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最新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直以來人們習慣于用“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來贊美老師,褒揚教師職業。然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班主任,我更愿做一個點燈人,即點亮孩子心燈的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原有的家庭結構發生了重大的改變。這種改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雙親+孩子”的三口之家居于主導地位;二是不完全家庭增多。
三口之家在教育上所帶來的是獨生子女教育問題。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挑剔,具體表現為不尊敬長輩,不愛惜東西,無理取鬧,愛發脾氣,對同學不友愛,自理能力差等。不完全家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單親家庭,一種是留守家庭。近年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完全家庭的子女越來越多,他們的心理問題也越發嚴重。有的內向、冷漠、任性;有的孤僻、自卑;有的性情粗暴,嚴重厭學,極度反叛;有的自信心不足,缺乏上進心。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如何做才能點亮他們心中的那盞燈,照亮他們的人生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用家訪打開孩子的心門,點亮孩子心中的燈
家訪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隨著現代化通信技術的普及,登門家訪似乎已漸漸的被人忽視,但家訪作為一項在特定環境下開展的工作,有其不可替代作用。它可以使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使教育具有針對性;它可以將學校和家庭緊密地聯系起來,使教師與家長配合,形成做學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家訪可以了解很多檔案上看不出來的東西,能更真實、更全面地了解學生。
例如,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叫高天,分班時是八號,上學卻總是溜號,小考很不如人意。作為班主任,我只知道他的父親去世了,現跟母親生活。面對這種情況,我采取電話聯系家長的方式,但效果不明顯,甚至可以說無效果。于是我找她談心,才了解到她父親兩年前因病去世了,看病花去很多錢,家里只有媽媽身體又不好,很困難,而且又丟了40塊錢,怕媽媽知道上火。我就從口袋里拿出100塊錢給她,讓她別和媽媽說,除了零花再買些資料,囑咐她要好好學習,將來好孝敬母親,這樣她開始一心學習了。而我卻時刻關注她的一切。成績終于上來了,我很欣慰。可兩個月后的一個周一的早晨,我來到班級,習慣性的掃視一圈,突然發現高天兩眼發呆,心想又有啥事呢?馬上叫到外面問情況。可她低下頭啥也不說。我只能猜謎似的問,“你媽有病了?”她搖搖頭;“經濟遇到困難了?”又不語;“那是有人給你媽媽介紹對象了?”她點點頭,因為這件事和媽媽鬧得很不愉快。找到癥結就好辦。我語重心長的和她談他母親一個人供她不容易,談了很久才說服她,同意了母親再嫁。我又通過家訪徹底打消了她心中的顧慮。現在的她很陽光,成績很優秀。
二、利用好每周一節的班團會,撥亮孩子心中的燈
每周一節的班團會是一次對孩子教育的好時機,但要注重每次活動的實效性,使每次活動都讓學生得到一次思想和靈魂的洗禮,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導自己以后的言行。活動的內容可以是學校定的,也可以根據本班的情況而定,或是以孩子身邊的事為主題。
例如:本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單親家庭和留守家庭孩子呈現上升趨勢。而這一部分學生普遍都有一種被父母遺棄的感覺。針對這一現象我上了一次“我眼中的父母,父母眼中的我”的主題班會。在班會前我請到這些孩子的父母,讓他們把心里想對孩子說的話用字條寫出來。同時也讓孩子們把要對父母說的話寫下來。在班會時念出來,讓孩子和父母同時聽,家長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情感的交流,孩子內心獲得溫暖的呵護,心中的燈通過這種方式撥亮了。
三、注意情感交流,守護孩子心中那盞向上的燈
孩子是天生幼稚的,情感純真無邪。老師對他們如何,他們會毫無保留地反饋過來,不掩飾,不偽裝,好就是好,惡就是惡。班主任的喜怒哀樂可以激發孩子的愛與恨。愛的回應是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尊重,并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積極的行為和態度;憎的回應則是課堂中惡作劇甚至對立、反抗,表現為消極的厭學情緒。
