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低碳經濟發展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資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愈加嚴重,此外,環境污染問題愈演愈烈,全球氣候變暖也成為不爭的事實。而上述問題,對于公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在這一背景下,構建低碳、綠色、環保的社會經濟發展體系對于改善公眾的居住環境以及生活質量,進而提升全社會的發展水平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探索,旨在為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及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一、低碳經濟發展的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資源分配及利用不合理的現象愈加嚴重。同時,由于工業發展等因素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也愈演愈烈,嚴重影響到了公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得到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現如今,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國應對環境污染以及氣候變化等等問題所作出的不二選擇。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近40載的經濟高速增長期,與此同時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增長奇跡。但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在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資源高消耗以及環境污染等等一系列問題,尤其是以煤和石油等為主的能源結構,導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變得越來越多,產生了較為嚴重的溫室效應,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加速經濟結構轉型,我國提出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及調整產業結構的思路,這種低碳經濟發展方式也必將會成為平衡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矛盾的關鍵點。低碳經濟主要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采取先進的措施和方法,如通過技術和制度創新,降低高碳能源的消耗,開發利用新能源,并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生態保護目標的同步實現。
二、低碳經濟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的數十年間,我國形成了以煤炭、化工以及裝備制造行業等不同的資源消耗為主體的發展結構體系。經濟增長方式長期以來以開放型為主,這也導致能源嚴重浪費,各地的生態環境變得愈加惡劣。近年來,霧霾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環境治理也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主題。要轉變曾經落后的經濟發展方式,就要求各地主動探索降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的辦法,并探尋減少污染的低碳經濟發展路徑。換言之,也就是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在加速產業升級的同時,重點思考如何能夠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并切實地付諸行動。這需要各地方相關管理部門加快經濟轉型,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夯實低碳減排目標,構建出資源節約型及環境友好型的獨特生產和消費模式。
三、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分析
本文認為,各地想要“因地制宜”,構建出適合本地區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路徑,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做好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的長遠規劃。制定低碳經濟發展路徑必須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從長遠角度來分析經濟穩定增長以及加速產業升級的途徑。與此同時,還要構建出低碳產業體系的建立、能源結構的調整優化等不同方面的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換言之,就是需要綜合考慮到和低碳經濟發展道路存在緊密關聯的各種變量,著眼于發展規劃制定的長遠性,并關注到產業增長以及經濟增長之間的聯動性特點,確保經濟、能源以及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效果,以達到相應的的目標和要求。除此之外,更需要重視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頂層設計,從社會生態發展的整體層面出發進行分析,尋求低碳經濟各要素之間的協調發展。在節能減排、環保投資等等方面要朝著難度更大的方向傾斜,促進社會經濟及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區的低碳發展規劃都應和國家級的規劃相匹配,更應當明確各地區在每一個不同階段所承擔的歷史任務及目標。要構建形成更加清晰以及明確的工作思路,了解和掌握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關鍵點和重要的內容,“因地制宜”,制定出和當地的情況最為匹配的低碳經濟配套制度和體系,從而確保相關規劃實施的切實落地和成效。二是要加速低碳產業的轉型發展。要實現各地的低碳發展目標,就需要明確構建出現有企業的轉型發展思路,尤其需要強調發展低碳技術,促進鋼鐵企業以及電力企業、化工企業、制造企業中的設備設施的改進,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時進一步降低碳排放量。要特別注意加速對傳統優勢行業的低碳轉型,各地要注意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方法,包括科技水平更高、成長性能更為優越及附加值更高的產業,全面提高產業素質和水平。要積極應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方法,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面的優化改造,在產業鏈中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及環境優化的同步發展目標。此外,還要基于現有企業的發展情況加速推進轉型,加快布局以電子信息、生物制藥以及高端制造等等技術為基礎的高新技術產業;要大力推廣產業科技研發體系并進一步推進低碳市場的開發工作,促進低碳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積極謀劃生產能耗較低、高附加值以及高科技產品;重視新材料以及生物醫藥等領域產業的優化升級和發展。推動鋼鐵、水泥、玻璃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產業。重點考慮到產業轉移的低碳效應,加強產業間的對接融合,促進形成完善的低碳產業鏈條,促進實現產業轉移以及資源和環境間相互協調的目標,促進區域產業體系的轉型。三是要積極優化調整并構建低碳能源結構體系。能源結構的優化有利于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也有利于充分發揮綠色能源的優勢。具體而言,包括強化燃煤治理工作,尤其要重視集中供熱工作的推行及清潔能源供熱的應用,從而促使煤炭得到更為清潔以及高效的利用。要推進農村清潔能源的開發,更要推廣太陽能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廣泛應用,轉變農村地區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同時發展一系列可再生能源產業,讓可再生及清潔能源造福于農村廣袤的土地。其中,風能、太陽能及生物智能都是可進行開發利用的關鍵資源,在上述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上應投入更多精力,如加大研發力度、投入更多人力資源和和資金,并努力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到其中,構建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發平臺,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在真正意義上形成低碳經濟良性循環發展的模式和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途徑,這是我國進入社會發展新時期后,解決能源利用方面存在問題的有效途徑。而構建和實際情況更加匹配的低碳經濟發展路徑,需要相關各方提高重視,尋找更為妥善的解決方案,包括加速低碳產業結構的轉型發展、調整低碳能源結構體系以及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的規劃實施。這些都會對低碳經濟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邵安春 單位:寧波東大空調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