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德育改革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工作重點】
貫穿“一條主線”:貫穿愛國主義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這條主線;突出“兩個重點”:一是加強班級管理,二是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抓好“一個落實”:落實常規工作的開展。
在德育工作中力求做到:
1、求精:狠抓德育工作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德育工作隊伍。
2、求新: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抓好豐富多彩的活動,陶冶情操,培養優秀人格,注重育人的實效性。
3、求真:抓好班隊和思想品德課及其它課等為主渠道的育人途徑,強化學科的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連續性、系統性。
4、求實:抓好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從小事入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個性化、人格化的教育。
【指導思想】
本學年我校德育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指導,進一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認真落實總書記在第五次全國少代會上對少年兒童提出的“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的要求。學校結合自身的實際,加強愛祖國、愛家鄉為核心的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創建良好班集體為基礎,加強學生行為規范教育;以建立“和諧校園”為目標,努力做好文明創建工作。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努力開創德育工作新局面。
【主要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增強德育工作實效
1、加強教職工的師德教育。
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及《中小學生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開展以愛為核心的師德教育,做到人人成為德育工作者,人人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提倡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真正做到把德育工作貫穿于各項工作之中,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使德育工作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
2、加強以中隊輔導員為骨干的德育隊伍建設。為年輕的大、中隊輔導員創造學習機會,促進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努力塑造一支師德高尚、專業過硬、戰斗力強的德育隊伍。
3、結合課程改革,加強德育科研。
(1)克服德育存在的“空洞化”“簡單化”的傾向,結合課程改革,加強德育科研,大膽改革德育工作,讓德育工作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努力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倡人人撰寫德育論文。
(2)根據臺教監[20*]16號《關于開展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研究活動的通知》精神,積極開展臺州市課題《開展小學生廉潔教育的實效性研究》的研究工作,深入推進我校的校園廉政文化建設活動。
(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充分利用各種法定節日、傳統節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紀念日,以及入學、入隊等重要時機,舉行各種慶祝、紀念活動和必要的儀式;抓好每周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等常規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開展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將民族精神教育與公民道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納入教育的全過程。
2、以貫徹落實《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主線,進一步加強“校園文明禮儀三字經”教育,開展誠信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誠信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念和基礎的道德行為習慣。各班要堅持做到三個“一”:
⑴、堅持每天一次情況小結,做到發現情況及時處理。
⑵、堅持每周一次班隊活動,做到主題鮮明教育深刻。
⑶、堅持每月更換一次板報,做到貼近實際、美觀大方。
3、抓好常規競賽,促進校園常規管理,積極在校園內開展流動紅旗競賽、爭當各類好少年等特色活動。
⑴、充分利用隊報、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衛生等常規教育宣傳,使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活動更深入,更持久。
⑵、進一步健全《班級競賽評分制度》,并組織學生學習這些規章制度,讓它們指導規范學生的行為。
⑶、重視經常性檢查督促,抓好學生衛生、紀律等檢查、通報工作,做好管理隊伍的建設,規范值日、檢查、評比等制度,讓監督崗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
⑷、做好考核、評定、公布等相關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4、加強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的載體建設。以“生活教育”為重要載體,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愛鄉教育、環境保護教育等。
(三)加強安全教育,創建“平安校園”。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完善制度,完善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落實職責。
2、加強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加強隱患檢查,加強值周值日巡查,及時處理各類突發事件。
3、組織師生學習安全教育有關文件、制度及要求,通過早會、班隊課等進行日常安全教育,堅持每天“放學前一分鐘安全教育”和溫馨提示教育。
4、切實加強交通安全管理,開展好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月活動。尤其要加強對低年級學生和騎車上學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教育他們戴好小黃帽上下學,并要對有關路段學生交通安全狀況進行不定期檢查。
5、狠抓學校飲食衛生。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依法加強對校園周邊衛生的管理工作,搞好學校周邊食品攤點的整頓。加強宣傳教育,普及科學衛生知識,堅決杜絕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6、抓好安全的宣傳教育。加強對師生廣泛、深入、持久的安全教育,是確保學校安全的根本性措施之一。安全教育包括自我防范,自我救護和應付突發事件的常識性教育。要結合不同層次教育的特點及不同年齡學生特點和接受能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富有實效的安全知識教育。重點是加強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衛生等方面的安全常識,以及遇到觸電、中毒、溺水等危險或緊急事故時的自救、他救方法教育。
(四)加強法制教育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學期將繼續通過法制專題講座演講活動、參觀展覽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重點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遵紀守法,預防犯罪為內容的法制教育,使他們學法、知法、懂法,樹立遵紀守法和自我保護意識。
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依據,密切關注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養承受挫折的能力、超越自我的勇氣,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尤其要重視離異家庭、特困家庭學生的教育,建立幫教檔案,建立“特殊學生”檔案,繼續抓好“心理課”、“健康教育課”、“心理咨詢室”等。
注重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加強學校、家庭的聯系,做好家訪工作,規范家長學校,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召開家長會、建立家長接待室等。與街道、居委會形成合力,利用德育共建單位的有力資源,組織學生深入社區,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形成校內外學生德育的網絡,共同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
(五)加強體育、文化、藝術、科技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