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鐵道工程檢測技術課程思政建設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此文件對各專業課程的思政建設指明了方向。文件明確解釋了高等院校的課程思政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專業課程的講授中進行的,同時也說明了不同的專業課程在思政建設過程中的具體方向和內容。在工學專業課程方面指出,教學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要重視思維模式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大國工匠品質,同時還要促使學生萌發科技強國的熱情和精神。在此基礎上,將鐵道工程檢測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及課程標準等與《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思想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該課程的思政優勢,是完全可行的。
二、鐵道工程檢測技術課
程思政建設的可行性鐵道工程檢測技術課程涉及鐵道工程方面的試驗檢測項目,在鐵道工程中可解決一些相關的試驗檢測方面問題,為學生以后從事相關檢測工作提供理論基礎。該課程要求掌握各種鐵道工程檢測方法,了解鐵道工程檢測的意義和重要性,了解常用檢測儀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檢測方法,基本掌握鐵道工程路基、橋梁、隧道及軌道結構的檢測方法。課程編排中內容系統,深入細致,實用性強,主要培養適應于現場需要、能夠解決工程檢測實際問題的一線專業技術人才。
三、鐵道工程檢測技術課程思政建設內容
(一)提高民族自信心,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該課程中關于這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鐵道工程檢測的意義、緊急方案的預備和檢測工作方面的案例解析等。民族自信心是指一個民族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及其發展前途的信心,是一個民族肯定的、積極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愛國主義是人們對自己的祖國以及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以“鐵道工程檢測的意義”為例,在介紹中國鐵路歷史時,給學生講述舊中國時期我國鐵路的發展情況。舊中國受到國外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導致中國的鐵路一直掌控在列強手里,鐵道工程檢測技術也發展緩慢,廣大勞動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通過這些思政內容的引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告訴學生只有祖國強大了,人民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只有提高鐵道工程檢測技術水平,才能使我國鐵路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從而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才能不斷提高,從而更好地為國家作出貢獻。2021年,太原鐵路受暴雨影響導致23趟動車組列車停運,此時鐵路檢測部門及時加強對相關線路設備的檢測工作,保證鐵路運營正常進行。據美國ABCNEWS新聞報道,美國鐵路客運公司(Amtrak)一列往返于西雅圖和芝加哥之間的火車,在行至蒙大拿州中部地區時脫軌,車廂翻出軌道。事故造成至少3人死亡,多名乘客受傷。如果能夠在鐵道檢測方面再加強一下,就能降低事故的發生率,從而避免更大損失。
(二)主張以人為本的思想,促進行業改革
該課程關于以人為本的內容有:鐵路旅客乘坐舒適度與曲線半徑、鋼軌的磨損程度和曲線加寬等因素的關系。“以人為本”是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不僅主張人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為什么發展、發展為了誰”的問題,而且主張人是發展的根本動力,回答了“怎樣發展、發展依靠誰”的問題。在講述旅客乘坐舒適度的時候,要講解舒適度和各種檢測內容的關系。講解檢測曲線半徑時,要告知學生曲線半徑越小,離鐵道工程檢測技術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文/羅鵬心力越大,乘客的舒適度就會下降;鋼軌磨損的檢測是鋼軌維護的重要保障,磨損越大,火車的行駛平穩性等性能就會下降,只有及時檢測出磨損值,才能及時作出修補;檢測曲線的加寬值同樣關乎旅客的行車舒適度,如果加寬值不夠,列車駛過曲線段時可能出現卡頓,就會造成行車不平順。綜上所述,要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課程思政建設中,促進行業向此方向改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三)鼓勵學生開拓創新,實現技術升級
關于此方面的課程思政融入點有:檢測理念的創新、檢測方法的創新和檢測標準的創新。創新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之一,也是課程思政踐行知行合一教育目的的集中體現。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將“堅持開拓創新”概括為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之一,為全黨在新時代進一步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提供了科學指引。鐵道工程檢測理念、方法和標準隨著施工技術等內容的創新也要與之適應,因此在課堂上進行各種檢測試驗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白檢測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時效性,讓學生思考如何改進、如何創新,這樣既能鼓勵學生開拓創新,也能在一定范圍內對檢測技術的升級貢獻力量。
(四)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弘揚科學思維方式
關于此方面的課程思政建設可以從鐵道工程檢測的節約投資、無縫線路檢測的優缺點及軌枕材料的選用等方面開展。辯證唯物主義是一種以馬克思和恩格斯學說來研究現實的一種方法,是用“辯證的觀點”和“唯物論的觀點”解釋和認識世界的理論,是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人類文化的優秀成果。例如,鐵道工程檢測工作會耗費資金、人力等資源,但是如果不進行檢測工作,工程中有問題便無法及時發現,出現安全事故將會帶來巨大損失,從這個角度講,便可以認為鐵道工程檢測是在節約投資成本。在講解無縫線路的檢測中,要利用辯證唯物主義解釋無縫線路的發展趨勢,無縫線路雖會使溫度應力增大,但是能使行車平穩,減少鋼軌接頭磨損,同時告知學生無縫線路也不是簡單將鋼軌焊接在一起就可以了,需要提高鋼軌強度,使用高性能的扣件等一系列配套工藝,這些都可以用辯證唯物主義來解釋,將這種科學的思維方式灌輸給學生,讓他們的思路更加開闊,達到課程思政建設的目的。同樣,在講述軌枕材料的選用時,也可以分別闡述木枕和混凝土枕各自的優缺點和適應環境,也能將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融入進來,讓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豐富多彩。
(五)提倡大國工匠精神,樹立榜樣形象
該部分主要講述鐵路行業的名人事跡,讓學生感受到鐵路工匠的榜樣魅力。通過講述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事跡,讓學生了解到詹天佑精湛的技術能力,同時也學習他高尚的道德情操。通過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榜樣形象,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讓學生積極學習大國工匠的優良品質。類似的中國鐵路優秀人物事跡都可以作為課程思政講解的案例,為課程思政建設增添愛國情懷。
(六)加強團隊協作,提升合作精神
該部分內容可從一些復雜的檢測試驗需要各小組成員相互配合、發揮團隊精神及精誠合作才能順利完成等方面來進行課程思政的導入。有些檢測試驗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的,必須由一個團隊進行明確分工、共同合作才能完成,這部分內容可以在具體的試驗過程中穿插融入課程思政元素。
四、結語
大學生作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后備力量和新鮮血液,他們的健康成長對國家的繁榮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鐵道工程檢測技術課程思政通過上述幾方面開展建設,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和育人功能,為我國鐵道檢測事業作出應有貢獻,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2]李磊,李晨蕾,唐小小.“交通安全工程”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11):74-76.
[3]張彥.堅持開拓創新[N].人民日報,2021-12-16(009).
作者:羅鵬 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交通與測繪工程分院