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黨建扶貧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5年來,我區按照“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緊密結合實際,整合資源,突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等工作重點,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推進黨建扶貧工作上新水平、新臺階。
1、加強領導,組建工作隊,為抓好黨建扶貧工作提供組織保證。各級黨委、政府堅持把黨建扶貧開發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切實加強領導,地縣鄉三級都建立了黨建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堅持定期專題研究黨建扶貧工作,積極組織和廣泛動員部門單位及社會各界參與黨建扶貧。五年來,各縣(市、特區)共抽調干部4655人,其中科級干部1520人組建工作隊1501支。地直共抽調干部145人,其中處級干部52人組建工作隊48支。各工作隊建立工作制度,真正發揚了“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的精神,樹立了形象。
2、理清思路,細化任務,扎實有效實施扶貧項目。工作隊到村后,認真調查分析,摸清底數,緊緊抓住農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理清工作思路,落實工作計劃,制定詳細的幫扶方案,撲下身子,真抓實干。五年來,各縣共協調資金161338.3萬元,受益群眾1196237人。地直工作隊共協調資金2475.43萬元,受益群眾41285人。從20*年開始,連續三年在松桃11個村進駐工作隊,每個村少則投入了二三十萬元,多的投入了50多萬元,組織修路、引水、搞培訓,發展種養,目前這11個村通了簡易的公路,基礎設施有了一定的改善。僅20*年,就籌集資金319萬余元,實施大小項目70余個。修建鄉村公路8條58.2公里,硬化村組步道12公里,建公路橋3座,涵洞23個,建造人車渡船1艘,碼頭2個;實施人畜飲水工程11個,建提灌站1座,新修溝渠2700米,維修溝渠6300米,攔河引水工程1個;新建(維修)村小學4幢714平方米。爭取地直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開展送技術下鄉,舉辦各類培訓班70期,培訓3523人(次)。各幫扶單位還組織職工為貧困戶捐款、捐衣物、被子、肥料和辦公桌椅、文柜、書籍、電腦。通過以上的幫扶工作,使5*6戶,23427人受益,使11個幫扶村人均增收最低的村60元,最高的村達200元,人均增糧20斤。
3、抓黨建聚人心,提高干部群眾素質,增強自我脫貧能力。多年來,我區堅持把建強班子、增強本領、健全制度,加強村級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作為黨建扶貧的關鍵任務來抓,大大提高了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工作水平和黨員、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多種培訓,全面提升農民素質。近年來,我區大力實施“雙向培養”活動,確定“雙向培養”對象183*名,其中把黨員列入致富帶頭人培養對象的9657名,把致富帶頭人列入黨員培養對象的8647名;有2477名貧困黨員通過培養后成為致富能手,有4134名致富能手通過培養已成為中共黨員。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已培訓培養對象近22000人次,培訓覆蓋率達99.5%,已有9000余名貧困黨員掌握了1—2門農業適用技術,有3200多名貧困黨員走上致富道路。思南縣在新華社黨建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由縣財政投入了資金300萬元,建成了覆蓋27個鄉鎮168個村的遠程教育網點,遠程教育培訓成為了加快該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業信息化、產業化步伐的“助推器”。江口縣投入15000多元新修了23個規范的村務公開欄,開設了“點題公開”和“回音壁”,解決群眾提出的熱點、難點問題258個。德江縣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00多次,培訓農村黨員、干部群眾18650人次,有效地轉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增強了自主脫貧的能力。石阡縣在“撤小村并大村”工作中,選派469名優秀的年輕干部到村工作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改善了村級干部的結構,增強了村級組織的活力。沿河縣在抓黨建工作中,按照“重選人、強培訓、嚴管理、試著用”的方法,共培養村級后備干部1224人,其中35歲以下的有950人,均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通過采取“基地+農戶”、“協會+農戶”等形式,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村建起了村級合作組織和農民中介組織,既發展了集體經濟,又促進了農戶增收。
4、落實責任,嚴格考核,確保幫扶工作見成效。為了確保黨建扶貧工作目標的順利完成,采取定職責、目標、任務、措施、獎懲的“五定”工作措施,印發《黨建與扶貧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并采取季度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深入幫扶村,對工作隊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通報。每季度召開一次農建領導小組聯系會議,半年召開一次黨建扶貧工作總結會,年底對工作隊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進行公示,兌現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