例如:在剛分班時我利用晨會、息會對學生進行努力學習教育,激勵他們積極進取,并告訴他們基礎差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我們班的信美月由于小學換了7個班主任,成績可想而知。聽了我的話很受鼓舞,并意識到以后要爭當好學生,但面對自己在學習上的差距卻沒有信心,尤其數學太差。我告訴她只要她有決心趕上去,老師愿意幫助她,并且是無條件、無期限的幫助。入冬后,同學們都穿上了羽絨服,而只有她穿的很少,冷冷喝喝。一問才知道父母沒有勞動能力,還有個姐姐在上學,買不起棉衣。我心里很難過,自己太不合格了,學生有困難都不知道,就把我一件新棉襖給了她,她更努力了,(本文來源于~范!文~大~全,百度一下“范文大全”排名第一位就是本站)每天樂呵呵的,連跑帶顛兒的。一個學期下來,該生已從差生行列迎頭趕上來,考取年部第39名的好成績。
情感交流要抓住有利時機。尤其是在孩子躍躍欲試,等待著奮起的時候,若老師能送去及時的鼓勵;在孩子身置迷途,尋路而不可得的時候,老師能及時給予指點;在學生失群,深感孤獨的時候,老師能及時地給以關懷,送去溫暖;在學生犯了錯誤,開始感到內疚的時候,老師能以語重心長地給予勸告……適時抓住這些機會,就能從情感上建立起與“差生”交融的基地。基地一經形成,師生之間就會擁有“心有靈犀一點通了”的默契。
四、以自身的言行為榜樣,擦亮孩子心中的星火之燈
在轉化“差生”的工作中,班主任的很多工作都是無聲的教育。在一些情況下,老師千言萬語的說教,不如自己的一個實際行動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更深刻。這就是常說的“身教勝于言傳”、“教育不留痕跡”。因此,凡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做到。如果班主任對學生提出某些要求而自己卻做不到,這樣的要求便不會產生什么好的效果,甚至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
例如:老師要求學生不能隨地亂掉垃圾,作為老師一定要踐行主動揀拾地上紙屑的行為。作為班主任,應十分重視以“行”導之,以身作則,以自己的高度組織紀律觀念去感染“差生”,使他們的心靈產生震動,以此取得初步成效之后,還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使“差生”最終能夠形成較強的組織紀律觀念。
再如:在一次勞動中,原本晴朗的天空下起了雨,但勞動還沒有結束,班上的幾個學生看到下雨正準備去躲雨,但看到老師始終站立在雨中就主動回到了隊伍,并一直堅持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沒有一句言語,而且事后我還對他們后面的行為給予高度的評價。這樣,他們在以后的勞動中不用老師苦口婆心地強調紀律也能自覺完成。
五、拆除心理障礙,讓孩子心中的那盞燈亮起來
“差生”的心理特點是比較復雜和矛盾的。他們的外表往往是一副傲慢驕橫的樣子,內心卻深藏著自卑,甚至自暴自棄;外表是一副對犯錯誤滿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樣子,內心卻蘊藏著要求進步的“火種”。“差生”不是天生就是差生,而后天生活環境綜合影響的結果。究其原因,可以說是多方面,(本文來源于~范!文~大~全,百度一下“范文大全”排名第一位就是本站)其中有學生本身的因素,也有社會和家庭的原因,還有教育的失誤。客觀環境和人為的因素使這些學生產生了心理障礙,其結果就是“差生”的信心被吞噬,上進的意志被削弱。
班主任的神圣天職,就是在別人對“差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時候,仍然能滿懷信心和希望,善于發現在學生自己都未曾發現的閃光點,并給予明確、肯定和扶植。一旦學生的自信心被教師激活,相信自己有學好功課或做好其他事的能力的時候,他們就會創造出連自己都估量不到的成績。這時,“差生”所感受到的進步和喜悅,是一種超越自己的再激勵因素。這種幸福是無以倫比的,它將進一步激發學生自身更大的潛力。
在撥亮學生心燈后,我們班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們起早貪黑,刻苦努力,互幫互學,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各項考核也不錯。在我們班,每個人都在前進,進步幅度大的同學很多,以劉爽最突出,從班級16名上升到年部前幾名;競賽時,前16名原班就有5人入圍;現在已達到犯錯時,一個眼神就能達到教育目的。說心里話,這是我帶過的最成功的班集體,充滿愛的班集體。如果2年分班,會有很多人因分班而輟學。如果不分,能帶三年,一定可以創造一個奇跡。
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班主任,我愿意做一個快樂的點燈者,在孩子失去信心時、遭遇困難時,為他們心中的那盞燈加油;在孩子成功時,享受成功的愉悅時,為他們錦上添花,擦拭出絢爛的火花。當看著孩子們心中的燈亮了起來,照亮人生之路時,我想這是班主任最幸福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