織協調下,組建了社區居民議事會。把老黨員、老干部以及社區內有威望的老同志邀請過來,將社區建設的重要事項向他們逐一通報,爭得他們的支持,并通過他們在居民中給予大力宣傳,提高了居民對社區事務的認識,增強了居民自覺參與社區管理的積極性。居民議事會的組建,使“社區大事居民議,社區居民管社區”蔚然成風。
為進一步增強社區居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意識,在團組織發動下,由每個樓道的群眾分別推選出了有威信、有能力、有經驗的樓道長。他們以自覺自愿為群眾服務為工作原則,在社區里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清除黃、賭、毒和安全巡查等活動,使社區是一個“大家庭”的概念深入人心,居民之間的信任感與安全感進一步得到增強,形成了群體追求健康向上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圍。在工作中,團組織積極與社區的樓道長協商,依靠他們的努力工作有效彌補團組織發動群眾上的空白點,大大提高了居民對社區創建工作的熱情,使他們由起初的不理解、不支持逐步轉變為自覺參與創建工作、主動維護社區設施。,
⒊開展豐富多采的“大家樂”活動,營造濃厚的社區文化氛圍。
金鄉東社區是老小區,社區文化設施基礎很差,社區文化生活相對匱乏。我們集中全團力量,積極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支持,同時大力發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設施和文化生活的建設,營造了濃厚的社區文化氛圍。團組織在社區組織了豐富多采的周末文藝晚會、家庭趣味運動會、象棋大賽、卡拉對抗賽等活動,堅持組織開展群眾性的健身、扭秧歌等健身活動,使居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熱情得到空前提高。社區文化活動為居民提供了展示才華、陶冶情操、增進情感交流的舞臺,已經成為社區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頭戲”。在團組織的精心引導和安排下,社區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已由初期的以團員青年為主導向社區全體居民成功過渡,并且呈現出居民自發組織、自娛自樂和大家共同參與的特點。
三、建立健全社區雙向服務體系,努力實現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和社區整體建設的協調發展。
以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和社區整體發展為落腳點,在社區構建了以雙向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配套、整體協調發展的青少年社區服務體系。既動員社區的青少年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又整合優化社區內的資源為社區青少年成長成才服務,形成了社區創建工作的“優化資源,雙向服務,動態發展”特色,使社區成為一個充滿文明、和諧人際關系的大家庭。
⒈開展“鄰里連心互助鈴”活動
“鄰里連心互助鈴”為特殊家庭找到依靠。許多年紀較大、身患疾病、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往往顯得孤立無助。社區團組織開動腦筋,為特殊家庭與鄰近家庭結成對子,并在他們兩家之間安上了“鄰里連心互助鈴”,使特殊家庭的老人們隨時能夠得到方便、周道的服務,不僅有了安全感,而且拉近了居民們心與心的距離,鄰里間信任感明顯增強。
⒉創建青年服務中心,為社區提供多方位的便捷服務。
在社區內組建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成立社區志愿者服務中心,由專人負責管理和組織志愿者在社區內提供開展醫療保健、法律咨詢、家電維修等方便、快捷的服務。在廣泛深入開展便民服務的同時,采取“一助一”結對等形式,廣泛開展大學生志愿者社區援助活動和社區中小學生“小手拉大手”互助活動,通過青少年之間的結隊互助,拉近家庭與家庭之間的關系,促進了居民之間形成了真誠互助的情感。
⒊少先隊服務活動為社區注入新風。
為了使少先隊員們積極參與社區的服務與實踐活動,在少先隊中開展“五小”活動,即:小小樓道長、小小治安員、小小宣傳員、小小衛生員、小小調解員、小小護綠員。根據少先隊員表現定期進行評選,并將評選結果反饋到學校由學校進行表揚或獎勵。通過這項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少先隊員愛護家園,建設社區的主人翁意識。組織少先隊員積極開展植綠護綠、清潔衛生等活動,有效發揮了社區“小主人”的作用,為社區的衛生、安全和文化宣傳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展望未來,我們堅信,青年文明社區創建工作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必將不斷加深,必將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前景,它也必將更有力地推進廣大青少年在城市兩個文明建設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