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縣教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適應財政改革管理要求,加強并規范市對區縣教育專項資金管理,發揮市級資金的引導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預算法實施條例》及財政預算管理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市對區縣教育專項資金(以下簡稱“教育專項資金”),是指按照現行財政和教育管理體制,市級安排教育經費用于支持全市基礎教育、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專款。
本辦法所稱教育專項資金項目,是指市級教育專項資金按指定的目標和用款范圍編制的專項項目。
項目管理,是指對項目資金的分配和使用采取全過程的監督、檢查、考評和獎懲等措施,確保資金使用的科學、合理、有效。
第三條教育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嚴格按照國家及北京市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執行,并接受財政、審計、教育等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四條教育專項資金的年度預算根據全市教育發展整體規劃、年度重點投入指南及市級財力情況核定。
第二章基本原則
第五條教育專項資金管理基本原則
(一)集中財力,突出重點原則。按照《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2020年)》,依托區縣功能定位,結合教育發展總體規劃,充分體現公平、公正、統籌安排的原則,重點解決教育發展突出問題,確保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實事工程和重點工作以及北京市教育大會、北京郊區工作會議制定的首都教育發展目標。
(二)管理規范、操作細化原則。按照基礎教育項目庫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要求,預算項目編制按照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預算投資指南分類進行申報;需要集中采購的項目按照市政府授權市財政局頒布的年度政府采購目錄及限額標準細化到具體品目。
(三)完善管理,形成體系原則。完善教育專項項目管理流程,制定并完善從項目申報、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評審、政府采購、資金撥付、績效考評到監督管理的系列管理辦法,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
(四)科學論證,合理排序原則。教育專項項目經過論證審核,按照輕重緩急,落實教育發展目標年度計劃項目經費。
(五)教育專項資金的使用要堅持統一管理、合理安排、
專款專用的原則。
第六條教育專項資金使用范圍
教育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縮小城鄉間、區域間、校際間辦學差距,落實各項教育減免政策,發展職業教育,加強教師隊伍素質建設,支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保證中小學教育基礎設施的安全以及其他當年需要解決的教育發展問題等。
市級教育專項資金按批復的項目執行,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章項目申報
第七條項目申報要求
區縣財政、教育部門應在加強項目規劃和論證的基礎上,按照基礎教育項目庫管理要求,加強教育專項資金管理。申請教育專項資金項目,要符合以下要求,并納入項目庫管理:
(一)符合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年度重點實事工程、折子工程以及其他當年急需解決的重點工作。
(二)符合當年教育專項資金支持方向。
(三)符合全市基礎教育發展規劃,區縣年度教育發展中重點、急需解決的問題。
第八條項目申報形式
項目申報分為新增項目和延續項目
新增項目,是指本年度新增的申請市級補助的教育專項項目。
延續項目,是指以前年度批準的本年度預算中繼續安排的項目。
第九條項目申報程序
(一)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每年9月根據全市基礎教育整體規劃和市政府重點工作,下一年度區縣教育專項資金支持方向指南。
(二)區縣教委根據市級方向指南,結合本區縣教育發展規劃,編制申請市級教育專項資金項目計劃,并按照北京市財政局制定的統一文本格式,將項目納入基礎教育項目庫,并報區縣財政審核。
(三)區縣財政結合本地區財力,審核、確定區縣教委申請項目,并提出相應配套資金落實方案。區縣財政、教委共同商定項目的排序后形成區縣申報項目庫,于每年11月底前分別上傳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同時,打印紙制項目排序目錄,并加蓋區縣財政、教委公章,分別報送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紙制項目排序目錄要與項目庫項目排序保持一致。
(五)年度預算執行中,因國家政策調整等特殊因素確需增減的項目,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程序報經審批。申報程序同上。
第四章項目審核
第十條教育專項項目審核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形式審核:市級教育專項資金的申請應是區縣財政、區縣教委共同商定簽署的正式報告,在上報市級財政后經市或區縣評審機構對項目進行專項評審后列入年度預算安排計劃。項目申報應符合市級教育專項項目規定的填報要求,項目要有明確目標、組織實施計劃和科學合理的項目預算,經充分研究和論證,項目申報內容及所附資料真實、準確、完整;項目文本材料必須齊全,排序合理,并應列入項目庫;
(二)內容審核:市級教育專項資金的申請應符合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實事工程和重點工作;符合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的年度區縣專項資金支持指南以及區縣教育發展規劃。在項目排序上要優先確保上述重點工作。申請項目的立項依據應做到真實可靠、預算合理。
(三)進度審核:申報項目應是年度可實施項目,確保當年項目當年實施。
第十一條已享受市政府其他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市級教育專項資金在同一年度內原則上不再予以支持。
第五章項目評審
第十二條教育專項資金除有政策補助標準外,凡市級教育專項補助額度超過500萬元的(含500萬元),由北京市財政投資評審中心進行審核。評審通過項目作為備選項目,市級將結合財力,按照輕重緩急安排補助經費。
第十三條評審需提供的有關內容
(一)凡納入評審的項目,區縣財政、教育及相關實施單位按照北京市財政局投資評審中心評審要求,報送紙制材料要與項目庫中相應信息一致。如報送紙制材料中項目預算總金額因可行性報告或實施方案調整超過項目庫項目預算總金額,其比例不應超過項目庫申報項目預算總金額的5%。
(二)申請市教育專項資金補助的工程修繕類項目,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將按照評審操作規程,在充分審查資料和勘察現場的基礎上,對項目實施方案和投資總預算進行詳細審核。審減部分,直接減少市財政的補助數額。對于無實施方案和概(預)算,以及按規定應編制而未編制可行性報告的項目,視同項目不具備評審條件,通過市財政局教科文處退回區縣財政部門。
第六章基礎教育項目庫管理
第十四條基礎教育項目庫(以下簡稱“項目庫”)是由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統一規劃,統一制定、統一設計。具有基礎信息采集、預算生成、項目滾動管理、數據分析等多項功能的規范化、程序化管理的計算機應用系統。
第十五條市、區縣財政及教委職責
區縣財政和教育部門按照預算管理要求,負責申報項目的審核、篩選、排序、匯總及上報工作。區縣項目庫由區縣財政、教育部門共同負責管理。
北京市財政局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按照項目管理原則,根據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工作重點及年度投資方向,結合財力,共同審核區縣上報項目,并由北京市財政局下達預算。市級項目庫由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同負責管理。
第十六條項目庫實行滾動管理,項目單位可同時申報當年項目和下年度項目。當年年終未能下達的備選項目以及延續性項目,經區縣財政、教育部門確認,作為下年度項目納入項目庫管理。
第七章市對區縣教育專項經費撥款程序
第十七條市對區縣教育專項經費撥付嚴格按照北京市財政局《關于印發<北京市市對區(縣)專項撥款實行市級財政直接支付改革試點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京財國庫【20*】961)規定執行。
第八章項目節約資金管理
第十八條市對區縣教育專項項目結余資金,由區縣財政部門于當年9月15日、11月30日分別向北京市財政局教科文處、國庫處提供,經北京市財政局教科文處審核核減后收回,在年度中統籌安排使用。北京市財政局于9月底、12月10日前分別下達核減調整節余指標通知,以平衡預算。同時,抄送市教委。
跨年度項目結余資金,將根據北京市財政局有關辦法處理。
下達預算執行中,對不超預算的政府采購項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49條要求,凡申請項目金額未超過原合同金額10%的,經區縣采購辦書面簽字確認、區縣財政教科文部門審核后,憑補充合同及相關證明審核材料,可辦理資金支付。補充合同項目文本報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超過10%的政府采購項目,按照市對區縣教育專項經費國庫集中支付管理辦法對節約資金的有關規定,核減指標,北京市財政局收回另行安排。
第九章專項資金的管理、監督和檢查
第十九條為保證市級教育專項資金的有效使用,各區縣財政和教育部門要結合本區縣實際,制定并完善教育專項資金項目管理的撥付、核算、檢查、考評等各項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區縣應建立市級教育專項資金執行情況年報信息反饋制度,區縣財政、教育部門要對項目實施進展情況進行監測,及時反饋項目實施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并于次年3月底前向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上報上年項目實施的總體情況、教育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情況的分析報告。
第二十條對賬制度。各區縣財政要按照《關于加強我市市級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資金年中對賬工作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京財國庫【20*】2251號)要求,定期與北京市財政局國庫處對賬。
第二十一條國有資產管理。教育專項資金形成的資產屬于國有資產。區縣財政和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加快區域內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益。資產的處置按照財政部第36號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及北京市的有關規定執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第二十二條教育專項資金項目預算一經批復,部門和項目單位不得自行調整。預算執行過程中,已經支出的項目資金一律不再調整,尚未支付的資金項目因特殊情況引起預算調整的,應當按照規定的程序,區縣教委、財政向北京市教委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報送項目調整報告。經北京市財政局審核批準后方可實施。確因政策性因素等造成當年無法完成預算的,應向北京市財政局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報告說明
第二十三條教育專項資金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制度,區縣財政部門負責制定教育專項項目考評的規章制度,確定考評項目,指導、監督、檢查教育專項項目的績效自評工作,對項目實行追蹤問效,逐步把績效目標與預算管理緊密結合起來。按規定將審定的項目單位績效報告上報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項目考評結果將作為市級安排年度教育專項預算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四條市對區縣教育專項補助原則上應于當年完成。區縣財政局、教育部門按照職責負責專項資金的具體組織執行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條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將實行區縣間聯審互查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北京市財政局將委托北京市審計局等專業機構和部門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
審計重點內容:
(一)各區縣報送材料是否完備;
(二)專項資金是否到位,包括區縣教委統一實施項目是否資金落實到位。區縣配套資金是否落實;
(三)按申報項目是否專款專用;
(四)區縣財政、區縣教育部門及用款單位是否按項目預期進度按期完成;
(五)是否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
(六)項目執行是否達到預期的效益;
(七)是否有違法違紀行為。如發現在使用市級教育專項資金中出現違法違紀行為的,市級財政部門將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二十六條市級將建立激勵機制,根據年度審計反饋情況,對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規范的區縣給予獎勵,對問題及違規行為較多的區縣將核減專項補助經費。
第二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關的處理措施
(一)擅自變更補助項目內容、虛報情況而取得補助經費的,將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進行處理處分;
(二)因管理不善,給國家財產造成損失和浪費以及不具備項目實施條件的,將暫行核批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